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第68章
作者:丰西      更新:2022-06-20 22:04      字数:4124
  七月开始,学校的各个年级就陆陆续续的安排期末考试了。

  要升初中的五年级学生最先,他们统考过后,就是四年级和一年级的,最后才是华向阳和杨萍萍他们的二三年级。

  考试那天,两人都起得很早,收拾整齐后,还特别有仪式感的换了双新洗干净的鞋。

  杨丽珠也难得奢侈的给两人的面碗中一人卧了两个荷包蛋。

  朝朝在一旁揉着眼睛奶声奶气的背妈妈前一天晚上教她的话,“面条加鸡蛋,考试考一百,哥哥姐姐加油,好好考,争取拿一百分~”

  “谢谢朝朝~”

  两人笑眯眯的,一左一右齐齐的亲了妹妹一口。

  朝朝也不嫌弃,咯咯的笑着,扭过头也在两人脸上各吧唧了一下。

  杨萍萍有着前世的记忆加持,成绩一直都很稳定,华向阳自从上次拿了第一名后,学习的热情也空前高涨,这段时间没少加班加点的学习。

  所幸付出是有收获的,考试完后一周,拿卷子公布成绩的时候,两人不负众望的都拿了他们各自年级的第一名。

  喜得杨丽珠当天晚上就拿出毕生绝学,做了好大一桌子菜,高兴得朝朝拍着手许愿,希望哥哥姐姐每天都考第一名,逗得一家人哈哈大笑的。

  孩子们考完试,就轮到大人们忙了,先是掰玉米,再是打水稻,足足两个月大家伙都泡在田地里,连吃饭都是家里不能劳动的老人或者小孩送的。

  杨丽珠家也一样。

  她在外面忙的时候,华向阳和杨萍萍就包干了家里的家务,看妹妹,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两个小家伙干得井井有条,也让杨丽珠少了不少后顾之忧。

  “朝朝,你小草帽找到了吗,戴好我们就要出发了。”华向阳冲里屋喊了声。

  他脑袋上戴着草帽,左右手各拎着一个篮子,一个装了饭菜,是给杨丽珠送的,另一个则是空着,准备送完饭就去已经收割完水稻的田里捡稻穗,要是运气好的话,还能找到黄鳝洞,挖几条黄鳝回来炸着吃。

  杨萍萍也和他是一个造型,不过她的篮子都是空的,且一大一小,大的是她自己的,小的只有她两只手合着那么大,是裴明钧给朝朝定制的。

  “来啦来啦~”小团子边回边带着小草帽跑了出来,从姐姐手里接过她的定制小篮子,就跟着哥哥姐姐出了门。

  出了院门口,鹿铃也已经提着小篮子在等着了,杨萍萍撇了眼她吃力的样子,就默不作声的将篮子接了过来。

  鹿玲弯着眼睛冲她笑,“谢谢萍萍姐姐~”

  杨萍萍哼哼唧唧了声算是回答。

  等到了大路上,二黑和小黑也提着篮子加入了他们的队伍,至此,他们每天固定的送饭加捡稻穗队伍就聚齐了。

  走了一段后,二黑看了看他们过于缓慢的进程,皱眉道,“我们大家得快些,刚才出门的时候,我看到罗小强他们也往十四挑谷去了。”

  华向阳眉头一拧,“罗小强他爸妈不是在长田那边吗?”

  二黑摇摇头,“不知道,估计是看上十四挑谷这边田更多,更平吧。”

  华向阳有些不高兴了。

  为了防止孩子扎堆,大家都捡不到稻穗,默认的规则就是,孩子跟着自家爹妈走,爹妈在哪一块田,小孩就跟着去哪里捡。

  这样不扎堆,大家也都能捡到谷子。

  以前也一直都是这样,大家都好好的遵守着规则,连裴明钧都是乖乖跟着他村长爹走的,结果这个刚从外婆家回来的罗小强偏要来搞破坏。

  简直是不懂规矩!

  华向阳脸一板,把篮子往二黑手上一塞,“你帮我提,我背妹妹。”

  二黑拎着他的篮子,慢吞吞的嘟囔,“其实我也可以背妹妹的。”

  华向阳当没听见,冲着朝朝招了招手,“朝朝来,哥哥背你。”说着,便在田埂上蹲了下来。

  朝朝抬了抬小草帽,拒绝道,“朝朝想自己走。”

  她都两岁零五个月了,又不是两岁的小孩子,走路根本不需要背背和抱抱!

  华向阳正想哄她两句,一旁的二黑就十分耿直道,“可是你腿腿太短了,走不快,我们赶时间。”

  嗤——

  朝朝仿佛胸口中了一箭,她幽幽的看了她二哥一眼,默默的扁着嘴角就扑到了哥哥背上。

  华向阳二话不说背起她就加快了步伐,其余人见状,也跟着迈大了步子,而腿只比朝朝长一点的小黑和鹿铃更是直接进入了小跑模式。

  但即便是这样,他们到的时候,先机也还是被人事先抢占了。

  看着罗小强得意的冲他们挥手,华向阳和二黑脸色都很不好看。

  放下妹妹,将篮子递给杨萍萍,华向阳道,“姐,你和朝朝他们去给妈送饭,我和二黑先去看看。”

  杨萍萍也知道现在是‘争地盘’的关键,拎过篮子点点头,十分有大姐大气派的说道,“去吧,搞不定就喊一声,我们去叫人。”

  在杨家的时候,杨萍萍还维持着她身为成年人的淡定自若,可自从来姑姑家生活了后,她灵魂里中二和幼稚的一面也被激发了出来,表现得越来越符合她现在的年龄。

  华向阳也没啰嗦,点了点头,便和二黑气势汹汹的向一旁‘抢地盘’的几人走去。

  朝朝见状,顿时兴奋了起来,小短腿一迈,就要跟上。

  旁边的小黑也蠢蠢欲动,拎着篮子就迈开了腿。

  杨萍萍眼疾手快,一手一个将人拎了回来,“你们想去哪?”

  两人同时挣扎,结果却像是被拎住了命运后脖颈的小奶猫一样,根本挣扎不开,无奈只能开口,“姐姐你放手,朝朝要去帮忙。”

  “对!我打架可厉害了,我二哥没我

  不行的。”小黑也应和道。

  杨萍萍翻了个白眼,心想,就你俩,敌人都不用什么战力,一根手指就能把你俩戳个倒栽葱,但嘴上她却哄到,“打架是哥哥们的事,我们得先去给妈妈们送饭,妈妈们现在肯定都饿了,你们难道想让妈妈们饿着肚子等你们打架?”

  “我们可以速战速决!”小黑十分悍勇。

  他大哥刚满了十一岁,已经算半个大人了,要跟着大人们一起抢收,不能参与他们小孩子的地盘之争,所以身为男子汉,他就得肩负起抢地盘的责任来!

  朝朝到还有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个战五渣,轻易不能战胜对方,便轻轻拉了下小黑,“小哥,我们先送饭饭。”

  小黑有些遗憾,“不打架啊。”

  朝朝安抚的拍拍他手,“送完饭饭打!”

  小黑还是很听妹妹话的,便只能按捺住自己熊熊燃烧的战斗欲,克制道,“好吧,那我们送快点。”

  杨萍萍嘴角一抽,没再开口,招呼了声鹿玲,就推着两人往前去了。

  杨丽珠他们这会儿刚换了福斗,正歇着气,见几个人牵着线过来,便和队里其他人说了声,从水田里走了上来。

  看到妈妈和干妈干/爹他们,朝朝高高的就挥起了手,“妈妈、干妈、干/爹、鹿叔叔、大哥,吃饭饭啦!”

  听到她的吆喝,张红英就笑着调侃道,“咱宝儿这嗓子真好,跟个小喇叭一样,一到饭点就开声。”

  杨丽珠嗔了她一眼,“你可小心点,她听到了下次就不喊你了。”

  “这不能吧,隔这么远呢。”

  杨丽珠没回她,有些事还是得自己亲自经历才行。

  上了田埂,见没看到儿子,杨丽珠便问道,“哥哥呢?”

  张红英也没看到二黑,“对呀,宝儿,你二哥呢?”

  “哥哥和二哥在……唔”朝朝正要嘴快的说哥哥和二哥在打架就被她姐一把给捂住了嘴巴。

  杨萍萍笑呵呵道,“他们刚刚看到好像有黄鳝洞,先去挖黄鳝去了。”

  杨丽珠眉头一挑,“是吗?”

  杨萍萍笑呵呵的,“是啊。姑姑你快吃,今天饭是阳阳做的,看好不好吃。”

  见她故意转移话题,杨丽珠也没再问,累了一上午,这会儿也确实饿了,接过篮子就拎着和张红英他们坐在田埂上吃了起来。

  见大人们没再问,杨萍萍这才松了口气,松开捂着妹妹嘴巴的手,又担忧的看了眼华向阳他们去的方向。

  想了想,弯下腰她小声对朝朝道,“朝朝,你和你小哥还有玲玲在这等妈妈他们吃完,姐姐先去看看你哥那边的情况。”

  “我也去!”朝朝立刻拉住她的手。

  开玩笑,打架怎么能没有朝朝,就算是放个风,喊个加油,她也要亲临现场!

  “那一会儿妈妈吃完饭就没人收篮子了。”杨萍萍试图规劝她。

  “小哥在,小哥可以收。”朝朝逻辑十分清晰。

  但有没有可能,你去了你小哥也会去。——杨萍萍在心里吐槽了一句。

  “那算了,我们先都不去吧,在这等妈妈他们吃完,在一起去。”杨萍萍妥协道。

  朝朝见她居然就这么算了,顿时有些失望,松开拽着她的手,径直越过了她,“姐姐不去算了,朝朝去。”

  杨萍萍赶紧将她拽住,正要开口,一旁的杨丽珠注意到动静就先问了,“这么着急去哪呀?”

  “捡谷子。”朝朝这回学聪明了,避开了过程,直接回答了结果。

  “那你们去吧,一会儿我们吃完饭把篮子放这,你们记得来取就是。”张红英嘴快的说道。

  杨丽珠闻言,只好把到嘴的质疑咽了下去,“行吧,注意安全。”

  朝朝连连点头,拽了把她小哥,就飞快的倒腾起了小短腿,“小哥快点,能赶上!”

  小黑也兴奋了起来,赶紧小跑着追了上去。

  杨萍萍见状,摇了摇头,正也要追,又想起什么,问一旁文文静静的鹿玲,“你要不在这等着,我们一会儿就回来。”

  鹿玲摇摇头,脸上带着腼腆的笑,“我要和朝朝一起。”

  杨萍萍:……

  别以为我没看到你眼里压抑的兴奋!

  现在的小孩子都是这么热爱打架的吗!

  但眼看着她妹妹已经跑得没了影,她也不敢再耽搁,让鹿玲跟上后,就迅速追了上去。

  结果刚追了一条田埂,拐了个弯就见她妹妹又气喘吁吁的跑了回来,“叫、叫人!喊大哥!他们、他们人好多!”

  杨萍萍一愣,连忙道,“那你去喊大哥,我去叫其他人!”

  “堂哥在、在那边,钧哥哥也在,姐姐跑快点!”朝朝指的方向是二十四挑半,距离他们只有四五条田埂。

  “行!”

  杨萍萍应了声,就飞快的跑了,路过华向阳他们打架的地方时,还顺便瞟了眼,刚好看到华向阳一拳头将一个比他高一头的男孩砸到了水田里。

  干得好!

  在心里给她小表弟呐喊了声,她便又加快了脚步。

  这边朝朝也带着鹿玲拖住了正扒着饭的大黑,俯身在他耳边小声说了两句,大黑就把碗一放,气势汹汹的跟着俩小家伙走了。

  作者有话说:

  朝朝:比人多是吧,没再怕的!

  批注:福斗:农村用来打谷子的一种工具,木头做的,四四方方的一个大盒子。

  十四挑古,二十四挑半,这些都是农村根据水田的大小来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