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手里有粮,心不慌!
作者:花柒迟迟      更新:2022-05-05 05:47      字数:2369
  忙碌中,时日就过得特别快。

  一晃又是两日,怡安白日在安居大院,同奶奶和二丫几个一起,蒸了不少包子和馒头豆包一类,甚至还包了不少饺子,各种馅料的都有。

  古嫂子和吴河媳妇儿,刀大婶和雪娘等只要闲着无事,就跑来帮忙。

  包好了,直接放到外边冻起来,然后装进干净的布袋子。

  古嫂子同简家人更熟悉,就笑着问道,“怎么包这么多的干粮?这是准备送到哪里去啊?”

  冯老太也没瞒着,应道,“能送到哪里去,当然是后勤营那边了。你们不知道,营地里的伙食有多差。大成最近常留宿那边,眼见就瘦了一圈儿。我想着多送去一些,他只要简单蒸一下,或者煮一下,就能对付一顿了。”

  “原来这样啊,怪不得呢!”古嫂子点头,“那咱们多包一些,听说简先生的亲兵也跟着一起吃呢,少了怕是不够啊。”

  “可不是吗?”冯老太好笑,“大成心肠软啊,自己吃着,人家看着,他也觉得不香甜。别说亲兵,就是交好的同僚,一到吃饭时候就要往他的班房里跑。”

  “那是简先生人缘好,人家都喜欢同他相处,否则就是日日炖肉,怕是也没人来。”吴河媳妇儿捧了一句,果然哄得老太太更高兴了。

  怡安怕以后有个万一,也是支持多准备干粮。

  毕竟她也是第一次经历战争,总怕有什么照顾不到的时候,多准备吃的,总没错。

  任何时候,都是手里有粮,心不慌。

  大院门口的铺子本就是卖套餐的,别的不多,就是蒸干粮的粮食多。

  整整一日,饺子包了五百多,包子蒸了二百多,最省事的是馒头,一笼屉又一笼屉,蒸了四百多个。

  众人累的腰酸背疼,成果也是如此喜人。

  黄昏时候,袋子都抬上马车,怡安就和奶奶回家了。

  简大成难得早些回来,但先去拜访木老先生了。

  木老先生几日没见到学生,也是有些不喜,呵斥道,“读书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这般,三日打鱼两日晒网,还谈什么学成?”

  简大成深深行礼赔罪,末了才同老先生说了几句。

  “先生,大将军因为朝廷克扣粮草和饷银,气急攻心病倒了,营地中群情激奋,差点儿哗变,为了防止万一,任何人都不准许离开。在那们家里邹桓和李师傅能够自由进出,是因为回来取药给大将军治病。”

  木老先生恍然大悟,微微皱了眉头。

  “朝中那些人越来越不像话了,边防如此重地,居然都不能保证兵卒吃饱穿暖,还谈什么戍卫边疆?”

  简大成点头,越发轻声说道,“大将军打算进京去讨个说法,为此做了很多安排,我不好同先生详说。但最近会有很大的变故,我们家中已经做好准备。先生不要担心,待得那一日,自然有人照顾先生和源哥进城。”

  “好,我们帮不上忙,也不会给你们添麻烦。你自管安排就好!”木老先生叹气,“若是真有凶险的时候,把木源带走,我这把老骨头死也就死了。”

  “先生严重了,妞妞已经安排妥当,城里也买了新院子,要什么有什么。只是要谨慎走动,过个一两月就好了。”

  简大成又安慰几句,帮着老爷子把心爱的书籍和行李收拾一下,方便随时出发了。

  待得回去大院儿的时候,晚饭已经端上桌子了。

  刀大叔心里没底,凑来正房一起吃饭。

  饭桌儿上都是自家人,怡安就把事情发生的时候,要怎么撤离,如何迅速有序,仔细交代了一遍。

  刀大叔和冯老太听得认真,问了又问,确定不会弄错,才放心吃饭。

  怡安又嘱咐爹爹,“奶奶给你准备了不少干粮,明日带去营地里,再带一些猪肉菜干和粳米小米,有备无患。万一以后军营封闭了,不能随意进出了,保证十日八日的口粮。可不要见谁都给了,偶尔一顿还行,天长日久咱家也供不起。”

  “知道了,管家婆。”简大成好笑,这样唠叨又认真的小闺女,让他心里暖呼呼。

  怡安可不相信爹爹,只能抓了邹桓再嘱咐一遍。

  为了家里和军营不断联系,以后,邹桓要跟着简大成在军营,而李师傅在外边,负责两边传个消息。

  所以,邹桓就相当于简大成的勤务兵了。

  一顿饭,因为这些琐事,吃了足足半个时辰。

  最后下桌儿时候,简大成嘱咐道,“大将军明日就要走了,若是预料不错,三五日内必定就要乱起来了。家里这边我顾不上,就交给你们了。任何时候都记得,东西可以扔下,人命最重要。”

  众人都是点头,心头有些沉重,但想想家里提前准备七八日了,若是再慌,那可真是笑话了。

  这比旁人家里,已经好过太多了。

  这么想着,也就没什么太大压力了。

  第二日一早,简大成带了大半车的干粮和用物,去了军营了。

  邹桓骑着马坚强随行,怡安给马坚强准备了一筐的白菜和萝卜。

  当然不能一次都给他吃了,以后是要每天投喂。

  而且怡安抱了马坚强的大头,已经训了它一早晨了,敢在军营惹祸,那就一口都不给它吃。

  马坚强是摇头撩蹄子,就差拍着胸脯保证做个好马了。

  但具体表现如何,就没人知道了...

  “大将军真走了,进京了,这也太快了,我以为还要等几日呢?”

  “戍边军已经没什么粮食了,大将军不尽早解决,不等蛮人攻打,戍边军就自己散了。”

  “是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大将军也不容易!”

  中午时候,城中各处就已经听到消息,议论的越发热闹了。

  安居大院儿前院的棚子里,几个附近的闲汉,一边烤火一边说着闲话儿,完全没有意识到半点儿危险来临。

  冯老太忙着吆喝二丫几个切面团,蒸馒头。

  几个闲汉就问道,“大娘,你家简先生不是在军营吗,可听说什么新消息了?大将军能讨回银子和粮食吗?”

  冯老太哈哈笑,应道,“他就是后勤营一个养马的小官,哪里知道这样的大事。把马养好,不给大伙儿拖后腿就不错了。”

  众人也是笑起来,还要再说话的时候,门外突然响起一阵马蹄声。

  这可是城内,马车可以走动,跑马却是不成。

  这是谁呢,如此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