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林中密谈
作者:凉春也慕容      更新:2022-05-05 13:32      字数:2850
  晚间,除茅屋灯火通明之外,山中尽皆被夜色笼罩。

  林中。

  邋遢老者却是正与一个背着空空如也的剑鞘老道端茶共饮。

  二人目光如炬,透过繁密的枝叶看向夜幕之中依旧苦练的李雨宁。

  那老道率先出言:“怎么,你这半只脚踏进棺材的老怪,见到此等上佳根骨、悟性又高的好苗子,竟没有收纳麾下——继你衣钵之意?”

  老者将手中茶盏轻轻置下,哈哈笑道:“此子天份甚高,若能继承衣钵,当属一大快事,可老头子我却不能如此自私!这臭小子不知有何机缘,已经习得‘贪天魔头’的功法,倘若再练我这路数,也无非是锦上添花意义不大,不免落得你我这般止于第四步的境地。再加上如今那西域爪牙再次伸向我神州腹地蠢蠢欲动,用意险恶其心可昭,只怕那老魔又要有所举动,你我不得不防啊。”

  老道听他话锋一转,谈及西域化外之事,也不禁面露一丝愁容:“是啊!那日还有一个背负大刀的西域之人,被我遇见并与之交手,此人武功精深,刀法更与我中土截然不同,蛮霸凶戾、角度刁钻、充满邪气,也不知他们现身中原,又要做什么谋划。”

  “哼!还能做什么!狼子野心,无非是探察虚实欲要卷土重来罢了。”

  老道长叹一息:“唉,当初阻击大战虽然胜利,但我神州武林亦遭重创,并且现今江湖内患犹多,此番再行对弈,只怕苦斗之余结局非善啊!”

  “无妨,这盘下了四十余年的棋局,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虽然捉襟见肘,却并非无棋可下!”邋遢老者显然并未过多担忧,只是面容严肃、目光深邃的看着李雨宁。

  老道若有所思道:“老怪,所以你想在这年轻人身上——赌上一赌?”

  “不错,这小子天资甚高,若能得幽门传承‘太白阴经’,与贪天阴阳相济,说不定还真能更进一步了!”

  “是了,如你我这般老家伙,也是该退却了,将来还是要看他们这群年轻人啊!”

  “对极对极!听闻你龙虎山天师观也出了个了不得的后生?”

  “嘿——了不得倒也谈不上,却尚还不错!”老道满面春风洋洋得意。

  “哦!何时拉至江湖历练一番!”

  “哎!这你可别问我,那小子可是天师观的宝贝疙瘩,若非得了老家伙的首肯,谁也叫他下山不得!”

  “哈哈你这堂堂龙虎山绝代剑仙却也当不得天师的主吗?”

  ……那老道听其打趣,却也难得的面红了一把,便也附和着一同笑了起来。

  “那孩子出关之后,得知天师时日不多,却是想着多陪陪他,如何能阻止他的孝心呢!游历之事也只搁浅了。”

  而老怪听闻天师观的天师大限将近,也不由得面容一凛,长叹一息,嗫嚅道:“唉,当年我们几个鲜衣怒马,震退外敌,罕有敌手。如今却是一个一个败在了岁月之上!可悲可叹啊!”

  “哈哈哈,怎么,你还真想成为那千年不死的妖怪?你我不死,他们这帮小辈又如何成长呢!”

  不错,在大树余荫之下,虽然受其遮风挡雨,但始终不见阳光,如何茁壮成长!

  如此道理却是世人皆知。

  言罢,两位老人相视一眼,畅然大笑,直震得山野梭梭,云浪叠叠,那满面酣畅之态,显然是已经通晓了彼此心意。

  次日。

  “来,你且看好。”

  说着老者掰下一根纤长的树枝,随即左手凝聚内力,朝树冠凌空击出一掌,顿时树冠颤抖,漫天的叶落纷飞!

  接着,老者身影一闪而入,手挺枝条轻点两下,旋即上翻下行。挥舞间却是越发迅速自如,一时间破空之声响彻入耳。

  手中枝条一会宛如游龙一般,穿梭当空。

  一会犹如幽林深溪,一泻千里。

  一会好似大刀阔斧,横劈直入。

  一会宛如雄鹰盘旋伺机而动。

  剑气充盈,如惊蛇出草,纵横斜直,奇踪变化,神秘莫测。一招一式似野马急缰,似定如安山,收放自如。

  一时间林中泛影千道,却繁而不乱,气势磅礴,当显剑术造诣卓尔不凡!

  莫了片刻。

  老者已将那飘落的树叶一一串在树枝上,未曾遗漏一片!

  李雨宁一时间哑然失色,心道:若要说这百余落叶,单单是能在触地之前将其一一击中,已然不俗,更莫过于将一众树叶尽数串起来。此番技艺无论眼力和手法,当真分毫不差!

  李雨宁一时目瞪口呆,只觉老者舞动甚是轻灵,俨然暗合某种高深的剑法要义,不觉然间心中已有了一番更深的体悟,同时也愈发了解此中的差距。

  “练吧!容你初次方练,击中三十落叶即可,也无需串在一处。成功之后,依次增加,直到一百枚落叶为之。”说罢,丢掉手中枝条,双手背负,又嘱咐了句:“这劈砍树叶可不是让你瞎打,记得你那‘流风起意’多多体会‘快’的境界!”

  前辈这是想让我锤炼持剑手法,不过即便是三十枚落叶,在数息之间尽数击中也当属不易……

  李雨宁抽出宝剑,依照方才老者指点,开始了闷头练习。

  ……

  阿荷每隔两日便须往返补山上山下,采购日常所需,接连多次见到李雨宁只身在林中用剑劈砍落叶,小丫头起初并不懂得其中要义,不过眼见公子能斩落的树叶越发多了起来,想来是有所进境,心中也替他高兴。

  七日后。

  李雨宁笑意吟吟的来到老者面前:“前辈,我已可以做到斩下百枚落叶,请前辈把关!”

  李雨宁正待演示,岂料那老者却摆了摆手道:“不必了,今日我们玩这个!”

  说罢老者自怀中掏出一对铜质铃铛,并让李雨宁系在腰间。

  “小子,内功、剑法你日后自行习练即可,今日我们练习——躲!”

  躲?谁又不会了!可这与铃铛又有何相关。

  李雨宁有些不解。

  老者嘿嘿一笑:“老头子让你做的是在急速腾挪躲闪的情况下,不能让铃铛发出一声声响。”

  “不让铃铛发出一声声响,这怎么能做得到?”

  李雨宁匪夷所思的瞪大了双眼。

  “眼下你做不到,不代表此后做不到!只有心如止水的行动,才不会让铃铛发出异响。记住,不要一味追求气力,要比水更平静,比闪电更迅捷。”

  心如止水,这表面含义自己倒是明白,但如何做到,却是一头雾水。

  除非自己不动,否则一旦感受自身幅度变化,那铃铛是必然会响的。

  李雨宁还是毫无头绪。

  老者则自顾自的念起了道德经的一句书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李雨宁明白,这句话是说: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首先你要做的就是静坐,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脑袋中不要想那些杂七杂八的念头,去掉不必要的动作,要像溪水一样纯净,像山风一般空灵!心中要达到‘无’之境界。任凭身处波涛汹涌的江河,还是烈焰灼身的炼狱。都应像石头一般,稳如泰山,毫不动摇。”

  李雨宁听得老者所言,即刻舒缓身心,盘膝坐了下来。

  老怪看其坐稳,于是衔起一枚石子朝他掷了过来。

  李雨宁没有躲过,被狠狠砸了一下,立时双手抱头,疼的呲牙咧嘴,致使身子不住动弹,腰间铃铛旋即响个不停。

  老者告诉他要心无旁骛,不要在心中思索如何叫铃铛不响,要使自己的心空静下来……

  又过了半个时辰?

  看着李雨宁已然呼吸平稳、步入禅定,老者又衔起一枚石子,朝他掷来。

  这一回,李雨宁感受到有个异物自侧方呼啸而来,旋即头脑轻轻向后扬出半寸,不偏不倚,石头刚刚好从鼻前让过,惊起的劲风撩起他额前发丝,却依然保持未动,腰间铃铛也没有发出任何声响,一切显得如此自然!

  老者见状欣慰的点了点头,捋了捋杂乱的胡须,然后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