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准备会面
作者:施特劳斯      更新:2022-07-28 23:54      字数:5162
  海宁也没有必要继续在阿尔及利亚停留下去了,他也将返回欧洲,只不过是前往普鲁士而非俄国。不过由于这段路程有太多重合的地方,所以他和鲁缅采夫还是一同乘船离开了非洲大陆。

  取胜的阿尔加利亚亲自前往港口为他们送行,他将带着胜利者的荣光,继续在西北非洲的发展之路。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或许都无法进入欧洲格局的主流视野当中,但海宁在这里的部署终究还是会发挥出他应有的作用。

  阿尔加利亚也深信这一点,虽然他从来没有提及过海宁在此处部署的真实用意,但如今的他也已经可以仰仗个人魅力在当地发展实力,所以深层次的原因也不需要太多人知晓,他的手下只需要服从他的命令就可以了。

  随着风帆满满的张开,海宁和环球集团的这支军队一起离开了阿菲利加大陆,几天之后他们简单的在法国的北部港口停留了一下,在这里海宁得知了一系列不同来源的消息,不过里面没有什么重要的。

  如果非得说有的话,那就是正在试图为欧洲学术圈子的交流提供更加便捷的通讯链路的环球集团,毫无意外地得知了卢梭和伏尔泰在8月18号的一些交流。再被一些后世的学者称之为《致伏尔泰》的信件当中,卢梭也探讨了一些欧洲底层次居民可能的命运,不过他有一种盲目的乐观情绪,认为如同山民一样的群体,在需求层次上可能并不容易受到太大的刺激和改变。

  海宁推测,近期这些欧洲学者们对于中低层次百姓们的观察和分析,极有可能是点燃启蒙运动的重要环节。不过他到现在为止,仍然不能排除这些学者们高高在上的姿态,他也不太能够确信那是受到这些作品激发的人,就可以多么顺理成章的走上革命的道路。

  不过无论是好的开始还是坏的开始,只要有开始就应该是值得鼓励的。

  相对来说,海宁接下来要参与的某个行动,毫无疑问就缺少这种值得庆幸的意义——他将以一个雇佣兵的名义在乔装改扮之后,参与到普鲁士针对萨格森的军事行动当中去。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体验七年战争正式打响之后的兴奋感觉,稍微重要一些的另外一个意义,则是海宁希望能够继续观察普鲁士和萨克森的底层近况,这是他还没有彻底放弃的,试图从基层当中寻找一条治世之路的幻梦的延续。但更重要的一点还是他希望能够凭借这种身份,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再进行一次秘密会谈。

  在这次会谈当中,他仍然不会像这位隐藏在暗地里的好朋友结实他未来那悲惨而又跌宕起伏的命运。这次会谈的主要目的之一,也只是希望能够在战争期间稳固布鲁士乃至德意志境内各大雇佣兵来源地的人员供应。当然海宁也很清楚这种要求纯粹属于奢望,普鲁士国王和各大诸侯们都不会同意他的请求。但是他必须要进行积极的争取,因为在明年他还有两场关键的亚洲战争要打,而在欧洲部分他也要不可避免的加入到战争之中去了。

  所以说现在的环球集团在兵力上并没有任何捉襟见肘的迹象,但德意志雇佣兵的高素质还是大大缩减了他们的受训周期,在这种情况之下,海宁当然愿意从德意志平原上获取更多的好苗子,至少印度和越南那种盛产臭鱼烂虾的地方,根本无法提供同等质量的新兵来源。

  当然,如果这次会谈的目的最终没能达成的话,海宁也不是没有其他的备用策略,环球集团在伊朗的经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那里的冰元素值也是不错的,再加上清朝军队在人员补充上,至少在数量上是无人能出其右的,所以海宁并非没有足够数量的病人,考虑到他所统领的环球集团在武器制造方面的巨大优势,哪怕只是进行简单的训练,他明年所掌控的军队,即便只是重新招募的,恐怕其战力也是那些利润无法忽视的。更何况在过往的5年里,环球集团所掌控的军队,在数量上也是有很大发展的,在质量上更是远远的甩开了欧洲的竞争者们,只不过海宁还从来没有向他们展现过这一点罢了。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的话,海宁紫樱的重要目的虽然看上去对集团充满了必须性,但在本质上其实属于那种无可无不可的,世间之所以如此积极地去完成,主要是因为他另目的。试想一下,如果在这个关键的战争结构眼下,他依然还能够从德意志地区获得兵员的话,那么对于普鲁士等诸侯来说,是不是算是一种力量上的削弱呢?一旦其力量遭到削弱,其在战争过程当中必然需要更加依赖盟国的支持。英国对于普鲁士来说究竟有多么值得信任,或许此时的国王和他的大臣们还不清楚,但熟知历史的海宁确实非常清楚的。所以,如果普鲁士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遭到削弱,既然在接下来的战场当中落于被动的尴尬境地,那么海宁和他的环球集团就将成为腓特烈二世不得不依靠的重要一环。

  阿尔布鲁士国王发出求助信号的代价有可能是巨量的,因为在之前的协议当中,海宁,曾经和他达成过这样的共识,如果环球集团能够救普鲁士与危亡之中,那么普鲁士在未来的50年里都将听从环球集团的调遣,他们将会彻底的沦为一个雇佣兵国家。

  为了触发这个协议,海宁也算是无所不用其极了。为了能够顺利的进行这次会谈,海宁还准备了一系列的利益诱惑作为陷阱。

  不过这一切都得等他顺利建到腓特烈二世之后才能够施展出来,现在,由于环球集团在名义上与普鲁士处于敌对阵营,所以他不能公开去拜访对方,否则的话,他无法向自己的盟友们进行交代,而普鲁士那边则有可能因为信息沟通不畅的缘故,而出现一系列误操作,比如有哪个莫名其妙的小兵跳出来将他给击杀了。

  海宁虽然不见得有多么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他也不觉得这条烂命应该死在一些莫名其妙的事件当中。

  所以在法国港口停留的时候,他的手下面就为他送去了准备好的各项物品。其中包括衣服、首饰和武器以及各种欧洲地区才常见的日常用品。在经过手下们的一番忙碌之后,海宁看上去已经和一名德意志共用兵差不了多少了,他那张具有东方特色的黄色面孔也被另一张更加白皙的“脸皮”所取代。这种面膜在欧洲早期历史上就已经出现,只是海宁并不清楚它的具体名字而已。

  一切准备听到之后,海宁和鲁缅采夫等人继续向东航行,并在几天之后分别。他先是在一艘小船的接应之下,然后于一处不为人所知的海岸登陆。在那里,于德意志活动的环球集团间谍们早就已经准备就绪,他们用一辆简单的驴车将海宁运输到了一座军营。

  这是一个雇佣兵的军营。之所以会拥有这样一座军营,说起来还得简单介绍一下这场战争当中的某些细节。

  因为七年战争的到来,各国兵力多少都有些捉襟见肘,再加上当时常备军制度还不算盛行,打仗对于欧洲贵族们来说,基本上都得通过雇佣兵来实现。所以,有三位外国雇佣军头子到柏林毛遂自荐。他们分别是巴列丁奈特的诺布尔中校、萨克森的迈尔中校以及荷兰的安祖利上校。这三位都在1756年8月18日获准建立他们自己的自由营,再算上卡尔班的一个营,七年战争开始时总计有4个营。

  之后自由营的数量还会因为战争的持续而继续增加,但和很多后世的军事爱好者们的印象并不相同的是,他们低劣的战斗价值显而易见,用罗斯巴赫战役中抓到的法国战俘组成的拉潘营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几年之后的758年,腓特烈甚至也不得不抱怨道:“我们的自由营都是些软弱的逃兵组成的,他们连正面面对敌人都不敢。”情况在1759年11月会变得更加恶劣,因为自由营唯一有能力的翁施将军在马克森被俘了。

  从数字上来看,组织自由营最成功的是腓特烈·威廉·冯·克莱斯特。他从1759年开始,召集了10个自由骠骑兵中队、3个自由龙骑兵中队、1个自由猎兵营。不过一开始这些部队的名声就很差,因为他们在1759年从亨利亲王的领地向法兰克尼亚发动突袭时,到处烧杀抢掠。

  不过接纳海宁的这一只雇佣兵自由营,显然有着更加出色的团队纪律,因为他们都是环球集团以各种不同的名义组织起来的严格意义讲,他们是那些间谍们在军事制度上的一些延续。这在和平年代当然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在战争年代,腓特烈显然更加需要这样的军队,所以他也不可能在某些背景上严加筛选。更何况他自身也很清楚,海宁对于普鲁士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所以即便他们随后得知了海宁的真实身份,恐怕这支军队也不会受到任何牵连。不过海宁也没准备从这支军队当中直接冒出去,因为他准备了巨大的利益给对方,所以这场谈判并不需要现在就进行。当然谈判的时间也不能无限制的拖延下去,因为在七年战争爆发之后的最初几年里,普鲁士军队一直掌握着战场上的优势,这让国王和他的大臣们不可能轻易接受其他人的威逼利诱。所以海宁完成这笔交易的最佳时机,是在战争爆发之前所有人都还有些慌张的时候。

  不过,现在距离战争开打还有十几天的时间,考虑到他本人已经来到了普鲁士境内,这个时间已经足够充裕了。为此他还专门拿出了几天来和随行的参谋们商讨发生在蒙古草原上的事情。

  组织起这支自由营的环球集团间谍沃勒尔上校也参与了这次讨论,相比起四处游走的海宁,几乎是在德意志地区搭建起了一套完整后勤体系的,他拥有着相对稳定的情报来源,所以他比海宁更清楚成衮扎布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所取得的成就。

  这位策凌的大儿子显然没有辜负乾隆皇帝的殷切希望,再加上章佳三世的主动说和,喀尔喀蒙古各部也多多少少的平息了乾隆的不满,并最终选择站在了朝廷一边,因此发起叛乱的青衮扎布,并没能给成衮扎布造成任何额外的威胁。

  在之前续试过了几次试探性地互相进攻,之后成衮扎布就抓住机会,以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彻底击溃了对方,并生擒了青衮扎布的主要家眷。不过根据沃勒尔所掌握的情报,这次决定性战役发生的地点和原本历史上已经有所不同。

  严格意义上讲,这很有可能都不是原来历史上的那场战役,因为那场战役不光发生在另外一个地方,还发生在另外一个时间,也就是农历的九月份,推特的话也应该是公历的10月份,而不是现在的8月份。

  由于前线传出来的资料不够详尽,所以沃达尔也未能做出进一步的分析,但他认为光凭现在的情况来看,就已经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了,因为到现在他们也无法弄清楚,究竟是哪个原因造成了这样的蝴蝶效应?

  不过因为环球集团在蒙古草原上已经建立了9块试点区域,其带去的蝴蝶效应完全可能以不同的形式与不同的时间发挥不同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之下还想要倒推出究竟是哪一块出现的问题,听起来已经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因此海宁在得到了沃勒尔的分析之后,只觉得应该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当中时刻关注前线的变化就足够了,至少不必要把过多的注意力浪费在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上了。

  但沃勒尔虽然不负责蒙古草原上的事情,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有必要分析清楚前线究竟发生了什么?对于这样的执着,海宁只好委托他以全权,让他去调查这件事情的始末。

  对于海宁来说,这只不过是一个小插曲而已,远方的战事目前来看还没有能力超脱他的掌控,所以他只是在营地里耐心的等待着腓特烈二世的到来,但沃勒尔在得到命令之后,却耐心的翻看了以往的所有资料,终于他找出了一些不太寻常的地方。

  这位青衮扎布,又作青滚杂卜——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显然更熟悉一些——是和托辉特部的首领。

  这个和托辉特部可不简单。他虽然在18世纪时已非常弱小,只能算是蒙古部落之一,且在当时隶属于隶属于喀尔喀蒙古札萨克图汗部,不过他却在俄罗斯文献留下了自己的名字,称之为阿勒坦汗王朝。

  和托辉特部形成于17世纪初喀尔喀征服卫拉特的过程中,驻帐于乌布苏湖,以唐努乌梁海地区为中心,强盛一时,是喀尔喀控制卫拉特人和吉尔吉斯人的前哨,也是与俄国往来的门户。

  1623年以后,卫拉特人摆脱其控制,和托辉特部日益衰落。额磷沁罗卜藏时一度中兴和托辉特部,因其弑杀宗主札萨克图汗而遭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和卫拉特准噶尔部左右夹击,再度衰落。1686年,清朝立额磷沁罗卜藏的堂兄弟根敦为札萨克图汗部中左翼左旗札萨克,统领和托辉特部众。其后和托辉特部开始承担征服、安抚乌梁海地区的任务。直到1756年,和托辉特部首领青衮杂卜发动变乱,这一地区才再度开始试图脱离满清朝廷的掌控。

  说起这次变乱,其实现的主要形式是撤回原本驻扎在后勤驿站当中的喀尔喀士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他们兵力单薄,无法与清朝军队正面抗衡的本质。但这种行为也是睿智的,毕竟他让清朝军队的整个后勤体系失去了应有的作用,至少漠北这一段是陷入了彻底的瘫痪之中。

  因此这一场叛变也被称之为撤驿之变。

  但参与这场撤驿之变的不光是有和托辉特部的青衮扎布,还有喀尔喀蒙古的土谢图汗部。当然他们并没有直接进行军事方面的反抗,而是以一种相对委婉的姿态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但实际上他们其实赞助了青衮扎布的军事行动。

  土谢图汗部之所以参与进去,也并不是简单的,因为乾隆皇帝任性的处死了黄金家族的成员。土谢图部在康熙年间一直是喀尔喀各部的领袖,然而在雍正年间,由于策凌在光显寺一战取得了大胜,雍正就将土谢图部的一些地区划给了策凌,形成了赛音诺颜部。此后,赛音诺颜部就成为了喀尔喀的领袖。土谢图汗部对此事颇为不满。

  所以这一次,他们刚好可以借助这个机会宣泄这种累积已久的不满情绪。

  最糟糕的是,土谢图汗部作为当地重要的蒙古部落之一,一直都是环球集团的重点合作伙伴。他们管理下的牧民也积极参与了环球集团组织的各种军事训练,很多人也都配有环球集团所配发的猎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