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张献忠血洗朝堂
作者:中原布衣      更新:2022-05-08 10:34      字数:2250
  张献忠出现在临安的皇宫里,第一时间就是打量自己的两个义子。

  他看到张定国站在武将队列里,张可望站在文官队列里,顿时放下心来。

  这时殿下的几个大臣正在激烈辩论。

  淮西镇抚使赵葵大声说道,

  “如今中原无主,正是我大宋收复三京的大好时机。你们这些人,振振有词,说白了,不过是畏虏如虎耳!”

  参知政事乔简之听了赵葵的话,顿时大怒,直接把唾沫喷到了赵葵脸上。

  “竖子,就算你们攻取了三京,面对蒙古人的大举反攻,你们能守住吗?就算能守住,需要出动多少大军才能守住?至少要二十万精锐大军,才能守住黄河沿岸。

  竖子,我且问你,我朝有那么多足以与蒙古人野战争锋的精兵吗?

  若把江淮与襄樊精兵尽皆前移到黄河沿岸,内部边防空虚,一旦被善用骑兵的蒙古人趁虚直入,我大宋危矣!”

  右丞相郑清之咳了一声,沉声说道,

  “乔简之,你的理由固然有理。我军就是不北伐,你认为蒙古人就不会南征吗?如今四川的宋军还在与蒙古人厮杀呢。

  如今蒙古人在中原的势力最为薄弱,全取河南之地,踞守潼关,坚守黄河,才是当前的正确决策。”

  大臣吴潜冷笑了一声,

  “郑相,我们当然可以攻取三京,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该怎么守住三京?如今的中原可不是岳武穆时期的中原了。

  岳武穆北伐时,中原尚有近千万人口,还有数十万的忠义军听他指挥。如今的中原,所有人口加起来,也没有五十万人口了。

  我们就算攻取了三京,无法就地取粮,就无法把中原打造成抗蒙基点啊。

  还是那句话,取三京易,守三京难!不如不取! ”

  赵范冷笑道,“说来说去,还是畏蒙如虎!”

  乔行简不想与赵氏兄弟争论,他向着坐在御座上的张献忠拱手说道,

  “中原易取不易守。还望官家慎重啊。”

  “慎重你娘!”

  张献忠开口就是一句粗话。

  “老子要打三京,是为了守护整个大宋。你这个参知政事,就他娘的知道反对,狗屁正事不干。驴球子!老子人你娘!”

  张定国与张可望听到义父一开口就是熟悉的陕西话,脸上都露出了一丝笑容。

  其他粗莽的武将们也都面带微笑。

  乔行简面色涨红,他梗着脖子说道,

  “官家为何辱及微臣娘亲?官家如此做,哪里有半点天家威严?”

  “人你娘!”

  张献忠怼了乔行简一句,随后用眼睛扫视着那些跃跃欲试的文臣,沉声说道,

  “还有哪个驴球子反对老子入洛?”

  如果是明清的大臣,见了陛下说这种话,肯定早就噤若寒蝉,三呼万岁圣明了。

  但大宋对文人士大夫过于宽待,所谓的养士三百年。

  只要考中了进士,基本上就不用担心会掉脑袋了。

  你只要不举旗造反,

  就算你在当官的时候贪得再多,顶多会被发配偏远州郡,绝不会被砍头。

  宋朝对士大夫的优待造就了灿烂的文化,但也造就了最弱的汉人皇朝。

  赵宋对文人有多宽待,对武将就有多好。

  很多立功无数的武将偶犯小错,就会被文官毫不留情地诛杀。

  面对杀气腾腾的张献忠,除了张可望与赵葵赵范兄弟,几乎所有文官都走出队列,一脸正气地怒斥张献忠。

  五十六岁的真德秀指斥得最为严厉。

  真德秀是朱子理学的学者,向来以直言敢谏著称。

  他拿出了包拯怒斥宋仁宗的勇气,走到张献忠的御案前,大声说道,

  “官家今日之行,今日之言,毫无人君之相!

  乔行简劝谏派兵入洛,实为老成谋国之言。

  官家就算不纳乔行简之言,也不该辱及乔行简的母亲。

  官家如此粗俗,与地痞流氓有何区别?

  臣在这里劝官家向乔大人道歉,并收回派兵入洛的旨意。”

  “咱没听错吧?”

  张献忠看着胡须花白的真德秀,冷笑了一声,

  “真德秀,你是老糊涂了吧?你竟然让我向乔行简道歉?咱可是天子。”

  “天子也会犯错。”

  真德秀寸步不退,依然直视着张献忠说道,

  “错了就要改弦易辙。”

  张献忠突然哈哈大笑。

  他笑了好长一阵子,然后站起身来,瞅着殿下这群一身正气的文臣,冷声说道,

  “老子现在才知道你们这些文人有多嚣张了。

  如果你们能把对付我的勇气用到蒙古人身上,咱老子不要说认错,就是给你们作揖磕头也没问题。

  但你们畏虏如虎,只敢对着咱老子发脾气,只敢对着那些与外虏拼杀的武将们作威作福。

  老子尊敬真正敢与蒙古死战到底的文人。老子最看不起的就是你们这样的货色。

  你们不是想在朝堂上表现你们的气节吗?

  那好。我想看看你们有多勇?

  张可望!”

  “臣在!”

  张可望挺身出列。

  “你身上有刀吗?”

  “有!”

  “那就先给老子砍两个文官,咱老子看看他们还敢不敢嚣张?”

  “遵令!”

  孙可望拔出腰刀,一刀抹了乔行简的脖子,随后挥刀横扫,又把真德秀砍翻在地。

  乱哄哄的朝堂突然寂静下来,再没有半点声音。

  那些大声吵吵的文臣突然就把声音憋在了肚子里,仿佛一群被掐住了脖颈的旱鸭子。

  再也没有任何文臣敢站出来与官家争吵了。

  张献忠的鼻子抽了抽,随后不耐烦地挥了下手,

  “他娘的,还有人吓得拉屎拉尿了吗?没出息!全部给老子砍了!”

  张定国赶紧挺身出列,大声说道,

  “陛下,不可大开杀戒呀。朝中不可无文官。”

  张献忠咧着大嘴笑道,

  “定国,你给我退回去。你太无知了,大宋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想当官的文人。

  杀光了这些有资格站在朝堂上的软蛋们,咱们再招一批新人当文官不就行了。”

  随后瞪着张可望再次骂道,

  “驴球子!还不给咱老子动手。”

  张可望拔刀在手,吩咐站在金殿两侧的侍卫们,

  “陛下有令,诛杀殿中所有文臣!一个不留!再给我抄了他们的家。”

  好家伙!

  张献忠成为皇帝不到一个时辰,就把有资格站在金殿里的文臣杀了个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