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宦官的大内高手和计划
作者:生煎小馒头      更新:2022-05-15 12:35      字数:3745
  好在虽然何进隐藏了自己的修为,但是宦官这边同样是隐藏了一手,藏着一名顶尖的大内高手。

  这渠穆乃是先帝汉桓帝刘志时候就达到宗师的大内高手,整个洛阳城中,都没有几个人知道。

  当年窦武,陈蕃,曹节,王甫的九月政变之中,渠穆也没有出手。

  那流血一夜中,曹节,王甫靠着虎贲卫和羽林卫都在宦官的手上。

  【凉州三明】之一的张奂被宦官用计蒙蔽,以为大将军要谋反,所以站在了宦官一派之中。

  北军五校又是中途叛变于大将军窦武,

  靠着兵力的碾压之下,窦武一派还没有来的及反击,就悉数被宦官给扫灭了。

  可怜窦武麾下拥有许多高手,乃至于号称于【天下楷模】的李膺同样在窦武的麾下也无法改变局面。

  那样一边倒下的局势来说自然也不需要渠穆来出手了。

  他就一直担任的乃是汉桓帝刘志和接下去汉灵帝刘宏的贴身侍卫,只有在刘志和刘宏出现了绝对的生死关头的话,渠穆才会真正出手。

  可以说,渠穆就是宦官中的绝对的隐藏高手。

  而刘宏死后,渠穆也就自然而然地加入到了宦官阵营之中了,在张让和赵忠等人的麾下效力了。

  世人只是知道宦官中有一个顶尖高手蹇硕,在宫中担任小黄门,颇为得到汉灵帝刘宏的信赖,

  却怕是谁也不知道,还有渠穆这般顶级高手。

  这一回何进展现出来了不凡修为,要不是有渠穆在的话,还真有可能被何进逃出去了。

  看着何进的脑袋,张让和赵忠等人长出一口气了。

  此人实在是智计不俗,宦官一派,在他手下几乎逼到了绝路。

  一度被赶出北宫之中,彻底失势,甚至想要投降于何进,乖乖地辞官回乡。

  好在何太后终于还是背弃了他的兄长,选择了他们宦官一派,让他妈有机会。

  也因为何进没有想到他们曾经在南宫大火之后负责重新再度修建过南宫。

  在南宫和北宫之中他们已经事先建造了一处密道,不需要通过复道就能够从北宫抵达到南宫。

  何进的思维中出现了一处盲点,他们才能够将何进给算计到。

  尽管如此,这次击杀何进的最终拼死的计划依旧是险象环生。

  何进此人,也是不俗之辈,并非之前他们所想的完全无能屠夫。

  好在此人终是变成了一具死人。

  看着何进头发披散,满是血迹的头颅。

  张让和赵忠都长出了一口气,心中一片的庆幸之意。

  “张常侍,赵长秋,现在还不是庆幸放松的时候,虽然何进死了,但南宫各处还都是何进的人马,只有将何进的人马给彻底地剪除了,才有机会翻盘。

  而且宫外的百郡邸等处,也都是何进的人马,司隶校尉,河南尹,北军中侯等洛中重要职务,也全部都不是我们的人手,现在必须反击的时候了。”

  一旁的中常侍段珪皱眉说道。

  “你说的对,现在不是放松的时候,现在才是刚刚开始而已。”

  身为大长秋的赵忠不由得咬牙说道。

  何进是死在了他们的手中,但不过是他们在无优势下的拼死一搏而已。

  现在洛阳城中的几乎没有任何官职,是掌握在宦官一派的。

  要么在何进势力的手底下,要么在袁氏一门的掌控之中。

  赵忠身为大长秋,也是执掌宫中事务数十年的人物。

  他只不过是略一思索,便开口说道:“这样,我们立刻劫持南宫中的太后和天子,我作为大长秋,曾领羽林卫和虎贲卫。

  我和渠黄门一起持天子节杖,以太后诏书的名义去宫城各处联络旧部,统领他们守住宫城。

  张常侍和段常侍,你们两人劫持着天子,太后,立刻草拟伪造诏书,然后前往尚书台让他们任命我们的亲信为洛阳城中的一些要职。”

  “是,大长秋。”

  很快,几个大宦官计策已定。

  虽何进是死了,但是现在的洛阳城之内,士人,外戚,宦官三派势力中宦官还是最弱的,必须行动。

  不然何进虽然死了,但是他的那些手下一知道,他们必然是死无葬身之地。

  杀完了何进,这些阉人们便是开始兵分为了两路。

  一路为曾经是大长秋的赵忠出面,持着天子节杖和所谓的太后诏书前去联络守卫在宫城各处的虎贲卫和羽林卫。

  赵忠曾经以大长秋的位置长期统辖羽林卫和虎贲卫。

  有伪造的太后诏书加上天子节杖在,他自信可以让这些羽林卫和虎贲卫倒戈何进,来到他的手下面效力。

  而另外一路,则是张让、段珪等人立刻草拟伪造诏书,任命亲近宦官一片的朝中大臣许相为河南尹。

  河南尹掌控整个洛阳城所在的郡,现在为何进一派的王允所担任。

  而司隶校尉更是监管整个司隶校尉部的要职,由袁绍所担任。

  只要这两个职务一换上宦官的人马,那么也就是大大加强了宦官一派的势力了。

  张让,段珪伪造完毕了诏书之后,就立刻带着何进的头颅赶往了尚书台之处传诏书。

  不过,很快这两路同样都遇到了一些的麻烦。

  赵忠认为这些虎贲卫和羽林卫绝对不会完全忠于何进。

  然而他依旧是低估了何进,袁氏在羽林卫和虎贲卫中的影响力和安插下来的心腹。

  短短时间内,何进已经凭借他的个人魅力招揽了不少绝对死忠于他的人手。

  大部分的羽林卫和虎贲卫看见了太后的诏书和天子节杖纷纷归降于赵忠。

  选择了追随于这位大长秋,同时奉着他的命令封锁宫门。

  防止宫城外的何进势力生变。

  可当然还有部分的羽林卫和虎贲卫都逃离宫城之内。

  前往宫城之外去传递何进造反被杀的消息。

  一部分的人前去报答何进一派的羽林中郎将桓典,如今在何进命令下统辖西园军主力大部队人马的张璋,吴匡等人。

  还有一部分的人前去报告的则是袁氏势力这一派的虎贲中郎将袁术,作为虎贲中郎将,袁术自然也是在虎贲卫之中有不少的亲信的。

  一时之间,很快各方势力都知道了何进的死因。

  在南宫之外的百郡邸之处驻扎着的吴匡,张璋等人得知了何进死亡的消息。

  何进的西园军的大多数就屯驻此地,退可守、进可攻,宫城内稍有异动,他随时可以攻打宫城。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吴匡,张璋都是大惊,又是惊讶又是愤怒。

  他们是何进忠心耿耿的心腹,没想到何进居然会死在南宫这处几乎已经完全被的

  只是一时之间,由于何进猝然之死,没有了主心骨,无人统领几人,一时之间,吴匡,张璋、桓典等人竟然是慌了神,不知道如何是好。

  他们都是洛中智士或者骁将。

  吴匡出生自天下五大豪族之一的陈留吴氏,陈留吴氏与陈留卫家齐名,都是兖州陈留郡之内最为顶级的豪族大家。

  张璋也是洛中名士,和吴匡齐名。

  桓典出生于龙亢桓氏,也是顶级世家子弟,更是号称【骢马御史】,刘宏之时,官至御史台的侍御史。

  当十常侍权倾朝野,宦官可谓专权执政。

  桓典依旧能正直而不避,因为常乘骢马行于道上,京城人说: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

  几人从宫城处逃出来的羽林卫的口中得知了何进死亡的消息,

  大惊,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最为崇敬,仰慕的主公居然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死在了洛阳城的南宫之中。

  在距离谋划胜利只剩下数步之遥的时候突然以谁也意料不到的场面死在了被羽林卫,虎贲卫团团保护住的南宫之内。

  他心中大骇,连忙就是找同为大将军何进的心腹。

  只是何进一死,三人没了统帅,没有主脑,一旁还有汝南袁氏的势力在一旁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攻击。

  他们也不敢贸然行动为了自己的主公报仇,毕竟一旁的汝南袁氏可是还在这儿的,谁也不知道汝南袁氏在何进死亡的过程中担任了什么样的角色。

  他们带着一些士兵在南宫朱雀门前鼓噪,试图进入南宫,查看情况,却被那些忠于宦官的虎贲军给拦在宫门前。

  一时之间,面对已经被宦官所控制的羽林卫和虎贲卫这两大天下最强兵种,吴匡,张璋,桓典等人竟然是无能为力,只能暂时率领百郡邸之中的西园军和宦官们进行对峙了起来。

  另外一边,张让,郭胜,段珪等宦官阵营的其余人马则是往着距离嘉德殿之有一墙之隔的云台而去。

  所谓的尚书台,其实就是在南宫之内的云台之处。

  而在南宫中云台之处,当吏部曹尚书卢植接到了几位宦官们传递来的太后诏书后,同样是立刻产生了疑虑。

  南宫已经被何进给完全控制住了,宦官根本是进不来的。

  他们是如何进入到南宫的,更不要说是从哪里搞来的太后诏书了,

  而且这个任命不可能出自录尚书事的何进与袁隗之手。

  宦官所任命的几人都是宦官一派的人物。

  知道情况不对劲,他命令中台之处的羽林卫和虎贲卫都立刻封锁住了中台所在大殿的门窗入寇。

  这些羽林卫和虎贲卫都是何进从此前从禁军中挑选出来的绝对心腹,乃是只忠于何进一人的心腹,所以才会让他们看守这处南宫中最重要的心腹之地。

  南宫之中,最重要的地方乃是有两个,一个是整个大汉龙廷政治中心的尚书台,还有一个就是连接南北两宫的复道之处。

  同时心知道情况不低,尚书台中的各个尚书,尚书郎,守尚书郎中各个都是拔出了腰间的佩剑仪刀。

  东汉的士人,都是能文能武的。

  这些尚书台中的尚书,尚书郎之中,可也都不乏顶尖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