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千里(22)
作者:尼奴尔达      更新:2022-05-06 00:42      字数:1963
  大业十三年十一月,李渊二十万大军兵临大兴城下,驻守京师的代王杨侑三拒李渊遣使入城,京师的最后一战一触即发。

  “那远处的一片通明可是李渊大军的营帐?”夜深露重,杨暄宁一身玄黑的幂蓠悄然出现在宫城阙台。那天空星河璀璨与那片通明连成一体,这动人心魄的场景却是一种残酷的美丽。

  “正是。”看着杨暄宁接连几日彻夜未眠,不思饮食,杨誉心中担忧只能寸步不离的跟在身侧。

  “那件事办的如何了?”

  “阴家姐弟已经入宫安置妥当,贵主可放心。”杨誉领会,低声回道。

  “我这么做,也不知是不是合适?”杨暄宁望着漆黑的夜色自言自语,神情有些复杂。

  “阴大将军说一双儿女能得贵主庇佑,他余愿已了无后顾之忧了……”杨誉明白,杨暄宁接阴家姐弟入宫,一来是放在身侧可以保护,还有一层更深的意思,那就是最坏的一种可能性,一个大家不愿意言明的结果。

  “从今日起她便是我的亲妹妹了,你们对她要和我一样用心,记下了吗?”杨暄宁的声音总是轻柔的。

  “臣明白。”

  “我听说,你并不是单纯护送我回京,父皇还有别的差事给你?”杨暄宁转了身,目光如夜中繁星。

  “这……”杨誉被她这一问,显得有些吃惊,想来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没有可以隐藏的秘密,这件事被杨暄宁觉察也是迟早的事。

  “回禀贵主,臣下这次回京的确还有一件差事,就是守护代王安全。”杨誉伏了地道,回答的时候他心中也有些忐忑。

  “守护?好就算是守护吧,你孤身一人,怎么守护?”杨暄宁怎会轻易被他这份说辞糊弄过去。

  “臣,并非孤身一人。”

  “哦?”杨暄宁一惊。

  猛然,杨暄宁觉察到身边不知何时出现了数十个鬼魅一般的黑影,个个寒气逼人。

  “你……”

  “贵主莫担心,陛下在登基初期便从十二卫四府中秘密选拔了一批人直接受陛下差遣,只完成陛下交予的任务。除了陛下敕令他们不听命于任何人……”杨誉道出的实情出乎杨暄宁的预料,她根本没有听说过父皇居然还有一支这样的秘密卫队。

  “难道你就是……”

  “臣正是这支卫队的将军,负有统领之职。”原来自己眼前这位兄长一直以来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是父皇最为亲信的卫队将军!她似乎已经有些领悟到父皇的旨意和杨誉回京的来意。

  “你们,一同见过贵主吧。”杨誉朝黑衣人们厉声道。

  “臣等参见贵主!”黑影们齐刷刷的跪下行礼,随着黑色城砖的似乎一起融入了夜色中。

  李渊大帐

  李渊大帐灯火通明,诸位将军就围攻大兴城的方案做着最后的商议。

  “屈突通已被刘文静所阻,目前看来已无法驰援大兴了。”

  “大兴城攻破已经毫无悬念,只是时间问题。”众将先后发声,信心十足。

  “尽管杨侑让我们的特使吃了闭门羹,但能不能进这个门还真就不由他说了算!”李渊抿了一口茶道,众人听罢一阵大笑。

  李世民右军军帐

  会商结束,李世民一进帐便利索地卸下了铠甲:“刚才见记室坐在一旁沉默不语,是进攻的方案有什么不妥吗?”他瞥了一眼跟在身侧的房玄龄。

  “不敢,大将军战略得当,攻拔京城已指日可待。”房玄龄笑了笑。

  “哦,那我怎么看你好像心里有事?”李世民有些好奇,也有些疑惑。

  “属下思虑的是攻破京城之后的事。”房玄龄掷地有声。

  “破城之后的事?”李世民有些明白了,“那你倒是说说?”

  “我听说,左军正在商议的目标是第一个攻上大兴的城头,却不知大都督此刻思虑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房玄龄话中有话,直爽的反问道。

  李世民被他反问的一怔,不假思索的吐了两个字:“入宫。”

  房玄龄击掌一笑,“大都督说的极是——入宫。那入宫之后呢?”

  “先生请往下说。”李世民颔首不语。

  “入宫之后需做三件事:第一,尊代王及隋皇亲宗室;第二,封存所有府库;第三,扩编右军。”

  “记室,你说的这些似乎不该是我思虑的问题吧,这个自有大将军府谋划。”李世民呵呵一笑,不置可否。

  “大都督如果不能预知大将军府的谋略,又怎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呢?更进一步说,如若大将军府今后的谋略都能出自我右军的帅帐,那么大将军以后所倚重的又是何人呢?!”房玄龄这几句话振聋发聩。

  “你……”李世民一时倒不知如何回复。

  “玄龄既已追随大都督左右,便应竭尽所能为大都督的未来筹谋。否则,大都督帐下谋士众多,玄龄又有何用处呢?”房玄龄微微一笑。

  “未来?你说的是未来?”李世民皱了皱眉。

  “正是,大将军志在天下,而大都督与李家的未来可不就是——天下吗?”房玄龄眼中似有一道亮光。

  李世民有些错愕,似乎突然有一种陌生而清晰的道路浮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