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革新技术
作者:一瓶水      更新:2022-05-17 13:03      字数:2053
  胡八一他们早就通过胡国华知道朱明远系统的神仙故事,今天来的是好奇,想看。

  收到朱明远的书后,叔父和侄子聚在一起马上翻了起来。

  两个道士也站了起来,走近旁边,眨巴着眼睛看着。

  手抄本一点也不薄,胡国华和胡八一知道看不完,只是粗略地看了一眼。

  只看了一眼,两个人就确定了。这是“封神演义”中的神仙体系,对他们的道门来说什么最重要。

  “朱大人,谢谢您。这部《封神演义》对道门来说太重要了。昨天已经传达了朱大人拜托道门的事。我相信2天后会来朱府。”

  胡国华把书合上后,郑重地向朱明远道谢。

  朱明远听完话后就随便挥手。

  “当然想问一下,希望朱大人能告诉我。”

  两位道士急忙将笔墨纸砚排列在一起,做好记录的准备。

  胡国华也注视着胡八一和朱明远。

  “那么,在盘古开天的时候……”

  朱明远也没有私藏,一口气把很多时候的洪荒神话告诉了他们。

  胡国华和胡八一都听起来像喝醉了似的,连两个道士的都摇头晃脑的,一副醍醐灌顶的样子。

  已经晚了,胡国华和胡八一再次感谢朱明,然后才意犹未尽地离开了。

  朱明远如此用力把道门拉到跟前,是因为他想通过道门的炼丹师把火药和玻璃拿出来。

  玻璃能给朱明远带来大量金钱,火药,是大明能横穿天下的秘密武器!

  据说火药一出来,一定会被其他国家学习,成为近代化战争。

  但是,虽说大刀长矛很锋利,但终究也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火药的出现是必然的,即使朱明远不出现,之后也会有人出现吧。

  与其让后世的人出,朱明远不如早点把他们导向正确的方向,省得传到西洋,招致西方的崛起。

  只要大明对火药的研发永远领先全世界,大明就是全世界的最强者。

  一硝二磺三炭!

  这是旧火药的制备方法,即使朱明远没有琢磨出,这个火药也会慢慢地被发掘出来吧。

  朱明远也知道“一硝二磺三炭”,只是知道而已。

  具体如何使火药的威力更大,需要研究丹药的道士们进行试验。

  说到古代最厉害的化学家,一定是推到了道士的头上。

  这些道士为了提炼出白日升起的丹药,几乎都可以加入,什么都可以尝试。

  他们的研究精神与后世科学家匹敌,朱明远也希望通过他们来精制玻璃和火药。

  “我们的铁矿运行的怎么样了?”

  “嗯,大明的铁矿石不是很多。我们要开采的话,就在我们家购买。可能供不应求。而且,我们的价格也不是很高。这不符合我们的规则,如果供源被别人挂住的话不行。”

  朱明远张开了嘴。

  “少爷,我已经让人调查过了。金陵马鞍山、芜湖对面有一座很大的铁矿。旁边有铜矿的伴生。我派人去金陵买了,然后用铜矿和朝廷谈条件。”

  “少爷,真的有很大的铁矿吗?”

  “当然,这件事是肯定的。派人去就行了。”

  朱明远远地点头肯定。

  听了朱明远的话,刘全的心里也有了底。

  其实他没有告诉朱明远的是为了开矿的事情,他已经到处收了不少好处费,这中间的回扣就已经非常惊人了。

  这些事情绝对不能让朱明远指导,否则他就完蛋了。

  除了矿产之外,胡国华这段时间一直来找朱明远,并不断向他补充封神演义里的故事架构。

  朱明远没想到自己当初随便跟这几个道士胡侃一下,竟然还形成了一个新的道教体系。

  并且在这不久之后,朱明远和大家一起把封神演义联合出版了,马上就大受欢迎。市场上抢购了好多本。

  大家第一次发现神魔斗法的故事如此有趣而道教的故事也如此的精彩,于是乎,道观和道教都成了引人入胜的话题。

  片刻之间,佛寺一瞬间变得冷清,让道门很高兴。

  这么多年来,终于反压佛教一口气了。

  朱明远觉得自己有必要到铁矿那边去转一转。

  由于铁矿石已经贮藏了很久,朱明远决定在这天试着用罐钢法。

  坐着马车来到钢铁厂,不高的罐子火炉耸立在这片广阔的荒地上。

  工匠们早就等着朱明远的到来。

  一看到朱明远来了,马上全部包围起来问。

  “大人,今天是炼钢吗?”

  “是的,以前大家炼钢是运气。今天我来提高炉子的温度,教你炼钢的方法。”朱明远指挥人开始点火,按照罐子炼钢法一点点操作。

  毕竟,大家都是第一次尝试,每个人都非常慎重。

  朱明远指挥工匠们,将浸炭铁切成小块,放在封闭的粘土罐子里,在罐子外面加热。

  铁材不断吸收石墨中的碳,熔融成高碳钢水,铸造成小锭后,锻造成所需形状。

  其中还需要石墨碳的作用,朱明远也做了很多同样的事情。在太原府附近,山东附近也有石墨露天矿。

  这个很好找,所以明人也不知道这个的作用。

  所以几乎不花钱,朱明远存了很多钱!

  现在是壶制钢,正好使用了石墨碳!

  加热时间从1日到2日各种各样,温度从千度上升到一千二百度的话,矿石就会变成多孔的铁质,残留在罐子底部的罐子会在封闭状态下,从燃烧的炭和叶一起熔融到铁质内。

  但是,朱明远等人无法确定温度具体有多少。

  所以只能试了好几次,整整两天,朱明远在钢铁工厂凝视着。担心中途哪里的程序出了错误,精制失败。

  朱明远在钢铁厂盯着看,当然早上去不成,到府衙门去得个价。

  朱元璋在早上的时候,没有注意到朱明远来了,到了下朝就觉得很可疑,问了内侍苏培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