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处决
作者:一瓶水      更新:2022-05-17 12:56      字数:2135
  朱明远简单地在朱标上说明了水泥的使用方法和用途。

  “好,这对朝廷有利。朱明远,你的功绩是必不可少的。”朱标站了起来,拍着朱明远的肩膀,不断地称赞。

  “就这么办吧。等一下拿到了使用水泥的方法和水泥的工匠后,我在皇上面前给你记个大功!。”

  即使不考虑,也一定给朱元璋以了见识。

  “好的,现在开始安排。”朱明远说。

  水泥工作结束后,接下来是欧阳伦和几个俘虏。

  回到宝山县衙门机关后,朱标在朱明远寻找了几辆囚车,并将欧阳伦及其俘虏没收在囚车上。

  朱标没有住在宝山县,处理了这些事情后,急忙回应天府。

  朱明远没有把刻有“户”字的木牌放在朱标上面前。朱明远知道,仅仅用这张木牌是不能打倒周德刚的。

  既然不能打倒周德刚,就不能出手或不出手,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这种东西只有在适当的时候拿出来才能起到最大的作用。

  朱标快马加鞭在第二天黎明回到了应天府。

  欧阳伦和俘虏们被朱标送往刑部监狱,使用水泥和水泥的工匠被朱标安置在工部衙门。

  朱标来到御书斋,刚一进去,就一边鞠躬一边喊着“父皇,孩子回来了”。

  “水泥怎么样?”朱元璋问。

  “水泥确实不错。

  这次回来,孩子带来了使用水泥和水泥的工匠。”

  “那么,带我去看这个水泥吧。”朱元璋说完后站起来,准备出去。

  “父皇,怎么说呢,现在还不行。必须等到凝固为止。”朱标急忙解释道。

  “为什么呢?朱元璋一脸疑惑。

  朱标在水泥窑里看到和听到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那个工匠帮我建了墙,铺好路,等我凝固了再去。”朱元璋再次坐下。

  “对了,欧阳伦他们带回来了。”朱元璋提出了疑问。

  “我带回家了,被关押在监狱里。毛朱标回路。

  “老大,我一夜没睡,你回去好好休息吧。”朱元璋看到朱标厚厚的黑眼圈,命中多少有些心疼。

  在所有的儿子里边,朱元璋最喜欢的就是老大朱标,这是他未来的继承人,而且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欢。

  尽管老四朱棣非常的像自己,但是他毕竟不是人君的最佳人选,老大才是。

  甚至网络上有一个段子,如果是其他的皇子造反的话,朱元璋会冷笑一声,然后让锦一会把这个皇子给绑到自己面前,千刀万剐。

  但如果是太子朱标造反的话,朱元璋会呵笑一声,然后把自己绑起来,送到太子面前,让对方把自己千刀万剐。

  当然,段子始终是段子,但是老大朱彪确实十分得宠。

  不久之后,锦衣卫蒋门神前来禀报。

  “皇上,这些犯人该怎么处理?”

  “该杀就杀,这种事情难道还需要向朕禀报吗?”

  蒋门神点头称是,正准备离开,然后朱元璋又住了他。

  “这件事情干得漂亮一点,最好不要让别人知道,尤其是不能让朱明远和周德刚知道。”

  “知道了!”

  随着这些人被杀,证据也只剩下了那些证言,而那些证言也没有存货太久,就被朱元璋亲手丢到火盆里面给烧了。

  欧阳伦是户部的主事,负责市舶司建设的钱粮管理,他虽然被逮捕了,但是市舶司的事情必须要进行下去,所以朱元璋让户部再派遣官员去松江府。

  欧阳伦的事情结束了,朱明远的心情也被放在了市舶司那里。

  码头用地已经完成的差距不大,下一项工作是码头建设。

  关于码头的建设,朱明远是外行,朱明远把这事交给了张璐全权。

  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门的人。

  有水泥,还有张璐在看,朱明不远看也没什么问题。

  朱明远久违地迎来了闲暇,这几天朱明远好好休息了。

  朱明远休息期间,户部再次委派的主事到达了宝山县。

  户部再任命的这个官员是40多岁的人,这个年代的人年纪大了,只有40多岁,头发白了,看上去像60、70岁的人。

  这个人叫刘明辉,总是学究性的人,做事死板。

  刘明辉刚到松江府,见到了朱明远。

  有了前任的教训,刘明辉知道自己在这里最好是什么都不管,否则的话,这个官别想当得远,朱明远官职不比他高。

  但是最后想了想,还是去拜见了一下朱明远,并且暗地里表示了自己不会管他的事情,但是希望他也不要来烦自己。

  原来这个刘明辉是一个考据学家,平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寻章摘句,对于刘大人来说,去折腾那些事情,远不如在书房里边引经据典来的重要。

  对于这样的人,朱明远没有任何的意见,虽然在他看来,考据之学就跟浪费粮食没什么区别,但是这样的人也有好处,那就是他不会干扰自己,让他自己却乐在其中吧!

  最近,工地上这张璐周显通和刘全盯着,朱明远也不怕幺蛾子出现。

  张璐和周显通的能力自不必说,刘全也是朱明远的人,所以没什么大不了的。

  休沐的时间不长,朱明远又开始忙碌地生活了。

  市舶司衙门虽然没有建造好,但是需要出海的商船却已经初具规模。

  朱明远的计划中,出海初期主要由市舶司负责。

  如果从一开始就委托给商人的话,朱明远没问题,但是朱元璋肯定不会把这样的事情交给商人来通过,毕竟他骨子里就是看不起商人的。

  很遗憾,海船的技术比较高。一般人还真修不了。

  松江府虽然是沿海地区,但是周围没有去海边做生意的商团,几乎没有去海边的商船。不像当年的明州港。聚拢起来的宁波商帮,可以说是规模远大一直到近代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除了几艘小船以外,没有其他类似的船,但这些小船跟独木舟也差不了太多,除了能在近海航行,周海几乎出不了远洋。

  没有海船,就不能出海,也不能出海,也不能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