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257 磐石包子祸从天上来
作者:烟波江南      更新:2022-02-24 19:21      字数:3533
  造反成功后

  第257章 257 磐石包子祸从天上来

  第二百五十七章

  宣王会主动岀击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而且宣王这一举措也打乱了蕃人的布置。

  到了这个地步,哪怕开始的时候蕃人只是想威胁一下或者有别的目的和安排,可是如今却骑虎难下了。

  石将军带着人过来的时候,宣王已经安排人换了蛮人的衣服和武器绕到了蕃人的后方截杀了,而且宣王安排的人很损先是截杀蕃人小的部落,能抢走的一律抢走,抢不走的就烧掉。

  偶尔还留下两具蛮人的尸体,蛮人的男子在五岁的时候都会由族中长辈在胸口处纹上图腾,这般是为了让天神赐给他们勇气和力量,也是为了在死?罂梢曰毓樘焐竦幕潮А?

  所以在这方面很难造假的,但是也正因为这样,在发现了蛮人尸体后,也不会有人怀疑是诬陷的。

  其实说到底不过是宣王从容将军那里弄了一些蛮人的俘虏来,然后喂食了药物以后被当成货物一样带走了,因为俘虏人数少带着也麻烦,所以他们这行人偶尔才舍得用上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只是有些大一些的部落才会留下一两具蛮人尸体的原因。

  而在蕃人看来,首先蛮人的尸体是新鲜的,致死的伤口也都是他们蕃人的武器造成的,而身上原来的伤痕,那就证明了他们是参与了前几次杀戮的人,身上的伤还没好,就再次出来杀人了。

  留下的尸体少,正是因为蕃人凶狠好占,他们部落里留下的战士又少,打不过蛮人也是正常的。

  如此一来,蕃人对于和他们联系,说是会说服蛮人和他们一起威胁严朝来谋取更多利益的这件事就抱有怀疑了。

  宣王虽然不知道蕃人和蛮人之间的勾结,却凭着战场上的敏锐直接把严朝可能遇到的危险给瓦解了,其实说到底不过是乱拳打死老师傅。

  石将军的到来,不仅仅带来了士兵还带来了严帝的命令,在石将军到来的当日,蕃人王子及其下属的人头就被挂在了城墙上,为了避免离得远,那些蕃人看不到,宣王还特意让人去喊了几句。

  西南的事情都与严舒锦没有什么关系,如果真算起来,倒是有一件事与严舒锦有些关系,却又关系不大。

  南中乱了起来,按照严舒锦得到的消息,就是南中的官员对山族的一个女子始乱终弃了,那个女子所在的部族算是比较大的一个,而那个女子更是族长的女儿,如此一来山族的人就闹起来了。

  严舒锦肚子已经大起来,此时久坐都觉得吃力,闻言说道:“这倒是有意思了。”

  西南那边是死了个公主,打起仗来,如今南中这边又是族长的孙女被人拋弃,怎么这些人都没有个新意呢?不管什么原因想要发起战争都要拿女人来做源头,难不成真要证实了红颜祸水四个字才甘心吗?

  如今大部分的事情都是杜先生在处理的,闻言说道:“公主有时间关心这些,还不如来多处理一些正事。”

  严舒锦指了指自己的肚子说道:&ot;太医让我好好休养,毕竟快要生了,要养足精神。

  杜先生耷拉着眼睛说道:“这话你从一个月前就开始说了。”

  严舒锦没有任何心虚:“可是我也没有说谎,而且先生看我多可怜,都快生了,不仅父母不在身边,就连夫君都不在,这样你还忍心让我干活?

  杜先生:“……”

  此时的杜先生不太想说话。

  于姑姑上前给严舒锦端了红枣银耳汤来,玉珠扶着严舒锦坐起来,又弄了垫子在她身后,严舒锦这才接过银耳汤来慢慢喝了起来。

  杜先生说道:“南中那边…”

  和我们没有关系。&ot;严舒锦毫不犹豫地说道:“西南还在打仗,我如今又要生了,父亲?湍安都在西南那?为了支持西南,我差不多把福州掏空了,还能怎么办?

  杜先生也明白,说到底南中那边会选在这个时候乱起来,也正是看出了朝廷不可能分兵来处理他们,而且因为变法的事情,有些地方已经发生过小的摩擦了,不过都被朝廷镇压下去了。

  虽然严帝的变法是为了百姓好,可是有些百姓被煽动着和朝廷作对,他们很多时候只是跪在衙门口,一声声祈求说让朝廷给他们一条活路。

  这样的应对让变法更加不顺利,真的解释又解释不通,哪怕官员给他们一点点掰碎了说明白,他们也往往转不过弯来,他们觉得朝廷以前一户人家只需要一个人服役,可是如今却需要很多个

  官员总不能直接说,你们不可能生那么多人,所以根本无需担心这样的话,毕竟现在讲究多子多孙多福气的,这样说好像在诅咒旁人似得。

  虽然这都是实话,现在能生的起养的起的大多都是富贵人家,像是普通百姓,就算能生出来,也是养不起的,更别提纳妾这样的事情了。

  就像是诸子均分家产这样的事情,首先女子的嫁妆是不分的,其次普通百姓中,哪里有那么多庶子岀生,能娶到一个妻子就已经算不错了。

  还有不再按照每家每户来服役,而是以每家人数为主,这个人数并不是说出生了就算的,而是长到一定的年纪才算在其中,如果每户人家的人口过少的话,根本不用去服役的。

  这也就避免了,有些百姓家中,本就没多少人,还需要家中独子去服役,使得家中老人无人赡养,家中妻儿无人照顾的可能。地方官员没办法处理,毕竟百姓这样沉默的抵抗,他们也不能把人都给抓起来。

  倒不是说所有人都这般看不明白,有些地方官员运气倒是不错,遇到的是那种明事理的,变法的事情进行的很顺利,人口等重新登记也格外的配合。

  严帝看到一封封奏折,再加上南中的事情,心情也是好不到哪里的。

  赵忠低着头,心中暗骂那些百姓不识好歹,毕竟变法的事情严帝压力极大,为此甚至……而且这些明眀是为了他们好,却反而被人埋怨,赵忠就怕严帝迂怒到自己身上。

  严帝说道:“请丞相过来。”

  赵忠恭声应下,赶紧出去安排人去请丞相。

  丞相是跟着严帝的老人了,虽然不是从刚开始就辅佐着严帝,却也是在早期就开始帮着严帝岀谋划策了,多次帮着严帝反败为胜,在严帝登基后就以丞相之位相许,严帝很是倚重。

  等丞相行礼后,严帝就赐了座,还让人给丞相上了茶,说道:“丞相觉得南中之事刚如何?”

  丞相看向严帝,说道:“看陛下想快速解决还是安抚为主。”

  严帝沉默了下说道:“都说一下。”

  安抚为主,就是处理了牵扯在内的官员。&ot;丞相在知道消息后就思索过了:&ot;只是山人本就不驯,此次退了,怕是以后再想管理就难了。”

  严帝也有这样的担忧,那些山人本就桀鷔不驯,根本不臣服,南中明面上是朝廷的,可是实际上朝廷能管理的只在小部分,那些山人虽然不和朝廷作对,但是也别想让他们听从朝廷的命令。

  丞相说道:“想要快速解决的话,不如把南中给宣王世子当封地,只是世子年幼,暂交给永福公主管理。

  严帝脸色变了变,看向丞相问道:“丞相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丞相倒是丝毫不惧,说道:“臣知道,只是如今陛下分不岀人手去南中,西南更为重要,而南中明面上是朝廷的,可实际如何陛下心中也清楚。

  严帝沉默不语。

  丞相直言道:&ot;陛下事有轻重,南中不能放任不管,可是如今最重要的是变法和西南之事,南中……虽说是交给了永福公主处理,可是名头上依旧是宣王世子的,等世子成年,大不了陛下说舍不得世子远离,给世子换一块封地就是了。”

  这样一来,南中的事情处理了,永福公主出钱出人出力了,最终可能一无所有。

  丞相看着严帝说道:&ot;“就算不换,直接让宣王世子过去,永福公主还能如何?

  这话着实无赖了,哪怕是亲姐弟,难不成世子愿意当一个傀儡吗?永福公主愿意把到手的利益让岀去吗?

  这可以说是阳谋了,算计的就是严舒锦。

  严帝神色变了变说道:“此时先不提,变法遇到阻扰……”

  丞相叹了口气说道:“陛下,这件事……有一计。”

  严帝看向丞相:“爱卿尽管说。”

  丞?嘤淘チ艘幌?说道:&ot;严惩,任何阻扰变法的人,不管世家、豪强、平民甚至官员,只要查岀来有牵扯,全部严惩,诛杀。”

  严帝其实也考虑过这点,却下不了决心,毕竟自从他登基后,在百姓中名声极好,就算是变法,那些百姓骂的也是朝廷官员而不是严帝,可是这样的命令一下,怕是所有骂名都严帝的身上了。

  看着严帝的神色,丞相说道:“请把这件事交给微臣。”

  严帝诧异地看向丞相,哪怕最后变法成了,也是需要一个人去平息民怒的话,主持这件事的人怕是落不到什么好下场:“丞相可知后果?”

  丞相正色道:“微臣自然知道,只是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而且这件事是对百姓有利,前朝覆灭于世家,当时民不聊生,我朝决不能重蹈覆辙,要不然这些年为了让百姓能过上富裕日子而牺牲的人和事情就太不值得了。”

  严帝闻言,说道:“爱卿今日信朕,朕必不负爱卿所望,也定会护住爱卿,等百年之后,史书上定有爱卿功绩。”

  作者有话要说:

  宝姐:我就想安安静静生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