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何须自己动手?
作者:宫堡鸡丁      更新:2022-05-13 22:38      字数:3753
  在古代的很长时间,中原王朝能获得的战马,主要有蒙古马、西南马与河曲马。

  其中,蒙古马的整体体型小于河曲马,负重能力稍差,爆发力和速度也不占优。

  但,蒙古马能适应各种气候和地形,不挑饲料,四肢粗壮,有着极强的耐力,特别适合连续的长距离奔袭。

  此时,明军最容易获得,并且成本最低的,正是蒙古马!

  王立穿上铁甲,试骑了一会儿,大呼过瘾!

  这玩意儿,在这个时代的陆战,几乎就是无敌的存在!

  包裹骑手全身的厚重铁甲,包裹战马全身的铁制护具,火枪和弓箭射不透,长矛刺不穿,大刀砍不动!

  就算炮丸在身前炸开,骑手和战马也有很大的存活率!

  六七百斤的战马,加上一百多斤的骑手,再加上一百多斤的铁甲护具,简直就是移动的泰山!

  这阵势,就算没有装备武器,仅凭自己的冲击力,也能撞飞一群敌人!

  若是配上武器集群冲锋,绝对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呵呵!

  要是有个两三万的骑兵,我明天就去打皇太极!

  灭了这厮,永绝后患!

  要是有个四五万骑,我也能打遍欧亚大陆!

  呵呵,这不是膨胀!

  当年的上帝之鞭,匈奴王阿提拉和蒙古汗铁木真,都还只是轻骑兵呢!

  王立正在做着美梦,曹文耀却泼了盆冷水:

  “厂公,铁骑只能打陆战,在与敌兵的正面冲杀中有优势;

  但,铁骑行动缓慢,战马的负重非常高,无法追上败退的敌方轻骑兵,也无法攻破城池!

  所以……”

  “呃……我知道!”

  王立嘿嘿一笑,满不在乎地跳下战马:“如果数量太少,打皇太极自然不够,打几个乱民流寇还是没问题嘛!

  对了,你哥去了将近半月,怎么还没消息?”

  曹文耀脸色一沉,王立知道他的心思,赶紧转移了话题:“放心吧,你哥这次回来,至少能带两三千骑!你的铁甲护具,造了多少了?”

  “厂公,只造了十三副……”

  听到这个数字,王立有些不乐意了!

  半月时间,给你两千多百姓,怎么才造了十三副?

  曹文耀看出了王立的不悦,赶紧说道:“厂公,你也知道,咱们只有一座铁炉……

  而且,要把铸铁打造成不同大小的甲片,还需要打孔,要用皮绳连穿接,用皮革包边,工艺非常多,非常地繁琐!

  那些百姓又不熟练,需要手把手地教!

  所以……”

  “其实嘛,十三副也够了!”王立呵呵一笑,又转移了话题:“当年的努尔哈赤起家,不也只有十三副铠甲嘛!

  放心!你需要的材料正在准备,再有半月就能运到!

  你再招五千百姓,该怎么分配,自己看着办!

  一个炉子不够,就再开一个炉子!

  五千百姓不够,我就再给你五千!

  工钱和粮食不用你操心,你只管打造铠甲,越多越好!

  不论需要什么,尽管开口!”

  “多谢厂公信任!这边很快就能理顺,速度必会越来越快!绝不让厂公失望!”

  “好说,好说!你也不要整天窝在山里,要学会劳逸结合嘛!

  没事的时候回城里听听曲儿,或者找个妹子暖暖床,必会事半功倍!”

  闻言,曹文耀满脸黑线,王立却哈哈大笑,快步离开。

  ……

  王立从没想到,许显纯会突然来访!

  这个“武进士”出身的魏忠贤“五彪”之一,销声匿迹了一年多,还以为他辞官还乡了呢!

  也难怪,东厂本就是搞情报的:成立不到两年的西厂,又如何能搞到东厂的内部情报?

  更让王立没想到的是,许显纯带来了两份礼物!

  在家守孝的朱国弼,“偶感风寒”后一病不起,吃了郎中的两副药,竟然一命呜呼了!

  这份大礼,王立自然是朝思暮想!

  另一份大礼,竟然是《富春山居图》!

  “厂公,属下奉魏公公之命前来,是有一事请教!”

  “哎呀,本厂公跟你家魏公公,乃是忘年之交啊!他的事西厂的事,何必这么客气呢?”

  王立表面上漫不经心,却死死地攥着画卷:“听闻……万岁爷将河南的赈灾重任交给了东厂,可有此事?”

  “回厂公,确有此事!

  河南今年的旱灾,比去年更甚,万岁爷极为忧虑!

  对于西厂的山西赈灾,万岁爷大为赞赏,特命东厂悉心效仿;

  奈何魏公公国事繁忙,只好将此事委托给属下,以及兵部侍郎崔大人共同负责;

  属下此次前来,正是讨教赈灾之法,还望厂公不吝啬赐教!”

  “是么?”

  王立淡淡一笑,云淡风轻地问道:“崔大人本是京师的工部尚书,怎会到南都挂个兵部侍郎的虚职?

  我记得……南都的兵部侍郎,好像……应该是唐世济大人吧?

  说吧,到底所为何事?”

  王立这样说,许显纯微微一愣,满脸陪笑,不再隐瞒自己的来意:

  “厂公远在山西,却对京师和南都了如指掌,属下佩服!

  其实,属下此次前来,是为了东林党之事……”

  东林党!

  又是东林党!

  这个魏忠贤,为何老是跟东林党过不去?

  每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地方,只要提起东林党,他就像打了鸡血一般!

  这仇恨,就像东林党掘了他家祖坟似的!

  这家伙,老是去惹东林党,早晚会出事!

  他知道太多自己的贪腐内幕!

  要是他倒了台,接下来倒霉的,必是自己!

  劝他低调,低调,再低调,为何老是不听?

  想害死我是吧?

  王立的不悦,许显纯全都看在眼里,凑到王立耳边:“厂公,魏公公说了:只要搞死首辅韩爌、次辅钱龙锡,就能顺带搞死侯恂!

  届时,他手上的《千里江山图》,魏公公必会双手奉上!

  而且,他的儿子侯方域……”

  听到《千里江山图》和侯方域的名字,王立有些不淡定了!

  其实,不管他侯恂是不是东林党,王立早就想搞死他了!

  顺带,再搞死他儿子侯方域!

  再顺带,搞到《千里江山图》!

  只可惜,侯恂的屁股非常干净!

  或者说,他非常清廉!

  不论东厂还是西厂,抓不到他的半点把柄!

  就连一百二十多人的“勒索名单”,也没有侯恂的名字!

  所以……

  “没那么容易!”王立摇了摇头,明显不相信许显纯的话:“就算扳倒了韩爌和钱龙锡,也很难扳倒侯恂!”

  “没错,虽不能马上扳倒他,但机会大了许多!

  厂公,你也知道,现在的内阁和兵部,全是东林党人!

  再不打压,必让他们坐大!

  咱们不可不防啊!

  不过,还好!

  孙承宗年纪大了,与世无争,一心扑在辽东,咱们不必动他,也不惧他!

  所以,现在的东林党,只要扳倒了韩爌和钱龙锡,侯恂就孤掌难鸣了!

  届时,咱们随便找几个言官,随便找点鸡毛蒜皮的事整天弹劾,就算搞不死他,也能搞得他心力交瘁,知难而退!”

  细细想来,许显纯的话不无道理!

  对侯恂这样的清廉之人,就该用非常之法!

  唉!

  韩爌,钱龙锡,你俩的倒台只是误伤,千万别怨我啊!

  要怨,就怨自己是东林党!

  但是……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呢?

  魏忠贤这家伙,为何如此猴急?

  若说防止东林党重新抬头,防止东林党重翻旧账,理由不太充分吧?

  东林党人做了首辅和次辅,也没有特别地针对他啊?

  这这家伙,已经“低调”了一两年,为何突然忍不住了?

  嗯,低调!

  朱由检登基之后,他确实很低调!

  上朝的时候,他的党羽很少发言,从不惹人讨厌!

  而且,他的党羽陆续辞去要职,去往南都挂了些虚职,这就更没人针对他!

  南都,南都!

  我去!

  这家伙,竟然在下一盘大棋!

  商税的征收举步维艰,乃是朝臣的反对所致!

  能说得上话的朝臣,几乎全是东林党!

  也就是说,朝中的东林党,正是江南士族的代理人!

  商税征收的重点,或者说工商业最兴旺的地区,正是江南!

  干倒东林党之后,再去征收商税,谁敢说个“不”字?

  这家伙,早就把势力转移到了江南!

  还真是未雨绸缪啊!

  于情于理,于公于私,我都应该帮他一把!

  谁叫自己是阉党呢?

  谁叫自己也想征商税呢?

  谁叫那侯恂,生了个儿子呢?

  不过嘛,此时的阉党,还是应该低调!

  想搞东林党,何须自己动手?

  东林党势大,想搞他们的人多的是!

  魏忠贤这家伙,究竟是大智若愚呢,还是一时糊涂?

  “许大人,如果我没看错,唐世济也是东林党吧?

  既然魏公公想搞东林党,为何将这人举荐到兵部?岂不是自找麻烦?”

  “其实……这件事……只是巧合罢了!

  当初,黄立极任内阁首辅的时候,东林党没现在嚣张吧?

  唐世济被重新启用,也是你的上奏吧?

  魏公公,不过是随口一提!

  没想到,万岁爷还真把唐世济调到了京师!”

  我去!

  还真是这么回事!

  唐世济被调到京师,不仅兑现了十万两银子的“活动费”,还偷偷给自己补增了五万两银子!

  但是,这也不是坏事!

  唐世济虽是东林党,却跟孙承宗一样,并不排挤其他的朝臣!

  而且,他跟温体仁之间,似乎,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既然这样,咱们这群阉党,还是可以隔岸观火!

  在必要的时候,稍稍煽点风就行!

  “许大人,还请转告魏公公:咱们暂时不要出头!

  只需向万岁爷建议,增补几个内阁名单……”

  “哦?增补内阁?”

  许显纯稍加思索,试探着问道:“厂公,你的意思是……让温体仁去出头?”

  “没错!”

  王立淡然一笑,自信地说道:“温体仁和周延儒,早就想进内阁!

  只可惜,前任首辅黄立极辞官之后,万岁爷为了平衡各方势力,采用了抓阄的方式挑选内阁成员;

  韩爌和钱龙锡进入内阁,再升任首辅和次辅,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看他们不顺眼的,除了魏公公之外,就是温体仁和周延儒了!

  这俩家伙,想入内阁想得发疯,想做首辅也想得发疯!

  所以,京师的魏公公应该怎么办,不用我手把手地教他了吧!”

  “果然妙计!属下这就向魏公公汇报!

  厂公,你就静侯佳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