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作者:panther      更新:2022-02-23 19:49      字数:3747
  二月十九晚九点,郑云杰打开平板视频。现在距《龙夏联播》过去一小时,在《联播》播完后,《龙夏新闻》又播出了马里降雨的实地转播,现在全网都讨论着马里灾情。

  郑云杰看了一会,打开业主群。

  “现在的新闻太夸张了。”

  “马里跟咱隔着阿拉山脉,不可能强降雨。”

  ……

  现在群里都是对马里灾情的讨论。

  郑云杰今年三十七,经营着一家花店。今年花卉长势好,他原计划月底开一家分店,要是有酸雨,肯定会影响花卉种植。也是因这一件事,他这几天刷新闻都刷魔怔了。

  郑云杰看了会群记录,问:“咱们这会不会有酸雨?”

  “肯定不会。”

  “天气预报什么时候准过。”

  “现在离开三月底还有五十天,你能预测五十天后的天气?”

  ……

  群里说的斩钉截铁。

  郑云杰大松口气。

  现在春暖花开,草长莺飞。

  就这么阳光向上的一年,根本不可能有酸雨危害。

  郑云杰在群里唠了一会,有业主问:“超市人多不多?”

  “人山人海。”

  “都排半小时了。【图片】”

  “今晚战绩……【图片】【图片】”

  ……

  配图是小区门前的喜家乐超市,居民们都大包小包的买着柴米油盐。

  郑云杰:???

  群主提醒:“我刚才咨询了超市经理,这两天可能米面断货,大家没囤的多囤点。所有人。”

  “真的假的?”

  “前几天就见有人囤了。”

  “咱们挨着海边,要是有马里危机,肯定第一个波及。”

  ……

  业主们杂七杂八的讨论着,随着业主讨论,郑云杰听到一阵脚步声。

  他打开窗户,有不少居民正踩着拖鞋去超市。

  郑云杰:“咱不是不受影响?”

  “理论上不受影响,但有些事情有备无患。”业主们极有经验道。

  前年盐场受污染,全国居民囤盐。

  去年大蒜即将上涨,全国居民囤蒜。

  今年年初猪肉上涨,大家又习惯性的囤猪肉。

  对于龙夏人来说,手有余粮心中不慌,囤积是刻在血脉里的,大家都经历过囤盐囤蒜囤花生……与之相比,囤粮几乎每几年都来一回。这与其说是囤粮,更像一种凑热闹的传统。

  灾难预防。

  安全感嘛。

  业主们聊着聊着,话题就转向哪家超市油便宜,哪家大米便宜。

  现在九点三十,郑云杰想了想,直接拿着钥匙下楼。

  他虽感觉囤粮囤面有些夸张,但不得不承认,他的囤积天赋觉醒了。

  一小时后,郑云杰拎着两袋面粉一袋大米上楼。他本想跟风买两袋风山大米,只是风山面粉月初时全部告罄。现在面粉和大米共计七十多斤,按照自己食量,应该能吃上半年。

  郑云杰开门进屋。至于之前的花店计划……现在情况不明朗,手里还是留点钱,以后再开了。

  “老板,你帮我留两袋大米,我明天上午过去提。”

  “你们那有没有粉条海带?冷冻大白菜也行。”

  “赵老板……”

  ……

  在接下里的两天里,龙南各省陷入囤货热潮。大家虽感觉灾情蔓延夸张,但龙夏近半个月都在报道马里新闻,马里现场直播又太过惨重,大家还是喜欢有备无患。

  就在这全民囤货中,二月二十日,农业部发表文章:《龙夏粮食储备丰富,米面随买随有》。

  农业部从国家数据表明了龙夏储备的丰厚性,但也明确说明马里灾情蔓延的危害,呼吁全国节约粮食。除了全国呼吁,农业部还颁布了重要粮食方针——

  减少餐饮粮食浪费,较大浪费行为将受罚款教育,极大浪费受拘留教育。

  减少白酒,纯粮饮料的等非必需性产业的粮食供应。

  各地社区宣传节约用粮,必要时可进行居民阳台自种。

  提高水产海养殖规模,增加多种种植渠道。

  ……

  ……

  粮食方针有七十二条,如果之前气象预警是灾情提醒,那么现在已经涉及到实际预防了。

  “国外没这么严重啊。”

  “会不会太紧张了?”

  “马里这两天没下雨。”

  ……

  有一些乐观居民不自信了。大家抬头看天,现在风和日丽,今年春天要比往年更加温暖,完全没有灾难的迹象……

  居民们虽有犹豫,但现在气氛太紧张,大家也加大了囤粮准备。

  经过一系列政策,国内粮价出现小幅度上涨,但都在原价±50的基础上浮动。

  在《粮食方针》颁布的同时,农业部也做出重要承诺:确保粮食随买随有,不让任何一个国民买不到粮食。坚决打击市面坐地起价行为,各经营单位必须接受群众监督。

  农业部的政策就像一剂镇定剂,在度过最初的紧张后,各地居民有条不紊的准备着。

  ……

  就在国内政策实行的同时,马里瑞威的主干街道上,傅瀚涛看向头顶的天空。

  傅瀚涛是龙夏新闻台记者,在九号第一次降雨时,就被派到马里实地采访。现在马里瑞威是酸雨重灾区。经过测量,昨天降雨已经达到597,现在街上车辆被雨水冲击在一起,两侧高楼门窗损坏,面前场景一片残垣断壁。

  “应该不下了……”发呆中,赵秀茵走到身侧道。

  赵秀茵同是新闻台记者,两人经常合作直播。

  “现在不下了,三点还有一场。”傅瀚涛叹气。根据气象台监测,这场降雨要持续到二十七号。

  两人聊了一会,傅瀚涛问:“胳膊好点了没有?”

  “好多了。”

  赵秀茵撸起袖子。她胳膊上是一些密密麻麻的红疹,现在红疹消了不少,但明显能看出前两天的惨状。

  酸雨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通过雨雪颗粒物质等形式下沉到地面。哈尔玛是全球有名的化工排污区,这次冷气团是从哈尔玛中部形成,因靠近哈尔玛,这次降雨携带大量的酸性物质。把雨水放到显微镜下观察,能看到明显的发污发黑,里面还有一些重工颗粒。

  赵秀茵就是户外直播,接触雨水起的疹子。像她这样的症状,瑞威医院近十天已经接纳了数十起,这也是瑞威常有的化工病症。

  赵秀茵揉了揉的胳膊,这些病症虽能治疗,但对身体还是有伤害的。

  傅瀚涛看着她的胳膊:“你跟台里申请一下,先回国休息。”

  赵秀茵无所谓道:“赵台长让我回去,我不想回,现在这节骨眼上,换个同事过来,要是病了也是遭罪。”

  傅瀚涛见说不过,也不好多说。

  半小时后,天空中又滴滴答答的下雨,两人赶紧戴好雨帽。

  第二波降雨要比之前更加猛烈,一些沿海边缘的雨水直接是黑的。

  赵秀茵看着黑色的雨水问:“应该下不到国内吧?”

  “不清楚。”

  傅瀚涛看向远处的乌云。他之前认为马里酸雨不会影响国内,但现在……说不清了。

  ……

  马里第二轮降雨席卷马里全部地区。这次降雨就像一场病毒,酸性物质通过雨水不断扩张分裂。

  第二轮降雨不仅龙夏,全球各国也意识到了危险性——

  “二月二十日,马里瑞威再降特大暴雨,雨水酸性物质达到870。”

  “水蓝联合发布紧急部署:建议各国进入灾难预警准备。”

  “马里黑雨:这是大自然的咆哮。”

  ……

  现在国内国外全是酸雨报道。根据前线新闻,马里37的粮食产区受损,受损地区的地面全部被腐蚀,全球粮价三天内上涨50。

  至此,纳塔尔等出口大国已经由出口限制变成了出口禁止,各国局势十分紧张。

  ……

  “试过了……科技手段没法阻止。”

  二月二十五日,风山农场内,刘文胜的放下电话道。

  一周前,龙夏再次提出马里降雨的灾难性。这次各国没有拒绝,而是通过投票,决定以人工干预阻止这场灾难。

  现在全球经济发达,各国人工降雨,人工降温已经是最普通的天气手段。这次哈尔玛降雨虽然棘手,但有全球科技参与,各国以为可以阻止这场降雨。但结果证明,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力量极其渺小。

  刘文胜点了支烟,看向秦云:“国内什么有降雨?”

  “三月二十五。”这是上辈子的降雨时间。

  三月二十五,哈尔玛风暴率先登陆龙南地区,接着向北扩张,等他重生时,龙夏东北地区已经出现哈尔玛现象。

  “阻止不了,怎么就阻止不了……”刘文胜感觉心里窝着一团火。他虽早有准备,但没想到真正的哈尔玛现象这么凶残。

  秦云沉默。上辈子,哈尔玛现象蔓延全球时,各国也曾试过人工干预,但结果一样,这是人类无法阻止的灾难。

  “抽不抽?”刘文胜平复好心情,接着递给秦云一直香烟。

  秦云本想接过,不过想到这辈子还不会抽烟,摇头拒绝:“不了。”

  上辈子,他是因粮食危机压力太大,学会了抽烟。这辈子虽还有粮食危机,但他一直告诉自己,一切都不一样了。

  “不抽也好。”刘文胜收起烟,接着道:“国家准备抢收蔬菜了。”

  现在离酸雨还有半个月,国家决定提前抢收苹果白菜之类的农作物,这样能尽可能的减少酸雨损失。

  秦云十分认同。粮食危机后,如果说粮食作物翻了十倍,那一些必备蔬菜完全超出了十倍……酸雨面前,一些蔬菜比粮食更加脆弱。

  “叮,系统更新中……

  当前任务:有用的粮库。

  任务奖励:发狂的红薯工厂。”

  ……

  就在这闲聊中,系统更新。

  秦云和刘文胜一愣,均看向系统更新。

  [有用的粮库]:将粮库使用面积达20。

  [发狂的红薯工厂]:这个红薯工厂……好像不一样。

  ……

  这是[1000w星光值]之后的第一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