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穷苦的现实!
作者:尘万骨      更新:2022-05-11 22:16      字数:2366
  马车在山路上一路颠簸,很快一座村落就出现在了陈河的眼前。

  “老爷,前面就是二里沟了,你看....”

  车帘外响起马夫讨要车钱的声音响起。

  “再往前走走。”

  陈河点了点头,随手从身上拿出一吊铜钱丢给车帘外的马夫。

  “得嘞。”

  马夫接过钱,脸上顿时露出笑容,抽动着马鞭向着赶着马车继续向着远处的村落走去。

  目光却不自觉的望向陈河身后堆积的木头块子。

  心底也觉得奇怪。

  这雇主穿着锦衣看似富贵,回乡不带些城里的好东西,反而尽带些木头疙瘩。

  也不知道有什么用。

  这些木头疙瘩不是别的东西。

  正是陈河找人定制的珍妮机纺车的零件。

  只等着回家拼起来就能用了。

  现在是荒年,地里欠收,粮食的价格比往年都高了不少,以他身上的银子虽然还是能买不少,但是建酒坊,盖酒窖,再加上请工人就要不少钱。

  他手上虽然有三百两,但是想盖一间成规模的酒坊完全不够。

  所以只能从利润低点的纺织先做起。

  对于这一点,陈河自己也不急,反正他还年轻有的是时间积累。

  二里沟是康王镇下的一个小村子,地处山区,人头不多,整个村子里面满打满算也就百十户人家,再加上这几年地里收成不好,出去逃荒的人也走了不少,到现在也就剩下了几十户人家。

  随着马车进入村子。

  站在村口聊天的人们纷纷往这边看。

  二里沟穷,再加上外面来的人少。

  一年到头,除了地租家收租的马车,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辆。

  几个光着屁股的小孩,没心没肺的追着马车到处跑。

  村里的大人却一副见了鬼的样子,见着马车向着村子过来了,一个个拎起凳子赶紧跑。

  今年是荒年,地里的收成本就不好。

  现在村子里面来马车了,可不就是要收租了嘛。

  自己都吃不饱了。

  哪里有粮食交佃租?

  马夫也没在意,他是城里车行的伙计。

  这些年,跟着雇主不说走南闯北,但是也去过不少地方。

  这种逃租的场景他见多了。

  抽动着马鞭,没搭理路人,继续按照陈河指定的方向赶去。

  “啪啪啪啪!”

  马鞭轻扬。

  黑色的高头大马拉动着马车速度极快,很快就进了村子里面。

  等到了一间木制栅栏围成的小院前,马夫才拉动着缰绳缓缓停下。

  现在是中午,正是吃饭的时间。

  小院里面飘来一阵诱人的米香。

  这年头穷的都揭不开锅了。

  吃得起米的人在这样一个小村子里面可不多见。

  “老爷到了。”

  马夫随手从身后的包裹里面取出两个杂粮窝窝,放嘴里啃啃,算是垫肚子了。

  没办法。

  他们穷,下等人,吃不起地主老爷家才吃得起的白米,又都是丢了土地的穷苦人,只能靠给人赶车赚点苦力钱。

  能吃到点杂粮窝窝已经算是不错的口食了。

  “嗯。”

  陈河点头,从车厢里面探出脑袋,看着眼前生活了二十多年熟悉的小院半塌的草房。

  心底多了那丝杂乱也似乎平静了许多。

  跳下马车,冲着小院里面喊道:“娘,我回来了。”

  伴随着陈河的声音响起。

  小院里面一阵混乱。

  陈河的大哥陈大江端着碗,撒着草鞋急急忙忙的从草屋的正堂里面跑出来。

  一见到站在马车前面的陈河。

  陈大江顿时愣住了。

  哐当一声!

  手里的陶碗掉在了地上,白花花的大米撒了一地。

  揉了揉眼,一脸见鬼的看着陈河:“二狗,你回来了?”

  二狗是陈河的小名。

  小时候陈河经常生病,按照村里老人的说法贱名好养活,陈河他娘也就给陈河取了一个贱名。

  陈大江顾不上出来迎陈河,回过神来赶紧对着身后的草屋,喊道:“娘,二狗回来了!”

  伴随着陈大江的话音落下,身后的草屋里面,顿时响起一阵急促的声音:“二狗,回来了?二狗回来了?”

  陈河的老娘跌跌撞撞的从草堂里面跑出来,身旁还跟随着两个衣衫褴褛的年纪约莫七八岁的稚童。

  陈河的侄子。

  两个侄子一边扶着陈河的老娘,一边扯着稚嫩的嗓音焦急的喊道:“奶奶,台阶,”

  但陈河的老娘却不顾上这些,跌跌撞撞的跑向陈河,好几次差点摔倒。

  伸出满是老茧的双手,颤颤巍巍的摸着陈河的脸,浑浊的眼眸里面尽是泪花:“儿啊,给娘看看瘦了没。”

  摸着摸着,老娘满是泪水的脸上突然露出笑容:“没瘦,没瘦。”

  又拉起陈河的手,急切的问道:“儿啊,在叶家受委屈了吗?给娘说说.....”

  “是娘对不起你,是娘害了你。”

  老娘声音颤抖,颤颤巍巍的摸着陈河的脸,满是风霜的脸上早已泪流满面。

  看着眼前年纪和张茹相差不了多少,但看起来却远远比张茹还要苍老十几岁的老娘,陈河鼻尖一酸,强忍着心底的悲痛,握住依旧停留在他脸上的那双满是老茧的双手,声音沙哑道:“娘,我没事,我很好。”

  抬起头抑制住不受控制的要流下来的泪水。

  嫂子赵琴也跟着出来了,但是却没有靠近陈河。

  站在远处,悄悄的拉过陈大江:“你弟弟怎么回来了?”

  陈大江回过神瞥了陈河一眼,小声道:“我怎么知道。”

  “我告诉你啊,咱们家的粮食就那么多,你弟弟回来又多了一张嘴,这事你想办法给我解决。”

  赵琴扯着陈大江耳朵小声说道。

  “你这女人怎么那么多事。”

  陈大江瞪了赵琴一眼,不满的抱怨道。

  陈河当初被张寡妇领走的时候,他就有些不高兴。

  陈河虽然傻,但怎么说也是他一母同胞弟弟。

  “我不管。”

  赵琴撒泼,“张寡妇带来的那半担大米,就够咱家吃半个月的,现在多了一张嘴,你告诉吃完了,你两个儿子吃什么?”

  “也跟着咱们吃野菜?”

  赵琴小声的嘀咕道。

  这几年年年闹荒年,地里收的粮食根本不够吃,就是野菜都吃了上顿没了下顿。

  一家人都靠着清水嚯嚯过日子。

  这几天也就靠着张寡妇带来的半担白米才吃了几顿好的。

  “闭嘴!”

  陈大江脸上阴晴不定的瞪了赵琴一眼,“我想办法。”

  “你想个屁办法,我告诉你赶紧给我把你弟弟送回去,不然咱家可养不起。”

  赵琴毫不退让,小声的喊道。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

  陈大江不耐烦的摆了摆手,不搭理赵琴,向着陈河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