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偏居一方,心谋全局
作者:宫堡鸡丁      更新:2022-05-13 22:41      字数:4176
  陈奇瑜被革职之后,朱由检并未取他性命,而是判了充军戍边。

  得到消息,王立心头一喜:“派人过去,秘密把他捞出来,暂时安置在福建!

  此事务必小心,不得走露半点风声!”

  领命之后,宋哲大惑不解!

  “厂公,那陈奇瑜私受贿赂,致使流贼逃出车厢峡,就算判个剥皮实草,或者诛九族,也毫不为过!

  只是,为何……为何要将他捞出来?”

  “这家伙,确实罪该万死!”

  不过,这个大明啊,能打的将领实在不多了!

  车厢峡之围以前,他的二十多场大战保持不败,其谋略不在洪承畴之下!

  把他捞出来,将来的某一天,或许用得着!”

  “那……好吧!”

  宋哲不再劝说,立刻命人去办。

  王立端起茶碗,凝望着水中的鱼漂,心头思绪万千。

  因为不了解明末的历史,他能叫出名字的将领,确实不多!

  四川的防御工事初具规模,川内人丁兴旺,粮田众多,有铁有煤有火药!

  将来的某一天,面对皇太极、李自成、张献忠或者围剿自己的明军,死守四川非常容易!

  但,这只是自己的后路之一!

  如果只着眼于四川,有什么意义?

  总有一天,要打出去吧!

  洪承畴,大名鼎鼎,可惜是个二臣!

  这种人,不打算指望他!

  能力再强,用着也不放心!

  只可惜,不知道他是何时变节,又是因何原因变节!

  至少在现在,他还是大明的顶梁柱,不能动他!

  曹文诏,有勇有谋,确实是一员良将!

  早早地将他收归旗下,何其幸运!

  袁崇焕,对大明忠贞不二,文臣出身却敢打硬仗,面对八旗兵没有败绩,算得上一员良将!

  只可惜,他不懂政治!

  历史上的他,直到临死的一刻,可能也不明白自己的死因!

  这人虽有缺点,有私心,但在必要的时候,还是可以委以重任!

  至少比洪承畴用着放心!

  陈王廷和朱可贞,如果不是较场的意外,应该是崇祯二年的武状元和榜眼!

  这两人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并且读过兵书!

  如果经过战场的历练,必能成为领兵将才!

  陈奇瑜,以谋略见长,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虽有收受贿赂的行为,却不是什么问题!

  本来就是嘛,,在大明官场,贪点银子算个屁!

  况且,他贪的又不是军饷!

  最多,是受不了银子的诱惑,让李自成抓住了机会!

  这人,在关键时候,用得着!

  把他捞出来,应该不会有错!

  孙承宗老爷子,已经老了!

  他忠心的,只有大明!

  秦良玉,因为夫君之死,不喜欢跟太监打交道,暂时不要勉强她!

  其他的将领,真的不了解了!

  嗯,听说,在西北剿贼的卢象升也不错!

  还有那左良玉!

  名声不是太好,但打起仗来还是挺猛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朱由检那孩子的性格,确实有些缺陷!

  脑子一热,只要是他看上的人,都可以得到重用,使劲儿地用!

  但是,如果这人稍有失误,或者稍稍不合他的意,马上就翻脸!

  袁崇焕,陈奇瑜,都是这样!

  一个皇帝,不能这个样子啊!

  不给别人容错的机会,不懂得笼络人心,如何能成大事?

  或许,不完全是朱由检的错!

  他是“半路出家”,没有受过儒家的“帝王心术”教育,只知道随着性子来!

  而且,朝中的那帮文臣,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身边是这样的臣子,能干出什么大事儿?

  距离朱由检去往煤山,刚好还剩十年!

  这段时间,足以在四川练出精兵强将!

  到时候,是“壮士出川”救大明于水火,还是以此为据点与皇太极分庭抗礼,确实没有想好!

  很矛盾!

  就算历史能改变,这个大明啊,救了也白救!

  取天下,做皇帝?

  我去!想都没想过!

  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家财万贯,娇妻美妾,逍遥天地,哪点比不上皇帝了?

  在紫荆城中提心吊胆,面对一群离心离德、阳奉阴违的臣子,不被累死也要被气死!

  做皇帝的事儿,真的没兴趣!

  谁要是喜欢,拿去便是!

  别在老子头上动土,井水不犯河水!

  否则,分分钟把你赶下来!

  “厂公,据西北传来的最新消息,洪承畴被任命为兵部尚书、五省总督,全权负责剿贼之事;

  在洪承畴、卢象升、左良玉、王承恩、贺虎臣等人的围剿下,流贼遁入荥阳一线;

  大同方向,皇太极虽然重兵围城,但进无可进,退之不舍,两军仍在僵持!”

  “孙传庭呢,他在哪里?”

  “呃……还没有消息!估计,应该屯兵宣府一线,与大同的曹总兵遥相呼应!”

  “嗯,孙传庭!”

  王立喝了口茶,懒得理会急速下沉的鱼漂,深吸口气:“如果,他带领的不是骁骑营,应该也是个人才!

  四千骁骑营被歼,不是他的错!

  朝廷的那帮文官,很可能借题发挥!”

  说到这里,命人取来纸笔,准备给王承恩和曹化淳各写了一封书信。

  确实,以朱由检的性格,很可能对孙传庭“秋后算账”!

  真要这样,唯一能救他一命的,只有王承恩和曹化淳!

  至少在现在,这两人会听自己的话!

  两人虽是太监,但他们说的话,比内阁首辅还管用!

  两人一同劝柬,朱由检必会动摇!

  “厂公,咱们的锦衣卫人手不足,是不是……再招募一批兄弟?”

  “再招人?”

  王立停下笔,略加思索,摇了摇头。

  几年前东厂,规模两万多人的锦衣卫,已经让朱由检茶饭不思了!

  若非魏忠贤审时度势,及时收敛锋芒,及时送上急需的银子,早就被朱由检取了脑袋!

  此时的西厂,已有一万七多千锦衣卫!

  其中的七千,是“铁甲锦衣卫”!

  若非自己躲到四川,早就被人弹劾了千百遍!

  在四川新招锦衣卫,京师那边很难察觉!

  但是,规模数千的世家公子和风流才子,正在乘船前往四川!

  这其中,很可能混有朝臣的眼线——他们早就盯着四川了!

  若在此时新招锦衣卫,很可能被人借题发挥!

  死磕起来,自然不怕!

  但,那是迫不得已的时候!

  至少在现在,还没必要死磕!

  “不必了!

  如果我没猜错,最多再有三五月,台湾岛上的红毛蕃必被赶走!

  回师之后,咱们不会缺人!”

  宋哲还欲劝说,王立却挥手制止:“我知道,这段时间售卖彩票,兄弟们都很辛苦!

  暂时以半月一换,轮换着休息!

  同时,每月再加五两银子的辛苦费!

  这不,马上就过年了嘛,让兄弟们再坚持坚持!

  过年的奖金,绝不会少!

  今年过年,咱们拿出两千头肥猪,犒赏所有的锦衣兄弟!”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宋哲就不再劝说。

  但人手,确实很紧缺!

  只能咬咬牙,等到东征的大军返回!

  “报……厂公:位于南阳的锦衣卫指挥所,发来飞鸽传书!

  “十三家”、“七十二营”的流贼二十余万,在荥阳密议多日,三路分兵……”

  报信者没有说下去,像是等待王立的裁决。

  “嗯?”

  王立眉头微皱,接过信函。

  正常来说,与西北流贼相关的消息,都属于“不太要紧”的消息!

  但这次,为何用飞鸽传书?

  南阳的锦衣卫指挥所,是“锦衣卫指挥使”李志高统筹管理,从没出过差错!

  飞鸽传书的成本,他应该知道!

  每个月,要派专人把在成都筑巢的信鸽送往南阳,还要派专人看管喂养!

  流贼可能三路分兵,算不上什么大事儿吧?

  奇怪的是,哪路流贼被分到哪一路,流窜方向如何,信上并没有写!

  为什么没写?

  难道消息没有证实?

  不对,这封信,应该没有写完!

  还有一大片的空白!

  飞鸽传书,绝不会这样!

  为什么没写完?

  从最近一阵子的消息来看,洪承畴的五省主力在河南,同时在陕西留有重兵!

  流贼真要三路分兵,流窜方向无非是山西、湖广、四川、京师、山东或南京!

  不过,京师和山东方向,流贼没有胆量犯境!

  南京方向有重兵把守,流贼若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应该也不敢去!

  山西的北部,皇太极与曹文诏僵持于大同,太原、平阳、泽州、潞安等地是真空地带!

  那么,湖广和四川……

  不怕!

  虽然东征的大军未归,凭借长江之险,挡上三五个月毫无问题!

  可是,如果流贼乘船而来,如果与天音阁的画舫相遇……

  不,也不会!

  天音阁的船,这会儿已经到了荆州水域,不会跟流贼遭遇!

  总觉得,李志高的信中隐藏了什么!

  “报……厂公:南阳指挥所的信鸽,已有二十多只飞回成都!

  奇怪的是,这些信鸽的身上,都没有携带信函!”

  “遭了!”

  王立心头一震,终于意识到不妙!

  位于南阳的锦衣卫指挥所,很可能被流贼“一锅端”了!

  情急之下,来不及撤离!

  连写完信的时间都没有!

  最后关头,只能把信鸽全部放回,作为示警!

  可是,还是不对啊!

  部署在南阳的锦衣卫,全是搜集情报的得力干将!

  流贼突袭指挥所,不可能事先没有消息!

  应该,不是流贼所为!

  难道,是“熟人”在背后下黑手?

  那么,会是谁呢?

  魏忠贤?朱由检?河南的藩王?

  或者,驻扎在当地的洪承畴、左良玉、王承恩或者卢象升?

  哼!

  我管他是谁!

  敢在西厂头上动土,休怪我心狠手辣!

  “南阳指挥所遇袭,必须彻查!

  马上给京师飞鸽传书,让朱可贞去查!”

  “喏!”

  ……

  临近年关的北方,寒风彻骨!

  突入辽河平原的大凌河城,几乎成了冰雕玉砌的世界!

  围着火炉,几名将领商讨半个多月,还是难以抉择!

  大凌河的重要性,不必多说!

  即使白雪皑皑,在大凌河堡外巡逻的八旗兵,仍然络绎不绝!

  但是,西厂送来的情报却说,皇太极的老巢空虚?

  西厂还建议,大举出兵,猛攻沈阳!

  “舅舅!我等奉皇上之命镇守辽东,只要守住大凌河、锦州和宁远,已经是大功一件!

  西厂王二狗,远在四川,凭什么对辽东的军机指手画脚?”

  何可纲刚要说话,吴三桂板着面孔,继续劝道:“舅舅,那死太监阴险狡诈,绝不可轻信!

  今,外甥是戴罪之身,舅舅亦是戴罪之身!

  若按那死太监之建议兵出沈阳,风险实在太大!

  就算夺了沈阳,功劳是他西厂的!

  要是有什么闪失,罪过是咱们关宁军的!”

  “你的话,也不无道理!”

  祖大寿郑重地点点头,目光转向何可纲:“何总兵,你以为呢?”

  “祖总兵,我觉得……可以派小股部队打探虚实,同时做好出兵准备!

  如果沈阳真的空虚,咱们可在十日之内将其攻陷!

  等到皇太极回师,木已成舟!

  这天寒地冻的,他无力夺回沈阳,只能退回铁岭、抚顺和萨尔浒一线!

  厂公不是说了嘛,只要关宁军攻下沈阳,他就有办法送来两万铁骑!

  然后,我以沈阳为据点拖住八旗兵,趁机再分一军南下,攻取空虚的辽阳、鞍山、海州、盖州等地,可轻易收复疆土数百里!

  祖总兵,如果厂公的情报属实,确实是我等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不可错过啊!”

  “我……再慎重地……考虑考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