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归明
作者:中原布衣      更新:2022-05-08 10:31      字数:2217
  察罕帖木儿麾下的军队虽然精锐,但刘福通率领的,同样也是北路明教义军的精锐之士。

  二万打七千,又是出其不意的伏击,结果当然可想而知。

  历经一天一夜的鏖战后,七千精骑几乎全军覆没。

  察罕帖木儿带着不到百名亲卫杀出了重围,一路逃回了巩县。

  而刘福通让手下士兵穿上元军盔甲,冒充察罕帖木儿的援军,前去袭击周全大营。

  洛阳城中的关保见周全后营起火,以为援军到了,当即大开城门,全军出击,试图全歼周全的三万精兵。

  关保刚刚杀出城,却发现刚才还乱作一团的周全大军忽然变得阵营整肃。

  关保知道中计,连忙重新率军入城。

  却哪里还来得及。

  刘福通与周全合兵一处,全歼关保七千精兵,顺利攻下了重镇洛阳城。周全阵斩关保。

  随后刘福通携大胜之势,直扑察罕帖木儿的老巢巩县。

  察罕帖木儿抵挡不住,精万精兵损失殆尽。最后只带着数千骑兵沿陕州退回了山西。

  刘福通全取河南之地。

  大将周全趁势再攻山西,与西路军的李喜喜合兵,再次击败了退守晋城的察罕帖木儿。

  察罕帖木儿退守太原。

  因为连战连败,察罕帖木儿的官职也被元顺帝捋了下来,由主管枢密院兼领大元半数精兵的高官变成了区区的太原留守。

  察罕帖木儿的失败让天下人心重归北路的明教义军。

  这时候刘伯温也被刘福通一半请一半绑架地弄到了汴梁城。

  刘福通毫不犹豫地让刘伯温担当自己的副手。

  刘伯温当仁不让,很快就展现出了极为出色的军事才能和行政才能,让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五省真正成了刘福通的地盘。

  龙凤五年,十几万大元精兵围攻汴梁的局面始终没有出现。

  察罕帖木儿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虽然在连绵数月的战斗中再度击败了西路军,李喜喜等人兵进宁夏,始终威胁着察罕帖木儿的后方,使察罕帖木儿压根不敢离开太原半步。

  至于跟着察罕帖木儿围城的几路元军,也被刘福通刘伯温重点打击,李思齐在潼关被关先生击败,退入了蜀地,去与明玉珍抢地盘了。阎思孝被毛贵全歼。

  关保死于洛阳城外。李克彝败于太行山。

  龙凤五年五月分,刘福通派出东路军大帅毛贵,以刘伯温为监军,率七万大军再度北伐。

  他们再次一鼓作气杀到了大都城外。

  这一次,因为兵力充足,粮草充足,毛贵在大都城外尽情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才华。

  他并没有急着一举攻陷大都城,而是以大都为饵,来了一个围点打援。在持续三个月的战斗中,毛贵先后击溃了前来救援大都的五路元军,共达二十余万。

  看到毛贵勇不可挡,元顺帝怂了。

  他在一个夜晚弃城而逃,撒丫子逃到了塞北草原。

  毛贵攻取大都!

  失陷于胡地四百余年的燕京城终于再度重归汉地。

  虽然在随后的战斗中,反扑的元军再度攻取了大都城。

  三个月后,刘福通率主力由汴梁北伐,再度轻取大都。

  毛贵分兵东进,攻取了整个辽东地区。

  随着察罕帖木儿被田丰暗杀,大元朝终于放弃了整个中原地区。

  虽然察罕帖木儿的长子王保保也是个军事奇才,但在刘福通麾下第一大将毛贵面前占不了任何便宜。

  经过五年血战,刘福通全取长城之南,长江之北的所有行省。

  接下来,韩林儿退位,刘福通称帝,建立大明。

  刘福通只能建立大明。

  因为他是明教的第一副教主,也是率领明教义军打下的整个天下。他建立任何其他国号,都不能服众。

  而在这个时候,江南的局势竟然还没有完全明朗。

  老朱,张士诚,陈友谅还在搞三国演义呢。

  一手扶持起天完帝国的另一位明教副教主彭莹玉因为粗心大意,数万精兵尽丧于苗帅杨完者的一把大火,自己也英勇战死。

  没有了彭和尚的扶持,徐寿辉很快成了陈友谅的刀下之鬼。

  陈友谅如期建立了汉国。

  因为鄱阳湖战役还没发生,陈友谅的汉国还是长江南岸最强大的势力。

  虽然朱元璋的势力在盘点视频公布后,曾在短时间内有一个飞速增长,但那些投靠朱元璋的义军将领多是投机者,并不愿意为老朱效死力。

  当刘福通在宜阳击溃察罕帖木儿,逆天改命后,投靠朱元璋的义军再度背弃了朱元璋。

  再加上陈友谅和张士诚都把笑到最后的老朱当成了死敌。

  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夹击老朱。

  老朱虽然十分逆天地凭借弱势兵力,抵挡住了这两个老对手的夹击,但想扩大自己的势力,却也是难上加难。

  在刘福通平定北方的几年时间里,

  老朱绞尽脑汁,依然无法打破江南这个三国演义的格局。

  随着刘福通一统整个北方,长江南岸几个较弱的割据政权,如方国珍陈友德之流开始派出使者,向刘福通接洽投降之事。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就算江南的三国演义分出高下,也很难挡得住刘福通的南征大军了。

  刘福通担心老朱在劣势下再次逆天。

  他派出麾下第一大将毛贵,以刘伯温为谋士,率二十万大军,由汴梁出发,一路直取江淮要地。

  最终在四个月后攻取了扬州与镇江,就在那里扎下江北大营,对一江之隔的金陵城虎视眈眈。

  这下老朱就更难受了。

  等于是四面受敌。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李昊不关心老刘和老朱谁胜谁负。

  这两个人都是铁骨铮铮的大英雄。

  十大反王已经盘点了五个。

  盘点完刘福通,接下来就该盘点排在前五位的五大反王了。

  和陈胜王匡张角方腊刘福通相比,前面的五大反王大多离最后成功只差了临门一脚。

  按照他们一度拥有的大好形势,极有机会改朝换代,成为开国太祖。

  他们却在最关键的一步走错了,最终一溃千里,再无翻身的机会。

  而在排名前五位的反王中,有一位反王拿到手的分明是主角剧本,本该笑到最后,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仁义之君,却被唐太宗李世民这个开了外挂的君主一战生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