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巧遇佳人诉衷肠
作者:边笛子      更新:2022-05-07 15:56      字数:3473
  此时国公府内,镇国公正坐在书桌前对儿子问道:“颢儿,可都收拾妥当了?”

  殷颢颔首回道:“都已准备妥当,明日便可随大军出发,只是妹妹似乎另有打算。”

  镇国公点了点头道:“我知道,她要回门派,随她去吧。”说完镇国公轻轻放下茶杯,继续说道:“如今北地战事紧张,陛下既已下令派我镇守,需得尽快赶往,你莫要心有不满。”

  “国事为重,儿子省得。”殷颢面上带着淡笑,不着痕迹地轻抚了一下腰间的玉佩。

  镇国公见儿子如此省心,甚感欣慰,又开口说道:“我有样东西还在国师那里,你去太史局替我取来。”

  “是”殷颢起身对父亲行了一礼,便转身出去了。

  ……

  “殷世子有礼了,不知世子突然造访,有何吩咐?”钟离奕对着殷颢施礼一拜,眼睛有意无意地朝着他审视了几眼。

  殷颢微微一笑,和善地说道:“公子不必多礼,我奉家父之命,前来向国师大人讨要一样东西。”

  钟离奕因早先得了师父的嘱托,此刻心下了然,便拱手回道:“家师已经交代过了,世子请随我来。”

  “好,有劳公子。”殷颢对钟离奕道了一声谢,便抬脚跟着钟离奕去了观星台。

  ……

  “角二星为天门,寿星,金星,春夏为火,秋冬为水……”卫姮此时正背得昏天黑地,为了尽早能够让国师讲课,她算是拿出了年末皇祖父查功课时的拼劲,埋头苦读呢。

  “吱~”观星台顶层的大门被人推开,随后又进来了两个人。

  “世子请。”钟离奕侧身对殷颢推手邀请。

  殷颢点了点头,便抬脚迈了进去。

  观星台顶层与下层皆不相同,大半片地方都是没有顶的,且还架置了许多奇形怪状的器具,而这间屋内,亦是分了内间和外间,外间三面通透,镂空雕刻的石壁门板上挂了些许轻纱和一些做工精细的铜铃。内置摆件一应风水考究,倒是个平心静气的好地方。跨过外间,穿过几步宽的走廊隔间,便至里间暖阁。暖阁左厢倒是摆了很多书架,上面堆满了不少古书。

  殷颢正站在正厅内欣赏着暖阁左厢的藏书和墙壁上的书画,突然瞧见一个身着白色流仙裙的女子正背对着他,站在窗边,手持一卷书册,口中振振有词。

  钟离奕从供台上取下一个锦盒,转身递给殷颢道:“这就是师傅绘制的九曲玲珑阵法图,世子请收好。”

  殷颢移开视线,恭敬地接过锦盒后,对钟离奕道了一声谢,便转身打算离开。

  “师兄。”卫姮原本还在专心致志地背书,突然听到了钟离奕的声音,便转头看了过来,一瞧正是本尊,便开口打个招呼。

  殷颢都快跨过门槛了,突然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猛得转过头来,恰巧看到卫姮笑脸盈盈,便施礼问道:“郡主殿下怎会在这里?”

  卫姮顺着声音看去,当看清是殷颢时,也很诧异,忙开口掩饰道:“我在这里看书。”

  殷颢微微颔首,嘴角一扬,干愣了半天,又抬起头说道:“可否请郡主借一步说话。”

  钟离奕虽然敦厚耿直,倒也不是个傻的,便抬了抬手,打了个招呼转身离开了,给二人留下单独说话的空间。

  卫姮待钟离奕走后,盯着殷颢看了半晌,见他一直没有开口说话,就主动问道:“你要跟我说什么?”

  “我……”殷颢默了半天,刚要开口就被卫姮打断了,不由地摇头轻笑了几声,又正了正姿态,开口说道:“我明日就要离开了。”

  “……”卫姮一脸漠然地看着殷颢,没有回答。

  “可能要去很久。”

  “……”

  “这次北地恐怕要不太平了。”

  先前几句,卫姮一直搞不明白殷颢为什么要跟她说这些,听到这里便忍不住开了金口问道:“北地不是一直不太平嘛,不过自打皇姑姑嫁过去后,边境也不过是小规模私斗,于国政无碍。”

  殷颢见卫姮难得开口,便耐心解释道:“边关来报,伊塔木王子为争王位力荐北狄王乌丸达对我大启开战,还私下召集了五万大军。”

  “怎么会这样,两国不是已经和亲了吗?”卫姮心中大惊,五万大军,皇爷爷私下给她的玄甲军也不过五千人马,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殷颢微微摇了摇头,回道:“和亲不过是延缓战事,北狄人野心勃勃,两国开战在所难免,不过是迟与早罢了。”

  “那皇姑姑会怎么样?”卫姮心中一凉,明明结为姻亲的两家人,联姻后依旧要翻脸,那皇姑姑岂不是……

  殷颢看着面前的女孩一脸悲愤,不由地心中一痛,紧抿双唇,低头不语。和亲公主,自打出嫁那天起,就已经被抛弃了,这种话如何能对面前的这个女孩开口,毕竟她也是生在皇家……

  殷颢心中暗自下定决心,抱拳对卫姮发誓道:“请郡主殿下放心,家父一定会打败北狄大军,誓死守卫大启太平。”

  卫姮看着面前一脸坚定的殷颢,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小肚鸡肠,人家可是一门心思守卫她家的天下,可是她却天天惦记着人家揍了她,真是太丢人了,一点皇家气度都没有。

  卫姮深吸一口气,缓缓地开口说道:“你,保重自己。”

  “是”殷颢应了一声,便转身离开了观星台。

  在跨过外间的门槛时,殷颢忽的听到卫姮在喊道:“我等你凯旋而归。”

  殷颢微微扬起嘴角,心中畅快,走前还能再见一面,得她祝福,也算是不留遗憾了。殷颢站在天台深吸一口气,虽然天寒,他却一点都不觉得冷,她说,她等我,等我凯旋……

  卫姮待殷颢离开后,就像丧气地坐在地上,一脸哀伤。十年,这才十年,皇姑姑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却只换来了十年的和平,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可以这样?

  “郡主,您这是怎么了?”黛姜一进来就看到卫姮坐在地上不说话,吓了一跳,赶忙过来搀扶:“郡主,您别坐地上,当心着了凉。”

  卫姮在黛姜的搀扶下坐在了椅子上,喝了一口她递过来的温茶问道:“黛姜,你说为什么要打仗呢?”

  黛姜摇了摇头,一脸忐忑地看着卫姮说道:“奴婢也不懂,反正想打就打了呗。”

  卫姮苦笑:“想打就打,皇姑姑为了守护太平甘愿远嫁北狄和亲,这才过了十年,又要开打了。”

  黛姜不知道卫姮怎么突然这样了,只得劝慰道:“郡主,人各有命,大公主嫁于北狄和亲那是命数,逃不掉的。如今夫家不喜再打来,也合情理。不过您不一样,您这么好,一定很得夫家喜爱的。”

  卫姮心中悲凉,不再多言。我若是嫁于北狄,又能保得多少年太平呢?

  有了心事后,卫姮什么也看不进去了,为了赶时间还得强迫自己看下去,一遍看不进去就看两遍,直到看进去为止。

  钟离奕坐在暖阁另一边听着卫姮一遍又一遍无意识地叹息,最终无奈地放下了手中的书册,走到卫姮身边,淡漠地说道:“你回去吧。”

  “为何?时辰尚早。”卫姮抬起头一脸茫然地看着钟离奕。

  钟离奕面无表情地看着卫姮,木然地说道:“你心不定。”

  卫姮淡淡地笑了笑,放下了手中的书本,开口问道:“师兄可有过烦心的事?”

  “未曾。”师父一向教导要保持平常心,看透一切,便能看淡一切。

  卫姮笑了笑,回道:“师兄果然是个高人,只可惜我是个俗人。”卫姮叹了一口气,抬手扯了扯钟离奕的衣袖,拉他在自己身边坐下,凑近问道:“师兄,你知道吗?十年前老镇国公去世后,北狄大举进攻,皇祖父为保和平,遣皇姑姑去北狄和亲。”

  “有所耳闻。”钟离奕在卫姮身边落座后,面上依旧不咸不淡,但心里却有点不自在,这还是他第一次和别人坐的那么近。

  卫姮面朝着钟离奕,抬手托腮,愣愣地问道:“你说这次两军交战,会不会,又要和亲?”

  钟离奕静静地看着卫姮:“和亲一事,你不必太过忧心。这,不是你的命数。”

  卫姮一听,面上大喜:“真的吗?太好了。”其实卫姮与这位和亲的寿阳公主并不相熟,毕竟在卫姮出生前,这位皇姑姑就已经远嫁了,从未见过面,只是偶尔能从父亲的口中听到几句。所以比起对这位皇姑姑的担忧,卫姮更担心自己的未来。

  现在得了钟离奕的宽慰后,卫姮心里踏实多了,人也活络了起来:“师兄,这些都是你算到的吗?”

  钟离奕摇了摇头道:“这些都是师父算到的。”

  “哇,师父好厉害,师兄你跟从师父多久了?现在学到何种程度了?”卫姮一脸崇拜地看着钟离奕,两只眼睛闪闪发亮,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

  钟离奕移过视线,清冷地回道:“我父母缘薄,自幼便被抛弃,幸得师父收养,传授技艺,如今术法皆通却不精深。”

  卫姮怕钟离奕伤心,哈哈笑了两声打趣道:“那也比我强,我还是个门外汉呢。对了师兄,这个学好了,真的可以通晓未来事吗?”卫姮指了指桌上堆放的书册,眼巴巴地瞅着钟离奕。

  钟离奕点了点头道:“可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