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54章
作者:一倾山水      更新:2022-11-13 18:02      字数:11166
  但理智告诉他,苏小满说的话肯定没有别的意思。

  果然,下一句,她就道:“我也希望和你们写信,两位婶子、还有幼娘、玉芝姐等等都说好了,要每个月给我写信。”

  苏小满的眼睛亮闪闪的,“大人,如果方便的话,能不能让她们的信也跟着你的信一起走?”跟着沈大人走,多有保障啊。

  沈知卿心头涌起“果然如此”的感慨。

  他竟然没多失望,还有一种这样才正常的感觉。

  “没问题,”他想了想,心头突然涌起一个念头,“你说,既然都要送信了,那为什么不干脆组织起一个队伍,顺便帮其他人送信呢?”

  苏小满瞪大眼睛看向沈知卿。

  果然是状元,果然是沈大人啊,这样一想,就把邮-政给想出来了。

  沈知卿回看她:“怎么,你觉得不好?”他觉得挺好的,利人利己。

  “不,沈大人,”苏小满由衷感慨:“是太好了。”

  小姨夫在边城和京城之间搞物流才刚刚踏上正规,现在沈知卿就想出了一个简易版的邮-政,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她没隐瞒小姨夫那边的情况,不过在说辞上肯定是不可能透露她和小姨夫之间的关系,毕竟他们还没认亲。

  “我回来时知道边城有个农场主已经做起了类似的生意,他是和朝廷合作,一起养马,然后在边城和京城之间来回运送货物和信件。”

  沈知卿:“竟然有这事?也不知邸报为何没提这事?”

  “我猜应该是想摸索出一个模式,让各地都可以参考,建立起这样的运输方式。”苏小满倒是知道真实情况,她小姨夫那边的马数量足够,便干脆一次性到位,把边城和附近的大城池都囊括了进来,铺开的点比较多,自然需要更多的时间。

  沈知卿对此事很感兴趣,问了苏小满很多相关细节。苏小满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最后,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们不能漏掉任何一个小村,就算是再偏僻的地方,也需要通信。”

  “那此事必定耗费不少,不光是心血,还有银钱和人力。”沈知卿一眼看破背后所需要的支持力度。但是,他跃跃欲试,有种很想做到的冲动。不放弃每一个百姓,这曾经也是他的所想,今日与苏小满的谈话,更让他坚定了这个想法。

  “我会努力做到的。”他认真地和苏小满道。

  他知道,她一定也希望能这样。

  “好。”苏小满露出真心的笑,她很期待这一天。

  而无巧不成书,就在第二天,从京城送来的邸报就说了这边京物流一事,边城和京城来回输送物品和信件。

  “物流……”沈知卿细细琢磨了一下这个词语,觉得十分贴切。

  他想了想,又补充了一下昨晚已经写好的奏折,这才送与官差,让官差送呈圣上。

  他有预感,这次的奏折,也一定会让圣上的龙心大悦,更会让百姓的生活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一次与圣上在辇车里面对面谈话,他能感觉到如今的圣上,作风与先皇很不一样。如今的圣上更注重实务,更为百姓着想,更有贤明之风。

  就连皇后,也是一个不同的奇女子。

  可为什么,先皇在时,圣上作为太子时,这夫妻两的名气一点都不显?沈知卿不愿深想,皇家的事可不是他能够探寻的。

  ……

  再不舍,苏小满也还是要离开了。

  或许是她的理由太过充分,比起离别,这次更像是欢送。

  林婶子和杨婶子很细心,再三检查过了苏小满车上的东西,确认即便是没办法在客栈投宿,也能在野外过得很好。

  苏小满和二舅姥爷朝大家挥手。

  “走吧。”二舅姥爷道。

  苏小满点头。

  马车动了,苏小满掀起帘子,看到的是沈知卿的侧脸。

  沈知卿骑在马上,他今天要去城外查看农事,顺便送苏小满出城,至于这个顺便是真顺便还是假顺便,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木盒子:“这是城外寺院方丈亲自做的解毒丸,如果遇上突发情况,可以一用。”

  解毒丸?这不是在武侠片才会出现的东西吗?苏小满接过,好奇地看了看木盒。

  “能解百毒?”她说出武侠片经常有的台词。

  沈知卿哭笑不得:“怎么可能?剧毒肯定是不能解的,但是,寻常的毒能拖延一段时间,若是在野外遇袭,起码能撑到找大夫。”

  苏小满郑重地收下了。虽然小舅和小舅妈派了暗卫保护他们,但能多一重保障也是好的,古代的医疗条件还是不够发达。

  苏小满收了这份大礼,想了想,也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盒子。

  “礼尚往来。”她往沈知卿的方向推了推。

  沈知卿没客气,利索收下。

  很快到了城外,沈知卿的路在另一个方向,不能再送了。

  帘子放下时,二舅姥爷哼了一声,特地让沈知卿听到。他这个过来人隐隐地明白了沈知卿的意图。

  沈知卿摸摸鼻子,朝长辈拱手行礼。

  苏小满放下帘子,马车里只剩下两人,她询问起二舅姥爷刚才那样做的原因。

  二舅姥爷:“你们刚才只顾说话,都不理睬我。”

  苏小满好笑地拿出盒子:“您也可以主动跟我们说啊。现在我们来看看沈大人送的解毒丸到底长啥样吧?”

  这颗丸子充满了神秘色彩,她很好奇是不是像是电视剧里巧克力球的模样。

  二舅姥爷也很好奇,他也没见过。

  有了这事,二舅姥爷刚才的话当然是翻篇了。

  两人齐齐将视线集中在苏小满手里的小盒子上,打开一看,里面是个瓷瓶,再扭开,才能看到里面的丸到底长什么样。

  倒出来一看,丸子长得圆滚滚的,像是龙眼核那般大小,不过气味很浓郁,草本植物的清香充斥在鼻端。

  苏小满赶紧放回去。解毒丸只有一颗,可想而知有多么珍贵。

  幸好,这颗解毒丸在路上并没有派上用场,他们一路顺畅地来到京城。来到京城,他们更是如鱼得水,小舅和小舅妈早就打点好了,做市场调查,开店,小舅妈把一部分想要出宫的宫女都送出来了,刚好可以应付上苏小满的职位差缺。

  ……

  十二月底。

  京城落下了鹅毛大雪。

  沈知卿掀起帘子,望着不远处城门,心头既是感慨,又是雀跃。

  “大刚,这就是京城啊。”杨幼娘的声音从后门传来。

  “是啊,我也是第一次见道京城的城门。”

  听到那夫妻俩的谈话,沈知卿轻轻笑了。他也好久没见过京城的城门了。

  本来苏小满要回府城的,可是京城今年是第一次开店,要趁着除夕和新年搞活动,扩大知名度,实在太忙,苏小满就没回去,而是让杨幼娘带着账册上京城。刚好,他也接到圣令,要回京城述职,于是就把封大刚给带上了。

  临近年底,京城更是热闹非凡。

  就连沈知卿这个知府,也得排队进城。不过这样也有一个好处,可以听到更多关于京城的消息,就相当于补课了。

  看着队伍还很长,沈知卿干脆下车走走。

  这是一年最热闹的时候,为了揽客,路边的茶摊各出奇招,说书先生都坐到外面来招客了,甚至还辩论起来。

  其中一位说书先生道:“要说京城这两天最热门的话题,那必定是南国女王带着南国归顺我朝啊!”

  “前两天,南国女王入城,那阵仗,可真是万人瞩目!”

  “你们不知道,南国女王身边竟然有一半是女护卫,那些个女护卫,虽然个子不高,但个个壮实得很嘞!”

  城外的茶摊,面向的客人都是每天新进京城的人,对京城的消息并不知晓,所以,大家伙都围过来听着,包括沈知卿。

  他正想进去这个茶摊坐一会儿,谁知,旁边那个茶摊的说书先生突然爆出了另一个消息。

  那说书先生嗤笑一声:“那你的消息可滞后了,我这儿有个新消息。”

  沈知卿脚步一顿,和其他百姓一起,转向那位说书先生。

  “告诉你们,那位南国女王,曾是我们大旻朝的百姓!”

  众人一声惊呼,沈知卿也心生惊讶。

  “要不然,她为什么心甘情愿带领南国归入我朝,终究是故土难离啊!”

  百姓们纷纷议论。

  “这是真的吗?人家可是女王。”

  “我觉得是真的吧?要不然好端端当着女王,为什么回来这里啊?”

  “我听说,圣上有意封女王为咱们大旻朝的第一位女王爷。”

  “还能这样册封?”

  沈知卿这两天都在赶路,并不知道京城发生了这么多事。他记得苏小满好像在和南国接壤的丽水镇开设了制糖厂,不过这事应该和她没关系。

  正这样想呢,对面的茶摊连续几声锣响:“各位!各位!这次真的是大消息!惊天大消息!”

  这可把刚才说话的那两位说书先生气着了,连连喊人回来。可是百姓们就是想听个热闹,自然是哪里有新消息就去哪里。

  他不由好笑,京城的茶摊可真是热闹,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不过他也着实想要知道消息,就随着众人一起走向了对面。

  “诸位!诸位!听我说,我这儿有刚才某位大人府里得到的消息!”说书先生声音嘹亮,一副“你不听就要吃亏”的模样,把围观众人的胃口吊得足足的。

  沈知卿站在外围,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到时这副百姓津津有味听说书、茶摊袅袅炊烟景兴旺的模样,让他的心情一阵大好。

  百姓不必整日为吃食苦愁,反而有闲心关心各种八卦消息,这才是安乐盛世的模样。

  “我刚刚听说,原来南国女王还有一个女儿!”

  沈知卿眉头一蹙,扭头看向高台。

  说书先生的胡须一撇一撇的,看上去相当笃定。

  “那是谁啊?”

  “他怎么知道?估计这个消息也是骗人的?”

  “那当初南国女王为什么不带走她的女儿?”

  百姓们提出质疑。说书先生一点都不慌,反而平静地捋了捋小胡须,好似一切都尽在掌握,等众人的议论声慢慢下去了,他才慢吞吞道:“这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哪?”一阵询问声响起。

  说书先生用眼角余光瞥向茶摊主人,见主人点点头,这才说道:“要说当时南国女王还在我朝时,有一次外出,惊险至极,从悬崖滚落下去,正好,南国国王路过,将她救了。”

  沈知卿眉头微微蹙起,这听上去也太假了,哪儿有这么凑巧?

  但旁边的两个妇人却听得十分入迷,还不忘评论道:“真是有缘分啊,比话本还要精彩。”

  沈知卿:“……”是他不懂。

  说书先生继续道:“可惜,救了之后,年轻的女王失忆了,她根本记不起她的家人,所以啊,就被南国国主带回南国。”

  因为剧情逐渐离谱,沈知卿也没把说书先生的话往心里去,因为感觉十有八九是编造的。

  “这两年,女王励精图治,与我朝开通互市,两国接壤的百姓相处甚是和睦,大家的生活都越来越好。但比起我朝百姓,南国百姓的生活终究是差了许多。看到百姓的落差与困苦,女王为了百姓,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她要带着百姓归入我朝,只为南国的百姓能生活得更好。”

  “她与圣上递了国书,圣上邀请她来面谈,谁知,就在南国女王行至一半路途事,女王突然头疼,而后,竟把过去的事情都想了起来!”

  百姓们被这一波三折的发展给惊得目瞪口呆,连连追着问:“那接下来呢?谁是女王的女儿?”

  “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说书先生不紧不慢,反问,“你们觉得,这段时间以来,那个姑娘的名声最盛?”

  “丞相大人家的千金?据说在桂花宴上拔得头筹?”

  “不不不,我猜是兵部侍郎家的小姐,据说那位小姐可手持利枪,将男人打趴下。”

  “哎呀,你们都漏了一个人,要说哪个姑娘名声最盛,那肯定是小满姑娘啊!”

  沈知卿的心一提,小满?

  原本不甚在意的心立马收了回来,可是,照他看来,小满肯定不是……

  不对!

  沈知卿想起了,曾经苏衙役就是为了寻找妻子而拼命工作,而苏衙役的妻子也是掉下悬崖没的而,他刚才没反应过来!

  沈知卿被自己的猜想惊到了。

  这……心中有个声音说不可能,但是,另一道声音却在喊,这就是真相。往往,越不可能发生的事,就越是真相。

  说书先生笑了:“有位仁兄说对了。”

  沈知卿抿紧唇。他希望这位说书先生在胡乱说话,可是,这是京城,就在天子脚下,若是虚假消息,怎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得如此公开?

  他深知背后的套路。

  京城出现的每一条流言,背后都有其意义。越是这样,他心头的那个预感就愈发强烈。

  “谁说对了?”

  “你这说书的,别再卖关子了!”

  说书先生知道火候差不多了,没再拖沓,道:“这几个月来,好几家快餐店迅势崛起,不仅味道好,价格还实惠,名声口口相传。还有,此人得到了皇后娘娘的支持,在京城开设香肠肉丸工厂,开点心铺子,开小吃摊,还与来自水城的苏娘子一起开了京城第一超市,声名鹊起。”

  “此人,就是小满姑娘!”

  “哇!”百姓们发出一阵惊呼,其中包含了杨幼娘和封大刚夫妻。

  杨幼娘扭了扭自家夫君的胳膊:“疼不?”

  封大刚龇牙咧嘴:“疼啊!”

  “那说明我不是在做梦,而是真的,”杨幼娘不可置信,“小满,小满她真的是南国女王的女儿?”

  沈知卿愣了好久,而后,迅速转身。

  杨幼娘夫妻本是跟着沈知卿的,也不敢耽搁,迅速跟着走了。再想听热闹,他们也不敢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走!”沈知卿坐上马车。

  刚好,快轮到他们的马车了,一行人迅速经过检查,驶入城内。

  车夫问:“沈大人,我们现在是回府里吗?”

  原本,他应该回家里修整一番,等到明日再进宫。

  沈知卿说了一个地址,“去这里。”

  这正是苏小满给他写信留的地址,是她现在居住的地方。

  另一边,皇宫。

  苏小满见到了家人们,小舅和小舅妈、小表弟在,大姨在,她妈妈在,小姨小姨夫还有两个龙凤胎小表弟小表妹也在,二舅姥爷也在,就差大表哥了。

  小舅道:“你大表哥过两天也应该到了,到时我们一家人再好好吃个饭。”

  苏小满笑道:“好。”

  “也不知道城外的消息散布得如何?”小姨有点担心。

  “放心,一切都在掌握中,”小舅妈胸有成竹,再过两天,就可以制造你、还有大姐以及二姐见面的场景了,到时又是一个爆-炸-性的消息。京城百姓又可以吃瓜了。”

  没错,大家准备把三姐妹这个名头坐实。

  苏小满看向几位,毕竟,小姨和大姨以及她妈妈现在的长相真的有七八分像,而小舅也利用身份的便利,好好查过了小姨、大姨和她妈妈的亲缘关系,发现里面真的有空子可钻,那就更方便了。

  “那我等着了,”大姨悠哉道,“真想见到那天大家吃惊的表情啊,想想就热闹。”

  小舅妈调侃道:“大姐你今天不在,今天宫门口也挺热闹的。”

  “怎么说?”大姨奇怪问。

  苏小满感觉到小舅妈的视线停留在自己身上,顿时生出一股不好的预感,不会是说她早上进宫的那点事吧?

  事实证明,她的第六感是正确的。

  “你们不知道,今天小满在宫门口,遇到了好多儿郎,宫门口一时间都差点塞车了。”小舅妈眉眼弯弯。

  小舅“哼”了一声,“都是些看到利益就盯上来的。”南国女王唯一女儿的这个名头太诱人了。

  “之前也有啊,不信你问二舅姥爷,有可多媒婆上门了。”小舅妈道。

  小舅:“那都是看在小满经常进宫,深受皇后宠爱的面子上。”

  二舅姥爷“哼”了一声,“还经常有人上赶着碰瓷小满,我都给赶走了,一看就不靠谱。”

  小姨好奇问:“那小满,你有看中的人吗?话说,你这个年纪,在古代也是可以成亲的。”

  苏小满求饶:“小姨,饶了我吧,我真没看中什么人。”

  她还真的想过这个问题。一想到别的男人就很排斥,但是,有一个人是例外。

  想到他站在自己身边,她觉得很正常,很容易接受,还有一种淡淡的愉悦,她还想和他聊天,和他对话,和他分享种种发生的事情,就像他们之间互通信件时,每次收到信,写信,她的心情都特别好。

  苏小满有点心虚,她不知道这是不是大家口中的喜欢。

  如果是的话,好像,人生也会变得有趣一点。

  大家在宫里聚了一会儿就散了,毕竟年底,大家都很忙。

  苏小满被妈妈拉住。

  苏明兰拍拍苏小满的肩膀,道:“虽然这是古代,观念比较保守,但是咱们也不用恪守成规,你不必一定要成亲,不必一见到某个男子就定下自己的终身,你也可以像现代那样,谈个恋爱。恋爱还是很美好的,等你再大一点,想成亲就成亲,想不成亲,那咱们也不用勉强自己。”

  苏小满想到沈知卿,脸蛋莫名发热,她嘴硬道:“妈,我还想年后跟你去南国呢,如果现在找个男朋友,那岂不是异地恋?古代的异地恋可比现代的异地恋还要辛苦。”

  苏明兰一想,“也是,那你自己看着办吧。”女儿有自己的想法,当妈的没必要事事操心。

  苏小满目送妈妈离开,手背贴在脸蛋上,慢慢走向宫门。

  她在现代是个成熟的成年人,自然知道恋爱和结婚意味着什么。

  就……顺其自然吧。

  苏小满拉紧领口,呼出一口白气。

  马车内暖呼呼的,她抱着手炉,不由想起,听小舅说,沈大人这次也得来京述职,也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到。还有幼娘,第一次来京城,会不会在路上不适应?

  马车停了,她一边想着事,一边下车,不经意一抬头,竟然看到了她刚才还在想的人。

  沈知卿披着鸦青大氅站在门口,他看上去一点都是臃肿,反而多了几分雪压青松,青松却屹立不倒的坚韧。

  雪落在他肩上,他发顶,衬得他的脸色愈发白皙。

  “沈大人!”苏小满恍惚了几秒,才喊出声,对方已经走到了她的几步之外。

  她下车,站在他的面前。

  两人对视,眼里仿佛只剩下对方。

  也不知过了多久,她才出声:“你今天到的?”

  沈知卿见她冻红了鼻尖,忙道:“走,去廊下。”

  “直接进去吧。”苏小满道。

  沈知卿犹豫了,他今天还没做好登门的准备,只是……只是一时之间听到那样的话,有种想要把一切感情都告诉她的冲动。

  苏小满回头,疑惑地用眼神询问他为什么不动。

  沈知卿顿了一下,跟上去。

  苏府的院子有廊道,从廊下经过时,看到院子白茫茫的一片雪景。

  苏小满指着庭院中央的雪人,笑着介绍道:“那是我和二舅姥爷堆的。”

  沈知卿看到了,那个雪人的头上还戴着一顶毛线帽。现在毛线帽可是紧俏货,既保暖由轻便,很难买到,他和他爹身上的毛衣也是苏小满寄过来的。

  “冷吗?”

  沈知卿突然间问一个没头没尾的问题,苏小满一愣,指了指自己:“我?”

  沈知卿点头,补充了一下,再问了一次,:“你冷吗?”

  “不冷了,”苏小满满头雾水,不过还是诚实答道:“走动了一下,也不觉得冷了。”

  “那不如我们在这里说话吧,”沈知卿看了看,这里比较有氛围,如果她不冷的话,“我很快就说完了。”

  哦,原来是找自己有事啊。苏小满说不清心中的感受,好像哪一处角落悄悄地黯淡了一点。

  “你说,什么事?”她问。

  “我心悦你。”

  苏小满眨眨眼,茫然中又带着点……意外的惊喜。

  沈知卿看着苏小满的眸子,她的眼睛一向很漂亮,灵动若小鹿,特别是看向人的时候,好像满心满眼里都是你,就像现在这般。

  “我心悦你。”他又重复说了一遍。

  而后,才有点结巴地解释:“我听到了一些你的传闻,但我不是因为这个传闻才想要说这话……”

  “不,我是因为传闻,才下定决心想要说这话,只是我不是因为……”

  明明在来的路上演练了好多次,明明天气寒冷头脑也不会发热,可沈知卿的话头却突然打结了,越想说清楚,越说不清楚。

  “我是说,”他深呼吸一下,“我并不在意你的身份如何,我只是想要告诉你,无论你是谁,我都,心悦你。”

  他定定地看向对方。

  他来表白心迹,还有一个原因。

  苏小满身上有种神奇的魔力,上次圣上和皇后出巡,苏小满仅凭一面之缘,就成功成为了皇后最喜欢的姑娘。

  这次他只不过分别了大半年,对方的身份又变了,变成了有可能是女王的女儿。他怕在不表白,下次再能见面的时候,对方的身份或许又要变,或许有可能变了某个海王国王的孙女?或许要变成塞外某个部落的继承人?有可能变成他也够不到的地位和身份?他不知道,也无法想象。任何天马行空的念头出现在苏小满身上,好似都不奇怪。

  但他总觉得苏小满身上有一些他参不透的魅力和魔力。

  所以,他想要抓住这次机会。

  苏小满终于反应过来了,脸唰地变红,犹如街上的山楂,剔透中透着可爱,莹润中透着娇憨。

  “你……”

  沈知卿见她没继续说下去,解释:“我不是想要得到你的答案,我只是想要告诉你这件事。”

  “如果……如果可以的话,我……”他也有些说不出接下来的话。难道他要说,或许,他们可以成亲?小满会不会觉得唐突?

  “我们可以试试?”苏小满突然接话道。

  这回轮到沈知卿不知所措了。

  “试试?”他迟疑出声。

  说出了第一句,接下来的话就容易很多,苏小满想过了,她妈妈说得没错,可以试试,但前提是,对方也能接受她的试试。

  “人生很长,而我们的相处时间太短,我不确定你喜欢的是不是真正的我。我在你面前展现出来的我,只是某一面的我。你对我的认识,还太浅。同样,我对你的认识,也不够深刻。”

  “所以,我想,如果要相伴一生的话,我们对彼此的认识应该要足够慎重,足够深刻。”

  “好。”沈知卿道。

  苏小满提起眉毛:“你答应?你要想清楚,我在十八岁前都不打算成亲。”在身体和健康的问题上,她不会有任何退步。

  沈知卿:“好。”若不是遇到她,或许,他根本不会起成亲的心思。

  “还有,我年后要跟着我娘去南国。”苏小满扔出这句话,眼睛一眨不眨,盯着沈知卿的反应。

  沈知卿听懂了,也就是说,南国女王的确是她的娘亲。

  这可真是……沈知卿想,就算南国女王真的归入我朝,那也是身份贵重,若他要和苏小满成亲,那女王,就是他的岳母。

  这时,沈知卿还不知,两天后,他心仪的人,也就是苏小满,会冒出两个同样财力与智慧都不缺的姨母,以及一个结拜成为干-亲姐弟的圣上舅舅。

  沈知卿第二天进宫向圣上汇报这一年的工作,他和苏小满商量出来的“到村邮政”开展顺利,且很有百姓欢迎。圣上大部分也是询问这方面的问题。

  “沈爱卿,你的工作做得不错,回去写给经验总结出来,等年后,南国,不对,是南州那边在你这个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工作,会更方便,”

  沈知卿,想了想谨慎道:“圣上,也就是说,南国并入我朝,是板上钉钉了?”

  苏明竹大声朗笑:“对。”

  面前的这个年轻人是个可造之材,他不介意多说一点:“南国的教化工作很重要,那里原先的百姓大部分不通笔墨,没有读过书,活得比较自由自在,但这正是我最需要的地方。”

  “没有接受过深刻的固有观念,才能容易接受新观念,不是吗?”

  苏明竹的话别有深意,沈知卿静思片刻,被自己的猜想惊到了。圣上,或许想要谋划得更多,从之前的鼓励女性出来工作,鼓励商户,鼓励造船,到现在因为建了水泥路的便利交通,到打造每个州、每个县的特色产业……圣上的每一步都出乎意料,而这次的南州,不知会出现什么新鲜事。

  苏明竹也有烦恼:“朕现在就不知道派谁去做知州好?”这个人选,必须接受创新观念,还得与他二姐相处得来。他二姐以前是教导主任,正适合做各种教化工作,南州交给她,绝对放心。

  南州?苏小满要去的南州?一切将从新开始的南州?

  或许,这也是一个机会。

  “圣上,臣自荐。”沈知卿上前一步。

  苏明竹一愣,眼睛微眯。

  对啊,珠玉在前,他怎么忘了有这么一个大人才?

  沈知卿的资质很不错,每次都能很快接受他的想法,小满也说过,沈知卿的创新能力也很不错。

  “沈爱卿,你得知道,南州目前的状况,只是某些地方发展了起来,绝大部分地方都很贫困的,而且民风与我朝完全不同,你去那里,受得住吗?”

  “既然南州已归入我朝,那便是我朝百姓,臣自当官那日起,便想做个为民的官。”沈知卿掷地有声。

  他不光是为了苏小满去的,也是为了他自己去的。

  “好!记住你今天说的话。”

  沈知卿走出宫门,内衬被汗打得一片濡-湿。

  圣上盘问了他许久,最后却道打算公开竞选,谁想去当的,可以报名参加考试。沈知卿虽然说有点失望,但他坚信,他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拿到这个名额。

  圣上宴请群臣当日,群臣都心知肚明,就是要公开宣布南国的事,而且,关于坊间南国女王的女儿那事,也该有个定论了。

  可群臣万万没想到,圣上和南国女王这事,玩大了。

  圣上宣布和南国女王结成干亲姐弟这事,还算能接受,毕竟南国女王的身份摆在那里,咱们圣上也不吃亏。

  女王被封为兰王,五代不降爵位。

  而那位苏小满,真的是兰王的亲生女儿。

  不少大臣心里扼腕叹息,可惜他们的儿子都没能打动这位苏小满。

  大臣们本来以为今天这事就算完了,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当然,不包括家族成员们,苏小满还有心情和今天刚到的大表哥遥遥地举起酒杯,隔空碰了一下。

  水城著名女商人苏明梅,边京第一物流掌柜的夫人、发现了苜蓿这一重要植物的苏明菊,以及南国女王苏明兰,竟然是失散多年的亲姐妹?

  群臣晕晕乎乎,他们敬爱的圣上还在龙椅上感慨:“朕去查了一下兰王的亲属关系,没想到竟然这么巧。既然兰王与朕成了姐弟,那朕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兰王姐姐骨肉分离。”

  不是,圣上,你怎么一副像是找到了自家亲人的表情?

  这事与你无关啊!

  然而,他们也不是第一次见识圣上的任性,毕竟在很多事上,他们的圣上都一意孤行,比如允许皇后开设工厂,允许宫女自行出宫,允许女性成为商人……结果证明,决定的确是正确的,但是,这次会不会太任性了?

  “兰王的姐妹就是朕的姐妹,而且,苏明梅之子带领海兵击退倭寇,发现新岛屿,功不可没。苏明菊发现苜蓿,我朝骏马得以良好发展,更是劳苦功高。所以,朕决定,封苏明梅、苏明菊为侯爵。”

  不是,一下子有了女性王也就算了,现在竟然增加到了三个女性王侯?

  大臣们觉得自己的脑袋都不够用了。沈知卿更是如此。

  小满以后多出了一个当圣上的舅舅,当皇后的舅母,多出了两个当侯爵的姨母?

  他恍恍惚惚想起自己表白时的想法,真的,苏小满身上发生任何事,都是有可能的。

  幸亏,他表白得早啊。

  大臣们能怎么滴?不能啊,他们根本拗不过圣上的粗胳膊,圣上在军中威望高,在百姓中声望高,人家皇后的钱袋子也满满的,多出来的几个干姐妹,一个是女王,一个是著名女商,还有一个听说在搞高产粮食,也是有钱的。而太子似乎又捣鼓出了很厉害的武器,轰一声,即可炸毁一片土地,可以说是神迹,数来数去,他们大臣出了听话,还能做什么?

  这次宴席,可谓是吃瓜盛宴,相信明日的京城百姓会异常热闹。

  苏小满待会还要继续留在宫里,和家人们真正地聚一下,这才是他们真正的宴席。

  不过,在这之前,她得溜去关心一下沈知卿。

  “沈大人,你还好吧?”苏小满小心翼翼询问。

  对方看上去挺淡定的,应该……没被这狗血的剧情给雷到。

  沈知卿摇摇头:“我需要消化一下。”

  哦,那还好,没直接说接受不了。苏小满放心了,安慰他:“以后肯定不会再有这事了,我问过二舅姥爷了,咱们家没别的亲戚了。”

  这句话真是定海神针,沈知卿的心一下子安定下来:“真的?”

  不会突然又冒出一个海外回来的姨婆、姑妈之类的吧?沈知卿被自己的想法惊到了,连忙把这些想法甩出脑袋。

  苏小满连连摇头:“不会不会。”

  “我们以后啊,安安心心地生活。”他们家族群的人,这次终于好好地团聚了,齐齐整整地在一起,比什么都强。

  虽然暂时天各一方,但是,都在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他们正在努力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好,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可以实现真正的团聚,一起幸福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