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你要了我吧
作者:玄舞阳      更新:2022-05-09 08:07      字数:2283
  昆明市区的福临客栈,这是陆芷曼暂住的地方。

  房间内,两个久别重逢的青年男女温存了片刻。

  周彦昌问道:“芷曼,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

  陆芷曼依偎在周彦昌的怀里,说道:“多亏了我大伯,他从武汉的入伍名单里面查到了你的去向,然后又托关系找到了这边军校的一个负责人,我这才能够如愿见到你!”

  周彦昌抚摸着恋人布满风霜的脸庞,感慨道:“真是难为你了!”

  不用想,周彦昌也知道陆芷曼为了见到他,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兵荒马乱的,即使有关系,要找到一个人也不容易。

  何况从鄂城县到昆明一两千公里的距离,陆芷曼一个弱女子,要来到昆明找他可不容易。

  “我来之前去了你家,这是你爹娘拖我带给你的信。”

  陆芷曼从怀里拿出一封信,递给周彦昌。

  周彦昌告歉了一声,迫不及待地拆开信件。

  他对家人的思念一点也不比对陆芷曼的思念少,更因自己的决定,有愧于父母。

  陆芷曼缩在周彦昌怀里,两人就这么一起看信。

  我儿彦昌:

  接到我儿书信后,为父甚是欣慰,此乃舍生取义之壮举,当为国人之表率。

  我儿自幼秉性纯良、天资聪慧,学贯中西......

  林师(林则徐)有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家中一切安好,勿念,待我儿凯旋!

  父瑞字,民国26年11月15日。

  整封信读完后,周彦昌忍不住留下了泪水。

  父亲还是那个深明事理的父亲,字里行间都是对自己的夸奖和鼓励。

  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

  自己之前为了求学而外出,现在又投笔从戎,也不知道哪天就光荣了,都没有好好在父母跟前尽孝过。

  陆芷曼安慰道:“彦昌哥哥,你也不要太自责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我们都以你为荣。”

  周彦昌道:“嗯,我没事,只是一时有感而发。”

  陆芷曼从他怀里坐起来,犹豫了一下,咬牙说道:“彦昌哥哥,我还有一件事跟你说......”

  见恋人神色不对,周彦昌问道:“嗯,怎么了?”

  陆芷曼惴惴不安地把家里的决定说了出来。

  “这是好事......别说整个长江中下游了,连大后方重庆都不太安全了,你到了美国会安全些。”

  周彦昌虽然有诸多不舍,但是还是为了恋人的安全考虑,他还是坚定地投了“赞同”票。

  “彦昌哥哥,我这次来,除了想在临走前见你一面,还想......给你留个后,以防......”

  陆芷曼越说越小声,不过还是一字不漏地传入了周彦昌的耳中。

  “你说什么???”周彦昌惊恐地站了起来。

  陆芷曼抱住了周彦昌,把头埋在他胸痛,坚定道:“彦昌哥哥,我要给你留个后,你要了我吧!”

  陆芷曼从来没有感到自己是如此坚定,这一别可能就是生死两隔了,她不想留下遗憾。

  周彦昌举起的右手,本来想抚摸一下恋人的脸颊,手悬在半空中好久,又颓废地放下了。

  说不感动是假的,可他更怕害了对方。

  他一个生死不由己的人,如何能够背负一个女孩子终生的幸福。

  心里挣扎了很久,周彦昌还是挣脱了陆芷曼的双手,背对着陆芷曼,痛苦道:“芷曼,对不起,我不能这样做。”

  耸动的肩膀和压抑的哭泣声,证明周彦昌做出这个决定有多艰难。

  陆芷曼缓缓走到桌子旁,从袋子里拿出烛台和两根红蜡烛,用火柴点燃,伤感地说道:“彦昌哥哥,如果不是这场战争,5天前我们就已经成亲了,我也将是你名正言顺的妻子。”

  “来之前我看了黄历,今天也是个黄道吉日,这里虽然没有高堂和亲朋,但是有你我二人就够了,我们今天把婚礼补上吧!”

  “芷曼,你......”

  周彦昌惊讶地看着这一切,此时陆芷曼已经端坐在床上,用红盖头盖住了自己的头。

  “要么,你娶我;要么,你给我一纸休书。”陆芷曼的语气是如此坚定。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周彦昌终究还是走到陆芷曼跟前,缓缓地掀起了红盖头......

  门外,管家老刘搬了一张凳子坐在走廊上,右手压在腰间,警惕地看着四周。

  他的腰间别了一把驳壳枪,被大褂挡住了,子弹已经上膛,随时可以拔枪射击。

  他知道小姐和姑爷在屋里“办事”,他要守好门,避免有人打扰到二人。

  ......

  视线回到周大爷所处的小院子,一帮听众已经感动得稀里哗啦的,连马政邕也是第一次听到周大爷说自己的情感往事。

  话说这种奇女子,应该是每个男人都想娶的对象吧!

  江飞宇问道:“周大爷,那你们后来再也没有见过吗?”

  周大爷摇头道:“没有,抗战胜利后,我曾经多次回老家找过,一点音信都没有。”

  江飞宇不死心问道:“那她的亲戚呢?比如说她那个大伯?他应该跟陆芷曼一家有联系吧?”

  “后来我也托人打听过,她大伯陆伯霖在1940年就辞职了,听说是举家逃难到了美国。”

  周大爷也是无限伤感,1940年是抗战最艰难时期,她大伯跑路了,等于连最后一条线索也断了。

  江飞宇安慰道:“周大爷,从她大伯一家也逃到美国避难,可见他们一家在美国应该安顿好了,只不过中途出现了什么状况,导致你们失去了联系,她也没有回来找你。”

  周大爷感慨道:“我也是这样想的,这也是我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再娶,就为了能够再次见到她的那一天。可人海茫茫,还隔着一个大洋,不知道有生之年是否还能够得到她的音信呀!”

  江飞宇也能理解,解放胜利后,我国长期被欧美国家封锁。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后,两国关系才进入正轨。

  那个时候周大爷已经50多岁高龄了,又是空军部队退役,想去美国找人,也是有心无力。

  江飞宇提议道:“周大爷,您如果真的想找人的话,我倒是有个办法!”

  周大爷神情一动,激动地问道:“小伙子,你有办法?是什么办法?只要能够帮我找到她,老头子我无以为报,我的纪念品和勋章全部送给你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