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城西赴约
作者:凉春也慕容      更新:2022-05-05 13:29      字数:2376
  “报!”

  这时,一个大理寺官差火急火燎的飞奔而入,打断了众人的闲谈。

  “讲!”蒋大人见来者慌慌张张,心中暗道不妙,急忙神色冷峻的吩咐道。

  “回诸位大人,之前派出探查遇热即可散发大蒜气味之物,皆是无人识得,不过来自西川身穿草鞋之事却有了眉目!”

  李雨宁等人心中一惊,顿时来了精神。

  “据守城军所言,七月二十九日曾有七名穿着蜀衣,足蹬草鞋之人自西门入城。”

  三日前,七人!

  李雨宁眼前一亮,蹭了蹭鼻头心道:如若按照我之前的推测,这七人说不定便是合奏笛音、致使焚尸案的罪魁祸首,纵然不是,也难逃干系!

  蒋大人瞄了一眼身旁,依旧不露声色的尤大人,眉头一皱,低沉道:“继续!”

  那官差应允一声,又道:“由于这七人性格古怪,曾于入城时与守城军检查他们随身的包裹时发生了摩擦,且说话腔调又与中原迥异,所以守城军士印象颇深。”

  李雨宁轻声插话道:“这位官大哥,请问守城军可曾说起这七人有无手持笛子或木箫之类的乐器?”

  那大理寺的官差闻言却是轻‘咦’一声,面露讶异之色,旋即重重点头:“请诸位大人恕罪,下官疏忽,正如李公子所言,七人皆人手一支长笛!”

  这长笛蕴含何意,自然不言而喻。而李怡萱等人皆是转而看向李雨宁,竟然真被其说中了!

  而尤大人虽说并不明白李雨宁问这句话的用意以及如何得知这长笛之事,不过眼中的赏识之色却是毫无遮掩的更加浓郁了,更是一度欣慰的点了点头。

  之后,尤大人回及那官差,出言问道:“那七人可曾离去?”

  “回尤大人,四门守城军皆未见这七人出城!”

  “哼!如此说来他们还藏匿在许昌城内,伺机图谋不轨!通知下去,莫要封锁城门和加派城门布防,一切如常即可,免得打草惊蛇!但城内巡逻需昼夜不停,至于大理寺、不良人与一众衙役,挨家挨户逐一搜寻,一有他们的踪迹即刻回禀,不得有误!”尤大人一鼓作气的接连下令,威风凛凛显得信心满满。

  在场诸人皆合掌应是。

  “尤大人,倘若不封锁城门?被他们乔装逃出可如何是好?”一旁的辖地县令心有顾虑的提议道,显然对尤大人的安排不甚放心。

  毕竟此案已经传得沸沸扬扬,若是在他管辖的地界出了岔子放走了凶手,虽说是大理寺卿尤大人下的令,可他也必定难辞其咎,因此才有此一问。

  尤大人闻言,自是明白县令心中的顾虑,只见他目光深邃的冷笑着捏紧了拳头:“哼,逃?就怕他们龟缩不出!”

  诸人闻言皆都倒吸一口凉气,显然意会了尤大人此番话语的暗藏之深意。

  李雨宁却也道出心中疑惑:“可尤大人何以见得他们还尚在城中,没有早早离去?毕竟这已是案发次日了!”

  尤大人则呵呵一笑,面容依旧和善,可双眸却精光一现,与之目光交驳便泛起一阵心悸,这等上位者的气势,不怒自威,令人不寒而栗。

  “此局虽暗流涌动,但风势孱弱,还无法兴起巨浪!如此费尽心机所布,怎会这般善罢甘休?故而采取外松内紧之策,老朽不信他们不漏马脚,通知下去,明日申时,本官亲率城军与一众差役,掘地三尺全城彻查!逼他们现身!”

  “是!”

  众人重整气势,显然这尤大人一到,仿佛大家有了主心骨一般,一改颓靡,得令之后纷纷散去。

  而李雨宁见其信心满满也不再多言,行将几步凑近了些,把自己今日的见闻与猜测,通通禀明了尤大人和蒋大人,两位大人皆是大力支持他的猜测,并安排仵作再对尸体进行彻查。

  如此这般,一连忙碌近乎三个多时辰。

  十余位仵作终于有了结果。

  “禀大人,据下官等人检查,确实发现每个人的心脉或多或少有微弱断裂的情况!只是断裂之处,并无大量出血,若非李公子提示,极难发现!不过按理说心脉断裂应该出血严重才对!这下官倒不明白了个中缘由了!”

  尤大人沉吟一息,若有所思道:“或许是血流倒冲所致,没关系!至少说明,我们找到了他们真正的死因。这也算是朝真相迈进一大步了!”

  尤大人话锋一转,继续道,“虽说眼下稍有进展,不过此案谜团尚多,还需抽丝剥茧,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李雨宁等人不敢马虎,点头应是。

  随后,李雨宁与二位大人作别,与李怡萱等人回到酒楼,今日在外奔波一天,稍感乏累,好在有所收获,没有枉费力气。

  晚饭过后,李雨宁冲了个凉,便刚要歇息入睡,忽然自窗外射入一物,砸落在地。

  李雨宁心中一惊,来不及细想是何物体,便自床榻弹射而起,推开窗户屏息凝神的扫视屋外,却是街道空无一人没有发现任何异状。

  李雨宁对此大感疑惑,重新关上窗户拾起那射入屋内之物,适才发现原来是一张纸条裹着一枚石子!

  李雨宁缓缓将纸条摊开,上面写着一行小楷:今夜亥时城西浅塘一叙!

  落款竟是个尤字!

  “尤大人?这是作何意思?此番入夜,竟然采取这种手段邀我一叙,真是奇了怪了!”

  李雨宁眯了眯眼反复揣度着十个字的意思,始终不得要领,最后也不顾是否有人冒充,还是决定外出赴约。

  而此刻距亥时已不足半个时辰!

  李雨宁不敢耽搁,重新穿上衣物,不惊扰旁人的轻轻推门而出,按照纸条写明的地点走去。

  一路如常,约莫三盏茶的时间,李雨宁终是来到了这位于城西的浅塘之处。

  李雨宁自岸边望去,只见那浅塘正中有一座凉亭,其内燃着一盏微弱摇曳的灯火,可惜灯火太暗,着实看不真切是何人坐于亭内。

  “既来之则安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倒要看看尤大人的此举是为何意!”

  李雨宁长呼一口气,面无惧色的昂首挺胸阔步而去。

  顺着一行木板窄桥,渐入凉亭,发现其中之人并非旁人冒充,果真是那两鬓斑白、年逾半百的尤大人,只是此刻,尤大人换了一身便衣,戴着幞头,端坐在凉亭之内,独自品茶。

  此番案局未破的档口,这尤大人竟有这般闲情逸致邀我来此一叙,真是叫人不明所以!

  李雨宁想于此处,不由得微微摇头,随之几步来至近前躬身行礼道:“小民李雨宁见过尤大人!”

  身着便衣的尤大人闻声则扬起双眉,急忙放下手中的茶盏,冲着李雨宁招了招手,笑道:“好!果真来了,倒还守时!快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