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兵败如山倒,风云涌动
作者:鹧鸪天西都      更新:2022-05-07 04:49      字数:3509
  在南蛮人联军成功占领虎牢关的第二日,也就是灭寇军出日月关的第3日清晨,卢敖率领的骑兵卫如约赶到百花村外围,当然他们此时对于虎牢关已经失陷的事实一无所知,毫不犹豫的一头扎入了南蛮人联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骑兵卫在经过一番简单的打侦查后,便得知南蛮人的溃兵尚未赶到,到了这时他们总算松了一口气,卢校尉大人决定让大家抓紧时间好好休整一番。

  百花村是日月关到虎牢关的必经之路,地势较为平缓,到了这里距离虎牢关也就百里的路程,一马当先孤军绕后,他们的这一举动可以说是极为大胆,以骑兵卫此时的行军速度,不过两个时辰便可兵临落雁岗联军大本营,论地理位置,可谓是极其重要,南蛮人再此安放了百余人守卫。

  骑兵卫此时就藏匿在百花村外的一个隐蔽山谷之中,2000多人再此静静的等待机会,一路顺利到达此地,初时方旭等骑兵卫很是兴奋,很是乐观的认为建功立业就在眼前。

  然而这一等待就是一天,让他们失望的是直到夜幕降临,他们也没有等到南蛮人的溃兵逃散至此。也就是在这一天,南蛮人联军大本营早前出动的20万猖兵,一万精锐虎豹骑共同袭击了追击中的灭寇军将士。

  夜幕之中,草草吃过些干粮的骑兵卫开始骚动不安,事实上早在白天申时末,仍未见到溃兵的踪迹时,他们就有了不好的预感,孤军直插敌后数百里,又迟迟未见已方的踪迹,你叫他们如何不胡思乱想?最后还是卢敖校尉大人拍板决定,明日暂且等上一日,如若不然他们将原路返回。

  当然卢敖校尉大人会这样想,也是有他的道理的,他们这些人一路千辛万苦赶来至此,哪个不是身经数十战的骑士,论本事与运气哪个能差,不然在那凶险万分的战场上早就死上八百回了,而且他最大的倚仗就是比南蛮人更熟悉这里的地形地势,不然他如何能率领骑兵卫一路瞒天过海抵达此处,期间愣是没有让一个南蛮人斥候发现他们的踪迹,更何况还能在这里埋伏一整天都没有被敌人发现。

  要说卢敖和他的骑兵卫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在敌人的咽喉要害埋伏了整整两天,愣是没有现出形迹,不幸的是刚离开百花村不过百余里,他们就被南蛮人斥候发现了踪迹,很快他们就被闻讯赶来的南蛮猖兵盯上,然后开始一波接一波的追杀他们,等众骑兵卫历经九死一生、险之又险回到日月关时,才发现灭寇军早已弃关而逃。

  残阳如血,乾安城皇宫金銮殿中,高坐龙椅的天宝皇帝气色很不好,先是夜间南蛮子袭破虎牢关,第二日刚出日月关的灭寇军又踏入敌人埋伏圈中,此后不久刚出烟霞关的凤阳府军又遭到敌人两面夹击,一环接一环让人目不暇接,朝廷苦心构建的两线援兵就这么溃败了,收了一天紧急战报后的他双眼通红几欲喷火,朝会在他的咆哮声中退却,而后他与几个心腹老臣继续在偏殿开小朝会。

  气氛凝重的偏殿内,身穿一品朝服的当朝宰相刘伏威小心翼翼道:“陛下,经过微臣这几日细心的查证,事情已经逐渐清晰了,南蛮子当夜之所以能一举袭破虎牢关,包括他们能从一盘散沙到胆敢组成联军入侵,乃是有来自天外天的魔相助。”

  “魔一边利用我们削藩的机会,先是散布朝廷改县为州、改镇为县的削藩计划,然后引诱渭东府曹彰府主主动勾引防风部入侵渭南郡,制造兵戈,以此迫使朝廷放弃削藩计划,致使战事一步步脱离我们的掌控而不自知,等他们露出这嗜血獠牙的时候为时已晚。”

  “魔一边又暗中促使一向不和的南蛮诸部落在祖山神殿中歃血为盟,武王元帅在龙眼平原与防风部决战时,就是南蛮十八部落中的蒙双部突然参战,才致使没有防备的武王元帅大败,而后一路占领渭南城,袭破虎牢关等都是他们的大手笔,就是不知道他们如此倒行逆施,制造天下大乱,其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似乎已经抓到关键的天宝皇帝疑惑道,“来自天外天的魔?天外天又是什么势力?朕之前为何从未听闻?”

  刘宰相想了想认真答道,“陛下,相比同为世间最强大的三大王朝,太徽、太昊,我们大乾王朝的立国时间还是太短了,天外天是什么势力?在哪里?他们都有些什么人?具体的微臣也说不清楚,只知道他们似乎已经消失很久了,久到连国子监与钦天监中的典籍,也只是记载了一些模糊的只言片语,至于出现在虎牢关的天外天魔是何方势力?这一点钦天监的李监正知道的比微臣多一些。”

  同为皇帝心腹的钦天监李监正当即上前一步答道,“陛下,天外天可不是一个好地方?传闻那里是禁忌之地,世人知之甚少,据说早在太徽、太昊尚未立国的时候,儒家中土文庙就立下规矩,禁止世俗王朝公开谈论他们,禁止他们入境,禁止他们的典籍,禁止他们在这里修行传道,等到我们大乾王朝立国时就已经逐见成效,而后随着中土文庙在我朝建立大乾文庙,他们在我朝也就成为了不可谈论的禁忌,由此如今百姓知道的也越来越少了。”

  “传言天外天乃是距离我们王朝极为遥远的地方?有人说那里是人间仙境,居住的都是羽化登仙的神仙,那里的山高耸入云,那里的水似琼浆玉液,那里没有生老病死,那里没有王朝、没有武道;也有人说那里是地狱,居住的都是杀人吃心的魔鬼,那里的山都是光秃秃的,那里的水没有生灵,那里妖魔横行充满杀戮,是一个无法无天没有王法的地方。”

  “然,微臣的师门创建亦不过八百年,对此也知之不详,后遍阅钦天监中诸多典籍,总算有些眉目,所谓天外天大概是炼气士修行的地方,所谓人间仙境乃是正派练气士的修行道场,所谓妖魔横行的地狱就是邪派妖人修行的道场,而天外天不过是民间不知情百姓对那里的一种称呼。那里也有烦恼,有杀戮,他们其实也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只不过他们都是一些追寻长生不死的修行之人,也就是微臣这样的练气士,当然论修行修为,他们是高高在天的云,而微臣则是匍匐地上的泥。”

  天宝皇帝闻言很是不悦,“哦,监正大人不必妄自菲薄,我朝境内练气士也不少,难道你们与他们的差距当真就那么大?”

  李监正苦笑道,“陛下,不是微臣故意妄自菲薄,若论斗法争强,微臣自信不比他们差,可若是论道行,微臣等可就望尘莫及。微臣在师门勤修苦练两甲子方才出山为朝廷效力,如今也不过是一位连金丹大道边缘都无法触摸的炼罡境小宗师,每天睁开双眼都是两眼迷茫,不知道在何方?究其缘由,微臣通过钦天监诸多典籍中已有结论,大概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世间一些修为高深的练气士不知何故突然消失不见了?而后不久竟连他们的门派也都离奇消失?至此世间练气士再也无法获得玄门真传,所以当今练气士所会的大多是他们当年留下的皮毛,比如微臣的师门就是仰仗开派祖师偶得的一部修行残卷,至于现身虎牢关的天外天魔,似乎就是典籍中魔门七宗之一石神宫一脉的邪法?至于他们的师门在哪里?势力究竟有多大?或许国子监的师祭酒知道,听说他特意为此事而向大乾文庙打听过?”

  少倾,国子监的师祭酒急速赶来,“陛下,关于李监正的疑问?来自天外天石神宫一脉的魔,我一开始其实也不知道,后来蒙孟大先生告知才了解一二。”

  陡然听闻孟大先生,闷闷不乐的天宝皇帝当即正色道,“怎么?此事还惊动他老人家了?等会你回去的时候要好好替朕感谢他。”

  孟大先生,大乾文庙的当家人,掌管大乾王朝三大学宫,十八座书院及诸多私塾,天下读书人崇拜至极的智者,德才兼备,通达古今,也是所有大乾王朝读书人心目中的老夫子。

  话说天下先生无数,但能在千万儒生中冠以大字的先生,整个中土文庙内也就六人而已,坐镇大乾文庙的孟大先生便是其一,位高权重,比之文庙中陪祀圣人的身份还要尊贵,若把儒家文庙当成教派,其就是儒教的副教主,无怪乎高居宝座的天宝皇帝闻之色变,毕竟若孟大先生愿意,大乾王朝早就不姓马了。经书有云,乾为天,乾为马,为驳马。

  “陛下,这事微臣如今办不到,今早孟大先生托人给我留下一纸书信后,就已经启程前往中土文庙商议大事去了,”说完赶紧从袖中掏出一物,恭敬的呈上。

  天宝皇帝阅后,又把书信让众人传阅,并言道,“诸位爱卿,对于孟大先生在信中所言之事怎么看?”

  师祭酒当先道,“陛下,我看孟大先生所言之事非虚,疑是获得天外天石神宫真传的九大弟子出世非同小可,当日孟大先生曾对我言,若只是三五位使用石神宫一脉的真传道法,倒也不妨事,可能只是他们几位运气好,侥幸获得了魔门真传而已,可当夜现身在虎牢关的九位黑衣人,他们修为却是相差无二,人人都会使五毒化血神刀、天魔化血神焰、血影神光等这样的真传道法,孟大先生断定必定是他们回来了,故让我们大乾王朝早做准备,发布皇榜邀请外人相助,并特意交代,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在是我们大乾王朝一家的事,而是天下人共同的大事。”

  天宝皇帝听后,目光灼灼,“他们,他们是谁?是何方神圣?究竟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