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白杆军的悲壮落幕
作者:中原布衣      更新:2022-05-08 10:40      字数:2299
  接下来的盘点速度明显加快了许多。

  第七个视频:

  公元1630年,张献忠率流寇第一次进入蜀地,攻陷夔州。

  秦良玉率三千白杆军正面迎击。

  面对骁勇善战的白杆军,张献忠的数万流寇压根儿没有还手之力,被打得全军溃散。

  八大王狼狈逃回湖广,因为势力损失过大,就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暂时托庇于湖广经略熊文灿旗下。

  第八个视频:

  1640年,明末有名的农民军首领,有曹操之称的罗汝才率军进犯巫山,被秦良玉击退。

  罗汝才不死心,再度率大军进犯夔州。

  又被秦良玉以少胜多击败。

  随后秦良玉率数千白杆军,主动邀击罗汝才。

  罗汝才不服气自己打不过这个已经六十七岁的女将军,在马家渡摆开阵势,主动与秦良玉展开决战。

  战斗打响三个时辰后,秦良玉的儿子马祥麟直突罗汝才中军,阵斩罗汝才麾下第一猛将东山虎。

  最终罗汝才全军溃退。

  接下来,秦良玉再接再厉,一连击败罗汝才四次,逼降了罗汝才麾下的几员悍将,其中就有王光恩兄弟。

  在最后一次胜仗中,白杆军连罗汝才的帅旗都抢了过来。

  罗汝才经此一败,势力大衰,再也没有与李自成张献忠分庭抗礼的实力。

  第九个视频:

  此时的大明督师是杨嗣昌。

  这位督师大人为了保住湖广等地,竟然制定了一个驱贼入川的战略。

  他把大部分四川精锐全都调到了湖北,逼着张献忠进入四川。

  四川巡抚邵捷春的手上只剩下二万老弱病残,所能倚重的将领,只剩下六十八岁的秦良玉,还有七十一岁的神弩将张令。

  秦良玉向邵捷春建议,愿意率领大军分守入川的各个险隘,把张献忠堵在重庆外围。

  但邵捷春知道杨嗣昌的真正战略,所以拒绝了秦良玉的建议,一味地消极防守。

  秦良玉身为百战宿将,当然明白这种布防的弊端,纯粹是乌龟战,等着张献忠前来攻打。

  她对已经辞官的绵阳知州陆逊之感叹道,

  “邵巡抚不知兵事,一定会让川蜀失陷于流寇之手。秦某一生戎马,一想到要与这样的上司一同战死,就感到万分羞耻。”

  正如秦良玉所料,再度入川的张献忠已经今非昔比,明末数一数二的良将李定国也已长大成人。

  在竹菌坪阻击战中,秦良玉和张令两个老将率领二万军士,阻击张献忠的大军。

  第一战,官军获胜。

  第二战,起了轻敌之心的神弩将张令恃勇冲阵,却被李定国一箭射死。

  明军彻底溃败。

  秦良玉最后硕果仅存的四千白杆军也战死了大半。

  就算如此,秦良玉依然没有放弃。

  她去单独求见邵捷春,准备在石柱等地再召集两万土司兵,与张献忠决一死战。

  她唯一的条件就是让邵捷春负责军士粮饷。

  然而邵捷春此时正准备用失陷川蜀的罪名构陷杨嗣昌,再加上真的没有那么多粮饷,就拒绝了秦良玉的请求。

  秦良玉出了巡抚衙门,仰天叹息道,“大明穷矣!”

  第十个视频:

  1642年,担任襄阳总兵的马祥麟看到时局日坏,自己虽是襄阳总兵,却被文官处处挈肘,连军事上的事儿都无法做主。

  襄阳的士绅和大明宗室更是把他视为西南蛮夷,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

  所以,马祥麟虽然击败了张献忠的前两次进攻,却依然十分悲观,知道自己也许要死在这里了。

  所以他给母亲秦良玉写信,在信上说,

  “儿决意殁于王事。母亲大人勿念。”

  秦良玉接到马祥麟的信,笑着说道,“好!真吾儿!”

  但脸上却流下了两行泪水。

  老来丧子,向来是对母亲最重的打击。

  果不其然,秦良玉收到马祥麟的信后不过十几日,就收到了马祥麟在襄阳城战死的消息。

  第十一个视频:

  1643年,张献忠攻陷武昌后,准备取川蜀作为建国之基,率大军再度四川。

  七十岁的秦良玉虽然已经没有了足以正面击败献忠的精兵,却依然想为大明效力。

  她再度从石柱赶到成都,向新任的四川巡抚陈士奇献上了全四川的形势图,建议分兵屯守入川的十三处关隘。

  却被陈士奇笑而拒之。

  陈士奇虽然不知兵,面对秦良玉却有一股文人的优越感。

  他根本不相信秦良玉的军事能力。

  秦良玉不死心,又去找四川巡按刘之勃。

  刘之勃认同秦良玉的看法,但他只是陈士奇的副手,做不了主,也无法调遣军队。

  1644年,张献忠再度进攻夔州。

  精锐尽丧的秦良玉率领拼凑的五千土司兵前去阻击,被击败,只能退回石柱。

  此时的她徒有一腔忠心,却已经没了可力挽狂澜的精锐兵力。

  张献忠攻陷成都后,派兵略取川蜀全境。

  却因为畏惧秦良玉的威名,始终不敢派兵进入石柱。

  第十二个视频:

  得知崇祯帝煤山自尽,流寇攻陷京师的消息。

  秦良玉大哭一场,并全身缟素,在土司庄园内为崇祯皇帝举行隆重的祭祀之礼。

  祭礼之上,秦良玉对侍立身旁的孙子马万年,还有一众部下说道,

  “我马秦二家,皆是大明忠良,数十年来,数名至亲战死于沙场。大明虽然到了这般田地,我一介夫人,受国恩二十年,绝对不敢有负朱明。

  就算到了绝境,我依然敢与流贼势不两立。”

  164年,当隆武帝在福京即位,给秦良玉送来官位诏书时,秦良玉当着太监的面失声痛哭。

  “臣老矣!蒙圣上看重,依然愿意为大明效力。”

  然而,此时的石柱境内,精壮之士早已所乘无几,秦良玉苦心筹集,最终只召集了不到三千精壮。

  这么点士兵,想保护石柱的安全,还要凭借秦良玉的百战声威。

  至于想出兵平定占据全四川的张献忠,纯粹是异想天开。

  1648年,秦良玉于睡梦中寿终而死。

  文字盘点到这里就结束了。接下来就是李昊激情昂扬的点评。

  “秦良玉将军乃是华夏数千年历史上唯一作为王朝名将单独列传的女性。

  而她一生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却一直没得到真正的重用。

  归根结底,不管是朝中的天子,还是文武大臣,都看不起她这个荒僻山区的土司夫人。

  像李维新之流,战绩连她的十分之一都没有,却敢当面辱骂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