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万里江山一片红
作者:苍山月      更新:2022-05-11 09:02      字数:3418
  天下。

  在读书人的文章里,在君王的指点间......

  若非真正到古北关走一遭,看一遭,唐奕可能也会一直觉得,天下也只不过是谈笑间运筹帷幄的那个“天下”罢了。

  直到现在他才明白,他心里的那个所谓“天下”——

  轻了。

  ......

  关内,五万马尸毙匐遍野。

  关下,三千阎王营魂陨。

  关外,五百黑骑力竭而亡,临风北望!

  而举头千尺的孤庙之中,还有一位七十年前的杨家老将,亦把一腔热血散在这片——天下!

  ......

  天下。

  汉人的哪一寸“天下”不是用血与火铸就!?

  天下。

  那是融在英雄的热血里,烙在汉家儿郎的灵魂中,亦应该刻在每一位英魂的墓志铭上的天下。

  天下。

  唐奕眼中血色长天、白骨铺就的天下。

  ......

  ——————

  “杨怀玉...”

  唐奕凝视着脚下黄土,这片申屠鸣良为汉家争回来的“天下”。

  “命人擎旗南下,将燕云复宋之讯,告于天下!”

  ......

  说着,唐奕回望古北关。关城之上,大宋龙旗历烽火而不化,迎攻伐而不倒,临风依旧、飞扬依旧!

  “把御赐龙旗,插上杨公祠。”

  “老令公在天有灵,当与天下同贺!”

  ......

  杨文广、杨怀玉父子闻声,登时眼中精光爆射。

  七十年,杨家先祖战死异国七十余载。如今,当年的“异国”终于归宋!

  杨怀玉激动道:“我去!”

  不想,王德用望着古北峰上的孤庙出神,插话道:“老夫亲自去。”

  杨怀玉一怔,望了父亲一眼,这事当然是杨家子孙来做才是正理。却见杨文广缓缓摇头,紧跟着步履有些蹒跚的老将军缓缓而去。

  “杨家小子!”

  王德用一边缓行向前,一边唤道。

  “找些酒来,我要与杨老令公......”

  “对饮。”

  老将军八十岁高龄,刚历一昼夜的血战,如今那口气一散,整个人都萎靡了起来。

  唐奕有点不放心,急忙跟了过去。

  但是,许是心中一股执念,王德用坚持不要人搀扶,甚至亲自爬上半城,亲手取下宋旗。

  然后,挺胸抬头、面容整肃,正如他当年初披战袍之时一般虔诚。

  枯枝一般的大手擎着大宋龙旗,浑浊的老目放出光华,沉步拾级,直上古北峰!

  ......

  峰顶之上,杨公祠居高北守,陈列依然。

  不同的是,今次,是在大宋的土地上,由大宋的人祭奠大宋的英雄!

  ......

  把大宋龙旗插在堂前,王德用直接在杨公像前盘膝而坐。

  “杨老将军在上,王超之子德用,接您回家了!”

  ......

  杨业战死燕云之时,王德用只有七岁。他记忆中的杨无敌,也只在蒙童之时,杨业回京与其父的几场家宴。

  但是,正如赵德刚临行之前所说,那个年代,太祖、太宗、杨业、曹彬、潘美、石守信、王超......大宋朝气昂扬、傲视天下。

  每一天都有希望,每个人都有斗志,那是他们这些老臣最最向往的时代。

  ......

  浊酒泼洒给杨公敬上,王德用抱着酒坛痛饮一口。

  “杨老将军在峰上当是看到了吧?”

  “关下一战,汉家儿郎没有输了胆气,咱们大宋又活了!”

  ......

  杨公坐像当然不能回应王德用,一成不变地平视前方。

  但是,那无波无澜的面庞似乎......

  似乎,在笑。

  再饮一口浊酒,王德用大笑后指:

  “看看吧!”

  “看看这些后辈,不输当年啊。”

  “您在天有灵,英魂可慰了!”

  ......

  唐奕与杨家父子、狄青等人站在王德用身后,听着老将军的自语。

  不...那不是自语,而是......

  那个时代的对话!

  .....

  ——————————

  白沟河以北。

  蜿蜒官道黄尘弥漫,三骑并进,一路向南。

  血甲、伤兵、长路、飞骑!

  还有三骑手中,举得笔直的,三面——大红龙旗!!

  ......

  白沟河以南。

  大宋军卒照常寻边,狄帅虽已北进,然这里还是大宋的边境。燕云的消息一日不回,他们就还要在这里寻守一天。

  蓦的,眼尖的边卒猛然望见对岸有三匹飞骑奔来,高举的红旗格外刺眼。

  “红旗!”兵卒激动大吼。

  “是红旗......”

  红旗南下,代表燕云复宋了。

  一队边卒登时面色潮红,激动莫名。

  白沟河,再不是边境!

  待三骑过河,寻边守卒立时打马跟上,随着红旗向南狂奔。

  ......

  雄州城上,王守忠翘首北望,隐约间,宋燕大道飞马急来。

  红旗......

  不知为何,看到红旗烈烈的那一刻,这位殿前司大将眼眸竟瞬间湿润。

  “传我将令,昭告全城,燕云复宋!”

  ......

  大红龙旗由远及近,眨眼冲入雄州城门。

  “前方捷报,燕云复宋!”

  ......

  “燕云复宋!”

  雄州守军一伍旗手手擎红旗,一边紧跟三骑狂奔,一边沿街大喝,昭告全城。

  百姓闻之,稍有错愕,随之眼见正道上红旗飞扬,瞬间沸腾。

  燕云?复宋?我汉家的地,又回来了!?

  好事者无不奔走相告,复传喜报。有甚者,更是效仿传报骑兵,高举红旗摇曳全城。没有红旗亦是不妨,红衣、红被套,只要应景,尽数取出高挂。

  只是片刻,雄州上下即被红色所染,满城尽是欢腾雀跃。

  ......

  而那三骑高擎红旗,北门入城,南门冲出,一刻不停,继续南下。

  ......

  真定城上,眼见红旗在望,立时于城头高悬血色龙旗呼应。霎时间,州府、东西两市、府街正道,无数面同色龙旗烈烈飞扬。

  早就等侯多时的一队旗手,迎着红旗,迎着燕云复宋的捷报,飞马跟骑!

  ......

  邢州。

  相州。

  大名府......

  三骑所过,无不被染成红色!

  同时,以宋燕大道为轴,燕云复宋、红旗南下的消息以惊人的速度向四方扩散。

  大宋由北而南,万民欢腾,万里江山红旗飞扬!!

  ......

  开封城中,繁华依旧,守城禁军无不凝神北望。

  那边,数千骑士马蹄震地,神彩熠熠,每个人手中都擎着一面大红龙旗。

  旗海招展,拱卫三骑直临京师。

  封丘门前,各州护旗卫队勒马立定,不得入城。

  而那三骑也在城门前分开,一骑继续南下,两骑飞驰不停。

  马行街。

  东华门......所过之处,尽是蹄急马嘶。血色长旗飘荡长街。

  终于,皇城正前,宣德门外,擎旗之人勒马停下。

  翻身、下马,长旗矗地!

  一身战甲残痕累累,一脸血污掩去真容,唯额头的金印,熠熠生辉....

  曹觉,擎旗傲立,抬眼看,宣德楼上,大宋天家亦是一身大红龙袍,眼神热切地等着他的答案。

  狠咽了一口唾沫,润润发干的喉咙,猛然提气,狂声大吼:

  “汉土归一!”

  “燕云复宋!!”

  ......

  ——————

  回山。

  杜衍安详地躺在院子里的一张躺椅上,看着山下

  这里风景甚好,不但可以把整个观澜书院看得真切,连山下的街市,远处的码头,亦可尽收。

  范仲淹坐在他身边陪着。

  “外面风大,世昌还是进去歇息吧。”

  杜衍微笑着摇了摇头,“再等等...”

  范仲淹轻笑,“世昌不够豁达啊.”

  “看与不看,有何分别?图增嗔恶尔。”

  杜衍依就看着山下的方向舍不得眨眼。

  “心有不甘啊......”

  范仲淹玩笑道:“是要下地狱的哦。”

  “......”

  杜师父却是不再答了....

  老目之中仿佛看见码头上冲出一员兵将,手中红旗烈烈!刺得老人双目泛起泪光。

  杜师父笑了,笑得满足,笑得释然。

  “值得啊......”

  说完,缓缓闭目,留给这世间最后的一个表情......

  就是那抹满足的笑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