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武林高手俞大猷
作者:中原布衣      更新:2022-05-08 10:28      字数:2278
  俞大猷一身布衣,手执一根九尺长棍,避开公孙瓒的马头,十分突兀地出现在了吕布面前。

  吕布勒住战马,高声问道,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我方天画戟之下不死无名之鬼。”

  俞大猷面色平静,冲吕布抱拳说道,

  “在下大明俞大猷,无名小卒,久闻温候大名,万里迢迢赶来虎牢关,就为了与温候决一胜负!”

  吕布眯着眼睛打量了俞大猷一会儿,忽然长声笑道,“看你这厮装扮,分明是剑客游侠。你可认识本朝的大剑师王越?”

  “素闻其名,只是无缘相见。”

  “你的战马呢?”

  “无马!因为俞某最擅长的是步战,而不是马战。我不想以已之短敌温候之长。”

  “你的兵器呢?”

  “这根九尺长棍就是我的兵器。”

  俞大猷直视吕布,语气平淡地说道,

  “温候若不敢与我步战,可以骑着赤兔马与我交锋。”

  “哈哈哈哈!”

  吕布狂傲的笑声在诸天历史位面不断回荡。

  “你肯定精于步战,所以故意想激我下马步战,是不是?”

  俞大猷面色平静如水,

  “俞某说了,温候可骑马与我交锋。”

  “你一个无名小卒都不骑马,我若骑马斩你,量你死了也不会服气。你既然擅使长棍,我就用四尺汉剑斩你!”

  吕布说完这句话,翻身下马,把方天画戟挂在得胜钩上拍了拍赤兔马的马屁股,让赤兔马退到百步之外。

  吕布从背后抽出四尺汉剑,摆出了一个起手式,然后高声喝道,

  “俞大猷,使出你最厉害的剑法吧。

  且看你在剑法上能否赢我?

  开战之前我先告诉你,就连天下第一大剑师王越,也对吕某的剑法夸赞不休。

  来!

  击剑吧!”

  俞大猷又向吕布行了个江湖礼节,随后九尺长棍向前一捣,疾刺吕布左眼。

  虽是没有锋刃的木棍,依然把空气刺得发出了“啸”声。

  这一棍没有任何奥妙之处,唯一的特点就是快。

  吕布不慌不忙,侧身避开棍势,同时长剑斜刺俞大猷左肋!

  吕布敢用四尺汉剑对敌俞大猷的九尺长棍,并不只是因为狂傲。

  他的剑法虽然远逊于方天画戟,却也不是一般的江湖游侠能够匹敌的。

  他曾在洛阳城中,仗剑与王越大战八十余合,方才落败。

  吕布不认为俞大猷这个无名游侠凭一根木棍,就能挡住自己的剑击之术。

  吕布不知道,与他比斗的这个俞大猷,着实是一位如假包换的武林奇人,绝不次于大剑师王越。

  俞大猷留名青史,凭借的是抗倭战功。但俞大猷在华夏武林史上的名气更大。

  他著有《剑经》一书,名为“剑经”,实际上讲的却是棍法与枪法。

  俞大猷认为“棍为艺中魁首”。

  倭寇祸乱沿海时,有少林高僧率武僧迎击倭寇,却在与倭寇的作战中损失惨重。

  俞大猷感到少林武僧不应该这么菜,就去嵩山少林寺拜访武僧。

  少林寺中精通棍法的武僧有一千多人,全都在俞大猷面前表演。

  俞大猷看完他们的表演,十分失望地说,“你们练的都是花活,根本没学到棍术的精髓啊。”

  少林武僧当然不服,遂与俞大猷比试武艺。

  俞大猷以一根长棍,连败少林寺上百武僧,最终把僧众们打得心服口服。

  后来少林寺派了两名武僧跟随俞大猷,一边与倭寇打仗,一边向俞大猷学习棍法。

  一连学了三年,学到了俞大猷的棍法精髓后,方才重新回到少林寺,把学到的俞式棍法传给全院僧众。

  后来的少林寺以棍法驰名天下,靠的就是俞大猷的传艺。

  单就这一件事,就知道俞大猷的棍法高到什么程度了。

  吕布与俞大猷交手十余合,根本奈何不了俞大猷。

  一根普普通通的九尺长棍,在俞大猷的手里就像活龙一样,点,戳,刺,扫,招招不离吕布要害。

  最初的十几招,吕布还能与俞大猷有来有回地对打。

  十几招之后,俞大猷利用木棍长度,完全把吕温候逼到了一丈开外。

  吕布怪吼连连,依然欺不近俞大猷身前。

  不过吕布的武功确实极高,俞大猷有好几次乘他旧力略尽新力未生时,对他突施打击,却都被他凭借超快的身法避了开去,没有被打倒。

  五十合后,吕布终于急躁了。

  趁着俞大猷长棍疾指自己面门时,吕布忽然矮身上前,以闪电般的速度欺到俞大猷面前,试图近身而战。

  吕布的这次出击,正好中了俞大猷的算计。

  俞大猷无论是江湖比斗,还是领兵打仗,留名后世的就是一个“稳”字。

  面对吕布的拼命式打法,俞大猷不退反进,侧身避开剑锋,弃棍,一手拧住吕布持剑的右手,另一手架住吕布的右腿,一个抱摔,竟把吕布放翻在地。

  原来俞大猷早就算计好了,要在吕布近身时,用宋朝时期才出现的跤法制住吕布。

  吕布一被放翻,立知不好,正准备就地滚开,俞大猷却用夺来的四尺汉剑指在了吕布的咽喉上。

  吕布暗道一声,“完了!”

  一直观看着战斗的嘉靖皇帝见俞大猷制住了吕布,不由十分激动地喊道,“俞大猷,快杀死这个三姓家奴。杀死他,我的增寿丹就到手了。”

  俞大猷却没有用剑刺穿吕布的咽喉,也没有割掉他的脑袋,而是与吕布对视了一会儿,方才后退七步,抱拳说道,

  “温候,承让了。温候武艺之高,果然千古罕见。”

  俞大猷说这话没有一点嘲笑的意味。他是真佩服吕布的武艺。

  为了制住吕布,俞大猷可谓煞费苦心。

  他先是用激将法逼吕布舍弃了最厉害的方天画戟,手执长剑与他最擅长的棍术比斗。

  他又身穿布衣,丝毫不影响身法的灵活,反观吕布,身穿铁甲,行动不便。

  这两个条件叠加起来,俞大猷本以为能在十招之内拿下吕布,却没想到还是用了五十余合,并且还要用胜之不武的跤法来放翻吕布。

  吕布对此也心知肚明。

  他站起身来,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盯着俞大猷,愤声问道,

  “你这厮用的是什么招法?你是跟乡下泼皮学的吧?”

  俞大猷笑道,“什么招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制住了温候。”

  吕布用粗重的鼻息狠狠地吐出几口气,十分不甘地说道,

  “俞大猷,你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