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大明水师
作者:一瓶水      更新:2022-05-17 12:56      字数:2433
  第二天,朱明远去了水师驻地,找乔巴说明自己的打算。

  水师士兵在营地前面的空地上训练着,虽然是水师,但力量训练也不能落下。

  这些士兵们赤裸着上身,或举着石锁,或两两相抗。

  朱明远站在这些士兵的前面,一脸笑容的看着他们。

  士兵们训练时的号子声直插云霄,振聋发聩。

  乔巴站在朱明远的身后,脸上满是自信和自豪。

  “乔将军的这些士兵,真乃百战精锐也!”朱明远夸赞道。

  乔巴笑道:“大人过赞了,不敢当不敢当。”

  朱明远转过身子,看向乔巴的脸色沉重了下来,“我有一件事情要交给你,不知道你敢不敢去做。”

  “大丈夫行走世间,哪里有敢不敢这一说,大人但说无妨。”乔巴气势恢宏,中气十足,声音铿锵有力。

  “好!”朱明远大赞一声,接着道:“事情是这样的,我打算组建一支商队前往高丽贩卖货物。

  高丽也就是后来的朝鲜,不过,高丽和元朝关系比较好。所以对明朝一直都是不冷不淡的态度,两国的商品贸易进行的也很不顺利。

  为此,朱明远有意向让乔巴去一趟高丽,看看情况究竟怎么样了?如果对面已经政局稳定下来。李成桂没有再和上面高力国王闹事的话。那就可以考虑重开贸易了。

  “我这边暂时没什么问题的。就是不知道周将军你愿不愿意去。”

  “大人尽管放心,我一定会完成大人的安排。”乔巴郑重的回答。

  正所谓富贵险中求,乔巴不是圣人,也想搏一搏高位。

  可如今天下已经平定,自己又不是嫡系亲信,如果没有意外,百户官是他这辈子的顶峰。

  可乔巴不想止步于此,他也想往上攀登。

  如果没有这样的想法,那乔巴又怎么可能会来到朱明远这里?

  海上倭寇横行,但是乔巴身为正规军的百户,还没有将他们放在眼中。

  在宁波卫多年,乔巴和倭寇数次交过手,不敢说非常了解,却也了解不少。

  凭借着他的战船,乔巴相信自己能完成朱明远的安排。

  朱明远说道:“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

  乔巴有些迫不及待,“大人,什么时候出发?”

  朱明远语气平缓,“不着急,过几天等市舶司的官员到位之后,我回京一趟,看看能不能给你们弄一些秘密武器来。”

  朱明远当初为了加快火枪的研发速度,特别设置了奖惩制度,因此,他相信,军器监应该很快就能把东西生产出来才对。希望那帮家伙能够有所奉为吧,别折腾了。几个月还什么都弄不出来。

  朱明远有些担忧,再过一个多月,自己就要和宁远公主结婚了,到时候身为驸马都尉的自己,恐怕就没有多少精力在掺和这些事情了。

  所以要在此阶段之前赶快把火枪研发出来,自己也算是完成了历史使命了。

  朱明远陪着乔巴上船的时候。竟然意外的发现乔上面竟然还装配的有火炮想不到这个年代,大明的火枪技术没什么发展,火炮竟然已经有如此大的规模了?

  只不过这种火炮比较原始,在陆地上杀伤力尚可,放在海上,战船颠簸,命中率下降,威力也大打折扣。

  盏口炮主要在近距离打击,主要用于掩护士兵跳帮作战。

  朱明远弄出来的火枪比不上火炮,可总比盏口炮要好。

  更别说倭寇的船只都是一些小船,火枪比盏口炮要好用的多。

  “也好,那就听大人的安排。”乔巴回道。

  在这里待了没多长时间,朱明远回到了市舶司衙门。

  市舶司衙门主体结构和这个时代的普通衙门差不多,但这仅仅浮于表面。里面的那些房间,大都是水泥砖瓦结构,尤其是市舶司衙门后院的仓库,全都是用水泥砖瓦结构修建而成。

  回到市舶司不久,吏部的文书送到了朱明远这里。

  坐在市舶司衙门的前厅,朱明远翻看着手中的文书。

  这是吏部的任命文书,是京城三大营以下各属官的任命。

  “这个张璐是个笨蛋吗?金城三大营调,他到南京城里边去当个千户,这可是大大的好事。

  他怎么偏偏不干?选择要留在宝山卫,这不是找死吗?朱元璋是那么好说话的人吗?”

  朱明远担心张璐如果拒绝了朱元璋的话。恐怕后面就没什么好果子吃。

  张璐给朱明远的印象很好,这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官员,办事干练不拖拉,是一个能臣干吏。朱明远想不明白,这样的人怎么会选择自己升迁的机会。

  算了算了,人各有志,如果他真有别的嘴忘的话,那自己也不强求,只不过现在的松江府和几百年后的上海有区别,希望他不要过得太苦

  朱明远合上任命书,揉了揉发涨的眼睛。

  “官员马上到位,出海之事迫在眉睫,要早点弄清楚高丽那边的情况。

  这是目前最容易出成绩的了,也是难度最小的了。”

  朱明远放下手中的任命书,站了起来,走了出去。

  市舶司衙门周边民居很少,零零散散就那么几个。

  衙门外面的路面全部用水泥硬化,整齐光滑。

  刘全带着十几个衙役走了过来,看着站在衙门门口了的朱明远,刘全小跑着过来。

  来到朱明远面前,刘全笑呵呵的道:“大人,这是下官按照大人的吩咐,给衙门挑选出来的衙役,您看看怎么样?”

  前一阵子,朱明远让刘全在民间挑选一些手脚利索、干活伶俐的衙役,充实市舶司衙门。

  这些衙役一字排开,整齐的站在刘全身后。

  朱明远走下台阶,看着这些衙役。

  这些衙役肤色黝黑,手上都是老茧,看上去都是些老实巴交的庄稼汉。

  如果放在21世纪,这些衙役们可以说就是公务员级别的,只不过放在这个年代,他们也是下九流。

  虽然看上去很威风。但实际上并不是官,是小吏。

  给的薪水少不说,子孙后代也无法参加科举,如果你是衙役的话,那你的后代肯定也是衙役。

  刘全招募这些衙役可费了不少功夫,这个年头,很少有人愿意来衙门做事。

  “看上去还行,这样吧,这几天你带着这些衙役,教教他们该如何做事。”朱明远指着这些衙役,看向刘全。

  “好!”刘全回道。

  “少爷,那衙门中的书吏怎么办?衙门吏员朝廷可不会配备,市舶司衙门不比寻常衙门,算账、货物往来乃是常事,需要更多的账房书吏。

  松江府没有那么多能写会算的人,想要在松江府招募到这些人,恐怕不容易啊。”

  刘全忽然想起了什么,一脸担忧的看向朱明远。

  “这些事情你就不用担心了,这些人陛下已经安排妥当了。”

  整个衙门当中,除过衙役这些不重要的职位之外,凡是有用的,几乎都被朱元璋安排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