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我不是世外仙姝23
作者:任我逍遥游      更新:2022-02-24 11:06      字数:4543
  贾母忍不住满腔的疑惑和怨怒,命王熙凤去把林黛玉召来问话。王熙凤想起林黛玉如今的身份,倒是不敢摆谱,客客气气地来相请。

  林黛玉见王熙凤对她比以往都不同的殷勤态度,淡淡一笑,这是个很有眼色,善机变的女子啊,本事也有,可惜啊,眼界见识太差,心地不正。对她的下场,原本林黛玉是觉着有些惋惜的。但等自己真正身临其境后,这心思便不同了。眼下贾家算计林家,她可是很积极地充当了先锋啊!如果贾家此举能成功,她少不得要分润其中的好处,绝对不无辜!林黛玉如今便是分明地知道她日后会有多凄惨,也生不起半分想拯救的心思了,她只会冷眼旁观,看着最后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随口吩咐雪雁把贾家女眷们请到另外一间小花厅去,林黛玉先行去招呼宫中来使,她早命管家准备好了一只精致的荷包,亲自送到裘太监手中,随行的小内侍也被管家带去喝茶,每人都塞了个大红包,都很欢喜。

  裘太监伸手一捏,那荷包很是轻薄,便知其中是银票,那数额必不会少。他满意地点点头,暗想这林家姑娘很会做事,说不得,她就真能撑起林家呢。也是,若是那单纯无知的女子,哪里能想出这法子来保全自己和林家呢?五岁小儿抱金过市,谁不想来啃一口?听说今天荣国府老太太都亲自带着一家人来了,什么用意,那可瞒不过他裘公公的法眼,呵呵!

  裘太监笑吟吟地叮嘱提点了林家姐弟一番,皇上既然愿意照顾他们,自己当然要和皇上同心同德,表现出善意了。他摸了摸林晨曦的头,语重心长地道:“好孩子,你姐姐可是个有本事有情义的,你要好生听姐姐的话,不辜负你父亲的一片苦心才是,更加要不负皇上的恩典!”

  全程,裘太监都不理会堆着笑脸,立在一边等候的王熙凤,他知道她是贾家的孙媳妇,但那又如何?他是皇上的心腹,皇上的心思他摸得清清的,压根不待见贾家。贾家当年可是支持废太子的,如今,就像三国说书中所说的袁术,不过是冢中枯骨罢了,入不得他的眼。那贤德妃贾元春,在宫中还要讨好他呢,他还需要给她家人脸面么?如果贾家是今日来的那些文臣们,他倒是要客气三分的!

  “晨曦,你去送送裘公公,裘公公慢走!”林黛玉见裘太监要告辞,连忙嘱咐道。

  “琏二嫂,那我们就去翠竹小厅吧。”见裘太监的背影远去,林黛玉才转身对王熙凤道。

  方才的情形王熙凤都看在眼中,心中感触良多,暗中叹息一声。无论待会儿老太太对林黛玉说什么,总之,也改变不了既定的结果了!

  走进翠竹小厅,贾母沉着脸坐在上首,邢王二夫人坐在下首两旁的座位上,她们已等了半日,不耐烦起来。

  “老太太,你找我?”林黛玉缓缓走进门来,神态自若地对着贾母福了福身,又招呼了一声“大舅母”、“二舅母”,便施施然在下首的位子上坐下了:“老太太,劳您久侯了,我刚刚送走了宫里宣旨的公公。”

  王夫人本就失望不悦,等了许久,更是怫然不乐:“大姑娘被晋封为县主了,自然是身份不同往日了,咱们等一等又有什么关系!”

  林黛玉可不在乎她阴阳怪气的,淡淡地回答道:“嗯,那是皇上的恩典,黛玉和林家都铭记在心,感恩戴德!”自己论起身份来,已经在王夫人之上了,压根不需要示弱。

  “好了,二太太!”贾母皱着眉头制止了王夫人,问起林黛玉的话来:“玉儿,皇上赐你父亲谥号,那是身后哀荣。准晨曦入国子监,那是体恤臣子留下的孤儿血脉。只是,为何会晋封你为县主,这没有特殊的原因,可是不会这么做的!”

  王夫人妒恨地望着林黛玉,她的元春,熬了那么些年,才从女史做到妃嫔,出了头。可林黛玉这小小年纪的,啥也没做,就能一步登天,这还有天理么?

  “外祖母,我想,皇上之所以晋封我,既是我父亲的遗泽福报,也有我自身的努力。”林黛玉从容道来。

  “外祖母是知道的,我父亲在辞去巡盐御史的官职时,不愿把历年账上的亏空再留给下一任,不惜变卖了祖产,自己拿出银子来填补上。这并非是分内必须要做的事,亏空的原因,朝廷上下都是心中明白的。所以,我父亲此举,是为国尽力,为君尽忠。当时,皇上并没有大力表彰,但现在看来,皇上都一一记着,不曾忘记呢。父亲去了,这份功劳可不就是换成恩典,落在我身上了么?”—你们贾家,不也是享受了多年的祖先恩泽吗,我为什么不行?

  “至于皇上的恩泽,为什么给我,而不是给晨曦?方才我说了,我也以父亲为榜样,努力做了些好事啊!在江南时,我查阅了古籍,请教老农,再自己研究,琢磨出了‘稻田养鱼’的法子,在林家庄子上实验了后,发现在水源充足的地方,都能推广施行。其实那法子也不是特别高明,用了后,每亩稻子能增收数十斤,再就是放了鱼苗,能收百十斤草鱼罢了。”

  林黛玉说得轻描淡写,听者无不心头一震。这份功劳可实在不算小了,一亩水田就有此收获,农人们就能因此多吃几顿饱饭!再放到天下,积少成多,朝廷又要增加多少田税收?众人顿时对林黛玉刮目相看起来。唉,早知如此,当初不该怠慢了她啊!

  “来到京城后,我又通过钻研,研究出了‘桑基鱼塘’之法,依旧是教授了庄头,在江南庄子上先行实验。成了,那是意外之喜;不成,那损失我林家就自己认下了。虽要再看一两年,才能完全看出结果。但眼下看来,这效果也是不错的。本来我们并没有那么急功近利,但父亲骤然病重,为了给我能多争取一些依靠,就上了奏折,说明了原委。朝廷专门派人去江南查看了,认为我对于农桑大事上,是有功与国的!”

  贾母深吸了一口气。民以食为天,农桑是头等大事,这份功劳拿出去,任何人都否定不了!怪不得皇上舍得晋封林丫头为县主。若不是非亲王嫡女,不得有郡主封号的规矩,林丫头得个郡主的身份,也不是不可能的!

  可惜了!贾母心中叹息道,这功劳若是宝玉立下的,宝玉就能借此得个不低的爵位了!唉,如果敏儿还活着就好了,娘家侄儿总要照应的。林丫头一个女孩子,拿着可不是浪费了!

  唉,贾母又一次后悔了。当初不该因担心受牵累,而选择疏远林家,否则她不由得恨起王夫人来,这个蠢妇啊!

  这当儿,又听见那蠢妇酸溜溜地道:“这样的大功,你父亲竟然没想着分给林晨曦一半吗,否则朝廷也会赏他个爵位的了!哦,也是,林姑爷最是疼你,毕竟是亲生的嘛!”

  林黛玉轻蔑地扫了王夫人一眼:“二舅母可是把人往幽暗处想了!晨曦他是知道的,我和父亲也起过那样的念头,但在和他说起时,晨曦却坚决不肯,他说自己虽小,也是个小男子汉。如今还不能为林家遮风挡雨,就已经很惭愧了,如何还能贪占了姐姐的功劳,那简直是品德败坏!我与父亲见到他这样的态度,很是欣慰,更想着不能欺君,因此就如实禀明了皇上。”

  贾母默然了片刻,终于问到最关心的问题:“皇上圣旨中说,你父亲给皇上上了遗折,要把林家的产业委托给内务府监管,林家的产业你们都不能擅自做主了,这是怎么一回事?林家在京城里只有贾家一门近亲,这是防备着贾家吗?也太让人生气寒心了!”

  她的语气渐渐严厉起来,目光犀利地瞪着林黛玉。

  林黛玉却不为所动,轻轻地点点头:“确实如此,这是我与父亲商量之后的决定。”

  “什么?”贾母没想到林黛玉竟然敢在她面前坦然认下,还毫无惧色,倏地立起来,颤抖地指着她,愤怒地道:“玉儿,你可是我的外孙女,竟然如此对待贾家!你这样不孝,敏儿在九泉之下都不能瞑目的了!”说着,呜呜地哭泣起来。

  众人连忙上前抚慰,一面纷纷指责林黛玉起来,催着林黛玉赶快给老太太赔罪。

  林黛玉端然坐着,语气冷漠:“外祖母误会了。上回琏二嫂来林家,就担忧我年幼,管不好家业。父亲病重时,我们仔细琢磨了这话,觉得也有几分道理。内宅易管,可林家偌大的产业,庄子,铺子,若是主家不亲自打理查账,那些管事的难免会乘机弄鬼。父亲在世时,他们或许不敢。可父亲不在了,就有人会起了坏心思。可父亲又嘱咐我和晨曦闭门守孝读书,那就不能抛头露面地去与之争执。”

  “那你们为什么不让贾家相助,你琏二哥就是管理外务的,专门打理贾家产业。”贾母冷笑道:“想来是怕咱们贾家会吞没了你林家的家财吧?”

  难道你们不是打着这个主意?林黛玉心中冷笑,面上依旧平静地道:“亲戚之间守望相助也是本分,若是一月两月的,我就不客气地开口了。可这最少也要好几年,怎么能劳烦呢?亲戚之间,也该有分寸才是!”

  暗暗地讽刺了一句,林黛玉继续道:“正苦恼之际,皇上派人来赐下药材。我与父亲忽然想到,如今内务府经由忠惠亲王整顿后,已气象不同。若有那心怀不轨的下人,敢欺瞒幼主,但在皇家面前却是万万不敢放肆的。因此,不如请皇上赐个恩典,由内务府每年帮着监管那些产业。这样,那些管事自然就循规蹈矩了。”

  这是林黛玉想起的法子,拉起内务府的大旗作虎皮,来震慑众魁魅魍魉。当然,也不能白白使唤了,每年林家要从收益中拿出一部分来献给内廷。

  “外祖母,我说句实话,您别见怪。贾家的管事们,也不是很清白的,听说他们也从贾家产业中混蒙了不少,您的心腹赖家,她家的大宅子比起我林家还要体面。”——再刺一刺贾母,看你们贾家都要被奴才们捞空着,还要帮着我林家管家?

  贾母被堵得说不出话来,脸色铁青。王熙凤心中一滞,贾家体面些的奴才哪个能干净,她们夫妻管着家,怎么会不知道?只是,这些人后面,都是有依仗的,她也轻易招惹不得,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太出格了就好。

  这些下人中,自然是赖家最体面,也是赖家捞得最多。可赖嬷嬷,那是伺候了贾母数十年的心腹陪房,赖大、赖二,那是宁荣两府里的大管家,她也奈何不得!

  幸好,林黛玉直接点出了赖家的名,众人忌惮着老太太,也不能怪着自己了。王熙凤又庆幸地松了口气。

  “解决了下人的问题,我父亲又担心起了我们姐弟年幼无知,会被人欺骗了,购下不该添置的产业;或是胡乱挥霍了。他说为官多年,这样的情形可没少见,多少富家子弟,甚至有些官宦之家,家主去世后,孤儿寡母手中的资产没几年,就消减了大半。”林黛玉叹道:“这真是父母为儿女操心,万般放不下啊!”

  “哪怕为了父亲安心走呢,那也要想着法子来解决他的忧虑。正巧,父亲的在东南做官的一位同年来京城述职,来府中探病时,他提到了海外有富贵人家,子弟没有经营家业之能,又怕日后他们会耗尽家业,潦倒落魄,父母只好把家业交给有信誉能力的专门人等打理,但在此期间,那子女是不能自己支配产业,只能每年领取足够生活的钱财度日。此谓信托,在海外施行的效果不错,年限可长可短,他建议我父亲不妨仿效一二。”

  “父亲他深思之后,决定一事不烦二主。皇上派人来安慰他时,就提出请内务府在六年之中,林家的产业由他们监管着,我们姐弟也不得动用,每年从收益中,拨给一万五千两银子来给我们生活,其余的和我们商议了,再去置办产业,才是安稳长远之道。反正我们日常吃的菜蔬果品、鸡鸭鱼肉,都由庄子上送来,不必花费。我们姐弟二人,下人也没那么多,一万五千两银子生活得已是十分丰足了!手中没有那么多银子,也正好安静地闭门守孝,让晨曦一门心思地读书。”林黛玉娓娓道来,眼见众人听到此处,脸上满是失望之色,心中快意地一笑。

  作者有话要说:就是这六年,林家产业动用不了,贾家人算盘落空。六年后,贾家也早抄家了。感谢在2021-12-1100:02:36~2021-12-1200:01:5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云100瓶;华丽丽的大爷10瓶;不加糖的白开水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