第418章 捷报
作者:一瓶水      更新:2022-05-17 13:08      字数:2838
  2天后,朱明远收到了朱元璋皇帝的回信,朝廷命令蓝玉领军北上北境。而他可以回南京了。

  这时,晋王朱棡也回到了南京,他在率军出封的途中也没有遇到元军的鬼影,最后怏怏不乐地回到了南京。

  朱明远和朱老三之间的关系谈不上有多好,在所有朱元璋的儿子里边,他认为自己和燕王朱棣的关系最好,其次是老大朱标。

  所以对于老三的经历,朱明远表示同情,但是却不能给予更多了,毕竟对方打仗不利,这并不是自己的锅。

  而且历史上这个老三的评价也不怎么好,论荒缪。和自己的二哥简直是如出一辙。

  而老二也就是秦王朱樉跟自己有过共同办公的经历,但是也仅仅只是点头之交而已。

  朱明远的军队一路沿着黄河走,很快就到达了北京,他准备沿着北平再到天津走一趟,接着坐船去南京。

  也就是怎么来的就怎么回去?

  既然路过了北平城,那燕王朱棣说什么也要招待一下吧。

  于是乎,不管朱明远愿意不愿意,他都把朱明远气到了自己的王府里面,还请她吃了一顿全羊宴。

  “兄弟,你这回可真的是太露脸了,父皇不止一次的夸奖你,说你有大将之才,可惜我这个亲儿子都没这种评价,妈的,早知道我也领点兵去北方打仗!”

  朱棣一边撕裂羊腿,一边诉说着至今为止的各种境遇。

  “其实你们山西那边一开打,我们北平这边也不太平,不过出现的蒙古人都是小贾的,所以打起来没啥意思!”

  “别这么说,四王爷,将来你有的是机会,领兵打仗,我看这蒙古人越闹越凶。将来说不定我还会再一次领兵北上。”

  朱明远把大块肉撕碎,咬得很紧。

  肥油沿着嘴流下来,掉到了地上,朱明远却什么也不在意。

  “嗯,下回有机会的话,我还要跟你一块领兵,咱们兄弟二人配合起来,简直是天衣无缝,我跟你有默契!”

  朱明远想了想,自己算是朱老四的妹夫,所以勉强称为兄弟也不过分。

  朱棣想唱战场,这个一点也不难,毕竟整个明朝16个皇帝里面就数他跟他老爹最能打?

  “放心放心,四哥,以后有的是机会。”

  不仅朱明远和朱棣,野营地上还飘着肉香。

  对于俘虏们,没有这么好的待遇。

  吃的只不过是剩饭剩菜,这已经算不错的了,明君可不会把珍贵的粮食浪费在这些敌人身。

  会大部分人都是吃个五六成饱就差不多了。

  不让俘虏吃饭是很讲究的,但如果他们吃饱了,他们就有逃跑的能力,可以节省一点粮食。

  俘虏们即使没有那个意思,也必须要有防备。

  几十匹马朝着墙壁跑。这里是大同院内的墙壁。

  隔壁墙壁的守军看到草地上飞舞的几缕烟,突然警戒起来。

  虽说现在撤退了,但未必不卷土重来。为了安全,只要小心就没错。

  但是,当墙的守备军看清他们时,他发现自己穿着明军的士兵。

  墙上的这些守军面面相觑,不知这些士兵是什么来历。

  虽然不知道是谁,但是注意到可能是朱明远和朱棣的兵马。

  这样一来城墙的士兵们反应了。

  调查了身份,这些士兵被放在了墙上。

  这些士兵是朱明远和朱棣派来的,报告战果的,这些士兵有朱明远和朱棣的奏折。

  进了墙稍作休息,换上了精力旺盛的战马,又向应天府狂奔。

  这是八百里加急,路上的驿站必须无条件地更换战马。

  这样即使换了马也不改变人,仅仅几天就赶到了应天府。

  这十几个士兵骑着战马越过应天府的城门,大声喊叫。

  击破蒙古人的老巢,斩获无数的东西

  士兵的声音虽然嘶哑,但此时也大声喊叫。

  百姓的政治敏感度非常高,他们以前就知道敌人非常的凶残。

  但是,他们不知道朱明远语音打败了山西的敌人。

  相比起朝堂上的胜利,他们更在乎自己手里的碗里面装的有没有粮食?

  这些士兵朝着皇宫的方向持续奔跑,马蹄声在皇居外回响。

  过了一会儿,朱标手里拿着两部用火漆封住的奏折,迈着兴奋的步子,急忙出现在御书房外。

  他的呼吸有点慌张,但正如刚才士兵们说的那样,朱标到现在还没有放缓。

  “父皇,大胜,大胜,一场大胜!”。朱标喊着。

  没有报纸,直接跑进了御书斋。

  朱元璋霍地站起来看了朱标。

  朱元璋正在喝汤,急忙放下了筷子,咽下了口水,兴奋的表情从朱标手里接过了那两个奏折。

  朱元璋撕下火漆,迫不及待地拿出了奏折。

  仅仅十几个呼吸,朱元璋就迅速地完成了这两个奏折。

  他一拍自己的大腿,声音就有点颤抖,“果然没错。之前的推测还是没错的。

  朱元璋兴奋地在原地转了几圈,然后来回看这两个奏折。

  说是从上面走着砍,朱元璋的呼吸开始混乱,是因为兴奋。

  他兴奋得面红耳赤。

  “我就说嘛,这小子肯定不赖。”

  朱元璋狠狠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马上狂笑起来。

  明远也很厉害,家人真的进不去啊”

  朱元璋的声音在御书房里响起了。

  他把这两部奏折交给了朱标,笑着说:“录下这两部奏折,明发六部,明发天下!

  同时,传达我的命令,这场战斗是国家的幸运事,从今天开始取消宵禁,一直持续到大军归来的那一天!

  朱标高兴地从朱元璋手中接过奏折。“孩子是知道的。”

  朱标拿在手里折了,走到了外面。

  朱元璋因为兴奋还没有注意到,在御书房里不停地走着,回忆着刚才奏折的内容。

  根据奏折的内容,朱元璋已经在脑子里描绘了这场战争的大概经过。

  3000人的兵马在草原上奔跑,冒着风沙不畏寒冷,突然出现在渔儿海附近,突然出现在脱古思帖木儿的军队里。

  之后,雷声以掩耳之势,各种强大的武器齐聚在一起,无法将脱古思帖木儿抓走。

  于是,脱古思帖木儿开始逃跑,把自己的儿子和女人都抛弃了。

  朱元璋咂嘴嘟囔着。

  但是,这也不坏。这是前原小朝廷损失的大半。经过这场战斗,要想恢复元气,恐怕要花很长时间吧。”

  ……

  六部也接受了朱标的奏折。

  六部里的这些官员,既有高兴,也有忧郁。

  这些官员大多是文官,而朱明远却不与文官处理,甚至可以说是死敌。现在朱明远建立这样的功绩对文官来说不是好事。

  兵部尚书姜东元坐在自己的教室里,他看着手里的奏折,脸色比外面的寒风还要冷。

  他皱着眉头说:“这个脱古思帖木儿怎么这么无能,被三千人破了窝,真是成功也不会失败。

  这就让朱明远立了这么大的功,他的新学不能随便扩建吗。这不是好事”

  除了姜东元之外,礼部尚书的任昂比他还难受。

  礼部管科举,现在科举多年绝迹。

  近年来,官员的选用几乎都通过了国子监。倒不是说这是朱明远的独创,而是朱元璋也喜欢这个手段,谁不希望官员出在自己身边呢?这样自己看着也放心。

  所以群臣很容易认为朱明远已经把持了官员的晋升之路,再加上淮西党和浙东党都倒在了他的手底下,所以对他多有怨恨

  这次朱明远,又在草原上立下了这样的丰功伟绩,他的威信再次上升,那么,他所创立的新学就热血沸腾了。

  “这样下去可不行啊。得想办法出个科举才行。”

  太子詹事任昂坐在礼部的教室里,看着手中的奏折,暗自思考着。

  科举制度比国子监制度强得多。

  最强的是同乡同岁的人。

  文官开始聚集这些东西,这就是党争的雏形。

  这还有一个最强大的地方。那就是可以联合缓慢的文官,共同对抗皇权。

  明中后期,内阁又加上这个,开始了对抗皇权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