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火烧皇宫人尽散
作者:边笛子      更新:2022-05-07 15:57      字数:3048
  小李子跪在地上恳求道:“公主,您就遵了陛下的旨意吧。”

  卫姮双手握拳,不断地摇头向后退步,口中呢喃道:“不,不会的,依照天象,明明还有几日,不该这么急啊。”

  黛姜不服地对着殿门大喊道:“这不可能,你们一定是假传圣旨。公主是陛下的嫡亲女儿,陛下怎么可能会断皇家血脉。”

  斩断血脉!父皇,您这又是何苦呢?卫姮泪如雨下,翩然跪倒在殿门前。

  ……

  “把这封信交给皇后。”皇帝将手中的书信递给常禄,起身踱至墙边,凝望着画作,嘴角噙着笑意。

  常禄吩咐完身边的小太监后,走到皇帝身后,双目含泪道:“陛下,您若是念的紧,不如老奴去把公主和太子殿下请过来吧。”

  皇帝抬起手,轻轻地摇了摇头道:“不必了,朕,心中有愧。”

  常禄长叹一声,抬手抹掉脸上的泪水,“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哀求道:“陛下,老奴求您了,放过殿下们吧,他们都是您的嫡亲孩儿啊,好歹给皇家留个后啊。”

  “不是朕,不放过他们,是这天下,不放过他们。自古一姓为王,日后易主,他们定将为祸一方。”皇帝缓缓转过身,远远地看着书案上的一封信,这是皇后从皇陵带回的信,张玄阳的亲笔信。皇帝于袖中,将双手攥紧,眉头轻蹙,无声道:朕,绝不会将一双儿女留于世间苟活,辱没皇室尊严。

  皇帝抬步走至案前,挥毫在黄帛上写下一句话,轻声说道:“介山,朕的江山,就托付于你了。”说罢,抬起头对常禄吩咐道:“将朕的酒呈上来。”

  常禄大惊,忙跪地求道:“陛下,三思啊。”

  皇帝挥一挥衣袖,不予理睬道:“呈上来吧。”

  常禄无奈,只得爬起来,微微颤颤地将之前备好的酒壶端上来。看着皇帝皇帝端起酒壶自斟自饮,心中悲切,这大启的天,要塌了。

  ……

  一位宫女疾步走至内殿,双手递上一份书信禀道:“皇后娘娘,陛下任命人传信来了。”

  皇后正侧卧于榻上看书,闻言后,遂放下手中的书本,抬手接过宫女呈上来的书信。浏览一番后,皇后淡淡一笑,从榻上坐起,对身边的嬷嬷吩咐道:“去准备一下,沐浴,更衣。”

  “是”全嬷嬷恭敬应和,转身安排宫女做事。

  皇后缓缓起身,一步一步向窗边走去:珵郎,嫁于你,我此生无憾,夫妻同心,愿伴君,生死相随。

  “娘娘,浴汤已经备好了,奴婢服侍您进去吧。”

  皇后微微点头,对全嬷嬷吩咐道:“嬷嬷,将我的冠服取来吧”。

  全嬷嬷立于一旁,拭泪道:“是,老奴今日定将娘娘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皇后轻轻地拍了拍全嬷嬷的手,恬淡一笑,便转身随侍女往后间走去。

  全嬷嬷起身从柜中取出皇后的冠服,看着衣襟上的龙凤纹绣,老泪纵横道:“姑娘啊,老奴打小看着您长大,知道您是个吃不得苦的,莫怕,这黄泉路上,老奴会一直伺候着您。”

  ……

  “咕……咕……咕咕”

  钟离奕原本正坐在屋中读书,忽然听到声响,便抬眼望去,窗边刚好落了一只灰色信鸽。

  钟离奕起身将信鸽抓起,从其腿上取下信件,随手放飞。不疾不徐地展开纸条细读。一眼看尽,眉头微蹙,立刻转身夺门而出。

  ……

  “公主,不好了,四周门窗都叫人给封死了,完全打不开啊。”一个小宫女急切地跑到卫姮面前回报。

  黛姜不信,一边往窗边走,一边斥责道:“不成器的东西,就算他们封得再严实,咱们这么多人,总该能撞开一扇。”

  黛姜走到窗边,抬手奋力向外推,谁知手刚抚长窗框,便满手油腻,抬手凑近鼻尖一闻:“是棕油!”

  “木门已封,生门断,自然是要火攻,一把烧个干净。”卫姮冷笑一声,父皇,好决断啊。

  卫姮抬手擦掉脸上的泪水,缓缓站起身来,对着门外问道:“小李子,你师父是不是去了太子的寝宫?”

  小李子跪在殿门外,对着身后的内侍一挥手,众人便将手中的火把放到寝殿木制门窗边,配上之前淋上的棕油,一瞬间,火光冲天。

  小李子隔着火门,答道:“公主殿下,奴才只是奉了皇命,请公主殉国,旁的也不晓得。”

  卫姮看着门外熊熊火光,握紧双拳,强装镇定地说到:“小李子,去告诉你师父,世人只需要知道死的那个人是太子就好……”

  小李子跪在门外,以首叩地,哭道:“是,奴才这就去给师父传话,公主殿下一路走好。”说罢,便领着众人离开了。

  火燃正旺,仅片刻功夫,殿内边浓烟滚滚,不少宫女被呛的说不出话,止不住地满地打滚。

  黛姜坐在地上,紧紧地将卫姮护在怀里,安慰到:“公主莫怕,一定会有人来救咱们的。”

  卫姮依在黛姜的怀里,止不住地咳嗽,头也开始昏昏沉沉,双目噙泪,看到的火光也不真切了,大限将至,尽是这般感觉,可是到底不甘心,终是意难平。

  “轰……”一根烧断的横梁砸了下来,吓的黛姜全身一震,赶忙带着卫姮往边上挪。

  不动还好,这一挪动,黛姜瞬间感觉内里翻涌,一阵恶心涌上鼻腔,胸腔内也是烧得不行,瞬间失了气力。

  “轰……”又是一声巨响,黛姜苦笑,真的撑不下去了,如此被砸,便也算是解脱了,只是,娘娘,奴婢没用啊,奴婢没有保护好公主殿下。

  黛姜在绝望中缓缓闭眼,忽得感受到一阵凉风吹面,猛然睁开眼睛,恍惚间看到一道白色人影走到她的面前,黛姜顾不得许多,拼尽全力将怀中的公主推给那人,哑着嗓子说道:“救,救,公,公主”

  “好”钟离奕沉声答道,伸手将卫姮抱起,不再拖延,转身从破窗跃出,遁入黑夜。

  黛姜看着离去的人影,开心的笑了。娘娘,奴婢没用辜负您的嘱托啊。借着一习凉风,黛姜似乎恢复些力气,慢慢爬到梳妆台前,散了一头青丝,将台上的珠宝花钿往自己的头上戴,又费力地抬手将一旁的宫装扯下裹在身上,随后慢慢地往火堆爬去……

  “咳,咳咳”

  听到卫姮的咳嗽,钟离奕赶忙停下脚步,蹲下身,从腰间扯下水袋,缓缓地给卫姮喂水。

  卫姮喝了几口水,又吹了一阵风,现下也清醒些,抬手扯着钟离奕的衣襟,哀求道:“母,母后,救她,还,还有,曌,阿曌。”

  卫姮声音虽小,但钟离奕却听得明白。钟离奕起身回望,东宫已出许久,再回不易,坤宁宫倒是不算太远,只是……略一忖度,钟离奕便做了决断,抱起卫姮,起身往坤宁宫跃去。

  刚至坤宁宫,卫姮便被照的晃眼,睁眼一看,寝宫已然烧塌,恍惚间,卫姮透过烧残的门窗,隐约看到房梁上挂着一个人,一袭明黄冠服……

  “母,母后……”卫姮震惊地看着火光中的那抹身影,全身的伤痛都敌不过这刻骨的剜心之痛。

  火,大火,眼中的一切,除了火,再也看不到任何事物。

  钟离奕见卫姮有些魔怔,显然是被刺激到了,当下心痛不已,抱着卫姮转身往宫门急奔。

  ……

  “公公,已安排妥当,只是公主殿下薨了。”一黑衣暗卫抱拳,对常禄说道。

  常禄慢慢抬起头,长叹一声:“到底,还是迟了”,说罢转身将一个令牌交给暗卫道“遵先帝的旨意吧”。

  常禄待暗卫离开后,便慢慢地往宗祠殿走去。

  陛下啊,奴才没能守住新皇,没能守住您最疼的儿子啊。

  奴才愧对您的嘱托啊,陛下。

  奴才来向您请罪了……

  延平三年夏末,卫氏王朝倾覆,惠文帝于养心殿饮鸠自尽。仁孝皇后闵氏于坤宁自缢。

  同年,镇国公殷煦攻入皇城,登基为帝,改国号为大周,年号建元。追封已逝殷夫人萧氏为德善孝慈皇后,册立其子殷顥为太子,其女殷筱为荣昌公主。

  大周殷氏王朝正式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