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第九十八章:婚事
作者:参果宝      更新:2022-02-24 01:51      字数:3681
  面对这样的婚姻大事,张氏不敢擅自就给林清做了决定。

  在这个家里, 不管承不承认, 林清的话是最有分量的,做的决策也往往是最正确的。虽然张氏是林清的亲娘, 虽然她确实被说得有些心动了,但是面对关乎林清一辈子的婚事, 但是也不敢擅专。

  所以, 等林清父子回来的时候,张氏才将宋媒婆讲的事情, 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林三牛第一个反应就是反对,连连摇头:“不成不成!这可不成!虽说这秦大人是吏部尚书, 能看中我们家清儿是好事。但是宋媒婆话说的好听,说来说去就是要让咱家儿子去人家家里倒插门!这还第一个孩子随他们姓呢!我们也就清儿一个儿子啊!还没结亲家呢, 就这个要求那个要求的,这要是真应下这门亲事, 到时候还不得处处使唤清儿?!这是娶媳妇还是供祖宗呢!”

  林三牛说到底还是这种老思想, 虽然那宋媒婆说的也对,娶了那个秦家小姐, 以后有个得力的岳家,自然好处多多。但是孩子也要跟岳家姓, 这一点是林三牛万万不肯的!林三牛对林清寄予了极高的期望,自然也对林清的后代拥有着特别大的期待。如果是以前没钱的时候, 或许他还会考虑一下, 但是如今铺子里也赚的上钱, 林清在翰林院里任职也妥当。

  对林三牛来讲,就算林清做一辈子的翰林官,那也是足够光宗耀祖的事情了!以后继续做做生意,赚点银子,在京城里过日子也是不用发愁的。俗话说,高门嫁女,低门娶妇,要是整了这样人家的女儿回来,以后他们老两个都不自在,更别说林清了!

  张氏见林清坐在那边垂首不语,什么态也没表,想了想也是说了说自己的心里话:“这里也没有外人,娘也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其实照我说,这秦家女儿不错,我和你爹啥都不懂,有时候啊,看清儿你天天这么辛苦,一刻不得松快,娘就怨自己没本事!如果真有个得力的岳家能帮帮你,不说钱不钱的事情,光在官场上,娘都觉得,这日子啊,可得舒服很多!虽然娘不懂你们男人的事、官场的事,但是这到哪儿,没帮手就不好干活,他爹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林清抬起头,倒是对张氏有些刮目相看——张氏这话,话糙理不糙,可不就是这样吗?官场上没帮手、没势力,谁搭理你?谁支持你?想要做点什么,都要东奔西走,还得提心吊胆,生怕行差踏错一步,就功亏一篑。

  这也就是亲娘了!纵使没读过什么书,也能把事情翻来覆去地在自己心里琢磨,只要是对自己儿子好的,那都想拿出来说说。

  见林三牛也是不情不愿地点了点头,张氏顿了顿继续道:“不过我啊,心里也有担忧。倒不是说那什么第一个孩子姓不姓秦的事情,这女人只要能生,多生几个儿子,第一个儿子姓秦也没什么。咱村里头有些女方是绝户的,想抱个孙子回去养,拼凑几两银子给男方,让一个孙子随女方姓的也不是没有!第一个儿子姓秦,那也不改变这是咱清儿的儿子,是咱的孙儿不是?难道他还不叫清儿一声爹?不叫我们一声爷奶?人家秦家那么高的门第,咱们啊,确实高攀了!平心而论,这要求啊,不过分。只是我刚刚也回过味来了,这秦小姐的娘就是不好生养才只得了秦小姐一个,若是秦小姐像她娘怎么办?秦家若是强势,他家女儿生不出孩子,也不让清儿纳妾那又怎么办?这才是我担心的啊!”

  张氏作为一个女人,倒不考虑那些里子面子的事情,甚至心里想着,就算那小姐脾气不好、看不起他们这样的公婆,但是他们只要有口饭吃,能帮着照顾照顾林清、以后能带带孩子,那就够了。她和林三牛苦了大半辈子,现在吃穿不愁的,再苦能苦到哪里去?只要是对林清有帮助的,她都要帮他考虑到。

  只是子嗣毕竟是大事,若是因为这个地方疏忽了,到时候弄得她家儿子子嗣单薄,那她以后就是到了地下也不敢见林家的列祖列宗啊!

  所以张氏也只能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具体怎么看,还得让林清自己取舍。

  听到这边,林三牛也有些沉默了,尤其是张氏说到他们两个帮不上林清的时候,林三牛心里更是没有滋味的。林三牛知道林清之所以让他管着“如意坊”,不是找不到人,而是怕他在京城呆的无聊,找点事情给他做做。其实很多事情就连墨竹都要做的比他好多了。而官场上的事情,他更一无所知,不像有些人家父亲也是当官的,好赖都能给儿子一些指导和意见。林三牛却知道自己见识短浅,甚至有时候林清跟他讲一些事情,他都没有办法理解。

  不得不说,张氏和林三牛的想法都有些自私,甚至都用着一些并不友善的揣测去想秦家这门亲事。但是林清却并没有觉得他们这些想法太过势力或者怎样,或许天下间父母都是如此,一片拳拳爱子之心,让他们看待儿女婚事的时候,只能用他们所有的眼光和智慧去揣度、去分析。不管对错,他们都已经尽了所有的力,用尽了他们所有的人生智慧和经验,只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在婚姻大事上走一丁点的弯路——毕竟,那是关乎一个人一生的大事!一步错,步步错!

  谨慎让他们变得敏感多疑,也让他们说出的话市侩精明,即使平日里再和善可亲的父母都会如此吧。

  林清莫名觉得有些感动,他拍了拍张氏的手背,示意她不要太过忧心,然后才道:“爹,娘,我也觉得和秦家不太匹配,要不这婚事,就算了吧。下次那宋媒婆过来,好声回了便是,别伤了人家姑娘名声,以后也只当没这回事便罢。”

  林清自然也可以把所有利弊分析的清清楚楚,甚至理性思维告诉他,如果和秦家结亲有更多的好处。只是内心深处,林清觉得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去坦然接受一个女性作为他的妻子,从此以后要朝夕相对一生;另一方面,他也不希望这样的女子只因为他的私心被他给耽误了,更怕给不了那女子想要的幸福。

  或许他注定不会是一个最合格的政客,没法无所不用其极的抓住每一个机会往上爬。

  原本张氏和林三牛就在那边纠结这桩婚事,如今林清自己都不愿意,那么自然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就此作罢。

  而秦家那头,今夜也为了这件事情闹得有些不愉快。

  “夫人,你糊涂啊!怎么可对着林家提这样的要求?”秦启桢回来就问了云氏有没有派媒人上林清家探口风,云氏已经派人上门,便也将她的意思告诉了秦启桢。

  原本她觉得那林清就算再有才华,如今也不过是个小小的七品官,老子娘还是泥腿子,能够娶上他们家雪容简直就是天大的造化了,提了那么点小要求,自然不在话下,没想到却被秦启桢呵斥了一顿。

  “我就雪容一个姑娘,你说看中这林清,要结亲,我也允了。但是我也不能真的把女儿往火坑里推吧!这林家现在过得是什么日子?你不会没有打听过吧?一家三口并一个仆人缩在西直街的一进小院里啊!咱家雪容现在一个人住的秀楼都比他们家的小院大的多!只不过让他们一家三口以后都上我们家住,生的第一个孩子跟我们姓秦,这有什么错?老爷,你可别忘了,雪容可是你唯一的嫡女啊!”云氏年过四十,但是保养得宜,只是气色看着差了点,现在虽然说着置气的话,但声音柔婉,一看就知道是个温温柔柔的人。

  云氏在提到秦雪容是他唯一的嫡女的时候,脸色也变了变。他们两个少年夫妻,很是有过一段浓情蜜意的时候,当时秦启桢少年意气,情浓时许诺云氏,这辈子一生一世一双人。可是因为云氏三年无所出,秦老夫人一开始给秦启桢赐妾他不同意,后来被秦老妇人叫到祖宗牌位前跪了一天一夜,这才接受了秦老人赐下的两名妾室。

  这么多年,秦启桢虽然只有两名妾室,她们两人生下了三个儿子,但是云氏对这三个庶子却一点也亲近不起来,嫡母该做的事情都去做,却也不会再出格一步。一直到她怀上了秦雪容,云氏脸上才有了笑颜,生下秦雪容后,云氏的一门心思就全扑到了女儿身上,就连对秦启桢也是淡淡。

  秦启桢知道自己在云氏这边是理亏的,这么多年对秦雪容也是宠爱有加,私下里给她准备了极为丰厚的嫁妆,早早就开始给她挑起了女婿人选。林清是他一开始在殿试的时候就看中的人,只是那时也不敢妄加判断,生怕这人并非良配,所以一直观察了他大半年,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了解林清平日里的举动,发现林清生活简单,从无眠花宿柳之举,家中也清清白白,在翰林院中也算出彩,博了永康帝的欢心。甚至秦启桢敏锐的发觉,这次沈修文的案件居然也有林清的身影,让他更加欣赏这个年轻人。林清人品好、相貌好、才学好,也求上进有谋略,这样的人岂不是乘龙快婿的最佳人选?如不早早出手,必然也有别人会看中!否则,他这个做父亲的,难道真的会把女儿往火坑里推?

  原本以为云氏温柔和善,她也答应下来了去找媒婆上门探探口风,谁知道她还提出了如此要求!在秦启桢看来,林清绝非池中物,而一个有抱负的男人最不喜欢的就是被人拿捏!

  秦启桢心中是千叹万叹,万万没想到这其中还会生了这样的枝节,早知道就该把一切都细细和云氏去讲一番!只是谁让他们夫妻两个再无少年时的默契,自认为了解彼此,其实早就已经越行越远。

  林清是他最看好女婿人选,若是真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只是如今云氏做也做了,再去弥补也是枉然。而且刚刚他语气还颇为严厉地呵斥了云氏一番,秦启桢看着云氏伤心失望的样子,张张嘴,最终也没有再去说什么,只是长叹一声:“既如此,那就等林家的口风吧。”

  秦雪容原本想来给母亲请安,谁知道却在门外听了个整场,丝质手帕在青葱玉指上绕了又绕,最后还是转身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