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第四反王 李密
作者:中原布衣      更新:2022-05-08 10:31      字数:2358
  【众望所归李公子,凤毛鸡胆事难成!】

  【盘点史上十大反王第四位】

  【隋末第一枭雄:李密!】

  李密这个名字一出现在光影投幕上,贞观位面的李世民就笑着对长孙皇后说道,

  “看来这个通天博士是铁了心和大唐过不去了。

  先盘点窦建德,又盘点李密。

  李密此人,可比窦建德厉害多了!”

  刚刚攻下兴洛仓,名扬天下的李密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光影投幕上,眉毛顿时一紧。

  “凤毛鸡胆”,

  这个评价着实有点刻薄了。

  但他也没有发怒,只是仰着脑袋,静静地观看不断更新的文字。

  【李密,字法主,京兆长安人。出身于贵族家庭。曾祖父为西魏八术国之一的李弼。到了李密这一代,家世已经衰微。

  二十四岁那年,李密承父荫担任宫中宿卫。因面黑人丑,为隋炀帝所不喜。

  李密借病辞职,隐于家中读书。

  有一次他在牛角上挂了一本《汉书》,一边走路,一边读书时,正巧被越王杨素。杨素与李密交谈后,认为李密有大才,就让自己的儿子杨玄感与他结交。】

  【公元613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杨玄感驻军黎阳,负责百万大军的后勤运输。

  这时整个隋朝天下狼烟四起,反贼遍地。

  素有反心的杨玄感认为造反的时机已经成熟,遂与好友李密商议起兵之事。

  李密向杨玄感献出了上中下三策。杨玄感选了下策,起兵后招致速败。

  李密在乱军中被捕,后用计逃脱。】

  【公元616年初,隐姓埋名的李密再度出山,投靠了翟让的瓦岗军。

  当时瓦岗军正被隋末名将张须佗带着秦琼罗士信两大猛将虐得很惨。

  李密到瓦岗寨的第一战,即用计杀死了张须佗。

  翟让自知名望能力皆不及李密,就把首领位置让给了李密。

  在随后的两年里,李密东征西讨,很快就把万余人的瓦岗军变成了拥兵数十万的天下强藩。

  河北山东江淮的义军纷纷前来归顺于他。】

  【公元617年末,李密在一次酒宴上突然发难,诛杀了翟让等人,成了瓦岗军的唯一领导人。】

  【618年正月,宇文化及在扬州缢杀杨广,率十余万骁果军北归,试图返回长安。李密率瓦岗军在黎阳堵住宇文化及,经过数月苦战,终于击溃了宇文化及。】

  【瓦岗军此时疲弊不堪。养精蓄锐的王世充趁机率两万精兵攻打瓦岗寨。李密不纳魏征之计,导致邙山之败。

  李密本可北归黎阳。因为徐世绩在黎阳还有数万大军。

  但李密因为在火并翟让时砍伤过徐世绩,遂不敢前去,竟西奔长安,投靠了唐王李渊。】

  【618年底,李密不甘为人下,密谋东归。率残部路经邢公山时,被埋伏于此的熊州副将盛彦师斩杀,时年三十七岁。

  李渊让人拿着李密的头颅前往黎阳招降徐世绩。徐世绩举城而降,并以故主之礼厚葬了李密。】

  文字盘点到这里就结束了,接下来就是视频盘点。

  关于李密的战斗视频,可比窦建德的精彩多了。

  论打仗,李密着实是一位好手。

  第一个镜头:

  准备造反的杨玄感给李密写信,李密千里迢迢赶到黎阳。

  杨玄感问他:“我欲推翻昏君,廊清海内,法主何以教我?”

  李密胸有成竹地说,“吾有三计,供君参详。

  天子出征,远在辽外,去幽州犹隔千里。南有巨海,北有强胡,中间一道,理极艰危。公拥兵出其不意,长驱入蓟,据临渝之险,扼其咽喉。归路既绝,高丽闻之,必蹑其后。不过旬月,资粮皆尽,其众不降则溃,可不战而擒,此上计也!

  关中四塞,天府之国,虽有卫文升,不足为意。今帅众鼓行而西,经城勿攻,直取长安。收其豪杰,抚其士民,据险而守之。天子虽还,失其根本,可徐图也。此中计也!

  简精锐,昼夜倍道,袭取东都,以号令四方。但恐唐祎告之,先己固守。若引兵攻之,百日不克,天下之兵四面而至,非仆所知也。”

  杨玄感哈哈大笑道,

  “如今文武百官的家属皆在东都,一旦攻取,足以让百官降于我。且经城不拔,何以展示军威?法主,你的下策实为上策!”

  李密:“……”

  第二个镜头:

  杨玄感有勇无谋,在后续的战斗中,对李密的任何建议都不采纳。

  两个月后,杨玄感兵败被杀。

  李密被俘。

  在被押往洛阳的路上,李密用计逃脱。

  一个世家公子,从此踏上了逃亡的道路。

  他先是隐于一个山村教书,化名刘智远,后来因为一首诗歌暴露了身份,只能再度逃亡。

  他在逃亡中观望天下大势,决定加入一支义军来实现自己的抱负。

  最终他选择了瓦岗军。

  第三个镜头:

  李密用了一个化名加入了瓦岗军。几个月后,李密的身份暴露了。部下都劝翟让杀死李密。

  翟让徐世绩单雄信是创办瓦岗军的三大元老。徐单二人都劝翟让杀死李密。

  幸亏在关键时刻,王伯当挺身而出,大声说道,

  “李密是个亡命徒,在穷途末路之际投奔瓦岗军,此时杀掉他,是不义的行为。既然李密自负才干,能说会道,不如就让李密下山为我们去拉拢周围山寨的人马。如果他能拉来人马,我们就饶他一命。如果不能,我们就杀了他。”

  翟让听从了王伯当的建议,派李密下山,去拉拢周围的小山寨。

  当时民间流传有一句谶语,“桃李子,当天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

  有术士认为夺取大隋天下的将是一个姓李的人。而李密多次死里逃生的经历,再加上名字与谶语的相合之处,

  导致很多山寨之主都认为李密是真命天子。

  纷纷率领人马归降李密。

  李密仅凭一张利口,下山月余,就为瓦岗军带来了数千人马。

  翟让认为李密很有能力,开始重用李密。

  李密对翟让说道,

  “如今皇帝昏庸,百姓怨恨,隋朝在攻打高句丽的时候消耗完了精锐部队,又和突厥断绝了友好关系。眼下皇帝正在巡视扬州、越州,撇下了洛阳长安,这正是像刘邦项羽那样争夺天下的时机,凭您的雄才大略,精兵强将,夺取洛阳、长安,消灭隋朝势力绰绰有余。”

  翟让听了李密的话,想了一会儿,最后还是笑着说道,“我翟让本是一个法曹,落草为寇也只是为了自保。夺取天下这种大事儿,可不是我能参与的。”

  李密叹了一口气,决定自行谋取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