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真实的大齐历史
作者:帛禧      更新:2022-05-15 11:46      字数:2716
  “兄长可知我此行目的?”

  知道他会有如此反应,叶轻眉并不惊讶,只继续道。

  “这……不知。”叶甫台老实地道。

  他本想叫她妹妹,但现下知道了她并非自己的妹妹,这一声如何都唤不出口了。

  而她却神色如常地唤他兄长,这倒叫叶甫台觉着自己怎么说也是个久经沙场,鬼门关前来回的大将军,却在她一个女子面前这样矫情,显得很有些小家子气,上不得台面。

  “兄长不必觉得不自在,我虽不是你亲妹,但这俱身子却是如假包换的叶皇后所有,且我来此也不是为代替她的,时机一到,我便是要走的。届时,估摸你的妹妹也能回到大齐,回到你们身边。”

  叶轻眉宽慰他道。

  但似乎没起什么作用,叶甫台听得都要傻了,七尺男儿呆若木鸡般地立着,听她说着这些话。

  若不是昨日看过父亲的遗信,他几乎要以为自己这个妹妹得了失心疯,站在这同他胡言乱语。

  “那,小姐你……”

  “兄长还是可以唤我妹妹的,毕竟,我眼下确实是你的妹妹。”叶轻眉说着将手搭在耳畔提醒他,隔墙有耳。

  叶甫台心领神会,立即改口道:“不知妹妹你,有何打算?”

  “兄长不必惊慌,我此番会来大齐也不是为旁的什么,只是要完成一个任务。”

  “是什么样的任务,为兄是否可以帮得上……”

  叶轻眉心中欢喜,忙道:“兄长可以帮我的,我想篡位,自己做女帝。”

  “不就是篡位,不过是小事一桩…什么?!”

  叶甫台瞠目结舌,他此刻不敢相信,自己耳朵里听到的是真的。

  她方才说的,是要篡位?是要做女帝?

  “若得兄长相助,必当事半功倍啊。”

  叶轻眉没想到叶皇后这位兄长竟这般爽快就答应了,原先还想着他是一代忠勇将才,要说服这样的人,必是要多多费心费唇舌的。

  却不知,一句话就搞定了?

  “如此,妹妹便先谢过兄长了。待事情完成后,定会助兄长开脱,不让叶家卷入这场政治变戈。”

  这其实很容易,她做了女帝后只要给言官施加压力,让编撰时事的书录官不要将叶氏书录进来,便可了。

  “我…”叶甫台心中叫苦,我哪里同意帮你了啊!

  且不说你的身份可疑,要行的事更是离谱荒谬。

  协助你篡位?那我叶氏岂不是成了背叛陛下,谋朝篡位之人?

  但若是眼下就回绝此女,她若日后不将妹妹还回怎么办?

  妹妹他想要,可陛下的安危也要顾及。

  短短数秒间,这位叱咤风云的忠勇将军便遭遇了比之沙场更为难缠的对手。

  “兄长?”

  见他不回话,叶轻眉轻唤了声。

  “呃,妹妹。”叶甫台回过神,打算先稳住这位,再做打算。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你所行之事,轻慢不得,若有差池可是我叶氏阖府陪葬的。还请你日后有了任何计划都要先知会为兄。”

  叶轻眉点点头,颇为认真的模样:“那是自然,兄长放心,我对叶家也有感情,你们待我这样好,我定是不会将你们陷于危难的。”

  “我觉着此刻便很有危机感。”叶甫台小声嘀咕。

  “兄长说什么?”

  叶轻眉没听清,遂问道。

  “没事,只是妹妹你这身孕,该不会…”是假的吧,这句他没问出口。

  “兄长想到哪里去了,这身孕自然是真的。”

  这都什么跟什么,既然要谋朝篡位,还同陛下有了肌肤之亲?

  他不能理解。

  这位天外之人的所思所为,与他了解到的大齐女子很不一样。看来要回去同夫人商量看看。

  “还有一事,请兄长务必做到。”

  叶轻眉凑近他,压低声音道。

  “何事?”

  叶甫台再次警觉起来。

  “今日你我密谋之事,还请勿对第三人提及,连嫂嫂都不可,少一人知道,便少一分危险。”

  叶甫台见着她鲜有的凝重神色,他的神色也顿时肃穆了几分,点点头:“为兄明白。”

  “我知兄长定心存诸多疑虑,下面我要说的,便是大齐未来十年间的事情,以及最终宿命。”

  “大齐至宁千易继位时,还是太平盛世,一派祥和,但外敌内患却从未停息,叶氏骁勇自然是天下闻名,所以也就成了这些密谋夺位之人的众矢之的,兄长此次于岐林郡苦战,可知在我那处的结局是什么?”

  “在你那处,是如何?”

  叶甫台下意识问道。

  “叶少将军叛国求荣,叶氏株连九族。”

  “什么。”叶甫台心中隐隐有这样的预感,却不敢细想,因的他认为自己这般为之拼命的新君,是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待臣下也是十分器重,不若怎会以一人之力排除万难,坚持开放殿试,让寒门子弟也有入主朝堂侍君的机会。

  就为这一点,那群迂腐的内阁言官可是绝食,罢官闹了好一通。

  得信他凯旋回朝,陛下还携了皇后亲去城外相迎。

  这样的好皇帝,说他会因谗言而诛杀自己一族,他是无法相信的。

  “叶氏一族覆灭后,紧接着便轮到了朝中为其说话的言官,武将。一时间朝野上下人心惶惶,谁都不知明日这位暴行的君王又要一个不高兴砍了哪个的头。

  在这五年内,宁千易还曾做了不少令人发指之事,包括在某日突然挥剑斩杀了数名内宫妃嫔,宫女。

  其恶行又被传扬开,为百姓所知,而后又相继打压了朝中敢于直言,请谏的老臣工,不出三月,便民心尽失也得了个‘暴君’之称号,而后民间便传开一段歌谣,意为当今天子不贤,五洲动荡,时疫蝗灾洪涝不断,这是上天要大齐另择明君。

  而这位明君便是逍遥王宁绥之。

  时间一久,这谣传便到了暴君耳朵里,暴君当下便要怒杀胞弟宁绥之,正此时,向来待他二人亲厚的姑母,大齐长公主宁姽婳拿着圣旨上了金銮殿。

  据这位长公主意述,先皇本有意将皇位传给三皇子宁绥之,而当今皇帝本要封做逍遥王的。却被当今暴君调换了圣旨,李代桃僵。

  此话一出,逍遥王宁绥之堂而皇之地于金殿逼宫,且群臣对暴君这些时日的所作所为早已不满,也倒戈帮起宁绥之。

  宁千易气急,挥剑怒斩数位臣官后,口吐鲜血昏死在大殿上。

  而后,便是当今昏君宁千易突染恶疾,三皇子宁绥之凭借先皇手谕风光继位,前暴君宁千易则被他囚于汤山天池处养病。

  对兄长以德报怨的这一善行,新君宁绥之被大齐子民传颂许久。

  而这位暴行累累的前暴君宁千易,却在宁绥之继位不足月余后,崩逝于天池静地。

  大齐子民得知这位暴君崩逝,纷纷去到天池,却不是为悼念,而是去给他的棺椁丢臭鸡蛋,菜叶子的。

  也因的民众愤起暴乱,原本声势浩大的殡天仪式不得不草草结束。

  但世人不知的是,殡天仪式上,棺椁内的却不是暴君的尸骨,而是他的衣饰,他真正的尸骨早已被挫骨扬灰,部分骨灰还被撒入皇宫金池,好叫他遗臭万年。

  听完她的话,叶甫台早已失了冷静自持,喉结艰难地滚动几下,声音暗哑地,想说些什么,却不知道要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