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废掉赵昺,立赵时俊为新帝!
作者:中原布衣      更新:2022-05-08 10:41      字数:2205
  陆秀夫和张世杰率领文武百官走下大船,在岸边跪成黑压压的一排,

  “见过太祖皇帝。”

  赵匡胤淡淡地扫了他们一眼,随后一甩袖子,

  “诸位爱卿都起来吧。且回城中歇息,明日全体上朝议事。”

  赵匡胤的语气很不好,这让很多官员都是心中一沉。

  第二日一早,在临安的皇宫之中,数百名文武官员全都穿着官服,分成两排,静静地看着坐在龙椅上的赵匡胤,以及坐在赵匡胤腿上的幼帝赵昺。

  赵匡胤也没有浪费时间,开口就是一段教训。

  “昨日归来的各位爱卿,你们忠心可鉴,但面对气吞天下的蒙元,光有忠心是没有用处的。

  你们需要有与蒙元大军死磕的勇气。

  但恕我直言,你们确实没有。

  面对蒙元大军,你们一味逃脱,一味避战。

  逃避一旦成了习惯,就算是百战精锐也会变成弱鸡。

  所以我把丑话说在前头,你们忠心可鉴,但如果让你们继续把持朝政,宋朝还是会亡!”

  陆秀夫出列说道,“太祖皇帝教训得是。老臣无能,甘愿辞去相位。”

  张世杰也出列说道,“下官出任枢密使以来,大宋屡战屡败,以至无寸土可守,只能漂在海上。下官已无颜面再任枢密使,甘愿辞官归隐。”

  赵匡胤没好气地说,“我没让你们两个辞官,你们两个倒先站出来了。

  陆秀夫,你是个好的文官,虽然才略有限,但不缺胆子也不缺忠心。当丞相不合适,但出任一方主官还是可以的。你去担当泉州知府吧。那是一下会下金蛋的老母鸡,你要把它红营好。

  至于张世杰,屡战屡败并不是你的错。纯粹是最近几年,蒙元国力已经形成了对大宋的碾压之势。

  再加上你将略军略虽然都不错,却还不足以力挽天倾。

  毕竟你是个武将,而这个朝廷重文轻武的政策是我一手制定的,所以宋亡的锅,我来背。

  不过你这个枢密使的职位要往下降一降了。

  你屡败于元军,锐气已失,没有主动进取的斗志了。

  从今天开始,你就担当枢密副使。”

  赵匡胤三言二语,就把陆秀夫和张世杰的职位敲定。

  其他官员看到赵匡胤并没有问罪陆张二人,全都长出了一口气。

  他们以为自己的官位也不会丢了。

  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想多了。

  如果赵匡胤可以长期留在宋末,他可能还会讲究个政治平衡,把行朝官员留下一半,用来牵制等会儿要大肆提拔的一众义军将领。

  但赵匡胤很快就要离开临安了,再加上他现在已经清楚了元朝的地盘有多大,元朝皇帝忽必烈有多么厉害,他哪里还敢玩这种政治把戏。

  大敌当前,如果不能把所有的抵抗力量拧成一股绳,就等着被一一击破吧。

  所以赵匡胤又挑选了十几个文武官员,随后就把所有的文武官员当场全部撸掉官帽。

  老赵是个厚道人。

  为了回报这些官员的忠心,他吩咐给所有被遣散的官员每人发放五百两银子当做安家费。连帝师邓光荐也在被遣之列。

  赵匡胤笑道,

  “文丞相在南剑州募兵十万,你们只给了他五百两银子当做军费。如今你们每个人都得了五百两,也差不多够供养十万大军了,哈哈。”

  被遣散的官员一想到之前做的腌臜事儿,顿时全都默然无语地退出了朝堂。

  被留在朝堂上的张世杰和苏刘义也都是脸上暗暗发热。

  接下来赵匡胤却没有立即封赏文天祥和陈淑桢两人的部下,反而先宣布了一道石破天惊的圣旨。

  “如今国难当头,幼帝岂能力挽天倾!我以大宋开国皇帝的名义,宣布赵昺退位,封为安乐公,可与其母杨淑妃(太后)任选大宋任何一城居住。

  如果她们母子愿意,也可与我同回汴梁。”

  赵匡胤话音刚落,一直藏在帘子后面的杨太后就大声说道,

  “贱妾愿和昺儿前往汴梁,托庇于太祖爷的羽翼之下。”

  杨淑妃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她知道北宋开国后,要一百多年才会遭遇兵灾,她的昺儿在那里可以平安长大了。

  赵匡胤微微点头,

  “就依杨淑妃之意。你和昺儿可与我同回汴梁。”

  “太祖皇帝,你还要回大宋的汴梁国都吗?”

  陆秀夫听出了赵匡胤话里的潜台词,当即小心翼翼地问道。

  “是啊。”

  赵匡胤笑道,“我连北汉还没灭掉,当然还要回去打北汉了。我还能在临安再呆十几天就要回去了。”

  “太祖爷还能过来吗?”

  “至少在十年之内,我不会再过来了。我要在那一世灭北汉,平契丹,夺回要命的燕云十六州。”

  说到夺回燕云十六州,赵匡胤的脸上露出一股坚毅之气。

  这一世,没有了拿斧头劈开他脑袋的好弟弟,他肯定要恢复故唐疆域,重现大唐雄风。

  陆秀夫这下弄不明白了。

  既然赵匡胤就要离开了,为何要废掉赵昺这个小皇帝呢?

  既然赵昺已经被废掉了,赵匡胤就让他从自己腿上下去,去找躲在帘子后面的杨淑妃去了。

  赵匡胤看了一眼站在文天祥身后的十世孙赵时俊,向他招了招手,大声说道,

  “时俊,你站上来!”

  守卫赣州的几个月里,赵时俊一直陪在赵匡胤身边。他给赵匡胤讲了北宋从开国到面临覆灭的几百年历史,算是为老赵开了天眼。

  赵匡胤则是在考查他,第一是考查他的勇气是否真有那么足,第二则是考查他的能力。

  有好几次守城战,赵匡胤都让赵时俊领着士卒与蒙古兵肉搏。

  结果赵时俊一点也不怂。

  他哥哥赵时赏有一手神箭。赵时俊虽然箭法不行,但练得一手好枪法。

  他也在守城中先后杀了十几名蒙古兵。

  赵匡胤对他的表现很满意。

  赵时俊本以为自己也许会被封为手握大兵的亲王,与文天祥陈淑桢形成铁三角,一齐辅助赵昺这个幼帝。

  结果赵昺上来就被废去了皇位,而赵匡胤又喊他走到龙椅那边去。

  为了给这个十世孙一个大惊喜,赵匡胤一直没透露消息。

  不过这种情形,就算是傻子也看出来赵匡胤的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