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九章 非洲市场
作者:玄舞阳      更新:2022-05-09 08:24      字数:2731
  胡任达的公司红红火火经营了几年,也不可避免遇到了发展瓶颈。

  核心原因还是市场上的同类竞争者多了起来,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这也是胡任达旗下公司市场份额逐渐萎缩的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又会倒逼销售商和生产企业降价。

  产品的出厂价格降低了,市场份额又减少。

  这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根逐渐收紧的绳索。

  特别是今年4月份以来,三 峡 大 坝开始闭拢蓄水,宜 昌上游的航道都断了,至今也没有恢复。

  这个情况对于胡任达的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这次他来帝都,就是为了扩展北边的销路。

  可实际上,这次来帝都能不能达成预期效果,胡任达自己也没底。

  于是,江飞宇结合自己的理解,给老胡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

  现在已经不是90年代那种市场野蛮发展的年代了,实体行业都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环境。

  如果把市场比喻成一个“池塘”的话,这些大大小小的同类生产商就是各种“鱼”。

  而消费者更像是池塘里的各种“浮游生物”,作为整个“池塘”生态平衡的“食物”端。

  政府无疑是池塘的主人,因为它才是养鱼的人。

  在“池塘”没有扩大的情况下,养的“鱼”又多了。

  那要怎么办呢?

  一种是行政手段干预,要么投喂饵料,要么扩大池塘面积。

  还有一种,就是“池塘”的自我调节——大鱼吃小鱼。

  最终,存活下来的“鱼”达到“池塘”的承受能力,会形成一种平衡。

  对于企业决策者来说,如何让自己的企业成为“大鱼”,而不是成为被吞噬的“小鱼”呢?

  这是个很深刻的问题,无数企业家都在寻求一个答案。

  可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

  同样的做法也未必适合每一家企业。

  决策者的能力,企业的资金实力,还有虚无缥缈的运气......都是影响一家企业能走多久的关键因素。

  强如鹅厂,都差点被小马哥60万卖掉。

  一路走来,哪个企业家不是如履薄冰。

  想尽一切办法壮大自己,不折手段地打击竞争对手。

  资本市场,本来就是另外一种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

  ......

  “江老板,您绝对是大师级的投资人啊,分析得太深刻了。”

  在江飞宇一番颇具深度的市场分析后,胡任达不由得拍案叫好。

  胡任达从来没有听过任何一人能把企业、市场、竞争者、消费者以及政府的关系描述得这么生动形象。

  连胡宪安都有点怀疑,江飞宇是不是抄了某个经济学专家的笔记。

  不是深度不够,恰恰是分析地太透彻了。

  完全不像一个20来岁人生阅历年轻人该有的体会。

  江飞宇谦虚道:“伯父过奖了,我也是说了一点自己的浅薄理解而已。”

  胡任达不乐意了,哈哈笑道:“你这要是还算浅薄,哪些个专家教授该羞愧而死了。”

  江飞宇摸了一下鼻子,暗道:“这很难吗?”

  这要是再往后10年,这种理论应该是那些MBA商学院的入门级论调。

  可要是搁在2003年这会,勉强算是一番很有深度的理论。

  胡任达又夸赞了几句,这才虚心请教道:“江老板,你脑子好,你帮我分析一下,像我们这样的轻工业级企业,应该怎么突破现在的发展瓶颈呢?”

  难得老胡这人上道,看在胡宪安的面子上,江飞宇姑且提了几点建议。

  像这种制造业企业想发展壮大,无外乎那么几个途径。

  第一,就是革新技术,引入新的生产工艺或者设备,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这里面涵盖了工艺成本、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等诸多成本,都是努力的方向。

  不过,这条路子需要投入的成本比较大,甚至是一种颠覆性改变,就看胡任达是否愿意投入了。

  第二,形成价格保护体系。

  后世,某些地方官府为了防止房价下跌,不惜动用行政手段,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地方保护主义。

  为了保护本地企业,对外省进来产品设置门槛也算。

  不过,以胡任达的能量,这种方法也不适合他。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为了保护产品价格,要么是自己成为垄断寡头,要么几家竞争者形成价格同盟。

  但是,这种办法在轻工业产品行业肯定是行不通的。

  因为竞争者太多了,你很难协调。

  而且,也容易被行政手段干预。

  最后,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那就是扩大市场。

  江飞宇一番言论,算是让胡任达麻花了。

  每一条都对,但是又没说到点子上,等于没说。

  胡任达不能直接说江飞宇讲了一通废话,只能委婉提醒道:“江老板,你说的这些我都懂,但是做起来就难了。就比方说扩大市场这一点,这也是我这次来帝都的目的......”

  “实不相瞒,离开了内河航道,没有了运输成本优势,我们公司的产品根本没法跟北方的本土产品竞争,所以,我只能考虑利用海运,拓展北方沿海的省市......”

  别问我胡任达为什么没有考虑南方沿海的市场,难道你不知道南方几省才是轻工业发达地区吗?

  对此,江飞宇似乎早有腹稿。

  只见江飞宇用手指沾了点茶水,在玻璃桌面简单画了一个潦草的形状。

  “江老板,这是何意?”胡任达不解。

  一旁的胡宪安则若有所思,一口道破:“非洲。”

  这就是眼光的区别。

  胡任达还在盯着国内市场抢食的时候,江飞宇的眼光已经看到了外面更广阔的市场。

  胡任达嘀咕道:“非洲啊?听说他们连肚子都吃不饱,估计连双拖鞋都买不起吧?”

  胡宪安看不下去了,出声道:“爸,非洲泥哥就算再穷,也不可能每个人都买不起一双拖鞋吧!就是他们喜欢光脚走路,也不代表舍不得花钱买其他的生活必需品吧!”

  江飞宇接过话题,补充道:“宪安说的很对,他们就算再穷,像一些衣服、锅、菜刀、各种金属工具还是必需要买的,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产品,西方资本家根本看不上,但是你又能生产,市场需求又无比庞大,这就是巨大的商机。”

  “但是,通过海运过去,运输成本也不便宜啊?到时候售价可能比国内还贵一倍。”

  胡任达对这个庞大的市场是有点心动,但是成本问题是他首先要考虑的。

  江飞宇提醒道:“伯父,你要站在用户的需求考虑问题,他们买产品无非就是图便宜和耐用,所以,你的产品生产得粗糙些也无所谓,据我所知,如果不考虑美观度,这种固定磨具生产的轻工业产品,生产成本会低到原来的一半甚至更少......”

  果然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瞬间,胡任达已经在脑子里转了无数个念头。

  按照江飞宇的提议来,他的生产成本能低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他的产品要运到非洲大陆,不过是要在苏省的港口转一道海运。

  只要用标准海运集装箱装,无非是吊装换船而已。

  而且,国家对出口可是有退税政策的。

  再加上非洲大陆这个巨大的市场,还真是大有可为啊!

  胡任达仿佛已经看到无数钞票向自己砸来。

  邢湘玉看到江飞宇三言两语就把困扰丈夫许久的难题给解决了,对江飞宇的忌惮确实更深了。

  此刻,她突然有点羡慕胡宪安的好运气了。

  这会,邢湘玉已经在想怎么通过“夫人外交”,把江飞宇拉拢到自己这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