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建立医疗体系
作者:大西瓜      更新:2022-05-05 14:26      字数:2145
  在医疗体系并不发达的年代,外伤造成死亡往往就是感染。

  晏卿可没有青霉素,他能想到的也只有高温消毒。

  火药灼烧虽然凄惨,但和死亡相比较,又算得了什么?

  一众人都看傻了,伤者已经被折磨的差不多奄奄一息。

  有些匠人默默的放下工具,他们突然不想在这里工作。

  开玩笑,被火炮炸死也就算了,半死不活的还要遭这个罪,就不能让人走的安详点么?

  “少爷,你对他做了什么,老黄可是我们这里最勤勤恳恳的人,让他少遭点罪吧!”

  晏卿翻了下白眼。

  董涛铁定误会了,不过他也不需要多解释,只告诉他们现在人大概率是安全就行了。

  晏卿从工坊回来之前,把制作大炮的事情暂时放下,他打算等耗油出,亲自去指挥怎么制造火炮。

  不让这些人瞎捣鼓,万一在于炸膛,可就不好办了。

  回来的路上,小霞没说话,眼中却全是复杂,终于她还是有点绷不住。

  “少爷,你为什么要那么对老黄啊?他做错了什么?”

  晏卿摇头苦笑。

  “来来,我问问你,你知道什么是医疗体系么?”

  小霞摇头,这个词有点奇怪,他是第一次听说。

  晏卿反倒是不急不躁。

  “我跟你解释一下,所谓的医疗体系,就是针对各种情况,有各种应对的方式!”

  小霞恍然。

  “那不就是郎中?”

  晏卿笑着点点头。

  “也对,也不对,你说的太笼统,医疗体系可不仅仅是郎中那么简单,而是一种医疗方式,在这种方式中,任何人只要稍微掌握一点情况,就都能处理紧急事宜!”

  晏卿回来的时候,郎中们已经被请来了,给那两个手臂炸断的人爆炸伤口,同时他们也看到了晏卿的杰作,当即一个个愣在原地,还从来没有人做过用针线处理伤口的。

  以前出现这么大的损伤,基本上都准备后事了。

  “小霞,你回头把十里八村的郎中都请过来,我想在他们之中选拔几个作为咱们飞雷营常驻医官!”

  下午的时候,小霞去办晏卿的交代,而晏家少爷自己则回到房中,继续捣鼓耗油。

  这次晏卿大胆的将配比方式改良一番,熬制出来的东西还真有点耗油的样子,尝了口,和记忆中的味道相差不多。

  晏卿终于喘了口气,把晏福喊进屋,让他叫工人去将所有的生蚝牡蛎清理出来,抓紧熬制第一批耗油。

  也就在他忙完这些事后,小霞带着十几个衣服各不相同的人走进院子。

  “少爷,这些都是周围有名气的郎中,我已经把他们都请过来了!”

  晏卿看着众人,深深躬身施礼。

  “各位先生,这次鄙人想要给飞雷营挑选一些常驻医官,不知道在场的各位,有谁有这方面的打算?”

  晏卿算是及开门见山了,却没想到他刚说完,其中一个郎中便满脸不屑。

  “晏公子,我们来不是为了做所谓医官,我们来只是想问问公子,是否上午时给人医过病?”

  没想到这些人居然会提起这话茬,晏卿想让他们成为医官,自然也是想着把知道的急救知识普及一下,所以干脆的承认了。

  “不错,之前我是用自己的方式救了个人,就在刚刚我已经得到他转醒过来的消息!”

  董涛最开始怀疑,但很快,他就送来老黄清醒过来的消息。

  并且,老黄感觉状态还不错,除有点疼,还吃了点东西喝了点水。

  晏卿让人保证他的卫生,还要在观察几天才能确定会不会感染。

  但没成想,他刚说完,在场的医生几乎都愤怒起来。

  “老祖宗有训导,我们晚辈一定药秉承祖训,不可以胡乱行医,我听说你把人身体当成衣服一样缝纫?你这是对老祖宗弄的大不敬!”

  “对!你这是对祖先的嘲讽,我们过来就是想告诉你,从今天起,我们这些郎中,谁也不会再为晏家堡服务,告辞!”

  人来了又走了,还是气哼哼走的,晏卿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多说点什么。

  “少爷,你好像得罪不少人啊!”

  小霞一脸无奈,她不想看着自家少爷心里不好受,但也觉得那些医生们说的好像没什么错,一时间她俺竟然变得矛盾起来。

  从现有的郎中里面选择人员,显然不行,晏卿目光闪烁,转而看向飞雷营方向。

  “看来只能在飞雷营里面选择了!”

  能加入飞雷营的,斗士队晏卿以及飞雷营没有什么抵触心理的,在他们里面选择似乎会更加顺利一些。

  晏卿留小霞在晏家堡,自己走向了飞雷营所在的训练场。

  一直以来,晏卿都没有在这些人面前出现过。

  今天是第一次,当苗正淳和晏隼龙等人将飞雷营集合起来的时候,雷鸣一般的掌声也随即想起。

  “欢迎飞雷营长官,晏卿!”

  “欢迎长官,欢迎长官!”

  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飞雷营里面的这些人已经褪去了新兵的生涩,变得极为肃杀。

  苗正淳等人十倍桃花白训练出来的,在练习其他人的时候,方式方法用的还是那一套,但在众人的使用中,明显更严格不少。

  以至于这些士兵,比想象中的更具有威势。

  “很好!”

  晏卿环视一圈,很满意,随后道:

  “你们之中有谁读过百草经,有谁读过苛难杂症,以及万方除恶录?”

  晏卿说的这基本都是比较盛行的医典药经,他想好了,既然想自己打造医疗系统,那选择的医生就要对现有的医术有些了解的同时,还不能了解的过深。

  只有这样,才会想着创新,接受新鲜事物,而那些已经把医典药经都印在骨子里的家伙,说什么也不会同意不同观点,在他们的眼中,似乎只有老祖宗留下来的方式才是最完美的。

  晏卿的声音落下,果然人群中走出三个人来。

  这三个人一个中年大汉,两个小年轻。

  中年大汉就是个粗人,却没想到也读过医疗书籍。

  而两个小年轻则简单许多,一看就是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