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痴情女自求相思情
作者:边笛子      更新:2022-05-07 15:59      字数:2301
  阮宓坐在琴室认真地练习琵琶。弦音清脆绵长,不亏是出自宫大师之手。前些日子,贤王命人将琵琶送至阮府,作为及笄之礼赠予阮宓,倒是惹来三房那些姐妹的议论。阮宓本不愿牵涉其中,只不过贤王终究是条人脉,在京都总还是能有用得上的时候。

  小桃推门而入,笑呵呵道:“我们小姐的琴艺果然天下第一,这样的好琵琶只配我们小姐弹。”

  “休得胡言。”阮宓起身走到琴架前轻轻地放下手中的琵琶,拿起绢布仔细擦拭。

  小桃一脸得意道:“小姐,我说的可都是实话。小姐您知道吗?最近三房也开始学起乐器了呢,那弹的比鸡叫还难听,下人们都不敢在院子里多待,全都挤在我们院里头听仙乐呢。”

  阮宓掩口轻声一笑:“倒也不至如此。不过,琴乐一门,对天分的要求极高,确实不是人人都能学得好。”说罢,阮宓转身看向小桃叮嘱道:“小桃,这些话你在旁人面前切莫再说,免得生出事端。”

  “是。”小桃笑嘻嘻地应下,忽的又想起一事,开口说道:“对了小姐,这两天夫人给您做了好些新衣裳,柜子都快放不下了。”

  阮宓擦拭着琵琶,闻言手下一顿:“西边还有间空房,清出来存衣服吧。”阮宓低头看着琵琶,心中不安,近期母亲很是热切,衣裙头面源源不断地往院里添置。

  小桃没有注意到自家小姐的面色有异,继续咋呼道:“如今小姐您将将行过及笄之礼,正是相看人家的好时候,夫人一定会为小姐挑选一个如意郎君的。”

  阮宓听着小桃的话,面色愈加阴沉。

  “叩叩”一阵敲门声响起。

  “小姐,夫人请您过去。”小丫鬟站在门外传话。

  阮宓放下手中的绢布,整一整衣襟,转身出了琴房。

  大夫人屋内,一位衣着华贵的美妇人正坐在大夫人身旁热络地闲聊。

  一个小丫鬟轻轻掀开门帘:“夫人,小姐来了。”

  美妇人转头看向房门,只见一位面容清丽,姿态婀娜的年轻女孩缓步踏入。

  阮宓走上前,屈膝行礼道:“见过母亲,见过永安候夫人。”

  大夫人看着阮宓满意地点点头:“坐吧。”

  “是。”阮宓福一福身子,起走到椅子旁落座。

  美妇人看着阮宓满眼欣喜道:“这位就是阮三姑娘呀?果然是个美人啊。先前在上巳宴上,我倒是见过她一回,只是隔得远,瞧的不真切。今日这走近了瞧,果然名不虚传。”

  大夫人脸上笑意更甚,开口笑道:“都是些客套话,你怎么还当真了。”

  “诶,话可不能这么说。”美夫人颇为不赞同道:“我平日里最爱同这些年轻人打交道,若要论起来,这京中的闺秀之中,你家三姑娘的才貌当得头筹。”说完,又凑近问道:“不知府上可有给她定了人家?”

  大夫人笑着摇摇头:“尚未婚配,宓姐儿前些日子刚刚及笄,还在相看呢。”

  美妇人一听,颇为惊讶:“前些日子及笄的?我怎未听人提起过?”

  大夫人无奈道:“前段日子京中不大太平,未敢宣扬,只是在家中简单的走了过场。”

  “这倒是。”美妇人认同地点点头,说罢兴致又起:“不过无妨,如今大势已定,阮大人在朝堂上的势力如日中天,阮三姑娘又是这般的品貌,只怕是上门提亲的人都快踏破门槛了吧。”

  大夫人掩口一笑:“我也不求什么,只盼能有个疼她的。”

  美妇人偏头想了一会,开口提道:“我倒是知道几个京中的青年才俊,也未婚配呢,回头带来给你瞧瞧。”

  大夫人含笑答道:“倒是劳烦侯夫人了,只是这婚姻大事虽由父母做主,但还需她自个愿意才行。”

  阮宓看着母亲和永安候夫人热络寒暄,不由地攥紧了手中的绣帕。

  是夜,阮宓用完晚饭后,便独自等在前院走廊处。

  阮甫诚回府后,路过走廊,瞧见阮宓静待一旁,便招手问道:“怎么在这里候着?”

  阮宓屈膝行礼:“祖父,我有一事相求……”

  ……

  阮府书房内,大老爷坐于下首低声询问道:“父亲,如今陛下的用意为何?”

  阮甫诚把玩着手中的大金刚菩提,沉声道:“陛下武将出身,常年驻守关外,在朝堂之中也遭受不少暗箭,对于文官,多有猜忌在所难免。”

  大老爷面有难色:“可是,如今陛下查处了两位旧臣,都是与我们阮家有所往来的,莫非陛下是想……”

  阮甫诚将大金刚菩提拍在桌上,转口问道:“宓姐儿已经及笄了吧。”

  大老爷被问的有些摸不着头脑:“是啊,父亲是何用意?”

  阮甫诚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平静说道:“阮家若想再进一步,宫里需要有人。”

  “父亲!”大老爷大惊,慌忙起身。

  阮甫诚转过身,走到大老爷身边,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坐下:“太子人品贵重,堪为良配。再者有我阮家做后盾,宓姐儿进了宫也必然不会受委屈。”

  大老爷低着头思考片刻,点点头道:“宓姐儿进东宫确实是步好棋。”

  ……

  “什么?”

  大夫人大惊失色,慌忙上前:“父亲要将宓姐儿送进东宫?”

  “不错。”大老爷点头说道:“如今朝堂时事不明,阮家需要再筑根基。宓姐儿的教养和身份是府里几个女儿家最好的,最适合送入东宫。”

  “这不行!宓姐儿是我们的女儿,你怎舍得让她一个人在皇宫里受苦?”大夫人痛心地看向自己的相公,面含祈求。

  大老爷伸手拍了拍妻子的手,安抚道:“放心,宓姐儿聪慧伶俐,背后又有我阮家撑腰,在宫中是不会受苦的。”

  大夫人心知这既然是父亲的决定,多说无意,只得掩面拭泪:“我可怜的宓姐儿……”

  大老爷将妻子搂入怀中,嘱咐道:“从明日起,你就莫要再给宓姐儿相看人家了,父亲会安排几个宫里的嬷嬷来给宓姐儿教习礼仪,此事一定要保密,切莫让外人知道,恐生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