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好逑(1)
作者:尼奴尔达      更新:2022-05-06 00:42      字数:2496
  夜暴雨赵国公府

  刚刚徙封赵国公的李世民正在盯着坐在眼前的房玄龄,两个人已经这样静静坐着不知多久。

  “你是要我现在就去?“李世民终于开了口,语气中透着不可理喻。

  “对,现在,马上,等到明日恐怕就来不及了。“房玄龄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

  “你是要我去跟父王说,将淮阳公主许配给我?“李世民闪过一丝无可奈何的苦笑。

  “不管国公您跟唐王怎么说,只要淮阳公主能与国公您联姻,而不是世子,就行了。“房玄龄直言不讳。

  “乔松,你胆子是越来越大了。“李世民收起笑容,眸中闪过一丝冷光。

  “难道,这不是国公您一直以来的期望?“房玄龄撕开李世民心中最后一道防线。

  “这是两码事。“李世民平静看着他,又道:“太后一直在谋划此事,父王已经在考虑。这件事,没有转寰的余地。淮阳公主她…必然是要入世子府的。“

  “淮阳公主不会入世子府。“房玄龄斩钉截铁道。

  “为什么?“李世民眼中一亮。

  “据我的线报,世子府里的很多人反对淮阳公主为世子妃,而要世子纳郑氏为妃。“

  “那郑氏如何与淮阳公主相比?大哥若与公主联姻,为天子的东床快婿,日后可不是地位更加稳固?“李世民一时半会不明白房玄龄所谓何意。

  “国公,你这是关心则乱啊。“房玄龄禁不住笑道。“国公,您还以为您一直会是个赵国公?按照如今的情势,唐王迟早是要取而代之,坐拥天下。而世子也不再会是世子,国公您也不会再是国公了。“

  “你继续说。“

  “世子迟早入东宫,新朝储君,革故鼎新,不宜与旧朝余脉联姻。若纳亡国之女为妃,日后便是太子妃,会适得其反。远不及纳郑氏裨益良多啊。其中之微妙,只可意会。国公,以为如何?“

  “那照你的说法,我也不适宜与所谓的旧朝余脉走太近啊。“李世民冷笑道,颇有戏谑调侃之意。

  “不,国公您与世子所处位置不同。很多事世子做不得,您可做得。淮阳公主是臣为您所谋的一把利剑,此剑会伤人也能救人,他日若能为国公所用,便不失臣今日一番心思。放任此剑为他人所得,总是可惜,即使无用,留在国公府中赏心悦目也无不可啊!“有些事,房玄龄也不能完全肯定,但直觉告诉他促成这件事对李世民而言极有利得。

  “我好像有点明白了。“李世民听懂了,淮阳公主若不能入世子府,父王也不会轻易放弃此与杨家联姻的机会,而他则可利用此僵局为自己达成一件多年的心愿。

  “国公有没有想过,若唐王登基,世子入主东宫,自有东宫班底,满朝新贵必投太子。而国公您将如何自处呢?太后正在寻求退路,在世子处遭到冷遇,国公您不用又待何时?况且,您这也是在为唐王想。臣言尽于此,望国公早下决断。“房玄龄将自己心思和盘托出,李世民知道他为自己谋划的已是更远处,然而那遥不可及,竟然没有一丝情的理由。而他,一直不愿曝露的是,他心底涌动着的一股为她遮挡风雨的迫切。

  “知道了。“他望了房玄龄一眼,露出难以捉摸的笑意,房玄龄给了他足够的理由,如今一切都在他的身上了。

  “备马!入宫。“

  房玄龄知道,他只是推了一把已经走远的那个人,他急迫的身影已经说明了一切,他只是在等一个理由。

  公主殿

  杨暄宁望着殿外的滂沱大雨有些失神,明天也就是宫中下诏要宣布她要进入唐王世子府的时候。哭着要给她下跪的嫂子,羽翼未丰的陛下,语重心长的国舅,其实她没有什么选择。自从阴弘睿所乘的大船在海上失去消息之后,她的命运如浮萍一般已不知会飘往哪里去……

  他们说李渊迟早要登基,到时候世子李建成必为太子,她如太子宫也许会依靠仅存的微弱力量保住大隋朝最后一丝血脉,向天下人昭示,旧朝的皇室已经归顺已经屈服,李家可以名正言顺成为天下之主了,这种先例古已有之,称之为禅让。

  平心而论,这是她很好的去处了。以她仅有几次对李建成的印象看,他也算是不错的人选。举止有度,颇具城府,人人称贤,只是他世子府那些幕僚未必欢迎她的到来。女人,在这个乱世,为何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她的母亲如此,她亦如此。

  “公主。”杨慈急匆匆的入殿打断了她的思绪。

  “何事?”

  “赵国公入宫了。已到太后那边去了。”

  他?此时太后恐怕正与唐王商议明日喜讯的时候,他去那里做什么?一种无法言喻的直觉蔓延全身,以她对他的了解,他绝对不会是去提前道贺的。他这个人要么不做事,要么就一定是要一鸣惊人的。

  “你马上去太后那里守着,一有消息便回来,知道吗?”

  “是。”杨慈疾步退下。

  “公主在担心什么?”阴子嬅看杨暄宁神色不对,端了一杯茶饮递给了她。

  “子嬅,如果我入了世子府,你会怪我吗?”杨暄宁抬眼盯着她,她已经失去了父亲和兄长,李家和她有不共戴天之仇。

  “公主。那日太后以性命相逼,为了保住大隋这血脉,换做是我我也不知道会不会像公主一样。”阴子嬅亲眼所见,这宫中的血泪一点不比战场上的少。

  “本来我也可以置身事外,任何人也不敢逼我做任何事,但是你知道我不能。因为我姓杨。”杨暄宁回头望着她,像是说给自己听。杨家已经失去了天下,她无能无力。但是杨家的事,如果杨家人先不担起来,又指望谁人去担?如果能保住杨侑母子,便是她只身一人去担也在所不惜。

  “我明白。就如同我无论如何要保护弘智一样。我们都无法置身事外。”境遇相似的两人在此时,只有成为互相支持的力量,才能有勇气继续走下去。

  **************************

  “赵国公觐见。”

  李世民理了理衣衫,缓步而进。不出他的预料,太后、父亲、萧瑀都在,也好省去他逐一去说。

  “世民,有何急事非要见太后?不知道今日我们在议你大哥的婚事?”李渊皱起了眉,事情进展的比他想象顺利,不知道他这个老二又唱的是哪一出。

  “儿臣知道。儿臣正是为此事而来。”

  “哦?看来赵国公似乎是有很重要的事,不妨直言。”韦太后觉察出李世民语气有些异样。

  “回太后,淮阳公主不能嫁入世子府!”李世民抬眼,斩钉截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