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生如故17周生辰
作者:墨哈      更新:2022-05-14 17:30      字数:2293
  但实际山,是蓝箬故意这么做的。

  因为每次议事之后,蓝箬都会由衷的感到疲惫。

  臣子们的讨论,尤其是文臣之间的讨论那着实是累人,那文邹邹的骂人方式听得蓝箬脑袋都疼了,更别提还有拐弯抹角的、阴阳怪气的,蓝箬都替他们累的慌。

  武将之间的讨论还好一些,但也轻松不到哪里去。

  因为她要时刻准备着劝架,以防他们嘴笨说不过对方,恼羞成怒直接动手。

  可臣子们不知道,他们看到蓝箬那充满神性的面容染上疲惫,他们不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而是觉得陛下是耗费了力量,才会变成这样。

  毕竟陛下是神女,她怎么会为了臣子们之间的讨论觉得累呢?

  渐渐的误会就这么产生了。

  *

  东龙举办的学社,教得全都是实用的知识,吟诗作对什么的,暂时不再学社的教授范围之内。

  一开始蓝箬举办这个学社,就是给自己培养人才的,而不是给东龙培养诗人、名士的。

  所以这科举也不能全照搬蓝箬记忆中的模式。

  反复思考过后,蓝箬决定考三场,第一场刷下那些学得不扎实的人,第二场刷下那些侥幸过关的人,第三场选出真正的有学之士。

  在蓝箬定下之后,六部就开始紧急筹备了起来。

  第一次举办科举,谁都没有经验,就算有蓝箬可以为他们解惑,他们也不能一遇到问题就找陛下啊,不然陛下觉得他们没用怎么办?

  不过即便是没有经验,他们自己也琢磨了出来了。

  这让蓝箬又一次感叹,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

  于是准备了三个月之后,第一次科举终于开始了。

  参加科举的人大部分是在东龙学社学习的学子,只有一少部分是来自别国的文人。

  有两个原因,一是科举第一次出现,有些人不是很相信真的能做到公平公正,所以让其他人先试试水。

  二是知识大部分都掌握在世家手中,能认字已经是了不得了,更别说学习知识,所以有信心通过科举,并来到东龙国参加的人委实不多。

  蓝箬也不在意,那些人来了也不一定能通过考试。

  *

  张文昌看着面前的试卷陷入沉默,他本来已经做好了成绩不佳的准备,他不是东龙学社的学生,起点就比他们低。

  可没想到题目如此简单,且只有三道,不过题目简单,这也代表答对的人会很多,竞争就更加激烈了。

  多思无益,张文昌长吐出一口气,凝神静气的开始思考如何答题。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张文昌也顺利的把试卷写完了。

  他放下笔,擦擦头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出得细汗,又擦了擦手之后,拿出母亲给自己做得饭食吃了起来。

  不是所有人的心态都似他这般好,有的人紧张到拿不稳笔,有人直接吐了一地,还有人唉声叹气的,试卷还没收上去,就好像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一般。

  终于,铜锣被敲三次,锣声响遍考场每一个之后,第一场考试终于结束了。

  成绩会在三天后贴在榜上,到时候自行查看就是,这些在考试之前都有人说过了,因而考生们并没有在考场中多留,在被收了试卷之后,便开始有序安静的往外走。

  张文昌也在其中,门外马车、轿子几乎要把路堵死,张文昌费劲挤出去,又赶了一刻钟的路,他才回到了客栈。

  匆匆吃过几口饭,一头栽倒在床上陷入沉睡。

  他不紧张归不紧张,可动脑子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是以体力消耗还是蛮大的。

  三天时间眨眼而过,张文昌的名字位列榜首,他要赶路去京城参加第二场考试了。

  他先是回客栈,写信给父母报了个喜讯,随即又马不停蹄的来到租车行,租了一辆马车,踏上了去京城的道路。

  第二场考试在一个月后,东龙国虽大,但因女皇修路铺路的原因,交通很是方便,一个月的时间足够让天南地北的学子们来到京城参加考试了。

  那些赶路赶得勤的,就算离得再远,时间上也是宽裕的。

  张文昌又参加了第二场考试,出来的时候他十分感激逼自己下地的父亲,要不然他还真不一定能靠自己走出来。

  这次考了六道题,一道题一张试卷,考完有不少人都虚脱了,这还不算那些水土不服的。

  张文昌感觉自己要是没有下地干活的经验,他也得竖着进来横着出去。

  成绩同样是在第三天公布,张文昌这次没有得第一,但也名列前茅,算是不错了。

  他心里很清楚自己的斤两,或许有些文采,但肯定是比不过在东龙学社学习过的学子们,要不是东龙国的女皇陛下不按常理出牌,他应该在第一次考试的就被刷下来了。

  他来考试,一开始只是为了圆自己的一个梦,不想自己学了这么多年成了白学,没想到自己竟然能走到这里,实在出乎张文昌的意料。

  同时,他心中重新燃起了一股微弱的希望,他的理想、抱负,或许真的可以实现了!

  第三次考试,是在皇宫之中。

  听说这次考完之后,考中的人就可以当官了。

  张文昌有些僵硬的坐在位置上,他眼观鼻鼻观心的看着桌子上的笔墨纸砚,眼珠一动也不敢乱动。

  只因东龙国那位女皇,将来他要效忠的陛下就坐在上面,丞相房岩、护龙卫首领蓝刃在她一左一右与她一起注视着他们。

  “时辰到了,开始吧。”

  张文昌的位置里高台不远不近,隐约听到了女皇的声音,他不敢抬头,只从声音判断这位陛下的年龄好像不大。

  随着蓝箬的命令下达,这次的试卷很快就下发到各个考生的手中。

  这次的考题只有一道,那就是怎么管理一个人生地不熟,当地百姓还可能有抵触情绪的地方。

  敏锐的人从题目中察觉到了什么,压抑着自己心中的激动开始揣摩那种答案是女皇想要的,但更多的人都在绞尽脑汁的思考自己要怎么答题。

  张文昌不是前一种也不是后一种,他在两者中间,他看懂了题目中隐藏着的野心,但他没有去想女皇想要的答案,而是写上了自己认为对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