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施工
作者:一瓶水      更新:2022-05-17 12:55      字数:2157
  第二天早上,朱明远带着大家来到了施工现场。

  虽然土地的测量还没有结束,但是那个小渔村上面茅草葺的房子被拆除了,空地正在扩大。

  朱明远站在桩子上,看着眼前的施工现场。

  “大人,再过一天土地的测量就结束了,再过几天工部的图纸就出来了。”张璐站在朱明远的下面说道。

  朱明远远地点了点头。“对于我们来说,工期非常重要,没有任何延误。”

  “这样就可以了。这样就可以了。丁夫到了的话,工部的设计图就会出来。到时候就可以开工了。”

  说完后,朱明远从桩子上跳了下来。

  “去,跟我走,绕我一圈。”

  朱明远说,走得很远,张璐他们急忙跟在朱明远的身后。

  朱明远打算找一个可以建水泥窑的地方,烧水泥。

  现在时间还很充足,工程还没有开始,请尽早决定。不然的话,一旦动工,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另外,系统并没有给出水泥方面的任务,也没有给出水泥的做法,朱明远完全是凭借着高中时的化学生物知识来进行水泥的产生。

  水泥可不是什么水泥吧之类的?是真正的硬家伙。

  水泥最大的优点是善于加工,采访方便,价格便宜。

  朱明远坚信,如果明有水泥,朱元璋就可以把万里长城整修成国境线。当然,这种馊主意还是想想就行了,水泥不能随便乱用,而且长城的坚固程度远远超过水泥。

  硅酸盐水泥最需要的是石灰石和粘土,松江府境内有浦东,石灰石并不稀少。

  朱明远在刘全等人的带领下,乘坐马车来到了浦东。

  来到浦东的时候,已经是黄昏了。

  在明之浦东,没有怎么被开发,山上植被茂盛,野兽横行。

  随着接近浦东,人烟越来越少。

  21世纪的浦东,被称为是上海头上的明珠,但是这个年代的浦东还算不了什么。

  其实别说是浦东了,哪怕是浦西这个时候也是一片荒凉,21世纪苏州是上海的后花园,但是在这个年代,上海是苏州的后花园。

  从自己到松江府来当官,朝廷上下就一片不理解和嘲笑之声,都觉得自己好好的,左都御史不去干,跑到地方去瞎折腾,实在是莫名其妙。

  笑吧笑吧,就让他们看看自己是怎么打出一番新天地的?

  到了浦东的山脚下,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这个村子的平民几乎都靠打猎为生,很少有外国人来这里。朱明远等人的马车停在村门口的时候,村里的人都跑了起来。

  村里很少有人进去。不用说乘坐马车的其他人了。

  朱明远等人的到来打破了村子的宁静,村里的老百姓出来看了稀罕的事。

  出来的人以老弱妇孺为主,村里的壮壮都没想到爬上山去打猎。

  朱明远从马车上跳下来,朝着村门口聚集的平民走去。

  张璐带着金山卫的十几个官兵,紧紧地贴在朱明远的后面,守护着朱明远。

  刘全他们也跟着来了。

  看着走过来的朱明远,一个头发白,拄着拐杖的老爷爷出来了。

  他站在人群的最前面,向朱明远喊道。“你们是谁?但是,你们是官家吗?”

  朱明远等几乎所有人都有马车,但这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

  老人站在人群前,拄着拐杖的手在颤抖。

  虽然和他人接触很少,但是从朱明远的样子来看,他们也可以推测朱明远等官员的身份。

  自古以来,百姓就惧怕官府,而爷爷也一样。

  朱明远看到这些村民的紧张,他停在村民面前10步左右的距离,露出笑容,说道:“我是松江府的官员,来这里做点什么,你们不用着急。”

  当听说朱明远是松江府的官员时,老人一瞬间变得不自然,于是扔掉手里的拐杖跪在了地上。

  “拜见老父母!”

  明清两朝百姓总是把知县之类的官职称为太爷或者老父母。

  由此可见,百姓是多么的卑微。

  朱明远急忙走了两步,一条胳膊支撑着老人的肩膀,把他扶了起来,“只是普通的事情,不必那样做。”

  老人受了宠爱吓了一跳,他从来没有受到过这样的待遇。

  “哎呀,老太爷,使不得使不得!”

  老爷爷急忙从朱明远的手里溜出来,好像害怕弄脏朱明远的手。

  看到反应过激的老爷爷,朱明远笑了,马上扯着嗓子喊了起来。“大家,我们没有恶意。今天来你们这里,只是随便看看,大家不要害怕。”

  “对了对了,不要害怕,放心,不要害怕。”刘全带着部下赶来,开始维持秩序。

  朱明远横着身子,看着站在自己旁边的刘全,说:“让你的部下好好安顿百姓,以后让我陪着到处看看。”

  “好嘞!”刘全点点头,傳達了朱明远的命令。

  让老百姓平静下来,朱明远开始在村子周围徘徊。

  刘全走在朱明远的旁边,他的脸上充满了疑问,想问他好几次,但还是忍住了。

  朱明远看到刘全的疑念,问道:“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请问,请不要忍耐。”

  “大人,我好奇,大人为什么跑到这个地方?”?

  这里除了连绵不断的山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东西。」刘全谈了自己的想法。

  “哈哈哈!”

  朱明远轻笑着说。“我知道你会这么问,我来这里有很大的事情。

  如果进展顺利的话,不仅能加快市舶司衙门和码头的建设速度,还能加快墙壁的建设”

  刘全变得更愚蠢了。这个市的舶司衙门和边墙有什么关系。

  “这样啊。

  三合土确实很好,但是价格很高,每年墙壁的建设对朝廷来说是很大的负担。

  如果我说得好,每年至少可以在朝廷里节省大半的银子。

  而且,建设的速度比以前快得多。”朱明远笑着说明了。

  朱明远没有告诉刘全水泥是什么。说了也不一定知道刘全。

  在朱明远身后走着的欧阳伦的眼睛一瞬间眯了起来,他打了十二万分精神,认真听着,害怕错过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