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柳才人
作者:半枝焦焦      更新:2022-05-10 11:58      字数:2066
  那太监回冷宫后,康宁已经离开,只将遇到沈知妤一事禀报了柳才人,柳才人骂了两句,又问太监是否确定沈知妤并没有看清他的脸,太监约莫着说了没有,只是心中并不确定。

  主仆二人心惊胆战了两天,也没敢给宫外的康宁传递什么消息,几日过去,发现外头风平浪静,并无人察觉太监私出冷宫,便也渐渐放下心来。

  初五康宁又进了宫,柳才人将信物给了她,母女二人深谈许久。

  按理,即便康宁身为公主又是柳才人的亲女儿,没有允许也不得随意进出冷宫探望,只是母女二人在宫中似乎真成了隐形人一般,康宁去冷宫竟也没人拦。

  柳才人给康宁的人手是她嫁给光晏帝之前,柳家的上一任家主,也就是柳才人的父亲留给她的,就连柳家现任家主都不知晓有这波人的存在。

  眼看要过了宫门落锁的时间,康宁不舍地跟柳才人道别,将信物紧紧藏在怀中,握着柳才人的手,“女儿过几日便再来探望。”

  柳才人抚了抚康宁的发髻,道了声“回去吧”,然后目送康宁离开。

  贴身太监王工点了盆新炭进来,又端来了晚膳,躬身扶着柳才人坐下,道:

  “娘娘就这般把人全交给公主了?”

  “本宫一朝失势,几与宫外断了所有联系,倒不如给康宁傍身,只要康宁好好的,本宫总有一天会离开这里。”

  柳才人再糊涂也知道柳家没有翻身之地了,依靠柳家还不如依靠女儿。更何况,自从上回她的兄长将所有罪责都推到她身上后,她便也已对柳家死了心。

  王工小心地盛着汤,安慰道:“陛下还是太子时,娘娘可是第一个进东宫的,公主又是陛下的长女,意义毕竟不同,怎么会让娘娘一直待在冷宫呢?”

  这种话柳才人已经已经听了很多年了,起初她也是这么认为的。当年的自己多风光啊,还是太子的光晏帝选妃,只有她入了光晏帝的眼,虽只是个太子良娣,可是那时候的东宫只有自己一个女人,即便两个人的感情只能说是相敬如宾,可她也知足得很。

  就在她以为自己终有一日能成为太子妃之时,东宫又进了另一个女人。

  贤妃,当年不过是个五品小官之女,不知使了什么狐媚手段进了东宫,夺了独属于她一人的光晏帝。不过,她并没有把当时只是个小小太子昭训的贤妃放在眼里,因为她看得出来,光晏帝看贤妃的眼神与看她没什么区别。

  小官之女,又是小小的昭训,再怎样也越不过她的。尤其是看贤妃和她一样,只生了个女儿时,她更放心了。

  就这样过了五年,她早就意识到当年还是太子的光晏帝心里只有朝堂与百姓,于男女情爱并无多大的心思。如果就这样也好,她得不到的,贤妃也得不到,没有任何一个女人得到,她可以接受。

  可是,明婉出现了。

  明婉这个贱人,夺走了她的太子妃之位不说,尚未入东宫之时便得到了光晏帝的所有偏爱,之后更是盛宠不衰。她没有的地位,明婉有,她没有的恩宠,明婉有,她没有的儿子,明婉成为太子妃的第二年便有了。

  她不明白,论家世相貌,她哪里不如明婉,她还是光晏帝的第一个女人,给他生下了第一个孩子啊。为什么她得不到的,明婉轻而易举便得到了。就连一向严厉的沈太后都对明婉和颜悦色,赞不绝口。

  她不懂,真的不懂。

  明婉入宫后,光晏帝再也没有召她侍寝过,一年又一年,她知道自己被嫉妒折磨得越来越面目全非,可是她控制不住。

  后来,光晏帝登基,明婉成了皇后,而她只是柳妃,连封号都只是随意地用了她的姓而已,不过没关系,那个如同透明人一般的林昭训也只得了林昭仪的封号罢了。

  可最叫她疯狂的是,林昭仪竟再次有孕了,还诞下了一个皇子!

  陛下不是只宠明婉的吗,不是眼中只有皇后吗,不是不愿宠幸后宫其他女人吗,为什么林昭仪能有孕,为什么林昭仪也能诞下皇子,还晋为贤妃!

  就因为贤妃早就唯明婉马首是瞻,甚至让自己的女儿也天天往明婉那里凑吗?

  那个贱人,真是会使手段啊,表面一副不争不抢的样子,实则巴结着皇后往上爬呢。

  可她偏不,让她向明婉低头绝不可能,更不可能和贤妃那种低贱之人为伍。

  她何尝不知道自己越来越疯狂,可是陛下都由着她了,从来不曾真正责罚过她,她知道这事顾念所谓的情分,也是顾忌她背后的柳家,她也就这般受着了。

  她何尝没有看见光晏帝看她日渐冰冷的目光,可她控制不住自己,她当年那么的骄傲,凭什么啊,凭什么要她低头、要她收敛啊。

  现在,柳家倒了,陛下的情分也早已没了,她没了利用价值,真真正正成了废物被丢在冷宫。可王工还在安慰她,用她以前不断安慰自己的说辞,又指着屋内不断的炭火与衣被吃食,说陛下心里还是顾念她的。

  柳才人冷笑一声:“那又如何,那些情啊爱的,本宫早就不期望了。”

  她就是不甘心,明婉、贤妃、还有长乐宫的那个老太婆,她这么多年受到的羞辱、冷眼,终有一天,她会通通还回去!

  王工候在一边,看着柳才人愈发阴沉的神情,默默退了几步。都说帝王无情,他这么多年眼见着帝王将所有偏爱都给了明皇后,却无法感叹东延皇室自古专情,只会更加心疼自己的主子。

  无论主子想要做什么,他都会一直陪在她身边。即便最后的结果是万劫不复,他也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