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红楼23
作者:卷毛猫猫      更新:2022-05-16 08:30      字数:3336
  那贾珍对尤家姐妹的好,可不光光体现在那几件衣裳、首饰,还有百十两的碎银子上面。

  在他愿意捧着这姐妹俩的时候,可以说宁国府里尤二姐和尤三姐两姐妹的体面,可真不比尤氏这个正儿八经的当家奶奶以及米娜这个少奶奶差多少。

  只是这一次,米娜已经不乐意再捧着那对姐妹。每天除了碰面时不得不把她们当长辈敬着,寻常的时候也只躲得远远的从来都不往跟前凑,对她们的态度明显不如上一回热情。

  也更加不会再做好什么点心、花露这类的东西,主动送到她们面前。

  当然基本上的面子功夫她还是会做的,但也仅限于她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比如每日里白吩咐厨房一句,“若是老娘和二姨、三姨那边要吃什么,厨房只管做好了送过去。”至于额外用到的东西走谁的账,她根本就没明说,反正不用她掏钱就成。

  也是因为表面功夫做的好,她这态度谁都挑不出什么错。但是这其中的真正落差,感触最深的当然还是尤家母女这三个当事人。

  前后对比有了落差,两姐妹的心里自然就开始不平。

  有句话叫‘物不平则鸣’,于是不知怎么的,宁国府忽然就传出来一则流言,说米娜这个宁府的少奶奶其实在心里瞧不起大奶奶的娘家老娘和两个妹子。

  作为流言蜚语的话题人物,米娜又哪里是那忍气吞声的主?她直接叫人把一个正撞枪口上的说闲话的婆子给绑了,带到了尤氏跟前。

  这会儿她也没了平日的周到礼仪,更顾不上什么仪态外表,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直接跟尤氏哭诉。

  “母亲明见,自我来了咱们家,每日里孝顺公婆和各位长辈,敬爱夫君,关照族人一时一刻也不敢懈怠。

  不敢说做的面面俱到、事事周全,但也自问做到了问心无愧。

  母亲的娘家母亲和妹子来家,我自来都是当自己老娘和姨母一样敬着,每日里还要吩咐厨房饭食点心,一日都不曾疏忽。

  却不知为何,府里还传着我瞧不上二位姨娘的谣言。

  也不知这诛心的话到底从何说来,若是说到出身,媳妇儿也只不过是个养生堂抱来的弃婴。能够嫁给我家爷,全是父亲、母亲慈爱,还有我前生修来的福报。

  只是以我这样的出身,又怎么会瞧不上谁?”

  口齿清晰的说完这些话,就低着脑袋开始拿手帕一直不停的抹眼泪。

  米娜一边装哭,一边还在心里吐槽自己。她觉得自从来到红楼世界,她这心态和演技已经被锻炼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每天在一堆小豆丁面前当小辈不算,现在更是坐唱念打样样俱全,简直成了戏精附体。

  儿媳妇内心戏如何丰富尤氏并不知道,她现在确实有些头疼。娘家妹子和府里下人都是什么德行的人,尤氏又怎么会不知道。

  如今瞧见儿媳妇儿绑了说闲话的婆子闹到她跟前,都不用问,尤氏就知道这些闲话是从哪出来的。

  她当然不能说儿媳妇儿怎么样,其实儿媳妇儿不跟娘家妹子亲近,其中的缘故心里也一清二楚。

  二姐儿一个人见天的往园子里逛,还有大爷几乎不曾遮掩的叫在园子里天天摆上一桌席面,谁又不知道两个人是去做什么的呢,只是谁都不肯揭开那层遮羞布罢了。

  想到这些,尤氏心里又怎么会不苦。只是可惜她心里再怎么苦,碰上了这么一个男人,还有这么不争气的娘家继母和两位继妹,她又有什么办法。

  现在儿媳妇儿闹起来了,尤氏也只能求着息事宁人,先千万不要闹大了去坏了尤家的名声。

  她忍着心里的苦,强挤出笑脸爱抚自家媳妇,“看看你这孩子,不过是几个下人婆子闲着嚼舌,你又何必往心里去。

  下人不好了,只管交给管事打了板子再轰出去,永远不许进来就是了。你什么为人,两府里从老太太起到凤丫头家的姐儿,有哪个是不知道的,谁又会相信那些个浑话。”

  说着,尤氏干脆从椅子上站起来,亲自来到米娜跟前,带着笑意拉着儿媳妇的手拍了拍,扭头就吩咐下人把那一直跪地磕头求饶的婆子给拖出去打板子,再轰出去。

  打发了传闲话的婆子,尤氏才拉了米娜到一旁的榻上,又叫银蝶打了水,还要帮她重新梳洗打扮。

  借给米娜几个胆子她也不敢叫婆婆动手伺候自己,这要是传扬出去,可是大逆不道的罪过,只能赶紧站起来收了眼泪说不敢。

  当然最后也不忘记再次表达自己的歉意,“媳妇哪里是不敬着老娘和二位姨娘,只是到底不好亲近罢了。这次又为了一点子小事来叨扰母亲,实在是媳妇儿不好。”

  有些话不能多说,更不能挑明,只一句‘不好亲近’,倒正好说明了现在的情况。

  尤氏简直觉得这儿媳妇跟她也算是同病相怜,一样的有苦说不出,好在媳妇儿懂事儿,没把话挑明的说,倒是顾及到她这个婆婆的脸面。

  产生了这种想法的尤氏更加又好言好语的劝慰着米娜,待确认她确实不再伤心,才放她回自己院子好好歇息去了。

  事情倒这里当然不会就这么过去,就贾家下人的嘴,一点子的小事儿马上就会被传的沸沸扬扬。何况今日米娜这么大张旗鼓的又是绑人,又是到尤氏跟前哭诉,闹的着实不算小。

  于是也就过了小半日的功夫,别说整个宁国府,就连荣国府那边儿都听到了风声。

  因为事情不只关系到小蓉大奶奶,还连牵扯到了尤氏的两个娘家妹子。而且尤二姐跟贾珍那点事儿,两府的下人又有哪个不知道。所以添油加醋的,一时之间说什么的都有。

  有传贾珍跟尤二姐之间的风流韵事的;又有人说尤二姐仗着贾珍宠,想要小蓉大奶奶的强,结果小蓉大奶奶看着和软实则内里刚强,没叫那对姐妹讨到好处……

  总之乱七八糟,说什么的都有,传着传着更是不知道成了什么情况。

  这点狗屁倒灶的事,贾母跟前儿自然没人敢嚼舌,都怕老人家气坏身体。邢夫人和王夫人哪怕有人在耳边说小话,她们也只做不知,毕竟隔府的事情没闹到跟前,她们也懒得插手。几位姑娘和小爷就更没人敢拿这些事儿来脏了耳朵,倒是王熙凤那里听了这个新闻,帮着米娜说了几句话。

  “东府那点子污糟事儿,当谁不知道呢?不是谁说,尤家那对姐妹也忒不顾体面,为了点子衣裳首饰连名声都不要了。

  要不是她们整天仗着真珍大哥哥的宠爱,整日里掐尖要强,蓉哥儿媳妇再不会搭理她们的。”

  王熙凤这会儿刚把大姐儿交给□□带下去吃奶睡觉,就听平儿说了外头关于宁府的是是非非,她这会儿正端着一盏牛奶燕窝粥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嘴里对贾珍的肆无忌惮更是无比的唾弃。

  平儿等王熙凤吃完了,才收拾了她手里的碗,然后又拿了水给王熙凤漱了口,伺候着净手净面,忙活了一通才开口说:

  “奶奶也说了,这是横竖是东府里的事,跟咱们不相干的。再说自从敬大老爷出城清修,那府里就成了珍大爷做主,又有哪个敢管。

  这回若不是他们闹得太不像了,我寻思着蓉大奶奶也不会这么闹一场。”

  王熙凤不知道又想到了什么,直接撂下脸冷哼一声,“哼!像他们这样没皮没脸的,就是叫人大闹一场,大家才好。”

  自从米娜在尤氏那里诉了一场苦,顺便还处置了一个碎嘴的婆子,这件事也算稍稍压下了府里关于她瞧不起尤家姐妹的传言。

  她自己是把这一篇给翻过去了,平日里对待尤家母女还是该怎样怎样,见面恭敬问礼,但绝不热情,平日里能关照的地方也是多有关照,但是更多的绝对不多做一分。

  但也因为这对姐妹,米娜就连日常要给惜春那边儿送的点心都暂时停了。便叫达西派小厮出去找了个街上专门捏泥人儿的老手艺人,给了他银子专门定制了许多小孩子的玩意。

  荣国府那边小孩子还真不少,三春、黛玉、贾宝玉、贾环、贾琮、贾兰、大姐儿,这一下子就十来个。

  米娜就叫那个手艺人特意捏了几个不同的主题。

  全套的农家小院,里头房舍、猪圈、鸡舍、牲口棚子全都俱全。甚至还有喂鸡的老婆婆,抽着烟杆子的老爷爷,还有追着大黄狗乱跑的小孩子,屋子里的床铺桌椅,锅碗瓢盆也都是齐全的。

  还有寺庙里小和尚念经的,江南青山秀水的,书院里面儿先生教导一群学子读书的,市井街道上店铺林立人头涌动的……

  总之,方方面面体现风土人情和市井生活的场景,全都做了个齐全。

  那老人的手艺也着实不错,做个什么都是活灵活现的。荣国府那边的一群孩子们,一见到就喜欢的不得了。就连贾母这个老太太,都跟着孙子孙女们看着乐呵的不得了。

  米娜刚带着一大堆谢礼和赏赐回到宁国府,结果就有一个丫头到她的院子传贾珍的话,说叫她把那些新鲜玩器也给尤家两位姨娘准备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