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晏家的局势
作者:大西瓜      更新:2022-05-05 14:26      字数:2125
  卫国禁止食盐交易,却没有明文规定不准调味品出售,这方面商贩之间还是很活跃的。

  这是晏卿这段时间熬制的第一批耗油,虽然第一批并不多,但晏卿还是拜托瓷器匠人,收购一批精美的瓷瓶,将耗油装在里面。

  为了保鲜,还用木塞和蜡将风口封住。

  这样的话,一瓶耗油应该可以存放很长时间。

  晏中林这次从东山郡最西面的县城回来,彩凤楼已经将第三十一家酒楼开在哪里。

  此时每家酒楼每个月的收入大概可以达到五百两左右。

  这三十多家酒楼,每个月的收入就有一万好几千两。

  这些钱可都是干赚的,房租人工材料成本早就刨除在外了。

  此时他回来,带着第一批赚回来的银两之外,还想要计划下,接下来在什么地方继续开店。

  刚一进屋,就看到晏卿最新研制的耗油。

  晏中林仔细查看一番,随后打开瓷瓶又品了品,当即眼神变得闪亮。

  “这东西的味道,好吃,好鲜。”

  晏卿乐呵呵的坐在了一旁,拿起一杯茶,轻轻的抿了一口。

  “爹,这东西我们要是能销售出去的话,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晏中林没急着说话,而是仔细分辨一会,轻轻摇头。

  “这东西要是可以大量生产,搞不好就会被皇室认定为特供!”

  他这话一出,晏卿可就笑不出来了,要是成皇室特供,那可就不是闹着玩的,时时刻刻保证一流品质不说,还不准私下交易,每一份都要买到皇宫区。

  耗油想要赚钱,就要大量的使用在民间,只有量大,才能谈论赚钱,就皇宫那么屁大点地方,就算每个人每天消耗一瓶,一个月才能卖出多少?

  那时候他们晏家估计还是水深火热之中。

  “不行,这东西绝对不能入宫!”

  一般人听到皇室特供,都会以为是飞黄腾达,但实际上,飞黄是肯定飞黄,腾达就不一定的事了。

  晏中筱脸色也不怎么好看。

  “我看,要不咱们在彩凤楼里面使用,像食盐一样,要是有人真的来问,我们在少量出售,不大举宣传。

  晏卿原来的想法是这东西的出现,甚至可以解决晏家食盐供应量的事情。

  以前晏家最大的生财之路就是食盐供应量,但现在让人卡脖子,难受的不行。

  要是耗油卖的好了,以后盐业的生意就算是不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现在一听,好像还真不行。

  “好吧,也只能按照父亲和大伯的意思先来!”

  晏卿心中有点难受,明明有着可以赚钱的行当,却根本不能随便做,就算是做也要偷偷摸摸,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以后造船银子会像流水一样,赚钱的速度慢怎么能行?

  晏卿有点期待,等自己的第一条船造好了,一定要驾船远行一次,开辟一下海外市场,赚外国人的钱。

  晏卿心里这么想着,晏中林把耗油放下,和晏中筱坐在一起,两人开口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关于七月卫郡征集资源的事情。

  分到晏家堡的除了食盐之外,还有布匹,粮食以及一些草药,另外就是晏家堡需要自费雇佣一部分匠人北上。

  这是卫郡准备对抗北方蛮族的筹备,他们每年都会有一次。

  以往晏家对此并不放在心上,那时候晏家的食盐配额很多,手上的余钱不少,负担得起,但是今年不一样,今年的配额减少了,征集的物品资源却并没有减少,时间已经过去一月有余,晏中筱这边只做了个大概,还缺少大量的物资。

  此时因为并非收获季节,缺少的粮食布匹都要去市场上高价购买,加上有些不良商人发现商机,借机哄抬物价,更让筹备资源的晏中筱头疼。

  这时候即便是用所有关系,距离足够的数量,还是相差甚远。

  “二弟,看来今年我们晏家要有祸端啊!”

  晏中筱脸色有点不太好看,吧嗒了一口水烟,他陷入沉默。

  晏中林脸色也不怎么好看,他这次回来也是想问问,晏家最这件事情处理的怎么样了,没想到最后得到的结果居然是这样。

  “卫郡方向也真是的,明明我们已经没有配额,为什么还要像每年一样的数量?”

  晏中筱苦笑着摇摇头。

  “据说是蔡家刚刚拿到配额府上还没有准备好,今年的配额就继续由我们出!”

  是人都听得出来,这是个狗屁不通的理由,显然是卫郡有人想要阴他们晏家。

  晏卿一直在旁边听着,他心中很清楚,之前姬文澜在这里带走食盐和耗油的样品,要是顺利,应该早早的回信,大批量订购,但那边居然石沉大海。

  可见这里面还有他并不知道的事情,这些才是关键。

  见大伯和父亲两人都有点沮丧,晏卿直接站起身。

  “大伯,父亲,我想要在今年秋闱的时候,去一趟卫郡!”

  此话已出,两人都愣了一下,上交资源的时间最晚在秋闱之后,晏卿的意思难不成是想到卫郡疏通一下?

  晏中林想到这里,双目之中有意思感慨,自家的儿子终于长大了,知道为了家族努力。

  “好,等时间到了,我让晏福和你一起去!”

  晏卿却摇摇头吧。

  “不用,我自己带小霞就可以了!”

  晏中林没有坚持,不大会功夫,晏卿从房间里走出来。

  他之前从未想过,但现在看来,自己有必要去一趟卫郡,晏家的情况不容乐观,晏卿打算即便是不能拿回食盐配额,也要将耗油推广出去,让他可以大范围生产销售。

  等着东西销售稳定,基本上就不需要再理会食盐怎么回事了。

  从晏家堡出来,晏卿并没有回去休息,看看天色还早,他又回到焦鱼码头,此时的大船已经基本成型,正在做黏夯,充填缝隙。

  黏船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填缝技术,凡是相近深海的大船,黏船这一部分都少不了。

  当然这种东西在晏卿的眼中,显得很古老,要是资源充足,他一定会选择造铁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