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红楼96
作者:卷毛猫猫      更新:2022-05-16 08:36      字数:5075
  满腔怒火的贾政,直接从外书房就回到了内院荣禧堂。

  结果一进院子,王夫人并没有出来迎接,倒是赵姨娘独自上来伺候他更衣梳洗。

  赵姨娘跟了贾政这么多年,对她家老爷的脾性了解的可是透透的。别的不说,至少察言观色的本事学了不少。

  这不是才一照面,就察觉出老爷今日心情不好,而且还不是一般的不好。

  就是不知道这股子邪火是冲着哪个,于是伺候起来更加的温柔体贴,就连话都没怎么多说。

  可惜贾政今日不是一般的生气,赵姨娘的这番表现也算是媚眼抛给了瞎子看,他这会儿一肚子火正找不到出口呢。

  这不是才换了衣裳,贾政就再也忍耐不住,直接咬着后槽牙问道:“你们太太去哪儿了?”

  哦,原来老爷今日心里的火气冲着太太发的。

  这个认知叫赵姨娘心里着实欢喜,当然她是万万不敢表现出来的,甚至还难得没有废话乖觉回道:“说是老太太那边儿过来人请了,这会儿该是去了老太太那里。”

  贾正跟赵姨娘自然多说不着什么,听说王夫人去了老太太那便,当下也不耽误,直接袖子一甩攥着那封让他无地自容的书信,压着火气又往老太太的荣庆堂去。

  大概今天倒霉的不止贾政和王夫人,就连他们的儿子贾宝玉也是有点倒霉。

  那宝玉自元春出了嫁,家里再没有时时刻刻盯着他功课的大姐姐,这两天又跟脱了缰的野马似的再没人能管,不是今日跟哪个姐姐妹妹说笑,就是又跟哪个丫头玩闹,要么就是跟学里认识的几个朋友凑在一起不知嘀嘀咕咕些什么。

  这不是今日才下了学,正捧着才从街上买的新鲜玩意,要给姐妹们献宝去呢。

  结果一个不巧,就撞上了憋着一肚子火的亲爹。

  贾政一向是个严父,平日里无事见到宝玉也要呵斥几句,骂上几声才罢。何况今日他还憋着一肚子火,这个宝玉可不就倒霉了。

  加上方才宝玉是跑着进来的,头上已经有些冒汗,衣着也不那么整齐,便叫贾政越看越是厌烦。

  “作死的小畜生!你整日里不知读书,如今又在四处乱跑什么?”

  贾宝玉只觉得心里好生冤枉,他这不才从学里出来,刚要找姐妹们一起说笑一会儿,好好松快松快,结果就碰上了他老子。

  可是别管心里怎么想,嘴上也不敢说什么,只能规规矩矩的给亲爹请安,又再次把老太太给扯出来试图挡一挡亲爹的怒火道:“这不是刚从学里回来,正要去给老太太和太太请安。”

  贾政哪里理会他说什么,这会儿这位二老爷只想骂人,正好儿子撞上了枪口,那他还客气什么呢。

  “你要真的想让老太太安,只管好好读书,将来靠出个功名,且比什么不叫她老人家高兴。

  今日我看你这不上进的样,将来哪里就能够指望。”

  接着就是‘小畜生’、‘作死的奴才’、‘打断你的狗腿’一连串的难听话骂了个痛快。

  骂完了儿子,觉得心中的怒火稍稍消散,又想着王氏那毒妇惹出来的祸事,也懒得再搭理儿子,只威胁了一顿‘等明日问你功课,若是说不上来,可仔细你的皮。’

  撩过了狠话,就扭头往贾母那边去了。

  好好的就挨了一顿骂,宝玉哪里还有心情和胆子找姐妹们玩耍,只好悻悻的又回了自己的院子。

  只是一想到他屋里变了性情的袭人、麝月、秋雯,还有忽然就冷了起来的晴雯,心里更觉的烦闷。就连走路的脚步,都沉重了几分。

  荣庆堂里,这会儿气氛也不轻松。

  当然是外头刚有人到衙门告王夫人,‘消息灵通’的贾琏就急急忙忙的回到家里来报信。

  现在他们一家子还在贾赦那边的院子住着没有搬回来,因此贾琏回来也只跟王熙凤简单交代了一下,顺便看了看儿子,然后就直接来到荣庆堂当着老太太的面把事情给说了。

  倒不是贾琏忽然改邪归正,遇事还知道跟妻子说一声。而是这件事其实就是他们夫妻两个策划的,认真说起来,还是王熙凤亲自策划。

  她在王夫人那边安插了钉子,然后就发现那位二太太那里有出现了借贷的凭据。正愁不知道怎么给自己和儿子报酬的王熙凤,眼珠子一转就想出了一个主意,然后就有了今日的事情。

  这会儿二房的报应来了,王熙凤是想要亲自过去看笑话的,只是一想到后边的计划,只能继续留在这边装病。

  至于贾赦和邢夫人其实也听了这个消息,贾赦也知道全是儿子媳妇闹的鬼,不想被老太太压着给二房平案子,赦大老爷干脆就留在家里哄大孙子玩儿,哪里会管这些狗屁叨糟的事儿。

  于是贾琏跟王熙凤商量了主意,就直接往贾母这边来送信。贾政过来的时候,里边儿几个人正在说这个事情。

  这会儿说话的是贾母,听着语气也没什么特别,甚至还有点稀松平常的意思,“琏儿也真是的,既然得了信儿,知道外头有人诬告咱们家人,你就该直接在外头把事情给摆平了,哪里还至于兴师动众的闹到家里来。”

  老太太这理所当然的语气,直接让贾琏就是一噎。

  他拿长辈是没有办法,只得无奈道:“老祖宗,人家苦主已经把状纸送到了大理寺衙门,哪里是我一个区区典仪能够插手的。

  何况人家有理有据,不但手里握着二太太那边出的欠条,家里也是真的被讨债的逼死了人命,哪里说的上是诬告呢?

  这是人命关天,就是闹得万岁爷跟前,也不敢说平就给平的事情。”

  王夫人自从来到荣庆堂,听说有人把她告到衙门,那颗心就提了起来。

  事情当然是她做的,可是也没叫那些奴才把人往嘴里逼啊。

  虽然上一回已经因为放利子钱折了周瑞一家子,可是这不是元春出嫁,好歹也是亲王侧妃,怎么也得多多的陪送一些。公中给的那点份例,又怎么够。

  只是两房还没有分家,大房便是同意在原有的基础上添上一点儿也是有限的。

  那王夫人可是有野心的,想要叫她女儿生下儿子并且将来继承王位的,等到了那一天,她这个王爷外祖母和宝玉这个亲舅舅将来岂不都有了依靠。

  所以王夫人就想着多多的给女儿置办一些压箱银子,甚至还掏空了自己多年积攒的大半私房。

  一下子失了那么多银子,手里又没有管家权,那王夫人可不是又打上了放贷的主意。

  原本王氏是想着上一回可以叫奴才顶罪,那往后就是事发了再往奴才身上一推也就得了。

  何况他还有个王爷女婿,以及当朝一品的娘家兄长在,哪一个不长眼的敢来找她的麻烦了。

  这不是收了几个月的利钱,一直都平安无事,胆量渐长的王夫人正想着再添一些本钱,谁知王妃女儿才回门儿,她就被人给告了。

  真是万万想不到的,还真的有人敢告他们国公府。

  同时又难免心里升起一些担忧,当然王夫人是从来没想过她自己会被衙门怎么着的,人家只是担心元春才进王府还没站稳脚跟,生怕她这边名声有损却拖累了元春。

  因此也顺着贾母的说法道:“指定是底下那个奴才又借着府里的名儿出去无法无天,到时候咱们给苦主免去债务,再多给赔上几两银子,想来他们也未必再接着往上告。”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在指望着贾琏直接出面,拿银子出去把事儿给平了。

  事情本就是贾琏给闹出来的,怎么可能会出力帮她压下呢。

  “侄儿也是下差的时候,随意听见了那么一耳朵。至于事情到底如何,还得好好打听打听。而且咱们家一向跟大理寺的官也没什么交情,最好还是看看老爷那边有没有什么法子。”

  贾政进来的时候,正好听到贾琏这么说。

  他看屋里也没什么外人,连丫鬟都没留下一个,当下也不顾什么脸面不了面,指着王夫人就怒喝道:

  “你这毒妇!家里是少了你吃,还是少了你喝,叫你在外头做了见不得人的勾当。

  如今的好被苦主已经告到了衙门,叫人人说我国公府的媳妇,我贾政的夫人在外头重利盘剥。

  人家大理寺卿今日可是亲自把状子交到了我的手里。”

  王夫人见贾政突然进来,本来心里是害怕的。

  结果听说大理寺卿已经把状纸亲自给了贾政,那眼睛里马上迸发出希望的光芒,“既然那大理寺卿把状子都给了老爷,那是不是说大理寺已经看着咱们家和王爷的面子,直接把事情给压下去了。”

  这话说的贾政和贾母俱是一愣,也都开始寻思到底有没有这个可能。

  贾政开始回忆大理寺卿今日跟他说话时的言谈语气,怎么想也不像是把事情压下去的样子。

  不过确实是看着家里的面子,要把事情压下的态度。否则也不会提前给他透气,还避着那些同僚。

  只是事情到底怎么解决,还是得想个法子能不影响他们的名声才好。

  正在思索间,就听见贾琏在一旁悠悠道:“哪里就那么容易了,现在事情已经传扬到外头去,说不定圣上也都已听了消息。若是咱们家不能给对方一个交代,怕是事情不那么容易了结的。”

  王夫人心里急啊,也顾不上贾琏如今已经跟他们离了心的事实,居然还跟以往那样理所当然的吩咐贾琏道:

  “就如此,琏儿你赶快支了银子去找到那个苦主。咱们多多的给他们赔一些银子,叫他们赶紧去撤了状子。”

  本来贾琏有心推脱,不过转念一想那告状的人只是个平头百姓,而且原本也没那么大的胆子真的敢告国公府,若不是他在后头使力,说不得就吃下了这个闷亏。

  而且若是让别人出面,没准随便一吓唬,就把那人给吓回去了。

  为了保证事情按照他们计划的方向发展,还是亲自出马才好。

  于是贾琏很乖觉的道:“既如此,等明日我下了差,就去找那苦主好好说一说。还有太太要给多少银子,一会儿就打发人送到我那里就成。”

  说完也不再多留,只是随便找了个借口就回家抱儿子去了。

  剩下贾母、贾政、王夫人三人见贾琏走了,屋子里也没有外人,贾政少不得要当着贾母的面对着王夫人发一顿火。

  甚至等到两口子回了荣禧堂,还打了王夫人一巴掌。

  王夫人怎么可能忍的了,干脆破罐子破摔的跟贾政名刀明枪的干了起来。

  这会儿她也不怕贾政了,自觉有出息的王妃女儿可以依靠,还有朝廷一品大员的娘家兄长做靠山,因此对贾政要休妻的威胁真是一点也不担心。

  甚至王夫人还反过来逼迫贾政,“我说老爷,若想要保住自己的名声,还是赶紧想法子把这桩官司给平了吧。

  现在府里的名帖被大老爷那边把着,就连琏儿的帖子也被他们那边攥的紧紧的,咱们二房也摸不着边。

  就是不知道老爷自己的帖子拿到外头,是不是那么有用。”

  贾政面对这样的王夫人,也是觉得忍无可忍,只是又有太多的顾虑却不敢真的拿她怎么样。

  只能嘴里说几句不痛不痒的狠话,然后就去了赵姨娘的屋子。

  二房这边闹了一场,其实心里都没有表现的那么安稳。两口子一夜都没有睡好,就等着贾琏那边接下来的消息。

  贾琏哪里会帮助他们,虽然说起是整个荣国府,也会连累他们大房的名声,但是他们大房和二房怎么回事,谁还不清楚吗?

  再说,他和他爹也不在乎那点子名声。至于儿女,等他的儿女长大了,谁还记得这些乱七八糟的事。

  于是贾琏在上差之前,吩咐了心腹小厮几句话,等到他下差的时候,王夫人被告的事情已经传遍了整个京城。

  这下事情彻底的闹大了。

  就连忠顺王府都派了个管事,登门来问到底怎么回事儿?

  贾母等人被王府的管事质问的焦头烂额,好不容易把人送走了,r才等回来捧着银票回来的贾琏。

  贾琏也不等他们问,直接就皱着眉道:“今日一下差,我就打算去找那个苦主。只是还不等动身,却发现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何况今日去找那个苦主又没见人,我怕出什么变故,就赶紧先回来了。”

  说完,还把手里的银票放到了一旁的桌子上。

  王夫人原想拿银子堵住那苦主的嘴,再推出一个奴才顶罪,然后再多多的给衙门递点银子,好歹把事情给圆过去。

  结果事情却直接给闹开了。

  他们还没来得及想下一步该怎么做,那头贾赦忽然一道请罪折子就直接送到了御前。

  这折子上主要内容就是说,他这个一等将军管家不利,让家中女眷不安于室,一再枉顾王法在外头重利盘剥。

  接下来自然是要请罪,不过他也没忘了在折子上暗示一下他的难处,毕竟到了哪里,一个大伯子是不好管弟媳妇儿的事儿。

  最后还跟皇帝保证,说会好好劝劝母亲,让母亲好好教导儿媳。

  不过他还表示,愿意替兄弟一家做主,免了那些苦主的债,还得给那个被逼死人的人家多多的给赔偿,并承诺把上门讨债的奴才送官。

  皇上看了这折子,直接就气乐了。

  荣国府那点子破事,皇帝一眼就看明白。只不过虽然牵扯出人命,但是皇帝也听说那死了的老丈被就重病在身命不久矣,再说贾家又承诺把那奴才送官,态度还是可取的。

  何况这会儿皇帝正要笼络老臣,因此只下旨叫贾赦和贾政兄弟俩回家闭门自省。叫等什么时候他们家改好了,什么时候再出来当差。

  至于王夫人,皇后也跟着发了懿旨申斥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