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酒酿圆子
作者:薄青碑      更新:2022-05-17 07:40      字数:2215
  第33章

  张氏并未恼怒,只笑着道,“那你是当姑母的,应该的,应该的。”

  孟媛儿呵呵一笑,被张氏气的不行,感情这人占便宜还占得理所应当,按理说一家人不该这么说,可是张氏当初吵着要分家,哪里还顾得一家人的面子呢。

  “二妹啊,你们今下午吃啥啊?”张氏的眼珠滴溜儿一转,这心里又生出旁的想法。

  孟媛儿哪能不晓得张氏的意思,这才故作忧虑说道,“娘病了,喜儿又崴了脚,我一个人煮了一锅稀饭,还蒸了几个洋芋,弄点酱就吃了,怎么的?嫂子也没做饭呢?”

  “做了!做了!哪能没做啊,你大哥可不是快回来了,我啊,我这就去把丸子收拾一下啊,你快回去煮饭去。”张氏一听这话,忙不迭的应着,大下午的吃什么稀饭,啧。

  看见张氏仓皇的把木门紧闭,孟媛儿无奈的耸耸肩,朝着后厨去了。

  用了晚饭,孟海就回房去休息了,今天可算是扎扎实实的累了一天,连话都懒得说。

  喜儿和孟媛儿两姐妹,干完活可就没事了,天边的星星还没有出来,喜儿坐在院子里面的凳子上,不免显得有些无聊。

  古代没有电,这娱乐生活就少了很多,早早入睡,早早起床,好像已经成了规律,那些成了亲的女人没事还能串串门子,自己这未出阁的姑娘家,总往外面跑也不好。

  针线活不如孟媛儿,也没什么兴趣,喜儿双手托腮,显然是有些苦闷的。

  孟媛儿坐在一旁,一针一线认真的绣着帕子,两人说话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

  张氏吃了饭就抱着富贵串门去了,孟长冬惦记着后山的果园,又扛着锄头去了后山。

  乡下的生活,简单,重复。

  “二姐,咱们明天去镇上吧!”喜儿灵光一闪,蹦出这个念头,毕竟,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去过镇上了,平白得了一两银子,她并不想私吞,家里现在这样的情况,还是采购些东西回来吧。

  她想要做的事情太多了,给窗户重新糊上纸,给被子缝个四件套,给自己买身好看的衣裳,给家里添置粮食,太多太多了,眼看着快要入秋了,她翻了翻家里柜子,自己那屋,就只有薄薄一层的棉被,散发着霉味。

  这样算下来,一两银子怕是都不够花,自己现在脚扭了,一时半会儿还真找不到什么可以发家致富的法子,学的书上写的卖菜卖美食?就自己目前这个情况来看,根本不可能。

  反正还有些银子,倒不如先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等脚好了,在想办法。

  孟媛儿不晓得,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喜儿的脑海里面已经闪过这样多的念头,只愣了愣,才说道,“不行啊,你的脚伤还没好呢。”

  “不碍事的,吃了饭我那会儿走路不是挺好的吗?而且,娘给我摸的药油可神了,已经不疼了。”喜儿说的诚恳,不过确实已经不疼了,不过是小伤罢了。

  孟媛儿看了看自己手边的针线箩,里面已经放了好几条绣好的丝帕,再加上娘绣好的,怕是能有十条了,从老宅那边拿回来的粮食也吃的差不多了,是该去换钱买粮了。

  可她看了看喜儿的脚,还是担忧问道,“你真的能行吗?”

  “能啊!”喜儿见她不信,立马站了起来,着急说道,“要不我给你蹦蹦?”

  “别别,不用蹦蹦了,我信你就是,你快坐下吧,晚上睡前抹点药油,明天应该就能好了。”孟媛儿看她那模样,立马一把拉住喜儿的手,劝说道。

  见孟媛儿妥协,喜儿才算是罢休,嘿嘿一笑。

  次日的早上,依旧是个大太阳,做了早饭,等着爹和大哥出了门,喜儿这就兴冲冲的回了房,从枕头下来摸出那一两银子。

  孟媛儿去和刘氏说了话,又嘱咐了几句,这才离开。

  左右想了想,还是不放心,有些不情愿的去敲了敲东屋的门。

  张氏抱着富贵开了门,看见站在门口的孟媛儿,不解问道,“咋啦?”

  “大嫂,我要和喜儿去一趟镇上,你做中午饭的时候,给娘端一碗呗。”孟媛儿看着张氏,目光中露出祈求的眼神。

  想来是昨天的那碗肉丸子起了作用,张氏和颜悦色的答应了下来,“还以为什么事呢,你们就安心去吧。”

  见张氏这么爽快的答应,孟媛儿不免笑了起来,“大嫂,你真是好人。”

  说完这话,就转身蹦蹦跳跳的回了房间。

  突然被孟媛儿这么一夸赞,张氏愣在原地半天,嘟囔了一句,“难不成我以前都是坏人吗......”

  孟媛儿拿着之前喜儿给自己的二十文钱,小心翼翼的揣在怀里,这可是自己第一笔私房钱呢,又把绣好的帕子包好,这才跟着喜儿出了门。

  两人这一次,是真的一步一步走去镇上的,十几里的路,走起来可不是一般累人。

  喜儿的心情好,好不容易可以出来转转,这辛苦都变得不辛苦了,两人叽叽喳喳的说了一路,倒是觉得之前那么远的山路,没走到中午也就到了呢。

  进了连镇,喜儿就像是脱缰的野马,走街串巷的逛,好像是要把这一两月关在家里的郁闷发泄出来。

  孟媛儿跟在她身后,倒也不多说什么,两个小丫头兴高采烈的逛街,毫无负担,这还是第一次。

  “二姐,咱们去吃酒酿圆子啊。”喜儿看见不远处的小巷子路口挂着招幡,上面写着酒圆子,她立马来了兴趣,猛咽口水这才说道。

  “好啊。”看见她那么的高兴,孟媛儿也不好多说什么,更何况这酒圆子并不贵,三文钱就能吃好大一碗。

  两人就着街边的小木桌坐了下来,这还是喜儿第一次在镇上吃东西呢。

  “老板,两碗酒圆子。”喜儿大手一挥,豪气的朝着那忙碌的摊位老板说道。

  摆摊子的是个老婆婆,看起来倒是精神的很,一脸慈祥的看了她们一眼,这才笑眯眯说道,“好勒,你们稍等一会儿。”话音刚落,这手上就麻利的操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