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还回来的簪子
作者:熬夜肝论文      更新:2022-05-16 14:47      字数:2280
  姜静姝捏住她的下巴,使她不能轻易地摆动,眼睛盯着她的,似要将那看破一切的眼神钉进她的心里。

  那女子闭上眼睛,轻轻点头。

  “你在向毕旬空伏案时,他动了恻隐之心,所以放了你?”

  那女子闻言极快地闪过一丝怔愣,而后顺从地点了点头。

  姜静姝挑眉,森冷的声音传到那女子耳中:“你在说谎。”

  话音刚落,那女子竟是满头冒汗,嘴唇发白,竟真的感觉到五腹六脏都在被灼烧的疼痛。

  她咬牙忍着,似是终究抵不过那疼痛一般,重重地点着头:“是、是他让我活下去,他说我搜罗的那些证据不足以撼动高位的人。待能做到那天到来后,再让我回来投案。”

  姜静姝听闻她的话后,在她身上点了几个穴位,那女子的疼痛果然有所缓解。

  看她略微放松的神情,姜静姝暗笑,药昨日已经用完了,这里面也不是什么吐真水,装的普通茶水罢了。

  其实是姜静姝在她将醒之前,喂她吃了另外的药,把着时间质问她罢了。

  “那么,晋王呢?”

  那女子深深看了姜静姝一眼,认命一般道:“晋王是来协助我暗中逃跑的,昨晚他交给我的信中,有我至今还活着的亲人的消息。让我去找他们,好好活下去。”

  姜静姝点点头,这的确是萧清墨的作风。何况,她昨晚已经打开那信封看过了,里面确实如她所说的那些。

  姜静姝将她放走时,威胁道:“你的那些亲人我已经知晓了。若不想他们有闪失,今日之事,就当什么也没发生。”

  女子皱着眉点头,颇是不服。

  送走了那女子之后,姜静姝回到姜府时,已经巳时了。

  面对着父兄的询问,姜静姝笑道:“今日起得早,出去转了转。”

  姜商心不细,没多想,只道:“近日京中动乱,要多加小心。”

  “知道了,爹爹。你瞧我不是乔装打扮成男子了吗?”姜静姝笑道。

  只是姜图南神色有些古怪,她把姜静姝拉到一旁,避开了姜商,悄声道:“萧清墨今早来过了,他说昨晚碰见你了。”

  “嗯,确实碰见了。”姜静姝有些惊慌,面上却还是一副镇静,问道:“晋王还说了什么?”

  姜图南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看着姜静姝,难以启齿地开口:“他说你去捉奸的。”

  姜静姝闻言只觉面上一热,眼前一黑。萧清墨到底都说了些什么啊!

  因着萧清墨在姜图南面前的话,姜图南这几日没少对姜静姝进行摧残。

  “打住!”这是姜静姝第无数次让姜图南停下唠叨。

  “哥哥,我真的没有意中人!更没有被负心汉抛弃。我那日只是出门恰巧碰见了晋王,应当是晋王听错了。”姜静姝无奈道。

  姜图南也只好摆摆手,道:“罢了罢了,不提这个了。”

  而后又神神秘秘地自广袖中摸索着,有些古怪道:“给你看个东西。”

  姜图南拿了出来,姜静姝一看,原来是一支青玉簪子。

  “给我的?”

  姜图南点点头,姜静姝拿过来,那簪子用得是上好的玉料,晶莹剔透,散发着柔和的光晕,触上去冰凉又温和。

  只是这梨花纹饰怎的与上次被萧清墨拿走的那块一模一样?仿佛就只换了一种玉料。

  “这玉簪?”姜静姝问道。

  “萧清墨给我的,说是答应帮你修的。”姜图南自己说着都皱了眉头。

  毕竟萧清墨给别人修簪子确实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

  看着姜图南充满怀疑的目光,姜静姝抢先道:“哥哥不要瞎想,只是碰巧遇上罢了。”

  “怎的你们总是遇上……”

  姜静姝收起了簪子,不想再讨论这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东西,转移话题道:“肉童一案,将军府受牵连不小。爹爹如今在朝中可还顺心?”

  姜图南大手一摆,“没事,咱爹是什么人,凜朝第一清官。”

  姜静姝放心地点点头。

  过了几日,肉童一案的真相才暴露在百姓眼下,即便那些真相被模糊,被删减,

  正如前世一般,毕旬空的事迹被坊间广为流传,众人皆夸赞他办案得力,不畏强权。

  但无论如何,凶手伏法被当众处死,无数官员纷纷落马,终究还是安定了百姓的心。

  然而上面的人筑起了高墙,百姓能看到的东西少之又少,这些百姓眼中的强权,不过是更高位者的傀儡罢了。

  可最令朝中大臣不安的,便是案件中流传出的贪官污吏的名录与证据不知所踪迹。

  毕竟在此一案中,丞相府大受波及。

  经此一案,百姓才发现,原来提倡节俭之风的丞相,却过着奢靡的生活,食鸭舌,弃其肉,府中日日笙歌,姬妾成群。

  皇上震怒,当即赏了丞相五十大板,夺了他的官纱。可怜丞相一把年纪,还挨了这一遭,但也是他罪有应得罢了。

  姜静姝听着小叶十分激动的与自己讲丞相府的事,也忍不住笑了,“这下丞相倒是能安分一段时间了,父兄在朝廷之上也能好过些。”

  “小姐,小姐,你说那份名录被谁拿走了呀,丞相府出事,是不是他做的呀?”

  姜静姝闻言摇头笑道:“我怎会知道,总归不是什么坏人罢。”

  姜静姝说着,将一封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信函放进了木匣中,锁进了箱中。

  放置完毕后,姜静姝瞧见了放在一旁的青玉簪子。

  她拿起来端详着,不禁笑道,萧清墨哪里是修了玉簪,简直像是照着原先那个重新雕刻了一个,不知这是从哪里找来的这一模一样的。

  说起萧清墨,她又想到了那晚看到的那封信,里面确实如那女子所言,皆是各种人的消息。

  然而,里面的人却不简单。

  譬如太师与吏部尚书,这些人都是前朝位高权重者,但通有的一点便是,这些人,都曾是当今圣上颇为近亲的老臣,却在皇帝登基后,告老还乡,远离朝堂之事。

  若没记错的话,当年皇帝便是在这些人的协助下夺得皇位的。

  姜静姝那时虽年幼,但皇帝登基众人对其颇有微词一事却是连她都知晓,更有甚者,竟想起兵造反,最终被圣上打入天牢,受极刑而死。

  所以,萧清墨找这些人是要做什么呢?

  当年之事,莫非真如那传言一般?

  但无论如何,姜静姝都不能再继续问下去。她发现那女子脾气也是倔得很,若是逼急了,难保最后不会来个鱼死网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