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安娜.卡列尼娜(43)
作者:卷毛猫猫      更新:2022-05-16 08:16      字数:7518
  既然安娜和多莉两个人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他们两个的关系自然而然的也就更加的密切。

  除了每天晚上睡觉休息的时间,两个人几乎一直都黏在一起。

  当然他们这么长时间的相处,也不过是为了讨论关于开办学校和医院的计划。

  只是碍于女性的身份,他们此前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去了解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因此一开始的时候两个人很是有些无所适从,几乎完全都找不到可以入手的切入点。

  其实得益于上一辈子的经历和见识,多莉心里倒是有些大概的想法。

  至少她可以先买过来一块地皮,再找建筑师盖起来学校和医院所需要的房屋。

  然后再申请一些执照和许可,准备足够的物资,聘请教师、医生、护士、校长、院长、财物人员、管理人员、勤杂工……

  只是最基本的关于购买土地这件事上,她就遇到了困难。

  因为在不‘大张旗鼓’的前提下,多莉完全拿不准应该找谁、在哪里、以什么名义去购买土地,以及这期间又需要办理什么手续获得什么许可。

  当然在这方面,安娜也并不比多莉多知道多少。

  于是对此毫无头绪的两位女士,不得不去一趟安娜的家里,去拜访那位在政坛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卡列宁先生,希望可以从他那里得到一些帮助和指导。

  对于多莉的拜访,卡列宁先生直接表达了他最真诚的欢迎。

  其实多莉到现在都不能确定,这位先生对他如此明显的善意到底是从何而来。想来想去也只是可能他察觉了,多莉在成功挽回他婚姻的事情上所做的努力。

  可能因为这位先生对多莉的感激,也可能是因为妻子的请求,这位先生居然十分善解人意的特意给他们的空出了半个小时的时间,专门用来听妻子和多莉讲述他们那些关于学校和医院的设想。

  这场谈话是在卡列宁的书房进行的。

  多莉观察了一下,卡列宁的书房明显比奥布隆斯基书房的藏书更丰富,面积也要大上许多。

  这里也没有可以睡下一个成年男子的真皮沙发,只是在壁炉旁,有张看起来就舒适的可以在上面阅读的单人沙发

  。

  更没有任何浮华又仅供享乐的摆设,倒是看起来更加的严肃大气。

  卡列宁先生此时正坐在他平时办公的书桌后的软皮扶手椅上,而多莉和安娜就坐在桌子对面,两张专门给访客用的硬木靠背椅子上。

  “我们计划先购买一块土地,并不需要多大但是位置一定要合适。毕竟不管是学校还是医院,都需要合适的地点建设……”

  多莉把自己想到的规划尽量条理清晰的说了出来,安娜也在一旁适时的作出必要的补充。

  卡列宁先生一直面带微笑的在对面倾听,听着两位女士嘴里的那些规划,甚至还听说他们想要为了他们的学校搞到一份有公信力的结业证书。

  为此他心里忽然有些想笑。

  当然两个女士有这种想法还是好的,毕竟这也算是给社会做贡献,而且参与人还有他的妻子,这样还能给他本人带来不少的好处。

  他甚至设想了一下,如果事情真的办成了,要怎样扩大其带来的正面影响,又能给他增加什么样的助力。

  只是卡列宁对于这件事情是否真的能够成功,似乎还存有疑虑。

  两位女士的一些想法未免也太过天真,也太过不切实际。如果没有一个有能力的人插手干预的话,他们的计划几乎不能成功。

  但是衡量过各方面的利益,他绝得还是值得给予一些助力的。

  当然他本人是不会,也没有精力亲自参与其中的细节,倒是可以给他们找个合适的帮手。

  卡列宁在心里列出了几个,有能力却还没有机会施展的人选,打算推荐一个给安娜他们帮忙。

  有了可靠的助手,他也可以不用担心两位女士会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人蒙蔽。

  这些事情哪里是女人该插手的,应该交给男人去做才对。

  难道女士们不是应该跟莉季娅公爵夫人一样,直接弄个什么姐妹会之类的组织。平日里喝喝茶、聊聊天,每当需要她们的时候就发发声或者捐些钱款,只要表达一下他们的立场就好吗。

  看到对面两位这么想当然的女士,卡列宁先生并没有时间逐一的给他们讲明白其中的道理。

  因此这位先生决定先放手叫他们去做,反正有他在也不会惹出什么祸端。

  等安娜和

  多莉发表完自己的想法之后,卡列宁先是热情的赞扬了两位女士的高尚品格,肯定了两人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他为自己无法亲自参与进来感到抱歉,并把他物色的那个精通法律以及跟各政府部门都相熟的人选,推荐给安娜和多莉。

  “好了,两位女士。

  有关于你们提出的那些问题,我手下有一位弗拉基米尔先生,在这方面正好可以称得上是专家。

  你们做事的时候可以找他,他能解答你们刚才说的一切问题。

  并且我相信这位先生本人,也一定愿意为两位美丽的女士效劳。”

  卡列宁说这些话的时候,依然维持着礼貌和得体的微笑,甚至丝毫没有不耐烦的样子。

  他想用这种态度来证明,他对妻子这次行动的支持。

  并且他还明确的表示,如果两位女士遇到其他的任何解决不了的困难,依然随时可以向他求助。

  说完这些话之后,卡列宁掏出了衣服衣兜里的怀表,并低头看了一眼时间,然后才开口说:

  “好了两位漂亮的女士,我在部里还有些事情要忙,因此我必须要马上离开了。”

  说着他已经从书桌后走了出来,先是跟吻了安娜的手并说了一下接下来的行踪,然后才面带微笑的跟多莉告别。

  看着卡列宁这一系列的操作,还有他离开的背影,多莉好像有点理解安娜,为什么她要在别人那里寻找爱情了。

  这位卡列宁先生不但是彻头彻尾的政客,也算是一位直男癌了。

  就连自己妻子求上门,还是这么公事公办的态度。

  哪怕他真的对她们提供了帮助,至少卡列宁给他们送来了一个顾问,多莉感觉安娜对他这个丈夫也不会有多少感激。

  实在是那位先生给他们的感觉不怎么好,他似乎太过装腔作势,难怪安娜会觉得他是虚伪的人。

  确实安娜对于丈夫给他们找来一个帮手这事,还是挺高兴的。

  但是看到丈夫那虚伪做作又急于脱身的样子,她就知道,哪怕卡列宁先生嘴上说的再好,再怎么表明他自己支持的态度,也不代表这位先生在事情完全做成功之前愿意出更多的力量。

  因此安娜心里更多的,倒是对丈夫的不满。

  倒是多莉十分

  有自知之明,她明白自己的身份,知道她跟卡列宁先生并没有什么情谊可言。

  所以她很是知道感恩,并且真心的对卡列宁肯推荐顾问的行文表示感激。

  “好了,安娜。”多莉看出了安娜情绪中对卡列宁的不满,“至少卡列宁先生还给了咱们实质性的帮助。”

  多莉拍了拍情绪不高的安娜的肩膀,真心的为卡列宁说了几句好话,“而且他不是说了,如果将来咱们遇到什么不能解决的困难,还可以去向他求助的吗。”

  她看安娜似乎是被说动了,便继续说:

  “我想我们真的应该知足了,至少你的卡列宁先生给咱们找来了一个听起来还算可靠的帮手。

  你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咱们求助的人换成是奥布隆斯基先生的话,那么他除了一些廉价的夸赞和好听的话之外,还能给咱们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吗?”

  这话成功的叫安娜从气恼的情绪中清醒了过来,她仔细想了一下,好像真的是那么回事。

  大概真的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安娜考虑了一下斯季瓦平时的行事作风,发现多莉的话还真挺有道理的。

  确实如果她和多莉首先求助的人换成是奥布隆斯基,她几乎自己都能想象出来哥哥会给出什么样的答复。

  到时候哥哥肯定会一脸震惊的对他们两个说:“哦,真想不到你们这两位女士有这么了不起。居然对那些穷苦的百姓还有这样慈悲的心肠,就连上帝都应该称赞你们。”

  然后除了这些吹捧之余,大概斯季瓦除了不泼冷水之外,能给他们最大的帮助,就是不去捣乱拖后腿吧。

  按说斯季瓦也任职在政府部门,他应该深知这些人行事的关窍,对他们面临的困境也轻易就能解决才对,但是安娜就是有一种感觉,她家哥哥几乎不会办什么实事。

  虽然这么想自家哥哥不好,但是斯季瓦就是一个让人觉得不可靠的人。

  这么想来,再对比看看她的丈夫卡列宁先生的表现,确实相较于斯季瓦可以说是非常的不错了。

  就像多莉说的那样,至少她的卡列宁先生再如何的装腔作势,还是给他们推荐了一位听起来就比较可靠的顾问。

  安娜和多莉两个人第二天,就见到

  了这位弗拉基米尔先生。

  他是一位长着一头金发的年轻小伙子,从他身上穿着的那件已经有些发旧的衣服,还有明显拘谨的态度上,可以判断出这位年轻人的出身并不高并且生活拮据。

  倒是他认真严谨的态度,很是得到了安娜和多莉的认可。

  他仔细听了两位女士的想法,还做了笔记,并且主动说出了每一个问题的解决办法。

  “能有您这样的一个帮手,我跟安娜就能安心了。”讨论完医院和学校的事情,多莉站起身微笑着对弗拉基米尔先生说。

  心情不错的安娜也跟着在一旁应和,“我们真的很感激您的帮助,以后这些事情也只能拜托给您。”

  结束了工作状态的弗拉基米尔先生,似乎此刻才意识到他是在跟两位同样美艳却风格迥异的女士相处。

  面对两位美人的微笑和感激,这位先生竟然有些脸红。

  等他好不容易磕磕巴巴的跟两位女士道别,并仓促离开之后,多莉和安娜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这还真是一个单纯的小伙子呢,他害羞的样子居然还有些可爱。”笑过之后安娜打趣道。

  多莉也承认这一点,“不过我们不能否认他的能力,至少他的想法都是切实可行的,能有这样一个帮手咱们会省很多事。”

  两个人又讨论了一下剩下的事情,以及动身去莫斯科的计划。

  毕竟作为出资人,多莉选择开办学校和医院的地方都在莫斯科附近的乡下。

  再加上她心里对孩子们与日俱增的思念,必须要尽快考虑回家的事宜。

  是的,光是准备离开,就有不少的事情要做。

  鉴于多莉沙龙的火爆程度,使得她跟不少人都有了不错的交情。

  所以在正式跟娜塔莉亚交接沙龙的事情之余,多莉还要临别前赠送一些忠实客户们一点小礼物,算作是跟他们告别。

  另外还有一些她日常开销的账目需要结算,以及她自己的行礼,还有给孩子们、亲人、朋友的礼物需要整理。

  至于安娜,需要准备的事情就更多了。

  她同样也需要跟许多朋友告别,收拾自己和谢廖沙的行礼,跟谢廖沙的家庭教师沟通,还有跟丈夫推荐的那位顾问联系……

  两个人为此整

  整忙碌了三天的时间,才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的登上了返回莫斯科的火车。

  只是到了莫斯科以后,他们也不能偷闲。

  要知道多莉和安娜都是社交界的名人,所以他们不能一回到莫斯科就埋头忙自己的事情。

  迎接他们的,倒是没完没了各种邀请和拜访。

  多莉跟孩子们短暂的团聚之后,就跟安娜一起参加了数不清的舞会,去了无数次的剧场。

  这种情况持续了好一段时间,多莉才找到时间整理她离开这段时间沙龙的账目。

  既然已经决定了要办学校开医院去积攒功德,那就意味着要有源源不断的开销。

  因此对于钱财方面,多莉就比以往更叫上心了。

  好的方面是不管在彼得堡还是莫斯科,沙龙的生意依然还是那么的火爆,这给多莉带来了不小的财富。

  多莉分析了一下她接下来的主要开销。

  首先就是她和孩子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开销,凭借现在多莉在社交界的地位,和家里的生活水平,只靠奥布隆斯基那点薪俸是完全不够的。

  倒不是说多莉的地位有多高,而是她若想要更好的经营自己的沙龙,就必须在外头有必要的排场和行头。

  再加上孩子们渐渐长大,不管是吃穿,还是教育等费用,也会越来越多。

  另一部分必须的开销,就是她给孩子们准备的退路。

  多莉计划今后每年都要定期往瑞士银行给五个孩子存一笔黄金,毕竟那是接下来两百年内都能保值的硬通货,而瑞士银行也是世界上最可靠的银行。

  当然瑞士银行金库里面,还有一份她提前准备好的遗嘱。

  多莉在遗嘱上明确的说了,等她死后,由她的五个孩子平分这笔财富。若是哪个孩子不幸早逝,这笔钱就由他的孩子继承。如果没有孩子,那么这笔钱就由其余兄弟姐妹平分。

  当然每年往瑞士银行存的这笔黄金,多莉决定要保密。

  因此她还在本国银行开设了一个账户,作为表面上给孩子们准备的钱财。

  这笔钱就等孩子们长大结婚的时候,送给他们当做嫁妆或者养家的财产。

  谁叫孩子们指望不上奥布隆斯基这个毫无责任心的父亲,那她这个做母亲的就必须要多为孩子

  们做打算。

  最后的也是最大头的一部分,就是她规划的学校和医院的开销。

  土地、房屋、人员的工资、设备、平时日常的维护……

  列出的每一项都是不小的开销,甚至工资和维护的费用都是长期而固定的花费。

  而且既然学校和医院面对的都是贫苦百姓,就不能指望她能靠着他们赚钱。

  也就是说开销部分还要算上学校的教材,以及医院的药品和医疗物资。

  这些方方面面的花费,都需要长年累月的坚持。

  想到这些,多莉又翻了翻手里的账本。

  幸亏不管在什么年代,女人为了变美,从来都不会吝啬钱财。

  不然她真没有什么信心,能将医院和学校坚持下去。

  接下来她根据这几方面的需求,考虑着把收入分成了四部分。

  三成的收入给孩子们储蓄,三成的收入给学校和医院,三成用作她自己和孩子们的日常开销,最后剩下一成收入,就当做紧急备用金来应付一些突发情况。

  多莉认为,这样已经是最合理的分配方案了。

  在这个时代,多莉的沙龙可以说算是占领了美容行业的垄断地位。

  虽然只有彼得堡和莫斯科两给城市开办,但是以目前情况看了,每年可以给她带来超过二十万卢布的收入。

  也就是说按照多莉的分配方法,每年能给学校和医院的预算,大概可以有六到七万卢布的样子。

  这笔钱虽然在某些贵族看来,还不够他们一年的开销,但是用在哪些穷人身上,也算是很大的一笔钱财了。

  只是看起来,她还需要注意一下成本控制的问题。

  关于财物方面,多莉倒是并没有怎么隐瞒安娜。

  实在是因为没有必要,感觉这个时代,每个人的收入基本上都是透明的。每当人们提到谁的时候,第一个想法就是把他按照收入水平划分等级。

  而且多莉的沙龙就在那里,每天接纳多少客人,每个客人花费多少,只要稍微用心,就不难猜出她的收入状况。

  也是因此,多莉要给自己的钱找一个去处,不然奥布隆斯基那个狗男人还不定怎么惦记她手里的钱财呢。

  多莉把自己每年分配给学校和医院的预算,告诉了安娜和弗拉基米尔,

  想跟他们探讨一下如何在预算内合理控制成本的问题。

  毕竟书里写过,安娜为了讨好情人,曾显露过她自己在不同领域的才华。

  既然是个有才的,多莉当然要物尽其用。

  而且谈话中,多莉还特意提到了把他们做好的计划写信给卡列宁先生看一遍。

  当然她不是为了向卡列宁求助什么事情,只是为了抬出他的名头,震慑一下弗拉基米尔。

  虽然这位先生看起来羞涩又干练,但是多莉深知‘知人知面不知心’的道理。

  作为女子,这时候很多事情头不能亲自出面办理,所以这位代替他们出面的代理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避免他们两个女士被人哄骗,必要的防范还是要有的。

  等到弗拉基米尔离开之后,多莉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告诉了安娜。并且要求她在写给卡列宁的信中,明确的写上这件事。

  安娜却感觉这样做的话,对弗拉基米尔来说有些不公平,这说明他们对他的不信任。

  “我并没有不信任弗拉基米尔先生,”多莉看着安娜叹道,“我这样做只是出于防备。”

  看她还是不赞同的样子,多莉只能叹息道:“我亲爱的,你实在没有必要在这种事情上跟我生气。

  你看,我虽然并不信任他,但是所作所为并没有任何伤害他的地方。

  倒是为了避免自己受到伤害和遭受损失,而不得不如此。

  要知道那位先生如果真的值得信赖,那他对咱们来说就是一位宝贵的朋友。

  要是他辜负了咱们,咱们也能够尽量减少损失。

  而且相信有卡列宁先生在,辜负了咱们的人肯定能受到应有的惩罚。”

  这话叫安娜即使心里依然不舒服,却也不得不认同。

  “好了亲爱的,既然你也赞同我的做法,那就请劳烦你给尊敬的卡列宁先生写信吧。

  你完全可以把心里对我的抱怨,写给那位先生看。我真的一点也不介意破坏我在那位先生心里,应该还算是不错的印象。”

  看到安娜可有可无的点头同意,多莉又把话题转移到了孩子身上。她把自己给孩子们储蓄的计划,说给了安娜听。

  安娜感动于多莉对她的毫无保留,并且对她为孩子们如此打算的伟大母爱

  感慨万分。

  只是她最开始还有些不太明白,为什么不给孩子们添置一些产业,反而只给他们预备现金。

  毕竟在这个时代,人们赚到钱才之后通常都用来置办产业。然后再通过打理这些产业得来的钱财,作为他们的日常开销。

  也就是说这些产业给他们带来多少收入,他们就花销多少,几乎没有人想着把这些收入用作储蓄。

  但是想了想,她似乎又可以理解多莉的顾虑。

  毕竟她那个亲爱的哥哥斯季瓦是他们的一家之主,也就是不管多莉添置了什么产业,斯季瓦都有绝对的处置权利。

  然而她也知道,斯季瓦实在不怎么擅长经营,并且之前还有过不良记录。

  他在娶了多莉只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有本事把多莉的大宗陪嫁给挥霍的几乎分毫不剩。

  哦,对了。多莉说过,她的嫁妆还剩下最后一幢乡间别墅。听说还是因为那幢房子太过陈旧破败,才没有被卖出去。

  如果多莉用她赚回来的钱置办产业,那么安娜自己都能想象出来,斯季瓦又会怎样将他们再一次败光。

  这么想来,多莉宁愿悄悄在银行给五个孩子存上一笔钱,也不愿意给他们置办任何一样产业,就显得十分有情可有了。

  对此,安娜也表示对自家哥哥无奈。

  尤其她越是了解多莉在婚姻中的苦楚和难处,竟然越是觉得她自己那个没什么感情的丈夫好像也不错。

  虽然他们夫妻两个人在生活中,都难免对对方有些虚情假意。但卡列宁面对他该承担的那部分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可是从来都没有逃避过。

  至少她自结婚以后,一直都能够按时收到家用,从来都没有因为钱财的问题而感到过为难,更不需要她处心积虑去找赚钱的路子。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见

  感谢在2020-11-1414:33:37~2020-11-1711:13: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芽芽妈妈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