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又拐带了一个老头儿!
作者:花柒迟迟      更新:2022-05-05 05:45      字数:2635
  至此,木老爷子祖孙俩就在简家庄子上住了下来。

  不过三日,水塘里的藕就种完了。

  刀大叔知道“内情”,当然不会给他们安排什么活计。

  于是,就让他们去打扫照管鸡舍。

  鸡舍已经建好了半个月了,正通风风干。

  勤快的村人,打扫不知道多少遍了。

  这祖孙俩每日不过是负责开门关门。

  其余时候,看书写字,闲话喝茶。

  偶尔在庄子里转转,很是清闲。

  山上的药材苗也马上栽完了。

  怡安不放心,每日都要去看看。

  这日刚要上山,就被安老大夫堵到了门前。

  “你这丫头,是不是忘了还要去扎针了。

  昨日怎么没进城?

  害得我这老头子,还要大老远跑来。”

  安老大夫坐了马车,倒是不累。

  一身灰色长衫,身后小童背了药箱。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出门春游的。

  怡安赶紧把老大夫往屋里请。

  可安老大夫却是个急性子。

  “听说你家里正种药材呢?

  先带我去看看。

  左右你也不着急扎针!”

  怡安笑嘻嘻吐舌头,这几日忙的厉害。

  她又确实没什么不舒坦的地方。

  就把扎针这事忘到脑后去了!

  “老爷子稍等,我准备一下,咱们再上山。”

  怡安扭身跑回屋去,拿了两顶草帽,背了一个小篓子。

  然后才出去汇合了老大夫和小药童。

  一老两小穿过庄子,直接到了山脚下。

  刀大叔正带着村人们忙碌。

  听说给怡安扎针的大夫来了,他很热情。

  怡安可是全村人都宠着的宝贝疙瘩。

  安老大夫给怡安治病,那就是村里的贵客。

  安老大夫脾气直,快人快语。

  却正好对了刀大叔的胃口,他最害怕文绉绉的读书人。

  就像那位木老爷子,前几日还套他话来着…

  还是老大夫这样的性子,好相处。

  安老大夫从山脚爬到山顶,看的仔细。

  当然,也是越看越惊奇。

  明明一月前,他给怡安的都是药材种子。

  但如今众人栽下的可是药材苗!

  瞧着最少都有两三月的模样。

  简家难道有仙法不成?

  最重要的是,这些村人栽种的手法太粗暴了。

  干脆就是挖坑,栽进去,埋土浇水。

  根本没考虑光照,土层深浅,喜阴喜阳…

  但山下最早种下的药材苗,居然已经活了。

  而且长得很好…

  他几次看向怡安,都想问问。

  但怡安好似玩心很重,一路上都在追蝴蝶,采野花。

  他也逮不到机会啊!

  怡安手里掐着一把野花,想着给爹爹插到书房的花瓶里。

  其实她肚里已经笑得肠子疼了。

  因为安老大夫纠结的脸,太搞笑了。

  她当然知道老大夫在好奇什么。

  但她也不能说啊,总不能承认她有作弊器吧。

  索性,就装傻好了。

  她才六岁,天真懵懂才是本色。

  什么都别问,问就是不知道!

  原本这小山,附近很多村人偶尔回来砍柴,采摘个野菜之类。

  如今简家买了下来,倒也没禁止村人上山。

  但还是要防备有人顺手牵羊,或者眼红搞破坏。

  所以,山顶平缓的地方,搭建了一个大窝棚。

  搭了小炕,还有临时烧水的小炉子。

  平日看山人自己烧个热茶,或者熬粥,简单做个饭菜都方便。

  这时候,众人累了,就坐在窝棚里歇息。

  怡安麻利烧了茶水,又从篓子里拿出果子和点心。

  这般倒好似真是来春游玩乐的。

  安老大夫实在忍耐不住,就问了刀大叔。

  “这些药材苗,都是哪里来的?

  有专门种这个的药农吗?”

  刀大叔摇头,好似听不出其中的关键。

  他笑呵呵应着,“不是啊,我们家里自己育苗的。

  老先生,你不知道吗?

  我们家里冬日都能种青菜,何况这点儿药材苗呢。

  先前就因为这个,还有小人坑我们家。

  结果他自作自受,连秀才都不能考了。”

  刀大叔顺道给安老大夫科普了一下。

  什么曲书生设计陷害啊。

  书院先生同窗主持正义啊。

  什么革除功名学籍啊。

  最后他又添了一句,“姓曲的,就是不安好心。

  之前上门时候就东问西问的。

  怎么看都不是好人,就我们简先生为人宽厚。

  总觉得不能怀疑同窗,好吃好喝招待。

  结果,差点儿就被坑的不能考试了。”

  安老大夫所有疑问,都被堵在了喉咙。

  再问下去,他是不是也成了觊觎简家秘方的小人…

  这老猎人到底是不会说话,还是意有所指啊。

  他尴尬的喝了一口茶水,改了话头。

  “妞妞,这山上种的药材,大半是三七。

  你这是要大批量制伤药?

  我同将军府有几分交情。

  将军府大小姐的伤腿就是我治好的。

  你若是想同戍边军做伤药生意,我帮你牵线。

  你不要自己去谈。

  大将军虽然公正,但军中琐事复杂。

  你要小心吃了旁人的亏!”

  怡安再不喜欢李芳菲,也不至于迁怒老大夫。

  更何况老大夫是好心。

  她就应道,“让安爷爷费心了,但暂时不需要。

  我哥以后要从军,这些药材种出来,我有用。

  伤药当然要多制一些,但冻伤膏,各种常见病的成药。

  我也都要多准备一些…”

  安老大夫听得点头,忍不住羡慕邹桓那小子。

  “行,那你看着安排。

  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派人来药堂说一声。”

  说罢,他望向山下。

  小小的农庄,虽然只有百十亩地,但却生机勃勃。

  四处是忙碌的农人,忙而不乱,井井有条。

  想想过几月,水塘里荷花开放,庄稼旺盛。

  景色一定更好,起码比城里要住的自在。

  “你们家真是买了个好庄子。

  若是有空闲,我再来坐坐,你可欢迎?”

  “当然好了!”怡安眼睛亮晶晶,趁机开始拐带老头儿。

  “我爹住在北边院子,这庄子平日只有我一个。

  正巧荷塘和鸡舍中间正在建房子,再多建一大间。

  就给安爷爷留着!

  平日我晒些药材,鼓捣药方。

  安爷爷可以赏荷喝茶,晚上喝酒赏月。

  偶尔有空闲帮我看看药材苗长的如何。

  我还可以多请教医书上的不懂之处。

  这简直太好了!”

  安老大夫听得向往,但嘴上却是说道。

  “真是个精明的丫头,一间房就换我干这么多活。

  我可亏大了!”

  众人猜得他是同意了,都是笑起来。

  家里都知道怡安要学医,但找不到师傅。

  如今安老大夫虽然没收徒,可答应随时指点怡安也成啊。