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我不是世外仙姝12
作者:任我逍遥游      更新:2022-02-24 11:05      字数:4205
  谁知,林黛玉却是个棒槌,完全没有顺水推舟的意思。只见她脸上显出疑惑的神色,不解地回答道:“自然是不应该一样啊,兰儿是二舅舅的嫡长孙啊”—而你贾宝玉,只是个嫡次子,在大家族中的地位本是比不上贾兰的。这话她虽没说出口,在场的大多数人却对其中的意思心领神会。继而,大家又不由地想到了贾赦和贾政兄弟俩的尊卑倒置,倒吸了口凉气,满堂上鸦雀无声,气氛顿时凝滞起来。

  贾母和王夫人满心不悦,邢夫人和李纨纵然欢喜,也不敢稍微面上露出形状来。王熙凤却是心情复杂,贾琏的那份礼物已送到了她院子里了,比起贾兰的,又要高上一等。林家确实是恪守礼仪的规矩人家,林黛玉也算无意中替自家出了一回头。可是,就算心中感激,她也不能明目张胆地称赞林黛玉,她知道这会子老太太和太太见贾宝玉受到慢待,必是怒了。这林家妹妹,怎的这等不懂进退,何必那么明晃晃地惹恼自己的外祖母和舅母,那又能得到什么好,难道林家当真要和贾家决裂了么?

  林黛玉当真是抱着这样的心思的,若是贾母今日能在大怒之下,愤而不认她了,贾家和林家从此桥归桥路归路,那可是喜从天降,求之不得。但可惜,只怕是做不到的。但她们既然想打着自己的主意,她回报一二,让她们也受点憋屈,不是应该的么?她可是恪守礼节的人哪,做的事,说的话,都是符合道理的,挑剔不出错处来。所以,贾老太君,二太太,心里再气得厉害,也只能强颜欢笑,粉饰着这可笑的亲情关系。

  嗯,就喜欢看这幅看不惯我,又拿我没法的样子!

  贾宝玉倒是不怎么在意这些俗事,对这个答案也没什么反应,他又兴致勃勃地问起来:“请问林妹妹和林弟弟尊名?”

  林黛玉回答后。贾宝玉又问道:“林妹妹表字是什么?”

  这又要走原剧情了么,“无字。”林黛玉淡淡地道。

  “那我送妹妹一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好。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妹妹”贾宝玉笑道。

  “二表哥,”林黛玉厉声打断了他的话,语气中透着不悦:“女子的表字除了父亲,只有未来的夫君可以取!”言下之意,你哪里有这资格?

  众人心中一滞,王夫人的面色已经有些不好看了,贾宝玉泱泱地笑了笑,他在美女面前着实脾气很好,被怼了也不生气,又问道:“妹妹有玉没有?”

  重头戏来了,那明晃晃地就是在炫耀啊,就像现代土豪对妹子说:来,上我的劳斯莱斯,我带你去我的家里逛逛。那房子很好找的,就在故宫边上。我站在家里的大露台上,俯视着故宫,能看得一清二楚!

  不过,贾宝玉的逼格更要高一些,衔玉而生啊,那可不是人间的俗物,简直也不比神仙踏着五彩祥云从天而降逊色多少了。这样的奇迹,怎么不会让贾母等人认为他是有大造化的,从而把贾家兴旺发达的憧憬寄托在他身上,爱他如宝似玉。只可惜,最后却是黄粱一梦,人家补天石只是来红尘走一遭儿的,怎么会沾惹人间这些凡人俗事?

  “听说宝二哥哥是衔玉而生的,那玉是什么样的,可否给我一观?”林黛玉不直接回答,只笑着询问道。

  贾宝玉一听,正合心意,连忙从颈子上摘下来,郑重地递给林黛玉。林黛玉接过托在掌心细看,只见那玉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看起来确实是有几分神奇。

  林黛玉不由赞叹道:“果然是块好玉啊!”

  听到这话,贾母脸色开始和缓起来,王夫人暗中嗤笑了一声,面上流露出一丝骄傲。贾宝玉被极美丽的妹妹夸奖,更是心花怒放,眼睛都在发亮。众人也松了口气。

  下一刻,就见林黛玉拿起这块玉放在唇边,上上下下地比划了一番。这是在做什么,众人又疑惑起来。

  “林姑娘,你小心些,可别把那玉摔了!”王夫人失声道。

  林黛玉浅笑着把这通灵宝玉小心地递还给贾宝玉,还特意地问了一句:“宝二哥哥,你出生时,那玉是含在嘴里的,还是握在手上的?”

  贾宝玉有些纳闷地回答:“是含在嘴里的啊,怎么了?”

  “哦,只是问问而已。”林黛玉嫣然一笑,意味深长地道:“宝二哥哥真是天赋异禀!”

  众人一愣,目光不由地在林黛玉的樱桃小口和那通灵宝玉上来回逡巡,心中也随之生出了些疑惑。是啊,贾宝玉初生下来,那嘴总要比林黛玉的要小一些吧,若是衔玉而生,那不得把小婴儿的嘴都涨破了啊!那其中是什么缘故呢,大家心中一个激灵,各自生出了些猜测。

  “林姑娘,那是通灵宝玉,本就是大小随意,变化无穷,岂能以凡物来论断!”王夫人的脸沉了下来,再维持不住那和蔼的面目。贾宝玉就是她的逆鳞,此刻被林黛玉一再触及,她哪里能忍?

  “那是我孤陋寡闻了。”林黛玉淡淡一笑,口头上说了这么一句就罢了,而且神情自若,丝毫没有惶恐之色,更没有道歉的意思,那模样看得王夫人眼中直冒火。

  林晨曦眼见着气氛紧张,担心贾家人会对林黛玉不利,于是主动和贾宝玉说起话来,谈论起经书学问的话题来。

  贾宝玉态度和蔼,但神情之间却有些不以为然。过了片刻,贾政的小厮来请林晨曦去书房相见。待林晨曦告辞而去后,贾宝玉忍不住与林黛玉说话,言辞中的意思是林弟弟还那么小,何必逼着他读那些无趣的经义文章,压抑了他的天性,今日他那般灵慧,日后若是养成了禄蠹,却不是可惜了!

  林黛玉心中微微一叹。书中,贾宝玉厌恶仕途经济,功名利禄,不愿意与贾雨村之流同流合污,向往心灵的自由,这并不是错的。只是,浊世中难以容纳自由魂,而他,却没有足够的能力独立地生活,更别提为他素日亲密的姐姐妹妹撑起一片天空来了。所以,一旦贾家这棵大树倒下,他这养在温室里的娇花很快就被风打雨吹去,最后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委实可悲可叹!

  “宝二哥哥,林家人丁稀薄,父亲如今只有我和晨曦两个孩子。晨曦身上担负的是传承光大林家的重任,他上进明理,自己主动勤奋读书,我们还时常劝说,让他不要太辛苦了。”林黛玉正色道:“并没有人逼迫他,只是他以前也经历过冷暖,知道生活不易。而林家并无世爵可以继承,若是混吃等死,再有两代人,也就会败落下去了。他不能立起来,日后我这个姐姐就无人依仗。再有,我父亲是探花郎,他也以父亲为榜样,憧憬着能像父亲一般有为。”

  —贾宝玉啊,你自己醒醒吧,荣国府的袭爵人也不是你啊,你有什么资格懈怠!但凡你在抄家前能得个功名,都不用状元探花,二甲进士就足够了。你并没犯下实际罪行,好歹还可以用功名赎罪,贾家三春是进士的姐妹,也不会落到那番境遇。进士们不说多么豪富,过过小康生活断无问题的!

  “再说了,宝二哥哥,便是不喜欢经义文章,要为了科举考试,也要忍耐着些不是么?哪里有人能完全由着自己性子来呢!若说做官出仕,就是禄蠹,那岂不是说,我父亲、舅舅,还有外祖父,都是禄蠹么?这话恕我不能赞同!”林黛玉说得义正辞严。

  “”贾宝玉一时没有理由反驳,呐呐地无言以对。

  正在有些尴尬,又有些不甘的时候,贾政又遣小厮来叫贾宝玉去拜见林如海,贾宝玉带着些惶然地跟着小厮去了。

  贾宝玉的身影消失在花厅门外,林黛玉转头对着贾母,神情肃然:“外祖母,宝二哥哥衔玉而生,这是大造化,但此事却是不能大张旗鼓宣传的。”—和你分析明白,日后别再口口声声地夸耀宝玉如何不凡了,更别想打自己的主意。

  贾母脸色一变:“这是如何说?”

  林黛玉轻声道:“外祖母,我看了史书上都道,历朝历代有些贵人在出生时都会有异象,比如刘裕是神光照耀,隋文帝一生下来,仙气环绕,紫气冲天;汉武帝的母亲怀胎时梦见日月入怀”;汉高祖的母亲更是梦与神龙而交宝二哥哥”她轻叹一声,不再言语。

  贾母心中猛地一跳,顿时变了脸色,无力地软在椅子上。林黛玉所说的几人,可都是皇帝啊!衔玉而生,玉啊,尤其是通灵宝玉,岂是凡品,那象征着什么啊!若从小门小户的流出这说法,那说不得人家会当成个笑话。可是贾家,却是赫赫扬扬的国公府,皇上会不会忌惮宝玉?以前贾母深为自己丈夫死后,贾家再无人能掌握兵权,甚至只有贾政一人出仕,当的还是个闲职而遗憾,此刻却觉得祸福相依。宝玉能安然无事,怕是因为皇上再不把贾家看在眼中,也没有留意到这样的说法。

  “这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王夫人心中虽也有些慌乱,但涉及到贾宝玉,她哪里肯让这些话对他不利,,不悦地道:“这可是盛世才有的吉兆,说明天子圣明!皇上只会欢喜,否则哪里还会给咱们家那样大的恩典,晋封元春为贤德妃?”

  “哼,皇上何其英明,自然能识别愚,哪家富贵人家里,没有小人诋毁,只不在意她们就好!”

  王夫人这话指桑骂槐的,林黛玉也不反驳,淡淡地道:“舅母好见识!”

  “好了,玉儿的话也有道理。”贾母摇头叹道:“毕竟也要防着小人生出坏心来,日后还是不要对外传扬这话了,淡一淡也好!”

  虽然这样说,但贾母的精神明显也低落了不少,心里沉重,一时间,也没有了之前那般心气了,只说些家常事。

  在贾政的小书房里,贾宝玉恭敬地站着,在他父亲恨铁不成钢的凌厉目光中,浑身不自在。他低着头,不敢看贾政铁青的脸色。

  贾政原是想着,妹夫如今是国子监的司业,在国子监的地位官职仅次于祭酒,能不能运作一下,把贾宝玉和贾兰也收进去附学。当然,这件事有些难办,妹夫也是上任不久,自己还是很通情达理的。那么,让宝玉拜妹夫为师,那总是可以的吧?

  抱着这个目的,贾政先请来林晨曦相见,林晨曦比着宝玉要小了几岁,却是举止很像模像样,贾政考教起他的学问,发现他学过的书都温得挺熟,解文也透彻,让贾政赞叹不已,心中想让林如海收贾宝玉入门下的念头更加热切。这不仅仅是为了求学,有个做国子监司业,探花郎的先生,日后贾宝玉在士林中自然会聚拢不少人脉。勋贵,尤其像贾家这样的武勋转向是很不易的,文官们都不爱和他们往来。这些年,他因恩荫授官,就是工部这样还算讲究实在的地方,也是被暗暗鄙视的。这些,他都心知肚明,憋屈不已。

  前些年,贾家还兴盛的时候,他就给嫡长子贾珠定下家中并不如何显赫富贵的李纨为妻,不就是看中了李家是书香门第,李纨的父亲是金陵国子监的祭酒么?论起来,金陵国子监无论声势人脉,哪里比得上京城国子监?可惜啊,贾珠却是寿数不久,读书用功熬干了身体,一病去了,让他伤痛不已。

  现在,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贾宝玉身上,身为父亲,他要尽量为他创造条件,让他的路更平坦顺畅一些。于是,他兴冲冲地命人把贾宝玉召来,也是想展示给林如海看看,宝玉还是个很有灵气的聪慧孩子,不会让他失望的,无论是为门下弟子,还是为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