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作者:吃吃汤圆呀      更新:2022-05-13 08:30      字数:3812
  莺莺去松寿堂时就见老夫人沉着脸端坐正堂。

  背后小魏氏得意洋洋睨她、苏珠气鼓鼓看着她,苏环阴恻恻打量着她。

  莺莺不慌不忙,安然行礼:“不知祖母是为着何事唤我来?”

  老夫人示意苏珠:“二丫头,你说。”

  苏珠向前一步,一脸的义愤填膺:“我听苏莺莺的仆人在背后里议论什么侯府婚事,当真是有失管束。”

  跟在后面的绿儿心提了起来。

  那日奶娘从胡嬷嬷那里订制了木器后便得知了侯府婚事,她们几个还在屋里议论过此事。

  难道被人听了墙角告到了老太太这里?

  绿儿的手不自觉攥得紧紧,她不自觉看向了自己娘子。

  莺莺纳闷抬起头:“什么?什么婚事?”

  她眼睛沉澈,在室内如一汪黑水银熠熠发亮,让人直视不得。

  苏环心里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苏珠可不管那么多,气鼓鼓道:“自然是成平侯府的婚事。”

  “哦,是成平侯府的婚事啊。”莺莺应了一句,又歪头问,“成平侯府是什么?”

  怪不得人叫你乡巴佬呢。

  小魏氏嗤笑一声。

  苏环道:“成平侯是朝中一员大将,他家镇守太原府已经有许多年。”

  莺莺“哦”了一声:“那与我苏家何干?”

  “你还装糊涂?!”苏珠恼火了,“成平侯府与我苏家有婚约!你要抢我大姐姐的婚事!”

  正闹将着,忽然听松寿堂外面喧哗。

  大夫人与三夫人齐齐进了来。

  打头的大夫人一脸惶然,跟苏老夫人行完礼后就去捉苏珠:“你胡闹到老夫人这里作甚?”

  苏老夫人却也淡淡:“你们妯娌也且瞧瞧。”

  苏珠躲开了亲娘,继续雄赳赳质问莺莺:“你抢我姐姐的婚事!”

  话一出大夫人一脸懵,三夫人目光微闪。

  莺莺浅笑:“二姐姐说的话我听不懂,我猜,莫非是那日家中长辈们屏退我们小辈谈论之事?”

  随后她抬起眼帘,恭恭敬敬见礼:“祖母。”

  苏老夫人听到现在已经明白了七七八八,脸上有一丝怏怏。

  莺莺又郑重其事向其余两位长辈行礼:“大伯母、三婶母。”

  她脸上多了一丝庄重:“莺莺失考丧妣,二房没有个长辈,是以家中商议大事我是不知道的。”

  “祖母不告诉我,断没有隔房的伯母婶子会绕过自己孩子先来告知我,那么请问各位长辈姐妹,我又如何得知长辈们悄悄商议的大事?”

  诸人大惊。

  大夫人这才明白了自己女儿闯了什么祸,她气得转身去看二娘子。

  苏珠张大了嘴。

  苏环则心里恼怒,这苏莺莺难道又要逃过一劫?

  莺莺不紧不慢:“听二姐姐的意思,似乎有门侯府的婚事要说给大姐姐,可我浑然不知这门婚事,又何谈抢?”

  她三言两语便将苏珠的指控化解得一干二净。

  屋里站着的诸主家以及丫鬟婆子一听也不由得觉得在理。

  “再者——”莺莺轻笑了一声,“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莺莺无父无母,还不是听长辈们的安排,难道我还能越过长辈的安排去与别人定亲不成?”

  这话一说松寿堂忽然格外安静。

  只见阳光从木窗棂穿过,打在黄花梨玫瑰椅上的檀香色仙鹤延年的靠枕上,苏老太太神色有些微松动。

  苏大夫人更是悄悄攥住了帕巾,面露不忍。

  苏老夫人咳嗽一声:“这便是二娘子冤枉了你。”

  苏珠如同泄了气的柿子软塌塌一团。

  小魏氏失望撇撇嘴。

  苏环则将咬紧了一口银牙,没想到这次没害成苏莺莺。

  只不过让她意外的还在后面,苏莺莺又出言:“二姐姐虽然出言质问我,可也是出于姐妹情深嫉恶如仇,只不过我听说二姐姐昨天一早就去舅家了今天才回来,又如何得知什么婚事?莫非有人撺掇?”

  大夫人心里打了个激灵。

  本来想责罚二女儿,此时脸色又多了几份阴沉:好啊,有人拿她的珠儿当枪使?

  苏珠闻言一愣,她不想出卖苏环。

  但还是本能往苏环那里瞥了一眼。

  殊不知那一眼就泄露了许多信息。

  在场的人都瞧在眼里。

  苏环心里恨恨,这个苏珠,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果然老夫人沉声:“环儿,你可背地里挑唆你姐妹闹事?”

  老夫人动怒,余威犹在,苏环被震得跪了下来,忙不迭摇头:“祖母,不是我。”

  “好你个四娘子!”苏珠本来还有几份义气不打算出卖苏环,却没想到苏环先将自己撇清,气从胆中生,“明明是你撺掇我的,你还说与你无关!”

  听到这里堂上诸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魏氏忙跪下求情:“老夫人,四娘子也是心疼大娘子,姐妹情深,看不惯这有人使坏……”

  小魏氏也帮着求情:“祖母,年轻人一时想岔了也是有的。”

  老夫人冷笑一声:“我又没老糊涂。若是自己误会了何不自己出头为大娘子鸣不平?何况三娘子不知道此事又如何让奴仆知道此事?”

  她老人家这些年修身养性不大发怒,此时动了肝火便沉着脸:“四娘子挑唆姐妹,事到临头抵赖,罪加一等,罚没月例银子,抄写《女诫》十遍;二娘子不明真假被人牵着走,罚抄写《女诫》三遍,你们可认罚?”

  二娘子虽然有些不满,但想到四娘子的责罚,心里倒也高兴。

  两人上前领了罚:“孙女知错。”

  老太太却不命诸人散去,反倒叫丫鬟们:“老爷们下衙了唤他们都过来用膳。”

  大老爷和三老爷很快便进了门,皆是一头雾水:“娘?您为何将我们都唤来?”

  苏家老太太老神在在:“老爷子生前与侯府定下的婚事未告知过我到底是哪个孙女。结果府里先闹得天翻地覆。”

  诸人皆是愕然。

  哪有当着女儿家面说她婚事的道理?

  老夫人却不以为然:“既然各房都有怨气,那便开诚布公摊开了说,免得家宅不宁。”

  诸人一想倒也是这个道理。汴京城里小门小户也少不得要将女儿唤来叮嘱婚事,便也应了。

  大老爷与大夫人郑氏对视一眼,先出言:“回母亲的话,大娘子二娘子的事我都有了打算。”

  老夫人瞥他们一眼。

  大房夫人郑氏瘦高个,生得不美,两个女儿却不随她,苏璎端庄可亲,苏珠娇俏刁蛮,可惜无意于掺和此事。

  前几天听老大说国子监有个读书好的秀才预备说给璎儿;老二则是想为她寻摸表兄。

  老夫人嗯了一声,有些不满:“郑氏父亲是国子监监录,算是清贵读书人,她娘家虽然如今官职不显,但有不少读书得力的子侄辈,说不定哪天便能出个有出息的,老太婆我管不着。”

  老夫人这一句话怨气颇大。

  郑氏忙躬身请罪,却只字不提女儿们的婚事,看来是宁可得罪老太太也不愿让步。

  二娘子在后面看得替娘亲不满,可又想到若不是自己闯祸哪里有这一出?当即低下了头。

  轮到三老爷。

  苏三爷正欲出声,却被三夫人轻微拽了拽袖子。

  她下颌微转向苏环。

  苏三爷想想,老爷子并没有说明这门婚事是哪位小娘子的。

  虽然萧家不好得罪,

  但若苏环得了侯府青睐也未尝不可,便不做声。

  苏环顾不得被罚,喜上心头。

  原来父母虽然罚自己,可是真到紧要关头却还是也愿意争取这门婚事。

  老夫人一脸了然:“那侯府的春筵,便由三娘子与四娘子一起去。”

  莺莺垂首。

  她虽然不想沾染这门婚事,可今日闹了这么一出自然要给苏环添些堵。

  “三娘子与四娘子跟我一起去侯府赴宴,这便定下了,可若侯府瞧中了谁,另一个便要规矩退下,你们可省得?”老夫人揉揉太阳穴。

  两人应了声是。

  老夫人正要叫散去,忽听得莺莺道:“祖母,孙女还有一事。”

  “还有何事?”

  就见莺莺向前一脸悲伤:“苏家小辈们都按照王字辈排行,唯有莺莺因在外出生便没有沿用苏家排行,可莺莺心里将姐妹们都当自家人。”

  她说着说着声音低了下去:“我自打来府里对姐妹们亲亲热热,却没想到家人仍旧当我是个外人,居然不问其中蹊跷就指责我,我……”

  她没说话,只拿丝帕压了压微红的眼角。

  一时之间松寿堂安静了下来。

  莺莺便行个大礼:“既然我这般碍着家里人,还请分家,允我自立女户。”

  这话一说满堂皆惊。

  小魏氏瞠目结舌,魏氏捂嘴,就连苏环都心里一惊:女人离了宗亲以后怎么在城里立足,这苏莺莺疯了不成?

  老夫人不满:“这话不能乱说。”

  莺莺不说话,只拿着丝帕泫然欲泣:“莺莺没有父母庇护,处处要自己打算,别说像今天这般姐妹们都知道侯府婚事这种大事,平日里连买个丝线都要拿了赏钱去求大门的小厮相帮,实在是……”

  她说着说着又要哭:“祖母若不愿,莺莺愿去求族老收留进苏家家庙……”

  “好了好了。”老夫人太阳穴又一阵闷痛,“我知道这委屈你了,以后你的用度不再按单人按照房头算,再者以后出行允你十日出门一次。”

  “什么?”小魏氏心里有些不忿,“那叫其他小娘子如何?”

  老夫人一阵气闷,说话便也没好气:“其余几个跟着娘老子十日也能出次门。”

  小魏氏被老夫人当众骂了个没脸,便不再吱声。

  其余大老爷三老爷对这事倒可有可无,按房头才能分几个银子,何况苏莺莺也不过一年就要嫁出去了,犯不着明面得罪侄女。

  是以老夫人便挥挥手:“就这么定下吧。”

  苏环简直要气死,她这一番被训斥,被苏珠恨上,被罚抄写女诫,最后苏莺莺还借着这由头得到了银子和出行权。

  前世的命运走向却一点都没变,苏莺莺还是要跟自己去侯府春筵。

  早知道,她折腾这一趟做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今天临时跟编辑商量签约的事情所以更晚了。本章评论发红包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