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再去辽河浪一回
作者:宫堡鸡丁      更新:2022-05-13 22:38      字数:3811
  自萨尔浒之战后,明军主力尽失,再也无力主动进攻,只能据城坚守。

  没想到,这一次,明军敢主动进攻!

  损了两千人马也就罢了,前日,前去追击明军的代善、莽古尔泰和德格类,竟然把明军追丢了!

  追丢明军,其实在皇太极的意料之中!

  他故意大发雷霆,只是想寻个过失,贬去莽古尔泰的贝勒之位;

  然而,在西平堡截击明军的多尔衮,在盛京截击明军的代善,足足等了三天!

  连明军的影子都没看到!

  那么,这支杀向自己身后的明军,到底去哪了?

  若说他们全被冻死或饿死了,皇太极宁死也不会相信!

  不寻到这支明军,不将其完全歼灭,皇太极始终如鲠在喉!

  “大汗!祖大寿、何可纲在城头出现!”

  闻言,皇太极眉头紧锁,匆匆来到壕沟之外,举起望远镜。

  在围城之初,皇太极往城中射去多封劝降信,皆没得到回音。

  城中粮草已尽,皇太极一清二楚!

  莫非,祖大寿与何可纲撑不住了,想要投降?

  “派人过去喊话:如果三日之内开城投降,高官厚禄、金银珠宝、绝色美女,应有尽有!

  若是执迷不悟,城破之日,一个不留!”

  得令后,几名懂汉话的士卒来到城下,交流一阵,很快就返回。

  “大汗,城上守军说,粮草充足,再守三个月也没有问题!

  他们还说,如果想攻城,就别再叽叽歪歪,尽管放马过去!”

  “粮草充足?”

  皇太极冷笑一声,放下望远镜:“再去给祖大寿传话:既然他能再守三个月,我就围他三年!”

  士卒忠实地前去传话,也带回了祖大寿的话:“大汗,他们说,他们说……请你看看自己的南边……”

  南边?

  皇太极心头一懔,赶紧举起望远镜。

  我去!

  南边五里处,烟尘滚滚!

  一支四五千人的骑兵,正绕过自己的营寨,浩浩荡荡往东南方向而去!

  此情此景,皇太极彻底懵了圈!

  前几日,杀向自己后方的明军,还未寻到!

  今日,又有一支明军杀向自己的后方!

  如果派兵去追,很可能中明军的埋伏!

  如果不追,这支明军又将去往何方?

  如果两路明军汇合,数量至少一万!

  不论西平堡外的多尔衮,还是盛京城外的代善,全都抵挡不住!

  而且,明军还携带了大批的炮丸!

  想到此处,皇太极猛地一个哆嗦!

  本以为,自己的围点打援之计必能成功,必能重创明军!

  哪知道,明军不救大凌河,而是杀向自己的后方!

  若是后方城池被攻破,前方攻下一个大凌河,又有何用?

  “报……大汗:昨夜子时,辽阳城被明军攻破!城中火光冲天,死伤者无法计数!”

  “报……大汗:昨日傍晚,鞍山被明军攻破!城中喊杀震天,具体损失不明!”

  闻报,皇太极的牙齿,咬得咯咯响!

  稳住!

  稳住!

  从时间和方向上看,明军傍晚攻克鞍山,半夜攻克辽阳,乃是由南向北!

  不必说,正是那支“消失”的明军所为!

  如果再不追赶,今日正午,这支明军就能抵达盛京!

  不对,盛京城有代善的五千兵马,明军必不敢去!

  他们的方向,应该是东北的清河,或者赫图阿拉!

  但是,就在刚才,又有一支数量更多的明军,朝着南方去了!

  这路明军,也是轻骑兵!

  一人两马,很难追上!

  战马侧方,也挂着炮丸!

  如果不追,难道,坐看明军撒野?

  “报……大汗:前日傍晚,一路明军攻克清河!城中三千多百姓,皆被明军斩杀!

  牛羊马匹,被抢走者不计其数!”

  清河!怎么又在清河?

  不对!明军并非三千人一支,而是分成好几支!

  此时的他们,可能出现在任何地方!

  凡是没有驻兵的城池,都可能遭到洗劫!

  可是,除了盛京与西平堡,驻有兵马的城池没几个!

  卑鄙!无耻!可恶!

  我都是强盗了,竟然,有人敢抢我的东西!

  再不制止,东西都要被抢光了!

  这个冬天,怎么过?

  大凌河!

  大凌河!

  如果回师,明军必会继续筑城!

  这颗钉子,即将钉在辽河平原!

  若不将其拔掉,明军就能在辽东平原来去自如!

  不对,此时的明军,已经来去自如了!

  “噗……”

  皇太极喷出一口鲜血,双眼一黑,晃晃悠悠栽于马下。

  ……

  撤军了!

  八旗兵,终于撤走了!

  大凌河城,锣鼓喧天!

  无数的兵马粮草,源源不断地送进城中!

  众将士全都喜气洋洋,祖大寿却愁眉不展!

  围城的一个多月,士卒没有杀掉一匹战马!

  但,城中再无战马!

  因为,战马全都饿死了!

  然后,全被做成了肉干!

  没有战马,又何来关宁铁骑?

  不过,还好,精锐的骑手还在!

  铠甲护具还在!

  只要有足够的银子,不出半年,关宁铁骑又能驰骋沙场!

  问题是,朝廷拨来的银子,勉强只够补发欠饷!

  哪来的银子购买战马?

  祖大寿眉头紧锁,王立也在暗自担心!

  自己巨资打造的“铁甲锦衣卫”,一个都没回来!

  皇太极全军回援,他们还能不能回来?

  又能回来多少?

  ……

  还好,还好!

  忐忑地等了半个月,骑手们陆续回到锦州城!

  他们的马背上,挂满了肥羊、兽皮、人参、美女、人参、奶酒……

  战利品非常丰厚!

  每一个骑手,全都神气十足!

  恨不得,再去辽河平原浪一回!

  大凌河,正在紧锣密鼓地修筑;

  在祖大寿、丘禾嘉的陪同下,王立偶尔来到城头检查进度。

  这一次,注意到民夫筑城的材料,王立眉头微皱。

  这个时代的城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竟然是泥土夯筑!

  这样的城池,阻挡骑兵或步卒绰绰有余!

  但,如果面对大炮的轰击,岂不成了豆腐渣?

  记得,锦州城的城墙,就被八旗兵凿了个大窟窿!

  那一次,若不是一炮干翻了努尔哈赤,锦州城必被攻破!

  “祖将军,你们用泥土筑城?能挡八旗兵多久?”

  王立的问话别有他意,祖大寿听出了弦外之音,脸上全是不屑:“厂公,八旗兵擅长野战,攻城却一塌糊涂!

  况且,这里的冬天非常寒冷,而且持续半年之久!

  八旗兵攻来时,咱们只需在城上浇水,城墙马上就能冻住!

  就算被凿出几个大窟窿,城墙也不会塌!”

  王立点点头,还是有些不放心:“应对普通的凿子,确实足够!

  要是……八旗兵也有大炮呢?

  据我所知,八旗兵已有二十多门大炮!”

  “唉!”

  祖大寿叹了口气,无奈地摇摇头:“从长远考虑,我也想一劳永逸!

  条石构筑的城墙确实坚固,但需要的时间和人力实在太多!

  而且,朝廷拨来的银子,勉强只够士卒的欠饷!

  我也想修筑坚固的城池,可是,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不,这不是条石与泥土的问题!

  就算用条石筑城,也不够坚固!”

  祖大寿一脸懵逼,王立却愁眉不语。

  确实,条石砌成的城墙,确实不算坚固!

  因为,还少了一个重要的材料:水泥!

  如果有足够的水泥与沙石,再横竖拉几条铁丝,那才叫坚固!

  只是,水泥这种高级玩意儿……到底是怎么做的?

  看过的穿越小说中,好像简单地提到过,要通过高温的煅烧,还要研磨成粉……

  具体的成份,好像有粘土,石灰,碳渣……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来着?

  具体的比例又是什么?

  哎呀,实在想不起来了!

  早知要穿越,就该多学点东西,多了解些历史!

  罢了,罢了!

  写个大概,让徐光启捣鼓去吧!

  能捣鼓出来最好,没捣鼓出来也无所谓!

  反正,这个大明没救了!

  袁崇焕、孙承宗都不能力挽狂澜,我算个屁!

  趁早多捞点钱,趁早找好后路,才是当务之急!

  不过嘛,我这人最讨厌汉奸!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若能干翻几个汉奸,也不枉穿越一场!

  哼!孔有德!

  就你了!

  这段时间,只顾着大凌河,差点把你给忘了!

  “对了,孔有德那家伙,死了没有!”

  “呃……应该没有吧……”

  宋哲摇摇头,略加思索后说道:“孔有德造反之后,在吴桥停留了几日,然后引兵南下了……”

  南下?

  王立轻声一笑,对孔有德的举动,多了几分鄙视!

  这家伙,引兵南下能到哪里?

  他那点兵马,过得了长江?

  到得了南京?

  做梦!

  死路一条!

  如果我是他,就算再有野心,也不会公然造反!

  偷偷去投皇太极,不香么?

  在关锦一线重兵把守的情况下,悄无声息地回到登州,再找几条船渡海北上!

  只要绕过了关锦防线,基本就大功告成了!

  所以说嘛,这家伙的脑袋少根筋!

  引兵南下,基本是找死!

  何须由我动手?

  咦?

  那几个迎面而来的太监,好像是司礼监的吧!

  呵呵,还真是!

  这鬼地方,冻得要死!

  一天也不想多留!

  如果……

  嘿嘿!

  朱由检果然诏我回京了!

  同时,还诏了祖大寿回京!

  不必说,肯定是赏赐!

  待传旨的太监离开后,王立拍拍祖大寿的肩:“祖将军,万岁爷诏你回京面圣,必是奖赏你守城有功!

  趁机,正好提银子的事!

  万岁爷一高兴,重建关宁铁骑就有希望了!

  你,为何愁眉不展?”

  “不必了!”

  祖大寿轻声一笑,显得特别谨慎:“大凌河的修筑尚未完成,我实在不宜离开!

  我会向皇上呈上奏书,详细解释此事!

  我确实需要银子!

  关宁铁骑急需重建!

  但是……”

  祖大寿没再继续说,坚定地离开。

  王立稍一细想,对祖大寿的谨慎佩服不已!

  能守住大凌河,祖大寿确实是功不可没!

  但,这点功勋跟“不听调遣”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

  那一次的“谋反”,朱由检不会忘记!

  永远也不会忘!

  若是回了京,很可能像袁崇焕一样:毫无征兆地,被打入诏狱!

  所以,宁可不受赏赐,宁可放弃重建关宁铁骑的大好机会,也要留在大凌河!

  留在这里,至少,还有跑路的机会!

  这个祖大寿,确实谨慎!

  确实,伴君如伴虎!

  小心驶得万年船!

  他做得没有错!

  这份谨慎,应该向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