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别人为了领土而进行战争,而…
作者:施特劳斯      更新:2022-07-28 23:54      字数:5227
  面对这样的问题,海宁的回答必须充满光明与伟岸,要不然的话,一旦和阴谋牵扯在一起,那么他在苏格兰人民以及学者心中的光辉形象,就将彻底的毁于一旦。

  幸好,海宁虽然没有对这样的问题特意准备答案,但既有的宣传思路也完全能够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布莱克和亚当-斯密的人很快就从海宁这里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答案。

  “我之所以可以如此之快的在世界范围内搜罗到那么多的消息,主要是因为环球集团的贸易伙伴遍布整个世界,他们为我们提供了所有可用的数据材料。当然随着环球集团的不断发展,除了贸易伙伴之外,我们还有学术伙伴甚至军事合作对象,也可以为我们提供相似的帮助,不过,这些其实也只不过是利益交换罢了,本质上仍然是一种交易,所以把它们归类到贸易对象里,似乎更加妥帖一些。”

  “至于我为何能够在相隔万里的情况之下将这些重要的消息传到苏格兰来这,主要归功于我所掌握的一种无线通讯技术,它可以用光一样的速度,将需要传达的信息传输到指定的地点。据我所知,在1750年左右的时候,已经有苏格兰的学者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他的文章甚至还出现在了报刊上,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苏格兰到现在也没有发明类似的技术。”

  布莱特和亚当-斯密在听闻这段话之后立刻紧张的对视一眼,他们多多少少的了解当时的一些传闻。有些人认为,没有那种光怪陆离的技术进行消息的传播,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很多人主张将那个发布文章的人视为神经病。但布莱克却知道另外一些消息,比如有些大佬认为那种神奇的技术就应该隐藏起来,不能让外界轻易知道因为他们都注意到了这种技术对战争的重要意义。

  而且,在早些年的时候,环球集团与俄国的一些合作内容,就已经充分的证明了海明刚才的说法,伊丽莎白女皇也确实能经常赶在其他君主前面,得知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一些大事情。

  照这么说来当年某些苏格兰大佬的想法是正确的。而那些认为这项发明是光怪陆离,而且还将发表文章的人视作精神病的家伙,也不知道自己的脑子是否还算是正常。

  好在,他们两个的脑子倒还算是正常,听到海宁的反问,他们立刻打起了马虎眼,而且因为布莱克曾经学习过环球集团的一些科研方法,所以他讲出来的原因,就算是海宁也不得不相信。

  “博学多才的您肯定知道我们苏格兰的难处,这里不过是一片冰冷的荒原而已,我们哪里有那么多的人才,那么多的原材料,那么多的技术积累去发明那种神乎其技的技术。环球集团一向以学术交流为己任,在我们在贵集团的报纸上,就从来没有看到过你所说的那种无线电通讯技术。可见,那种技术对你们来说也是机密一样的存在,想来研发成功的过程一定是很费心费力的吧,那样困难的事情,我们小小的苏格兰根本不可能做到。所以不是他后来没有了动静,是他注定无法完成那样伟大的发明。不过我们苏格兰人已经没有遗憾了,您的发明就是对苏格兰人的最大肯定。”

  海宁点了点头,按照常规逻辑来讲的话,事情的原因肯定也是这样的。他不知道布莱克是在搪塞于他,所以只把这当成是一种正常的交流,然后顺着这个话题继续说道。

  “那篇文章确实是非常具有指导意义的,他打开了一扇科学的大门,并且有可能在未来几百年里颠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这样的伟大设想,最终却没能完成,这肯定是让人惋惜的。即便环球集团已经做出了类似的技术,也不能避免的那些保守势力再次扼杀类似的灵感。所以我来到这里还是有另外一个原因的,我希望欧洲的学术界能够团结起来,成立一个与这种保守势力对抗的组织。我知道这是一条危险的道路,不过我已经为此做好了一些准备。”

  海宁的这番话,多少有些振聋发聩。布莱克这个搞化学研究的或许还多多少少有些想不明白,但亚当-斯密这个常年观察社会架构的家伙,却很清楚海宁的这个想法对于欧洲的学术界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事实上,自从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欧洲的学术界就在不断抨击的某些保守势力所把持着的学术圈子。双方的争锋最初从天体物理学界展开,哥白尼、伽利略以及丹麦天文学家第五都在这方面上演了精彩的独角大戏。随着17世纪开普勒等人的伟大发现,以第谷天文体系——其大体意思仍然是地球,为宇宙的中心,太阳围绕着地球旋转,而其他星星根据最新的观测结果被修改为围绕着太阳旋转,并同时跟随太阳围绕着地球旋转。这是欧洲保守势力在天文望远镜面前不得不做出的妥协——作为最后遮羞布的保守势力,不得不承认了他们的失败。在那以后,欧洲的知识界开始在各个领域上探索真理的具体坐标,当然保守势力并没有因为这一场挫败而就此放弃,他们仍然试图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领域里设置不同的阵地,以阻挠知识界对真理的获取。

  为此,很多人已经积极奔走起来,其中不光是他们这群学者们,还有赞助学者们的贵族,以及各种各样带有政治背景的人物。这些人其实都是世俗阶层的代表者,他们巴不得自己所效忠的世俗权力,能够尽快的击败那些保守势力,而事实上保守势力的溃败,是天文学以后最大的问题就是面对封建君主时的颓势。

  十六、十七世纪是包括法国在内的各大强国纷纷崛起的时代,他们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会为代表的保守势力无法再阻挠他们。随后像普鲁士俄国这样的国家也走向了相同的道路,只不过他们的操作多少就有些操作业的意味了。

  不过需要重视的一点是,封建君主们的就有权利是很强大的,因此他们肯定先于知识界取得胜利。如今他们愿意借助知识界来揭开某些保守势力的伪装,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就会永远支持这些学者们。

  要知道某些学者老爷们是非常讨厌的,他们会在穷极无聊的时候去研究社会当中的中下层会拥有多少种可悲的死法。在过去的7月里,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莱辛就曾经和他的朋友用书信的方式商讨过类似的问题。而在半年之前,海宁的朋友门德尔松也和这位莱辛商讨过相同的问题。

  有见于他们的这些想法都是憋在家里胡思乱想的产物,所以他们客观而又谦逊的称之为一些无聊的东西,但事实上他们的某些假设和推断并非全无社会学依据,相反的,封建君主的权力扩张,正在威胁到欧洲传统的民主风气,某些看起来非常悲观的假设,实际上完全有可能成为事实。

  这也就意味着刚刚建立了欧洲封建制度,在未来极有可能面临着一次严峻的挑战,如果挑战成功的话,那么欧洲的这些封建君主们将无法享受到秦始皇那样的待遇。

  只不过这中间还面临着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欧洲的普通百姓们必须要从封建思想的愚昧当中解脱出来,而为他们实现这一思想解放的,正是此时被迫四处流亡的伏尔泰等人。

  启蒙运动的光辉此时已经在法兰西大地上展现出他的魅力,但还不足以让所有人都投身于他的怀抱,在苏格兰的情况其实比这还要糟糕,苏格兰人民现在还根本没有拿出足够的勇气去推翻乔治二世及其内阁的统治。

  虽然在名义上法国人愿意支持他们任何追求自由的行动,但在实际上哪怕他们与英格兰打的不可开交,法国这个意图从中牟利的家伙也不一定会真的出手。所以苏格兰人也很清楚,在自身的实力足以保证成功的概率之前,任何外物都是不值得信任的。

  但海宁的这个承诺或许是有些不同的。

  他并没有贸然去干涉整个苏格兰的自由意志,只是试图保护在这里生根发芽的启蒙思想和学术基础。这显然不会立刻引起乔治二世和他领导下的内阁的反感。更何况,这个保护性的组织,对于世俗政权反抗保守势力的桎梏是非常有帮助的。

  大英帝国自从亨利八世创建清教以来,一直在努力不去把欧洲大陆上同根同源的某些保守势力放在眼里。如今如果有人愿意和他们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尤其是在海宁不会亲自出面去招惹麻烦的前提下,想来他们是不会公然提出反对意见的。

  而这个保护性的组织一旦成立,包括苏格兰在内的,整个欧洲的人民都将会沐浴在自由思想的笼罩之下。虽然他们从中能够得到的恐怕只是教唆他们站起来反抗封建领主的危险思想,但这对于很多拥有着传统的蛮族思维的欧洲人来说,应该也比那些唯唯诺诺等着去死的做法要好很多。

  所以亚当-斯密和布莱克只是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就立刻兴奋的答应了海宁的请求,不过他们还得与苏格兰的其他学者进行商议,但这在他们的预期当中应该只是个形式流程而已,因为本地的学者已经巴不得有人能够在这方面为他们撑腰了。

  至于这个撑腰的人,具体是谁说起来也非常简单,它正是海宁在瑞士组织的那个欧罗巴同盟,那看上去是一个贵族和商人们组建的利益同盟,但实际上在蔷薇骑士这件事情上,就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政治意图,这种完全有可能已经得罪了某些敌对势力的做法,自然很有可能为他们的生意带来不幸。为了弥补这方面的风险所带来的潜在损失,海宁迫不及待的去要给这个同盟搭建起另外一个可靠的外衣,这样巴西地区势力在动手的时候就不得不再掂量一下了。

  而欧洲的贵族们向来有保护艺术家的优良传统,海宁就索性利用这一点,将那些被捆绑起来的商人和贵族们,送到这条路上更远的那家驿站去。

  这个想法,他在稍后不久也和这两位苏格兰的学者进行了商谈,在听到如此靠谱的回应之后,布莱克和亚当-斯密甚至看到了强大的学术组织,在挑战世俗权威的影子。不过那一天是否能够尽早的到来,还要取决于这些掌握着实权的大人物们,是不是愿意为了他们拼命,现在他们正为了欧洲大陆上一些莫名其妙的利益而大打出手,学者们的命运显然还不在他们首要关心的位置上。

  不过这不要紧,既然海宁的这个大战即将爆发的时间点来到苏格兰,并和他们商量起了这件事情,那就意味着海宁至少在这方面是可靠的,凭借环球集团的实力,恐怕欧洲的各个国家都不愿意给这个组织带去任何麻烦,否则就是给环球集团送上了开战的借口。

  仅仅凭借这一点,他们两个就觉得未来已经变得非常值得期待。

  唯一让她们还有些困惑的是,那个在瑞士即将成立的欧罗巴同盟,此前也曾经出现在一位晚辈的书信当中,那个人正是鲍斯威尔。

  鲍斯威尔离开苏格兰老家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了,他的书信甚至已经从遥远的瑞士寄了回来。只是他的梦想看上去好像还没有实现。根据报纸上的各条消息综合来判断的话,海宁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好像就没怎么去瑞士,因此想要采访一下,这位偶像的鲍斯威尔,应该还没有得到机会,讽刺的是如果他一直待在老家的话,今天好像就是个非常完美的时间点。

  想到这里,两人不约而同的向海宁提起了那个年轻人的事迹。海宁对鲍斯威尔这个名字也是很熟悉的,这位仁兄毕竟是欧洲传记之祖。就是现在的他应该只有十七八岁吧,大老远的跑到瑞士去,路上肯定吃了不少苦头,毕竟苏格兰看上去还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田园之邦,因此,当地的年轻人肯定是普遍缺少远足经验的。

  不过,从面前两位的叙述来看,那个小伙子应该已经活着到达了瑞士。如果他能够在那里老老实实呆住的话,海宁肯定还有机会见到这位18世纪的追星族。甚至他现在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这位开创了传记领域的一代宗师,其代表作品是对他一个好朋友的描述,这个好朋友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功绩,甚至根本没有什么名气,只是因为他的文字而被后人所知晓罢了,相比而言,环球集团内部有很多英雄事迹值得记载。甚至就连他海宁似乎也需要一本厚厚的传记来记录他这看上去已经很丰富的一生。

  心里这样想着,他拜托布莱克和亚当-斯密在给鲍斯威尔回信的时候顺带提一句,就是说他海宁很期待在瑞士与他见面的非凡会面,同时他还邀请对方来为自己的自传执笔,另外集团内部也有很多传奇故事,也希望能够通过他的笔触让英国甚至所有的欧洲百姓都知道。

  布莱克和亚当-斯密都没有想到海宁竟然为那个小伙子安排了这样一项工作。这意味着那小子不但得到了常年陪伴在海宁左右的机会,甚至有机会进一步的了解环球集团内部的各种情况,这对于一直对环球集团充满了好奇的苏格兰学者们来说,简直是一件让人无比羡慕的美差,以至于亚当-斯密都有些眼馋的问道:“不知道我有没有那个荣幸也为你写一本传记呢,我的文笔可能确实有不如那位小伙子的地方,但我的学识肯定能够进行一些弥补。而且我要的酬劳也不多,只要您在环球旅行的时候把我带上就可以了!”

  听到这位大经济学家的要求,海宁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您不必去做这样的事情。您的文笔肯定超越了那个可爱的小伙子,您的学识也只能发挥锦上添花而不是弥补的作用。但请恕我直言,以您的才学和如今所拥有的声望地位去做这种事情,实在是太埋没你了,而且环球集团内部也一直在招聘各色各样的学者,如果您不介意的话,哪怕是短暂的充当某个简单的职务,我们也是非常欢迎的。另外,法国的博物学家布封和丹麦的植物学家林奈,此时还在库克船长的陪伴之下游历全球。如果你想加入他们,或者另外组织一支团队的话,那也都是可以的。环球集团根本不会在乎这点小小的花费,尤其在您这样一个大学者面前。”

  这话让亚当-斯密立刻变得兴奋了起来,他没有想到,海宁在这方面竟然是如此的好说话。

  他哪里知道海宁,为了让欧洲学者们始终不断的给他提供各种各样的启发,海宁为他们准备的各色辅助工作还有很多。

  之前所说的那个学术保护性组织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而且也不会仅仅局限在苏格兰。其他的欧洲国家甚至欧洲以外的国家,也都会先后建立类似的组织,并以此为基础成立一个规模更大的国际性组织。

  这个组织在未来也将负责协调他们之间的学术交流,以及他们除外探寻新鲜事物和绝对真理的重要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