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开海!
作者:一瓶水      更新:2022-05-17 12:55      字数:2136
  “陛下,臣认为海禁的策略不妥当。”

  朱明远硬着头皮说了自己的看法。

  海禁政策实施了很长一段时间,朱明远这么说好像在证明着海禁政策的愚蠢。

  一瞬间,引起了骚动。

  朝臣看朱明远的眼神变了,现在胡惟庸的教训就在眼前,谁也不敢违抗朱元璋的意思,看看人家老先生宋濂,不就因为孙子的事情落了个全家流放的局面吗?

  站在勋贵最前线的徐辉祖一脸焦急,连忙站起来,对朱元璋说。

  “陛下,朱明远这几天生病了,所以话说的有些……”

  “中山王!朕问的是他,不是你!”

  徐辉祖说要去朱明远,却被朱元璋喝了。

  朱元璋的眼睛又放在朱明远身上,哪里能相信徐辉祖的话呢?

  “朱明远,你既然是朕的左都御史,就应该积极发言才对,而不是一言不发,你今天把话说下去,说不清楚,朕还不会放你离开!”

  徐辉祖看今天自己没什么可说的了,就只好站着回去,心里咋埋怨着二狗子干嘛好端端的说这种话。

  同时,朱元璋的目光一直闪烁着,可惜朱明远根本没有看到他。

  “陛下,我知道陛下禁止大海是因为沿海的倭乱和张(士诚)、陈(友谅)贼的残党,倭乱和张、陈贼只不过是跳梁小丑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

  朱明远的声音很明快,一点也不畏缩。

  “啊,那你的意思是?”

  朱元璋对朱明远的话并不生气,但他说:

  “既然知道朝廷为什么禁海,为什么要反对呢?国朝初立,天下还没有平定,北有蒙元,西有元梁(梁王),北有蒙元。

  如果加上沿海的倭乱,你认为朝廷有多少兵力一道能面对这么多敌人?朝廷把士兵掰成一两块使用,也应付不了。”

  朱元璋的这句话很有道理,明初环境复杂,平定了天下,强敌环养,不许朱元璋犯错误,海禁法虽然不好,但却是最省钱、最方便的方法。

  “陛下过滤了!”

  朱明远大声喊道:

  “在臣看来,无论是云南的梁王还是北边的残元朝廷,都不过是一时之患而已!如果海禁实行,则遗害千年。”

  场面顿时下降了好几个温度,谁也没有想到?二狗子竟然敢和朱元璋这么说话?。

  遗害千年……

  就能站在朱元璋旁边的太子,朱标也吓白了脸,可惜的是,二狗子现在不能抬头,如果抬头的话,肯定会看到他口中的那个大哥,现在已经吓得六神无主了。

  “哈哈哈~”

  朱元璋突然笑了,大声笑了。

  朱元璋自信武功无敌,所以也不惧怕任何敌人,但这种话如果从自己嘴里说出来,倒还好,讲他一个左都御史,天天就是靠嘴皮子混饭吃的的,怎么也能说这样的话呢?

  “蒙元以阿鲁台为名将,草原的残敌兵力依然十分雄厚,与西域汗国联合,有随时席卷天下的能力。为什么到了你嘴里,这些劲敌都变成土鸡瓦犬了。”

  朱元璋戏谑地看着朱明远。同时,心中也轻视朱明远。

  “你朱明远好像也不是精通所有事情的人。”

  “朱大人!不可放肆!您是御史言官,这海运的事情与您无关,您这已经是僭越了。”

  漕运总督周德刚也讽刺朱明远。

  左都御史是正三品,漕运总督是从二品从关街的角度来看,周德刚的品级比二狗子还要高上一级。

  明清两朝京杭大运河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漕运总督也是非常重要的岗位,甚至被认为是天底下第一肥缺。

  每年要走京杭大运河的船只不计其数,而大运河往来反复,能给朝廷带来的颜说还有米粮都难以估计。

  天底下实行了海禁,最直接的得利者就是漕运总督,因为海运没有了,那天底下的货运运输十有八九,就是要依靠京杭大运河的漕运。

  更重要的是,周德刚和胡惟庸有着一层很远的姻亲关系,远的连锦衣卫都没有查出来。

  虽然胡惟庸的死和朱明远没有关系,但周德刚对朱明远持有很大的意见。

  更不用说,朱明远是最大的变数。周德刚一直认为自己将来也很有可能死于朱明远。所以要先下手为强,把他给干掉。

  朱明远头也没回来,周德刚叫了起来。

  “陛下,从以前开始…”

  历史书上对于海禁政策的评价又复述了一遍,最后还补充了自己的话。

  “前元朝廷从未禁止海运而获利颇丰,为何我朝不行?陛下,海外蕴藏着亿兆财富,为何陛下不肯求之呢?

  地下所担心的倭寇问题成认为微不足道,日本现在南北对立,北边的幕府将军足利尊氏和南朝的怀良亲王打得不可开交,所谓的倭寇不过是普通的海盗和溃退之兵而已。

  陛下只要加强海警,同时联络怀良亲王和足利尊氏,有三方合作,这倭寇不成问题。”

  “闭嘴,胡说八道!我大名乃堂堂,天朝上国,怎能与足利尊氏那种小人为伍?而且谁知道这倭寇是不是足利尊氏和怀良派出来的?!”

  话音未落,周德刚就忍不住了,他跳起来,指着朱明远,对朱元璋说:

  “陛下,朱明远胡说八道,竟然违反了陛下早就制定的基本国策,事实上大逆不道。”

  朱元璋向周德刚挥手。

  “让他说,也不是没有道理”。

  周德刚还想说点什么,朱元璋就这么说了,只好退出了。

  “陛下,朝廷为倭奴、张、陈贼准备,每年在沿海地区使用的钱是无数的,但是效果不大。臣认为朝廷应该重新开始市舶司,设立远洋船队,打开海贸易。

  我国天朝上国物产丰富,生产的棉布、丝绸、瓷器等都很受欢迎。贸易有无,不仅国库富裕了,还能负担沿海地区的军费也是万利之事”。

  周德刚又站了起来,说了些阴郁的讽刺话。

  “朝廷早已有朝贡贸易,又何须与周围国家互通有无?更何况我天朝地大物博,需要靠这种方式解决军费吗?你这是有犯我国天威,此心当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